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高中物理MOOC教學模式簡析論文

高中物理MOOC教學模式簡析論文

高中物理MOOC教學模式簡析論文

  摘要:國民教育各階段中,高中教育處於起承轉合的核心節點,衡量其成敗的要素首推優質資源均衡共享水平。以高中物理教學為探討物件,提出一種基於現代資訊科技的大規模線上課程教學模式———慕課。這種無邊界限制的新教學模式有助於高效、快速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低成本共享,值得大力倡導。

  關鍵詞:教育資源;高中物理教學;MOOC;均衡配置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幼兒教育、小學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存在嚴重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問題[1],如東西部的生均教學投入、教學手段、基本教學條件的差距均十分明顯;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市,同一個城市的市中心、城郊結合部與邊緣鄉鎮的教學投入、教師待遇、教學水平等等,多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面對這一現實,近年來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省地市各級政府、特別是教育主管部門,都進行了認真探索[2],有的地方實行教師輪崗,有的地方校長不定期進行交流,方法多種多樣。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均衡初等教育各種資源的配置,將優勢資源的利用最大化。但這些舉措因為人員流動困難、資金投入有缺口、教師工作與家庭生活受影響等現實原因,沒有長期堅持,更沒有實現面上推廣,其產生的作用與效果也十分有限,不可能形成長久的解決機制。

  1高中物理課程特性

  高中物理課程特徵[3]是決定高中物理教學法的基本要素,也是物理課程教改要關注的首要問題。首先,高中物理課以講授自然界物質內在基本運動規律為主線,從現象抽取問題的主要特質,給出合理的分析與解釋,建立基本物理量間的關係,並用數學語言進行準確的描述,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主要課程之一。其次,從本質上說,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的設計、演示方式的'改進都十分關鍵。其三,高中物理教學涉及知識面甚廣,涵蓋力學、電學(電磁學)、光學、熱學與物質結構和基本粒子等眾多物理學的基本知識點,全面系統掌握並非易事;而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被動性、接受性”傳播知識為主,忽視了學習環境、個人興奮點對掌握新知識的促進作用,容易讓一部分學生“知難而退”。高中階段物理課程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個性化學習特長的主戰場,而課堂教學是學習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輔以精心設計的實驗影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近年來的實踐證明,利用IT技術輔助高中物理教學已取得很好的進展[3]。因此,探尋優秀的高中物理教學新模式,達到低成本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就變得十分有意義。

  2基於慕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課程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

  翻轉課堂模式是大教育運動的一部分,它與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其他教學方法和工具在含義上有所重疊,都是為了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與主動性更強。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它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基於功能強大的多媒體通用技術的新教學手段與實踐,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將學習的主動性交給學生[4-9]。關於翻轉課堂,還存在一些不同的認識。很多教師只是對翻轉課堂的形式有了初步的理解,怎樣將理論應用於真實的課堂教學,還存在較大的困惑。瞭解清楚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的區別及翻轉課堂的流程學習,需要老師與學生之間認真開展探索性的教與學,深入合作探究,真正理解這種模式。翻轉課堂由教師、學生、資訊科技、課程內容和多維環境五個要素組成,其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生的學習活動作為主線,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自主學習課程內容,教師與學生在多維環境中形成多角度互動。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知識的傳授可以藉助網路線上影片、手機等多媒體通訊技術在課外時間內完成。而在課堂上,老師將主要精力與時間用來對重點與難點問題進行講解、展開討論。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課堂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的探索者,教學形式由課堂講解加課堂作業變為課前學習加課堂討論與問題求解。翻轉課堂不是要將教師的重要作用翻轉,相反,教師佔據的地位更加重要,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心準備討論提綱與交流互動材料。在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教學影片錄製的質量、學生進行交流的導向、學習節奏的安排、課堂互動的組織,都會對教學效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此外,教師要認真鑽研、熟悉教學中用到的各種資訊科技。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對資訊科技的掌握程度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學生與老師不僅要解讀文字,還要與先進的資訊科技同步,使先進的技術有效及時地服務於課堂教學。相對於大學生,中學生的自制能力較差,因此不提倡完全照搬“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高中物理新教學模式方案裡,對大多數基本知識點的教學仍然安排在課堂內,但對這些內容的傳授主要透過共同觀看由優秀名師或教研組共同開發的慕課或微課程來實現;課堂上一半以上的時間留給師生互動,用來有效開展課堂討論。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同時可使教師更多關注學習落後的學生。由於教案慕課化,學生還可以課後自己有選擇性地拓展學習;由於優質資源電子化,從而實現可重複的優質資源共享。實現這一構想的基本途徑是藉助強大的現代多媒體技術,將優秀老師的優秀教案電子化———建設優質慕課或微課程教案。基於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特徵與優質教案共享的迫切性,建議首先在長沙市範圍內,儘快設立“高中物理慕課教學新模式平臺建設”研究課題,以專案的形式集合優秀物理教師,以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為基本出發點、以基本知識單元為節點、儘快建設高中物理慕課教案與教學平臺並積極試用。

  3優勢資源“慕課化”是整體提升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

  將正在世界範圍內如火如荼推進的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一些基本要素加以整合,就可以構建一種全新的適合我國基礎教學需求的優勢資源共享模式,它可以有效地解決當前優勢資源嚴重不足且高度集中所帶來的現實問題。首先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試點。可以選擇高中物理這樣的核心、知識點便於細分的課程先行一步,逐步展開。可以在儘可能廣的範圍內選擇最優教師來製作慕課,甚至可以細分到以各章節為基本單元來最佳化教案。與專業慕課技術公司合作,將最好的教案製作成結構嚴謹、畫面生動、講述精準的慕課或微課程,使邊緣落後地區的學生享受到同樣優質的教學。這種教學方案至少集成了兩個基本優勢:一個是授課者是最優秀的科任教師,對所授知識點的講授能做到精益求精,講解能言簡意賅,十分透徹,不拖堂;另一個就是可以有效壓縮講授基本教學內容的時間,增加師生討論問題的深度與機會。

  這種方案可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低成本共享優質教學資源。這個計劃的核心就是將以往要“教師流動”才能實現的效果改變成“教師不動、資訊流動”的新模式。這樣的構想,從技術層面上看,是完全可行的;從經費投入方面看,也是最最佳化的、最經濟的,而且可以分步驟、分課程逐漸展開;從組織管理上看,未牽涉到教師、校長等人員的大規模流動,是最容易實現的,因此也是最可能長久化的方案。同時,由於現代資訊科技在不斷往前發展,這種教學方式的前景會越來越光明,執行效率會越來越高。這種方案必將成為解決我國教育資源均衡化問題、並有效提升我國整體教育水平的主流方案。

  4結語

  積極關注大教育運動,將目前西方國家最流行的基於慕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要素進行有效整合,可以為解決我國基礎教學問題提供新的途徑。我國基礎教育不均衡發展問題由來已久,情況複雜,地區差異巨大,用現代資訊科技構建新的解決通道是一種切實可行的選擇,值得大力推進。

  參考文獻:

  [1]韋謝,楊治.中國居民教育資源的分配與供給———從宏觀到微觀的不平等[J].教育學術月刊,2015(1):50-58.

  [2]王紅彥.高中物理教學形成性評價初探[D].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14.

  [3]張青青.利用資訊平臺系統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範大學,2013.

  [4]曾曉潔.美國大學MOOC的興起對傳統高等教育的挑戰[J].比較教育研究,2014(7):32-40.

  [5]張明晰.微課與翻轉課堂淺析[J].大學教育,2013(12):29-30.

  [6]鄭雅君.朝向大學本科的教學改革[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5-9.

  [7]楊元元.MOOC時代的教學模式革新[J].大學教育,2014(4):49-51.

  [8]金凌.大資料與資訊化教學改革[J].中國電化教育,2013(10):8-13.

  [9]張欣,李先忠.大規模線上開放課程下並交化教學的建立[J].創新教育,2014(2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