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精選北京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北京教案

精選北京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京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北京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師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學生是教育活動中與教師志同道合的參與者。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於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發展。專制、壓抑的課堂氛圍則給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資訊交流帶來障礙。教師真誠的微笑,在教學中價值千金。微笑意味著教師關愛學生,盼望得到學生的支援和配合。能給學生一種安全感、輕鬆感、愉快感、享受感。當學生質疑問難時,當學生答錯問題時,我用微笑的神情,親切的語言,給予恰到好處的鼓勵和點撥,儘量縮小師生間感情上的距離,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會戰勝自己,闖過暫時的難關。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理解“煥然一新、金碧輝煌、從天而降、猶如”等詞義。用“猶如”說話。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麗和日新月異的變化,進一步激發熱愛祖國首都的意識和感情。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引目標、激發興趣

  1.師:美麗的春天是旅遊的好時光啊 ,在領略少數民族新疆、傣族的風光之後,老師今天要帶大家去首都北京旅遊?看看這次我們會有什麼收穫呢?讓我們坐上飛機出發吧。

  2.(課件:飛機起飛聲。)

  師:親愛的旅客們,我們已經到達了北京,現在是北京時間晚上8點整,旅客們,想欣賞北京的夜景嗎

  二、創設情景,整體感知(師為導遊,生為旅客。)

  1.課件演示北京的夜景。

  2.說說感受。

  板書課題:北京亮起來了

  師:想進一步細細遊覽嗎?請開啟課文,自己讀一讀。

  三、創設條件、自主參與

  1.按自學四步驟學習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3.生字識記

  4.認讀詞語

  夜幕降臨 華燈高照 金碧輝煌 燈光閃爍 銀光閃閃 光彩奪目 絢麗多彩 煥然一新 從天而降

  5.分自然段讀課文

  6.說說課文寫了北京的哪些景點?

  隨學生回答,板書(長安街、環形路、王府井、故宮)

  四、自讀、自學、自悟

  1、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說說哪些詞語句子寫出了景點的美,畫一畫,用讀的方法去感受和讚美景點的美。

  2.學生自讀、自學、自悟

  五、書寫指導

  1.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寬,“輝”要注意光字旁的最後一筆是豎提。

  2.上下結構的字“奪、宮”要注意上寬,蓋住下部分。

  3.半包圍的字“勾、府” 要注意裡面書寫的位置。

  第二教時

  一、檢查複習

  1、卡片認讀生字。

  2、認讀詞語。

  二、引導創新、應用實踐

  1、學生彙報學習心得,說說哪些詞句寫出了景點的美。

  2、隨學生的回答逐句指導,用讀的方法去感受和讚美景點的美。

  如:第二小節

  (1)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詞:華燈高照、燈光閃爍、從天而降、金碧輝煌、光彩奪目、勾畫、幢幢高樓。利用看課件作直觀理解。

  (2)做做小導遊,向沒有去長安街的小朋友介紹介紹(邊指圖,邊介紹)。

  (3)師:聽了剛才的介紹,你瞭解長安街了嗎?(讓沒有選第二小節的學生也運用這些詞語說話。)

  如:第三小節

  (1)理解“猶如”。這句話是把什麼比作了什麼?

  (2)除了立交橋上的彩燈,你還看到了哪些燈,它們如何裝點北京?

  (3)說話訓練:仿照句子:一座座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

  照明燈猶如

  草坪燈猶如

  噴泉燈猶如

  禮花燈猶如

  ( )猶如( )

  如:第四小節

  (1)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詞語。(明亮、絢麗多彩、五光十色、繁華)

  (2)以前的王府井大街、西單大街又怎樣?(簡單介紹,看課件,體會煥然一新)

  王府井大街和西單商業街

  王府井大街和西單商業街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形成於元代,距今已經有700多年。它屬於小而全,各色百貨小攤小店、各種風味飲食餐館,各種書攤,各種雜七雜八、叫不上來名目的攤販,雲集其中,於沒有秩序中又自有秩序,外人不可能輕易搞明白。

  現在經過環境改造和整治,先後撤消近百個零散攤點;整治了燈箱廣告、櫥窗,增強了夜間燈光效果;修整了行道樹;增鋪設了步行街方磚、道牙,翻修改造了路面。錯落有致、裝修獨特的一個個店面,聚來了上百家國內商號和海外知名品牌。琳琅滿目的商品,栩栩如生的雕塑使這條有著700年曆史的老街重換青春,使每天50萬人彙集到這裡,爭相一睹她那迷人的魅力。它們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集購物、餐飲、娛樂、服務、辦公為一體的整潔、有序、文明、繁華的商業街。

  如:第五小節

  (1)“古老和年輕”矛盾嗎?為什麼?

  (2)簡介故宮。

  3.剛才我們感受了北京美麗的夜景,此時你們的心情怎樣?該用怎樣的心情讀最後一段。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課外拓展,昇華感情

  1、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書寫新的一頁,不停地畫著新的圖畫,我們的首都北京,值得每一箇中國人驕傲,此時你想對祖國說什麼?又想對全世界的朋友說什麼呢?

  2、課後觀察研究一下,自己的家鄉——義烏哪些地方的夜景也很美,可以畫下來也可寫下來。

  板書設計:

  北京亮起來了

  燈 光 長安街 :華燈高照 明 輝

  的 的 環形路 :道道彩虹

  海 世 王府井 :煥然一新

  洋 界 故宮 :銀光閃閃 亮 煌

  總 分 總

  課後反思:

  夜晚的北京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絢麗多姿的夜景,但課文裡的很多詞語、景色學生很少接觸,如何讓學生真正走進北京,我的做法。

  1、情感。如果說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語文技能,那麼新世紀的語文教學追求的是情感。在語文課堂裡,孩子對待語文學習,不應是被動的學,旁觀者似的學,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生命成長的過程,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裡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這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因此,我在開頭設計了觀看北京夜景的課件,配上自己充滿激情的誦讀課文,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雖是第一次讀課文,有的學生竟然情不自禁跟著我也讀起來。看完課件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出課題“北京亮起來”,在以下的環節中,我始終抓住情感這一主線,讓學生產生對北京夜景的喜愛,讓他們滿懷豪情,發自內心的讚美。一句話,讓語文煥發生命活力。

  2、交際。交際是新世紀人們生存與發展的本領。語文的性質之一就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可見交際性要處處體現在語文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各個渠道之中,不一定只是在交際課中。所以這堂課裡首先做到教師和學生語言的融合,教師的語言是談話式的,不是問答式的,不是生硬的,是親切的師生無拘無束,平等的對話。其次創設各種情境進行交際(如爭當小導遊),把以往的語言,本課學習的語言,加以運用和創造,這正是語文學習的重點。

  3、感悟。“悟”從左邊看是思考的我,從右邊看是我的思考。感悟的過程正是理解和發現的過程。教師要適當的攙扶和點化,讓孩子“感”一定有個過程,“悟”一定有個過程。因此感悟不是告訴,而是激勵、喚醒、刺激、探究、體驗。首先從整體上感悟,沒有把課文肢解,逐段的分析講解,而是以導遊的形式走進去,走出來。其次是聯絡生活實際感悟,如:“照明燈”“草坪燈”“噴泉燈”“禮花燈”,讓學生說說在義烏的什麼地方看到過,然後用“猶如”想象說話,感悟各式各樣的燈彙集成海洋,讓北京璀璨奪目。在教學“王府井”這一段時,結合義烏小商品城的變化來感悟“王府井”的煥然一新。……也許給孩子感悟,孩子就能在語文學習找到一片晴空!

北京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兩段。

  4、瞭解課文內容,感受北京的美,激發學生對首都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

  1、學過《看雪》這篇文章後,你想不想知道我們的首都北京是什麼樣子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北京,去了解一下這個美麗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門)圖上是北京的什麼地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文是怎樣描寫圖上的景物的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

  要求初步讀通課文。

  2、教師範讀課文(或放錄音)。請大家注意字的讀音。

  3、學生再讀課文,劃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4、學生彙報。教師出示下面的詞語,請大家讀一讀。

  中央 黃瓦 寬闊 雄偉 紀念碑 柏油

  綠樹成陰 立交橋 川流不息 古蹟 優美

  矗立 建設 似的 拼圖 圖案 大廈

  教師從旁糾正字的讀音,注意“矗、似、廈”是翹舌音。

  5、記準字形:

  教師根據學生彙報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 瓦 闊 雄 油 陰 交 川 跡 優

  1)學生自由識記,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

  3)對大家認為比較難的字或教師認為易錯的字進行重點指導。

  央:最後一筆是“捺”。

  瓦:筆順是 ,一共四筆。

  碑:右邊的筆順是“撇、豎、橫折、橫、撇、橫、豎”

  6、指導書寫:

  闊:“門”要寫得寬大一點。

  雄:左右一樣寬,右邊的“ ”是四橫,不要寫成三橫。

  碑:左窄右寬。

  三、課堂練習

  1、學生自由練習,完成課後2題。

  2、作業展示。

  3、師生評改。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

  中央 黃瓦 寬闊 雄偉 紀念碑 柏油

  綠樹成陰 立交橋 川流不息 古蹟 優美

  矗立 建設 似的 拼圖 圖案 大廈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找出與三幅圖相對應的段落指名讀課文。

  2。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美麗”一詞要讀重音。

  北京如何美麗呢?透過下面的學習我們就會知道。

  3。讀第五自然段:這段主要寫了什麼呢?

  (北京真美啊!)

  三、講讀第二自然段

  1、放課文錄音,思考:這段中有幾句話?介紹了哪些建築物?

  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門、廣場、紀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間的方位。

  3、指導讀好方位的詞。

  4、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習第三段

  1、讀了課文後,你瞭解了北京什麼?

  2、結合畫面和上文理解“綠樹成陰、鮮花盛開”的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麼意思?你能用它說句話麼?

  3、請你帶著自己的感情讀讀這段課文。

  五、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北京有……還有……,說明什麼?

  2、解釋“名勝古蹟,”並練習用“名勝古蹟、風景優美”說話。

  3、練習用“高樓大廈”說話。

  4、指導朗讀。

  六、朗讀全文

  七、全課小結

北京教案 篇3

  教學內容:P72連加連減

  教學重點: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圖意,正確列出算式。

  教學用具:貼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4+2=5+2=7+1=2+1=3+5=6+2=8+2=

  4+4=8+1=7-2=5-3=9-7=2-2=8-5

  3-2=10-3=7-2=6-1=5-2=1+3=

  一、新知

  (一)、1、出示玩具圖(投影)

  2、生觀察說圖意,你發現了什麼數學問題?

  3、一共有幾個玩具?你會列式嗎?

  4、指生彙報,列式。師板書:4+3+2=9

  5、小組討論,7這個算式怎麼計算?

  6、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7、還可以怎樣列式計算?師板書:4+2+32+4+33+4+2……

  8、生說算式怎樣計算?

  9、運算順序:先用第一個數和第二個數相加,再用得數加上第三個數

  板書:連加計算

  (二)、出示買魚圖(投影)

  1、看圖說圖意

  2、根據圖意列式10-2-2

  3、讀算式

  4、試著算一算,生嘗試練習

  5、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板書:10-3-2=5

  6、哪位同學說說這是一道什麼題?板書:連減

  7、請同學們想想連加和連減題再計算方法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課間休息放音樂做操。

  二、練習

  1、把複習題中每組相關的題合併成一道連加或連減題並計算(投影)

  1+3+2=5+2+1=2+1+5=6+2+2=

  4+4+1=7-2-3=9-7-2=8-5-2=

  10-3-2=6-1-2=

  3、先把算式補充完整,然後列式計算。

  10-3-()=()

  同學發表自己的意見

  填上數使橫行、豎行的三個數相加都得9。

  239

  1

  9

  五、

  說說你是怎樣填出口裡的數的。

  今天學到了什麼?

  六、板書

  連加、連減計算

  4+3+2=910-3-2=5

  77

  3+4+2=9

  2+3+4=9

  2+4+3=9

北京教案 篇4

  1、我的好夥伴

  課時:2課時

  互相間的交流

  教學目標:運用各種基本形的組合拼貼城堡。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激發學生設計、創造美好事物的願望及熱愛生活的情感。透過合作拼貼培養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體會合作成功的樂趣

  教學反思:注重對美術學習活動的過程評價,透過學生在美術過程中的表現對其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予以評價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培養觀察歸納的能力

  透過探究學習,瞭解瓶子的設計製作方法,滲透顏色的深淺搭配知識,使學生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鼓勵學生創新並獨立完成

  課時1課時

  2、我們的節日

  學生自主探究,解決教學重點

  拓展思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對學生加強審美教育,進一步突破教學難點。

  欣 賞

  評 述學生將製作好的小動物放到展臺上進行交流(學生自願將自己的作品放到前面,師生共同對作品進行評價)。

  板書設計民間泥玩具

  課 後

  反 思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們認識了一些民間的泥玩具,並初步瞭解了民間泥玩具的悠久歷史,知道了很多玩具包含著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美好願望。同時,透過造型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及集體主義的觀念,使他們更加了解自然,珍惜和保護自然資源。在學習民間泥玩具的製作、上色過程中很有創新,作業質量較高。

北京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北京的春節》是六年級下冊第二組的第一篇課文。本文作者──著名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的語言,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全文內容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語言表達樸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裡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也表達了作者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第二單元的主題是“民風民俗”。對於“民風民俗”的學習,學生雖然學習過一些:如二年級下冊的《難忘的潑水節》等,但並不是主題的'深入學習。本文是本組課文的第一篇課文,作為單元的開篇課文,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學習方法:一是引導學生透過走進課文、閱讀“閱讀連結”的資料和蒐集資料,瞭解一些關於北京的春節的傳統民風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這些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中蘊涵的民族文明和傳統美德。二是讓學生透過品讀課文、對比閱讀進一步瞭解文章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怎樣謀篇佈局,準確用詞,生動表達。為以後的課文學習作好學習遷移的準備。

  教學物件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學感悟能力,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並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初步感受作品生動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而本文語言大師老舍用那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語言和北京春節民風民俗的理解,對於南方的孩子們是不容易的。且課文詳略得當的表達方法運用及其好處,學生的理解也具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十四個生字,正確讀寫“翡翠、永珍更新、燈火通宵、日夜不絕、截然不同、萬不得已、張燈結綵、有聲有光、各形各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學習按一定的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三)情感態度目標:

  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引發瞭解民風民俗的慾望,激起探究傳統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一)瞭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二)學習按一定的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教學策略

  讀中感悟法、比較閱讀法。

  教學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課前準備:1.蒐集關於春節的詩歌、童謠等。2.蒐集各地過春節的民風民俗。

  課時安排:二課時

  【主要目標要求】

  1.學會本課十四個生字,正確讀寫生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生詞的意思。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寫作的順序。

  4.瞭解老北京春節前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教學過程預設】

  一、談話匯入,共話春節,激發心中興趣

  (一)學生彙報蒐集春節的資料。

  師:(播放賀年曲)春節,一個永珍復甦、草木更新的節日,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一個隆重而傳統的節日,關於春節同學蒐集了哪些資料,跟同學分享。關於春節的來歷。

  1.學生彙報蒐集關於春節來歷的資料。

  2.學生彙報蒐集關於春節的詩歌、童謠等。

  (二)出示北京春節童謠,匯入課文

  1.齊讀童謠。

  相關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2.匯入課文。

  師:這就是北京的春節的寫照。很有特色是吧,也想到北京去過個春節是吧。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體感知,理清過程,瞭解寫作順序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

  2.北京的春節給你的印象是什麼?

  (二)反饋檢查:

  1.學習生詞,指導書寫。

  2.解決疑難。

  3.交流對北京春節的感受。

  (三)瀏覽課文,理清順序。

  1.北京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

  2.瞭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順序。

  師: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老舍先生寫到了哪些天的將北京的風俗寫清楚的?(按順序填寫在下表的時間欄內)

  3.學生彙報。

  4.瞭解課文的寫作順序。

  三、品讀感悟,細賞風俗,體味特色文化

  1.品讀“臘八”

  (1)學生彙報表格填寫內容。

  (2)引導學生透過品讀語句,感受風俗特色,領悟作者語言的特點。

  ①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A換詞理解“農業展覽會”。

  B聯絡臘八粥的材料理解“農業展覽會”,體會老舍語言的樸素與幽默。

  C指導朗讀,讓學生感受臘八粥不僅是一種食品,更是獨具北京傳統的一種文化。

  ②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A引導抓住“翡翠”、“色味雙美”,體會作者敘述的精妙。

  B指導學生聯絡資料談談北京關於吃餃子的風俗。

  2.品讀“二十三”

  (1)學生彙報表格內容。

  (2)引導學生透過品讀語句,感受風俗習慣,領悟作者語言的特點。

  四、小結,佈置作業

  (一)教師總結延伸。

  (二)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構思如何開展調查“民風民俗”的活動。

北京教案 篇6

  課文簡析:

  課文記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邊行醫邊研究藥物,經歷27年編寫《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事。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受父親的影響,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醫。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李時珍偷偷地學習行醫的本領,22歲開始行醫。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寫李時珍用了27年的時間,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編寫出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第3自然段寫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第4~5自然段寫李時珍編寫藥物書的經過和結果。

  第4自然段寫李時珍為了編寫藥物書,做了大量的艱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寫李時珍整整花了27年的時間,終於寫出了《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

  這一段文章運用具體數字,說明《本草綱目》確實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困難,勇於實踐的。“27年”突出了編寫這部書時間之長;“100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突出了這部藥物書字數多,內容豐富,資料詳實,藥物種類齊全。而這些數字,又會引起讀者的思考:完成這部書,李時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麼頑強的毅力啊!“被譯成幾國文字,流傳世界。”進一步說明《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偉大的藥物學著作,也是全世界醫藥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李時珍以不怕困難,勇於實踐的,為人類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瞭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是教學的重點。理解李時珍為什麼要重新編寫一部藥物書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學會12個字以及新詞,認讀5個字。瞭解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事;體會文章運用數字說明問題的作用。學習李時珍不怕困難、勇於實踐的。

  教學重點:瞭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教學難點:理解《本草綱目》為什麼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查閱資料:李時珍人物簡介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習12個生字(含一個多音字“累”)以及新詞,認讀5個字。基本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大概講了什麼。繼續練習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部分生字。

  設計理念:從整體把握了課文;培養學生自學和預習能力。

  一、課前預習:

  1、本課生字較多,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識記生字,書寫前注意仔細觀察字的結構特點,透過組詞練習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找有關介紹李時珍的資料或介紹他採藥、編書的故事,並讀一讀。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熟悉字音和字型

  讀後問:你認識了哪些新的生字,請你用自己的識記方法介紹。

  師指導生字:可以透過形近字比較的方法加以區分:如“較—郊、編—遍、綱—綱、嘗—常、缺—決、載---栽、驗---檢”;“累”多音字的學習;

  2、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檢查學生讀書,並隨時指導正確、流利。

  4、默讀課文思考:簡要說說這課文寫了什麼?如何分部分?(分清層次、概括內容)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受父親的影響,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醫。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李時珍偷偷地學習行醫的本領,22歲開始行醫。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寫李時珍用了27年的時間,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編寫出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第3自然段寫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第4~5自然段寫李時珍編寫藥物書的經過和結果。

  第4自然段寫李時珍為了編寫藥物書,做了大量的艱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寫李時珍整整花了27年的時間,終於寫出了《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

  5、生彙報學習結果

  師:課文記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

  物學家李時珍邊行醫邊研究藥物,經歷27年編寫《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事。

  三、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四、作業

  1、抄寫字詞。

  2、練習讀書,達到流利。

  第2課時

  教學要求:瞭解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事;

  教學重點:瞭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教學難點:理解《本草綱目》為什麼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設計理念:在理解語言文字中體會人物品質,讀出體會。體現課內外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李時珍》,齊讀課題。

  2、透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你對李時珍有哪些瞭解?”

  二、細讀課文。

  緊扣課後習題1引導學生直接插入課文重點段落,學習理解課文。

  1、李時珍為什麼要重新編寫一部藥物書?

  (1)找到相關段落默讀思考,找出原因並加簡要批註:如“不全、不祥、有誤”;

  (2)學生交流彙報,教師隨機點撥:

  這樣一部內容不全、記錄不詳細、甚至有錯誤的藥物書,會給醫生看病帶來怎樣的後果?(生說可能產生的後果)是呀!舊的藥物書不全、不詳、不準。李時珍決心編寫一部比較完善藥物書。你怎樣理解這裡的“完善”?

  從李時珍的想法中可以看出他處處為病人著想,認真負責,醫德高尚。

  (3)李時珍重新編寫藥物書,造福社會的信念是多麼堅定!體會著把這一自然段完整地讀一讀。

  2、師:李時珍為了重新編寫藥物書,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1)讀課文的哪個自然段的內容可以知道?大家都來讀讀這個自然段的內容。

  學生找到他所做的準備:積累經驗、各地採藥、訪問有經驗的人。他“不但在治病時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個地去採藥。”“不但……還”表示意思更進一步,重點在後半部分。這一用法引導學生透過重音讀出體會即可。

  仔細讀讀這一自然段,看看他在做準備的過程中,是怎麼做的?你能從中體會到什麼?讓學生自讀體會、再小組內交流、最後全班交流。學生彙報時,引導學生結合“不怕……不怕……走遍……好幾天……親口品嚐……上萬裡……千百個”這些詞,再說說體會、想像困難、讀出體會中感受李時珍不怕困難、勇於實踐、堅持不懈的。

  (2)有感情地讀讀全段。

  3、師:李時珍歷盡了千辛萬苦,做好了寫書的準備,回到老家開始寫書。

  出示句子:(他整整花了27年,……一百多萬字……一千八九百……)

  讓學生結合這些數字,說說從中感受到什麼?進一步體會運用數字說明問題的作用。

  4、回顧全文,想一想:《本草綱目》為什麼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可以讓學生聯絡課文內容和資料說。

  重點指導數字說明法:這一段文章運用具體數字,說明《本草綱目》確實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困難,勇於實踐的。“27年”突出了編寫這部書時間之長;“100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突出了這部藥物書字數多,內容豐富,資料詳實,藥物種類齊全。而這些數字,又會引起讀者的思考:完成這部書,李時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麼頑強的毅力啊!“被譯成幾國文字,流傳世界。”進一步說明《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偉大的藥物學著作,也是全世界醫藥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三、作業

  1、課後:寫出這課文的讀後感。

  2、運用數字說明法介紹一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