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空氣在哪裡》教學反思

《空氣在哪裡》教學反思

《空氣在哪裡》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主要圍繞探究空氣的性質、特點這兩個方面來展開。在本課的內容中,學生對空氣的探究有著極大的興趣,這節課引導的效果好,就可以為整個單元的學習打下極好的基礎。但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氣體,這些性質不能直接用眼睛觀察到。基於這點,在本節課第一環節我設計了"找空氣"。透過充分放手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想辦法,去實踐驗證空氣的存在。同時希望點燃學生的興趣點。第二環節“探究瓶內的空氣”,讓學生大膽猜想、討論驗證方法後,我給出一個操作方案小組動手實踐探究。並讓學生體會制定操作步驟的辦法。把學生“扶穩”。第三環節"空氣搬家"這一演示,請學生說步驟,鞏固認識空氣的特點。在最後一個環節"稱空氣"時,由於操作有難度,仍採取演示實驗驗證。但由學生說材料、說方法,我按學生的方法最佳化,實現由扶到放。透過回顧我的教學過程,我發現自身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加入了環節間的銜接語,使環節的銜接更加自然;加強了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在關注自身的教學流程時,學會了關注學生的需要。也發現了自身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去完善,主要有以下幾點。

  1.匯入環節採取的`猜謎語手段,學生輕易就猜到了答案。說明這個設定並沒有太多的思維含量,只是流於形式的引出了“空氣”這個主題。如何讓匯入直接而高效,還值得我好好思考。猜謎環節也可設定在學習任務完成之後,學生根據自己學到的空氣特點,自己編制一條謎語,也將所學運用其中,教師只幫助修飾改進即可。

  2.課堂調控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課堂中,到概念性問題與要求的強調時,應“收”回來,保證學生聽進聽懂;探究環節應“放”出去,讓學生髮散思維,取得探究時效。而本堂課我與學生的互動中,存在評價技巧的缺失,對於回答正確有自己創意的同學,沒有及時的表揚給出激勵性評價。而對於不可行的方案沒有正面否定,讓學生留下了模糊的概念。此外,我還忽略了一部分學生方案中可取的地方,應該用心理解幫助學生完善。

  3.“談收穫”角度單一,學生只談到了獲得的知識。沒有談及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團隊協作的樂趣。我想這與我平時的評價導向有關,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能更多的從不同角度給出評價,就能給學生一個導向,在活動中才會主動提高這些點,在自己談收穫的時候才會留意這些點。總之,教學技巧的提高是一個長期實踐反思的過程。但我相信,只要我有一顆愛教育愛孩子的心,就能將每次發現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有效避免,更快的實現自身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