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桃花源記教案

桃花源記教案

桃花源記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桃花源記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桃花源記教案1

  一、教學目標:

  ⑴、知識目標:

  能夠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其中蘊涵的思想。

  ⑵、德育目標:

  認識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學生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

  ⑶、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的內容及主題;順暢地誦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共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回顧舊課

  2、朗讀課文

  要求有感情地朗讀,注意朗讀節奏。

  3、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結構。

  文章共四節,按故事的開端、發展、結局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開端(1),寫漁人發現桃花源。

  第二部分:故事發展(2、3),寫漁人進入桃花源。

  第三部分:故事結局(4),寫漁人離開及再訪桃花源。

  可見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

  4、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思想。

  把學生分組,角色扮演漁人和桃花源人,模擬採訪和受訪,透過設計問題、提出問題、回答問題,深入理解文意,把握文章蘊涵的思想。

  示例:A、漁人採訪桃花源人

  ⑴、能介紹一下你們桃花源的自然情況嗎?

  ⑵、請問你們是怎樣來到這裡的?

  ⑶、請問你們這裡有什麼風俗習慣嗎?

  ⑷、當我來到這裡時,你們有何感受呢?

  ⑸、我離開時,你們有什麼要叮囑的呢?

  B、桃花源人採訪漁人

  ⑴、你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

  ⑵、桃花源給你什麼印象呢?

  ⑶、桃花源人給你什麼感受呢?

  ⑷、你是否也想永遠留在桃花源呢?

  ⑸、你對外人說出桃花源是出於什麼目的呢?

  5、遷移探究

  ⑴、問題一:桃花源人因不滿當時紛亂、不安的先秦社會,躲避到了與世隔絕的桃花源,若我們在學習生活中不滿老師、同學的時候,也仿效桃花源人,逃學、曠課,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嗎?

  ⑵、問題二、《桃花源記》表達了作者反對戰爭、追求和平生活的思想。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若把本文推薦給現任美國總統布什,會怎樣呢?試著寫一段話,想像美國總統布什的反映。

  6、總結:

  本文透過虛擬一個寧靜祥和的世外桃源,表達了作者對黑暗、動亂社會的厭惡和對和平幸福生活的嚮往。

  7、佈置作業:背誦課文

  8、板書設計:

  故事開端(1)發現桃花源

  安居樂業

  故事發展(2、3)進入桃花源寧靜祥和

  理想社會

  故事結局(4)離開、再訪桃花源

桃花源記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用積累的學習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關的文言知識。

  2.瞭解陶淵明,並體會作者透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感情。

  3.把握文章的敘事線索,主要內容,深度情感等寫作特色,並能學以致用。

  教材分析:

  這篇傳誦千古的文章,勾起了無數人的嚮往和追求,我們不僅要能夠在這個虛幻的桃花源裡欣賞風景,更要在此提升學生的心靈境界。由於初三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的能力。只要課上老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做好領路人,讓學生如臨其境,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進陶淵明的內心世界,理解他的社會理想。故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1.利用學文言文的方法積累常用文言知識。

  2.使學生理解本文寫作的順序、詳略,體會優美、精煉的語言。

  3.體會作者透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新課標裡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認為教師應教給學生學法,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探究為主線”的教學思路,採用了誦讀法、想像法、小組討論法等,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我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透過營造美的意境讓學生彷彿置身於桃花源,深入到文字的最深處,走進陶淵明的內心去理解他寫作的意圖,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拓展延伸,讓學生也來創作,得到能力的提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匯入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茂盛的桃林中,走來一位詩人,滿懷愁緒、憤慨與無奈,曾經滿懷豪情,胸懷天下,不料社會動亂,一片汙濁。於是他獨善其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好不逍遙自在;於是他歸隱田園,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好不悠閒愜意;於是他寄情山水,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用曠達的`胸襟去包容命運的不信與悲哀。

  今天,讓我們尋著這位詩人的足跡,走進桃花源,去聆聽詩人對理想的訴說,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生說,師補充)

  三、出示學習目標(2課時的總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瞭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並認識作者透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現象。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迴環,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四、稍作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1.誦讀課文。

  (1)自讀。要求: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

  (2)指名讀,點評。

  2.瞭解文意。

  藉助工具書、結合文下注釋以及小組討論疏通文意,注意落實關鍵字詞的意思,將不懂的做上記號,自學結束後提出來全班討論。

  質疑求助——歸納整理

  如

  (1)書中註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

  (2)古今異義字詞

  (3)通假字

  (4)一詞多義

  (5)同義詞

  (6)成語

  (7)句子翻譯

  (8)故事內容等。

  五、課堂提高,最佳化練習

  請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學”“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遊戲”等角度,自選一個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描繪,不少於200字。

  六、總結得失,練習背誦

桃花源記教案3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園”所寄託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

  文章的主題。

  預習要求:

  1、給下列字注音:

  緣曠豁髫詣驥

  2、朗讀並試背課文。

  教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根據漁人的行蹤理清文章的結構,整體感知課文;討論課文1—2節的詞語。

  一,匯入新課:

  1、根據《揚子晚報》的一則訊息“雲南發現“世外桃園””引入新課……

  2、板書課題:桃花源記

  作者:陶淵明

  強調:源:水的源頭。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頭。

  補充:陶淵明,名,潛別字,元亮東晉文學家。

  指導:課後查詢資料,瞭解陶淵明的其他情況。

  二,檢查預習:

  1、找學生朗誦課文。

  2、給下列字注音:

  緣曠豁髫詣驥

  集體訂正

  三、明確本課的學習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討論課文的結構;重點學習1—2節的詞語。

  四、學生分組閱讀課文,並討論就文章的結構設計問題:

  疏導:

  結構方面的問題,一般包含:線索,段落等問題。可以結合課文閱讀重點一考慮。

  總結可以討論問題:

  1、文章以什麼為線索來安排材料的?(只將閱讀重點一開變一下)

  2、標出文中表現漁人行蹤的詞語。

  3、據此劃分課文的層次。

  明確:1—2兩個問題的設計可以參考課後思考題五。

  五、學生再一次閱讀全文,師生共同討論完成1—3題:

  總結明確:

  1、以漁人行蹤為線索安排材料。

  疏導:行蹤可以理解為:地點的轉移。

  2、表示行蹤變化的詞句:

  板書:

  緣溪性忽逢桃花林復前行便得一山從口入復行數十步停數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復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