查文庫>教學反思> 中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教學反思

中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教學反思

中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教學反思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會惹得他們出現傷心、難過的情緒,甚至引得他們慪氣、哭鬧。首先我們必須認同這種情緒的存在是合理的,然後我們就會思考:該怎樣引導孩子們正確處理這些情緒呢?我們在在讓孩子知道要寬容別人的同時,也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包括:怎樣正確認識自己的各種情緒;怎樣正確控制、處理自己的各種情緒。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在日常生活的其他瑣事中尋找例證來向孩子們詮釋:生活中總會有不如意的事情,總會產生負面的情緒,但從看似不好的事情中也許我們也會有所得,而且說不定動動腦經,做一些小的改變,事情就會變得“有趣”了。

  這個活動的目標是:

  1. 細緻觀察畫面,理解動物穿背心的感受以及背心變化的原因。

  2. 學習故事中反覆出現的語句。

  3. 體驗故事中鼠小弟的心情變化,感受寬容並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

  整個活動進行的還算順利,但是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首先,我認為是我考慮問題不夠周全,在活動準備前只考慮到各個位置的幼兒是否能夠看到我的教具,卻忽略了是否能夠看到PPT,結果等到活動開始了,才發現我所坐得位置,剛好擋住了一部分幼兒的.視線,只好臨時調換教師所坐的位置,其次,我的語言小結能力和應對能力都不夠強,對於幼兒的回答還不能夠很好的進行回應,尤其在活動中有一個環節,我請幼兒思考一下如何幫助鼠小弟重新快樂起來,幼兒卻只能夠回答出一個答案,將小背心扔進垃圾桶,再去弄一件。不論我如何引導,也沒有了其他答案。因此,我感覺的可能引導的方式有一些問題,導致幼兒不能夠想出其他的方法。第三,我不敢放手讓幼兒去做,在我請幼兒學講故事中反覆出現的語句時,因為害怕場面會變得混亂,所以不敢放手讓幼兒自由的講述,也因此,幼兒講述的遍數不夠多,並沒有充分的學習這兩句話。第四,我並沒有請幼兒細緻觀察畫面,因此,教師講述的比較多,幼兒講述比較少,而且少了觀察,因此,幼兒少了很多的樂趣。最後,可能是我設計的最後一條目標超出了中班上學期幼兒能力,幼兒的生活經驗並沒有達到那個層次,因此,幼兒的思維具有侷限性,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問幼兒如何在自己心情低落的時候調節自己的情緒時,幼兒根本回答不出來。

  雖然這一次的活動,我還有很多的不足,但是這次還是學習到了許多的東西,各位老師給我的中肯意見也使我受益匪淺。在今後的活動中,我會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