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中班下學期教案(通用7篇)

中班下學期教案

中班下學期教案(通用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下學期教案(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下學期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能較合理地猜測故事情節,體驗角色的情感變化。

  2.透過故事,理解友誼也是一種幸福的"收穫"。

  活動準備:

  課件一個,蝸牛、豬、白鵝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秋天到了,小動物們都忙著儲存食物呢。

  瞧,誰也在忙呀?(蝸牛)出示小蝸牛生氣圖片:

  咦,仔細看看小蝸牛怎麼了?(生氣)猜猜看它為什麼生氣呢?(幼兒自由講述)二、播放課件《是蝸牛開始的》前半部分

  蝸牛想到這裡,蝸牛應該怎麼做呢?對豬說什麼呢?

  小朋友真會動腦筋,他們到底會做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最後小蝸牛獲得了哪些東西呢?(綠葉、蘋果、水草)你猜猜蘋果、水草分別是誰的呢?

  (蘋果是小豬從樹上摘下來的。水草是白鵝從水中獲取的。)這些東西怎麼會到蝸牛手上的呢?(豬覺得蝸牛的禮物自己用不到,不能浪費,把小樹葉給了白鵝。)除了綠葉、蘋果水草,小蝸牛、豬、白鵝還獲得了什麼?(友情)五、(1)完整欣賞讓我們完整地來欣賞一遍。(注意報出故事的名稱)故事《是蝸牛開始的》

  (2)分3組表演這個故事有趣嗎?誰願意來表演小蝸牛?這麼多人想當小蝸牛啊,那這樣吧,我請這邊的小朋友來當蝸牛,這邊的小朋友來當豬,這邊的當白鵝。當輪到你說的時候,我會用手勢請你站起來,沒輪到的小朋友能不能站起來?旁白就由我們小朋友一起說。

  小朋友表演得真棒,表揚一下自己!

  六、結束活動師:當你用嘲笑的方式對待身邊的人,你將永遠孤單傷心。當你用友愛的方式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時,你會收穫很多很多的友誼跟幸福。是啊,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用友愛的方式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吧!

  中班下學期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家庭的溫暖,增進對家庭成員的瞭解和熱愛之情。

  2.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人、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

  3.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瞭解家庭成員的姓名、職業等。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一找你的家人

  2.照片:全家福、紙盒一個。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談話的形式:講講我的家,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

  2.引導幼兒說說誰接送自己上幼兒園的?家裡都有誰?

  二、展開

  1.出示全家福的照片,互相介紹自己的家人。

  問:這是誰?爸爸(媽媽或其他家庭成員)是什麼樣的?

  從外貌、性格等方面介紹。

  2.遊戲:抽照片、猜名字

  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

  (1)請幼兒將“全家福”照片放在紙盒裡,教師或幼兒先後抽出照片,請其他幼兒仔細觀察,猜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2)請該幼兒介紹照片上的人員、拍照時發生的趣事以及自己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

  3.談話: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溫暖。

  激發愛父母、愛家的情感。

  (1)爸爸在家幹什麼?媽媽呢?自己在家幹什麼?

  (2)爸爸媽媽是怎樣關愛你的?

  引導幼兒說說爸爸媽媽關愛自己的一兩件事。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媽媽,他們每天都在為家忙碌著,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

  我們應該怎樣關愛爸爸媽媽?想想自己應該為家人做些什麼呢?

  4.欣賞散文詩《家是什麼》,感受家的溫暖。

  聯絡生活體驗,請幼兒說說家是什麼?

  三、結束

  趣味練習:找一找你的家人,組織幼兒張貼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供幼兒隨時講述。

  中班下學期教案3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感受詩歌裡動物的有趣。

  2.引導幼兒想象詩歌展示的畫面,培養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3.教育幼兒要有正確的姿勢。

  活動準備:

  小花貓、螃蟹、小白鵝、蝦、鳥、烏鴉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相應圖品引出課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出示小花貓、螃蟹、小白鵝、蝦、鳥、烏鴉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看它們是誰呀?你喜歡它們嗎?為什麼?

  3.老師來表演(走路,坐姿的不正確的樣子)。小朋友看到老師剛才的樣子,好不好?怎樣才是好樣的?

  二、學習兒歌

  1.老師這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兒歌的名字叫《學好樣》,仔細聽老師念一遍,老師示範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麼?兒歌裡說了什麼?你喜歡誰?為什麼?

  3.老師再次有表情地朗誦地一遍兒歌,邊根據兒歌內容出示相關動物圖片。

  4.老師根據兒歌內容提問:

  (1)走路為什麼要學小花貓?不學小螃蟹?

  (2)坐著為什麼要學小白鵝?不學大青蝦坐的樣子?

  (3)為什麼唱歌要學百靈鳥?小烏鴉唱歌好聽嗎?

  5.幼兒學念兒歌:跟念——幼兒集體念——師幼對念兒歌——分男女念兒歌

  6.幼兒邊念兒歌邊自由表演兒歌內容。

  三、結束部分。

  1.評價幼兒上課情況。

  2.複習兒歌《吹泡泡》,要求幼兒有表情地念兒歌。

  中班下學期教案4

  活動意圖:

  人們生活的日益改善,這些生活在優越條件下的“小皇帝”“小公主”們,很少用到禮貌用語,結合孩子的經驗,設計了此次活動《問路》。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活動透過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在用禮貌的話問路等過程中不斷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帶有一定的神秘感,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裡。透過生活中會遇到的經念去鍛鍊孩子們的語言訓練。

  活動目標:

  1、透過看、聽、說,理解鼠先生透過問路找到鼠小姐的故事情節。

  2、體驗問路找到目的的快樂。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情節。

  活動難點:

  體驗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激趣匯入

  老師出示鼠先生圖片,讓我們和鼠先生打個招呼!(鼠先生,你好!)他還帶來一位朋友(出示鼠小姐的圖片)和她問個好!(鼠小姐,你好!)鼠先生和鼠小姐之間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一起看看吧。

  二、理解“問路”和“指路”的過程

  (一)分段理解故事

  1、第一段:鼠先生與鼠小姐見面

  提問:鼠先生是怎麼和鼠小姐打招呼的?

  小結:鼠先生主動打招呼,非常有禮貌。

  提問:鼠小姐邀請鼠先生去她家玩,留下了什麼資訊?

  小結:鼠小姐告訴了鼠先生她家的地址。

  提問:迷路是什麼意思?

  小結:迷路就是找不到路,不知道該怎麼走了。

  2、第二段:鼠先生向青蛙問路

  過渡:讓我們來看看鼠先生有什麼辦法。鼠先生開著小汽車,來到了一片大森林。

  提問:鼠先生看到了什麼顏色的房子?會是誰來開門呢?

  小結:原來是穿綠衣服的青蛙來開了門。

  提問:鼠先生是怎麼問青蛙的?

  小結:鼠先生用了“請問”2字,說明他非常有禮貌。

  3、第三段:鼠先生向公雞小姐問路

  過渡:但是青蛙不知道鼠小姐的家在哪,鼠先生謝了青蛙,繼續開車往前走。

  提問:鼠先生來到了一幢明亮的紅房子前,這會是誰的家?

  小結:原來是公雞小姐的家。

  提問:鼠先生會怎麼問路呢?

  小結:你們問得真有禮貌,聽聽公雞是怎麼說的。

  提問:筆直走是什麼意思?

  小結:筆直走就是沿路一直向前走不轉彎。

  4、第四段:鼠先生向狗熊先生問路

  過渡:鼠先生謝過公雞,沿這條路筆直開下去,經過路口,來到一座深褐色的房子前。

  提問:請一個小朋友來扮演鼠先生幫他問路吧。

  引導:讓我們來聽聽狗熊是怎麼給鼠先生指路的。

  小結:從狗熊家走向左轉就到了。

  5、第五段:鼠先生向大獅子問路

  過渡:鼠先生謝過狗熊,向左轉,看見大城堡,這會是鼠小姐的家嗎?

  小結:原來這是獅子大王的家。

  提問:誰願意來幫幫鼠先生,幫他問路?

  提問:鼠小姐家到底在哪裡呢?它的房子是什麼顏色的?

  小結:鼠小姐家就在獅子家的右邊,就是那幢可愛的黃色小房子。

  提問: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嗎?他們怎麼樣?

  小結:鼠先生終於找到鼠小姐的家了。高興地擁抱在一起。

  過渡:鼓掌。

  (二)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鼠先生為什麼問路?鼠小姐家是怎麼找到的?

  中班下學期教案5

  活動目標:

  1.透過小實驗,培養小朋友慢慢吃,細嚼慢嚥的文明進餐習慣。

  2.透過情景表演,培養小朋友正確的進餐姿勢,飯前洗手,保持小手乾淨,桌面清潔、衛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3.在遊戲情景中引導小朋友積極參與遊戲,培養鞏固文明進餐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米飯、餃子、玻璃管、塑膠袋,草莓、菠蘿、蘋果等胸飾若干,餅乾、水果、盤子若干,智慧帽。

  活動過程:

  1.念兒歌《吃飯時》、《小瓷碗》,激發小朋友的.興趣。

  2.小實驗

  (1)把麵包渣放進"食道"(玻璃管)裡。

  (2)怎樣才容易把麵包塊放進"食道"(玻璃管)裡。

  (3)讓小朋友比較,麵包渣和麵包塊哪種更容易進入"食道"。

  (4)小結:所以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慢慢的吃,透過牙齒把食物磨碎嚼細,也就是細嚼慢嚥,這樣才容易消化。

  3.情景表演:小動物"進餐"

  (1)小兔和小貓表演"進餐時",小朋友們仔細觀察。

  (2)小朋友們說說小兔和小貓進餐時表現一樣嗎?

  小兔是怎麼表演"進餐"的?

  小結:小兔:餐前沒有洗手,大口大口的吃,跪在凳子上,還用手抓食物,米飯、餃子撒在桌子上,到處亂跑。

  (3)小貓是怎麼表演"進餐"的呢?

  小結:所以我們進餐時應該像小貓那樣,做到餐前洗手,保持小手很乾淨、衛生。坐在位置上,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不撒飯粒,保持桌面清潔。

  4.觀看小朋友進餐畫面小朋友們互相討論、交流。

  問:小朋友們在做什麼?哪些小朋友做得對?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對?為什麼?

  小結:我們小朋友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幼兒園,都要養成文明,衛生進餐的好習慣。

  5.玩過家家的遊戲

  (1)分角色(五個家庭)

  (2)過家家、吃點心。

  (3)比一比哪個家庭進餐習慣最好,最講文明、講衛生。

  (4)評選出表現最好的家庭,並頒獎。

  中班下學期教案6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玩哪些東西會有危險。

  2、培養幼兒的初步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電風扇、電熨斗、小刀片、香水圖片、自制掛圖

  2、配套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電風扇、電熨斗、小刀片、香水圖片

  1、讓幼兒說出圖片的名稱

  2、讓幼兒簡單地說出它們的用途。

  二、引語:

  小朋友們剛才說的很好,圖片上的這些東西能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天熱了幫我們解熱,衣服皺了,電熨斗幫我們燙平衣服,我們還可以用小刀削水果,往身上撒香水。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這些東西,可是,如果小朋友把這些東西當玩具,就很危險了。

  三、指導幼兒看圖:

  1、圖上有幾個男孩,他們各自在幹什麼?

  2、圖上有幾個女孩,他們各自在幹什麼?

  四、引導幼兒想想,這樣做有什麼危險?

  五、教師告述幼兒:

  1、把手伸進轉動的電扇裡會傷害到手指,會受傷。

  2、玩小刀會割破小手,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3、玩通電的電熨斗會燙壞衣物,甚至會傷害自己或者引起火災。

  4、對眼睛噴香水會弄傷眼睛。

  活動反思:

  透過這類活動能夠培養幼兒對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夠讓幼兒在看圖和聽老師講解的途中學習到危險的概念,懂得什麼東西能夠玩什麼東西不能玩。在幼兒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類教學活動中,並不能把所有的危險和有危險的物品都讓孩子們掌握,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尤為重要。

  中班下學期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兩種不同的音樂所表現的不同的情感色調。

  2、學習匹配音樂情緒與對比色,培養幼兒的隱喻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掌握塗刷的方法,體驗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

  2、紅、黃、藍、綠四種色快以及相應的顏料若干

  3、每組十種顏色色快及顏色分類板,油畫棒人手一支,動物小圖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兩段音樂,感受其不同的情感色調

  1、教師放第一段音樂,請幼兒欣賞後,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最想做什麼?

  2、請幼兒隨音樂自由做動作或結伴活動等。

  3、播放第二段音樂,提問:這首曲子,你覺得怎麼樣?(幼兒自由討論)

  4、師:“剛才我們聽了兩首曲子,給你的感覺一樣嗎?

  (二)引導幼兒選色配樂,認識顏色的冷與暖

  1、教師出示四種色快,讓幼兒聽一段音樂選一中顏色

  討論:這段音樂像哪個顏色?為什麼選這種顏色呢?

  2、教師小結,告訴孩子紅色與黃色屬於暖色;藍色與綠色屬於冷色。

  (三)引導幼兒拓寬思路,鞏固對顏色冷暖的認識

  1、你覺得在我們生活當中,還有哪些顏色是暖色的,哪些是冷色的呢?(幼兒自由討論,交流)

  2、小組遊戲:為顏色分類

  以小組為單位,為十種顏色分類,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

  3、教師組織幼兒進行簡單的評價總結

  (四)美術遊戲:為小動物“洗照片”

  1、師:“小動物們去照相館拍了許多照片,但還沒有洗出來,我們一起來幫忙洗照片,好嗎?”

  2、教師出示相片的“底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示範“洗照片”,用刷子蘸上顏料,輕輕地在紙上來回地刷,全部刷滿後,相片就洗出來了。

  3、輔導幼兒“洗照片”,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指導幼兒初步掌握塗刷的方法。

  4、幼兒刷完後,引導幼兒比較,冷色背景與暖色背景所給人的不同的感受。

  (五)自由探索,去室外尋找冷暖色

  師:“今天我們知道了顏色還有冷色與暖色,給人的感覺也是不同的。現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感受一下顏色的冷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