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重陽節作文集合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寫重陽節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寫重陽節作文 篇1
老師說今天是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今天我和外婆一起去超市買東西,我主動幫外婆拎東西,晚上回到家,我接好熱水,幫辛苦一天的外婆洗洗腳,讓外婆能放鬆一下。
媽媽和我說:“百善孝為先”,我開始不是特別明白裡面的含義,但我知道孩子應該對長輩好,尊老愛幼,尊敬師長,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一定好好努力,每天都要像今天一樣,幫長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感謝長輩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愛。
我會爭取做到更好!
寫重陽節作文 篇2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 倍思親。” 重陽節還有這樣的傳說呢?
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 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 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丟擲,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從那之後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就會傳承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的習俗。
寫重陽節作文 篇3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又稱“重九”,是中國八大傳統節日之一。人們常在這時插茱萸、賞秋、賞菊、登高。
重陽節快要到了,我該送奶奶什麼禮物呢?奶奶平時很辛苦,每天都給我做好多好吃的菜,我靈機一動,想起了從外婆家帶了奶奶愛吃的毛豆,準備親自做一道毛豆炒雞蛋給奶奶嚐嚐,我拿著毛豆,剝了起來,可能是蟲子提前開吃了,壞掉了的有一半,奶奶說,這是外婆家沒有打農藥的原因。毛豆剝完了,覺得大拇指有點痛,低頭看了一下,發現指頭邊緣磨的紅紅的,這時覺得奶奶平時是多麼的辛苦,有空的時候我一定要幫奶奶多做點事情。
我直了一下腰,看著剝好的新鮮毛豆,笑了,奶奶剛要接過去,我一把搶了過來,跑去水池邊開始清洗,把毛豆來回衝了幾下,準備開始炒菜,奶奶幫我取來了雞蛋、生薑與青椒,我還搭配了一些紅椒,媽媽說這樣看起來顏色鮮豔,更有食慾。
我將它們洗淨切好,點上了火,倒上了油,當把生薑放入鍋裡的那一刻,鍋裡的油瞬間濺了出來,還好我反應快,立馬調小了火,然後把雞蛋敲碎打均勻倒入鍋中,翻了幾個面後再倒出來放在一邊待用。接下來開始炒毛豆,炒了大約兩三分鐘,再把雞蛋一起倒進去,放上一些鹽,最後把青椒和紅椒放進去,等幹了就放點水,要起鍋時放上一點味精和糖,讓毛豆更有味道,就這樣炒上一會兒,一道雞蛋炒毛豆就這麼完成了,整個過程雖然時間不長,卻讓我感受到了做出一道美味菜餚的艱辛。
剛好爸爸媽媽都回來了,我把菜和飯都端到了桌子上,拉著奶奶來品嚐我的手藝,奶奶直誇我燒的不錯,看到奶奶的笑臉我心裡甜滋滋的,爸爸媽媽也誇我做的好,說我長大了,這個時候我覺得好有成就感哦,心裡想著以後一定得幫家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寫重陽節作文 篇4
重陽節,是中國尊老敬老的傳統節日。印象中的重陽節,我都是與爸爸媽媽一起回爸爸的老家去,也就是陪爺爺奶奶吃吃飯,聊聊天。
今年的重陽節,剛好週六,我們一家一早就起來,先去了超市買了許多東西,接著往老家趕。爸爸一路上不斷在絮叨,說早點去好給爺爺奶奶多幹些活。
到了爺爺奶奶家,已接近中午了,媽媽放下大包小包,就把買給爺爺奶奶的餅乾、水果一股腦兒全交給奶奶,又從一個包裡拿出給奶奶買的新衣服,讓奶奶試穿。“媽!來,試試看,不合身我再拿回去換。”奶奶心疼地說:“哎吆,怎麼又買新衣服了,不是有的穿的嗎?”“那都是什麼樣的啦,穿出去鄰居會看不起我們這些小輩的,還以為我們不懂事呢!”媽媽笑著與奶奶親熱地聊了起來。“哦——行行行,我穿我穿。”奶奶高興得幾乎合不攏嘴。看著這溫馨的一幕,我和爸爸都忍不住笑了。
奶奶試好衣服,媽媽便走進廚房協助奶奶給大家張羅午飯了。
客廳裡,爺爺抽著煙,爸爸喝著茶,爺兒倆你一句我一句聊起了天。爸爸一會問奶奶最近身體怎麼樣,睡覺怎樣,一會又問今年蕃薯長得好不好,現在地裡該種什麼了。我呢,在一旁看書,一聽到番薯,便一個勁嚷著要爺爺帶我去地裡挖蕃薯。“好好好!吃了飯就去。”我的爺爺對我這個孫女兒的要求歷來是有求必應,爺爺笑呵呵的,滿臉的喜悅。爸爸偷偷地向我豎了豎大拇指,這可是我和爸爸早就計劃好了的。因為爺爺總不讓爸爸幫幹活,總認為爸爸是文弱書生,不常幹體力活,擔心爸爸吃不消。
開飯了,我們大家說說笑笑,吃得可開心哩。爸爸不停地給爺爺奶奶夾菜,嘴裡不住唸叨:“阿媽,這菜有營養,你要多吃點……”“爸,這菜味道不錯……”奶奶不住推辭:“夠了,夠了,給可可多吃點。”爺爺笑笑說:“我自己來。”我也學著爸爸給媽媽夾菜,可看到媽媽對著我朝爺爺嘟嘴,便又夾了滿滿一筷子的青椒肉片往爺爺碗裡送。爺爺笑呵呵地一個勁兒誇讚我孝順,懂事情。看著我們父女倆一致的動作,媽媽開心了。
下午,我和爸爸跟著爺爺去地裡挖蕃薯,後來媽媽也趕來了。爸爸和爺爺前頭挖,我和媽媽後面撿,只一會兒就裝滿了兩畚箕。
爸爸看了看,對爺爺說:“爸,你先把畚箕裡的挑回去吧,就不用來了,你在家歇一歇,剩下的我來解決。”“你一個人挖,行嗎?”聽出來爺爺不大放心爸爸。“又不是第一次,往年我不是幹過嗎?”“那好,我把這一擔畚箕挑回去。你們過會也早點回,不用挖光,剩下的我明天來。”
爺爺挑著擔子先回了,爸爸又挖了個把小時,終於把那一整塊地的蕃薯全挖完了。我和媽媽收拾了好多,爸爸用籮筐連續挑了幾趟。最後一趟,太陽靠近西山了,爸爸跨著堅實的步子,挑著沉重的兩籮筐的番薯,一步一步,小心地踏在回家路上。我禁不住感動了:我的爸爸在學校裡是個好老師,在老家可真是個大孝子,難怪媽媽總說爸爸是個實誠人。我真應該學著點。
晚上,我們按老家的風俗,全家人圍在一起品嚐著奶奶和媽媽共同做的茭白絲炒粉幹。爸爸對我說:“可可,今天是重陽節,也是敬老愛老的節日,99就是久久,但願爺爺奶奶健康久久,幸福久久。”我點點頭,這一餐,我吃得很多,覺得特別有味。
這次重陽回老家,大家都忙碌了一天,可我並不覺得累,反而覺得很新鮮,很有意義,因為我懂得了“孝順父母”“孝敬長輩”的真正內涵。我真期待下次再回老家!
寫重陽節作文 篇5
還過幾天就到了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到了重陽節我該為我的爺爺奶奶做些什麼呢?
我想我既然從媽媽那兒知道了農曆9月初九是重陽節的來歷,以及媽媽講的要在那天陪爺爺奶奶登高爬山,吃重陽糕來年長命百壽,我有功夫一定做到陪他們玩。
我還要去敬老院去慰問敬老院的爺爺奶奶祝福他們晚年安慷!福如東海!
寫重陽節作文 篇6
重陽節在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的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寫重陽節作文 篇7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秋高氣爽,菊花怒放季節迎來了今年10月19日一年一度九九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老人節。在這一天是讓老人們登高休閒更是為了讓人們發揚尊老愛幼優良傳統。
我奶奶是一位退休老師,學校在這一天給她祝壽,不僅安排了精彩節目和慶祝禮儀,還送給她一個精美大蛋糕呢!晚上,奶奶請全體家人一起到“老家”吃頓團圓飯,也順帶著過重陽節。18:00左右,二伯、二伯母,哥哥和我一家都到齊了,晚餐開始了,奶奶燒了一桌子她拿手好菜,有紅燒雞肉,糖醋昌魚,陽澄湖大閘蟹等……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花繚亂,口水直流,忍不住不客氣先吃起來了。大家邊品嚐美味菜餚,邊談著一些天南地北三海經,說說笑笑,有多麼親熱又是那麼和諧啊!接著我們舉起酒杯,為奶奶慶祝生日。
大家酒足飯飽後,一起在大廳看起有關重陽節電視節目,我和哥哥可閒不住了,為了能使爺爺奶奶過一個快樂節日,我們負責給他們捶捶背。過了一會兒,奶奶把大家又召集在餐著前,猜猜我們要幹什麼呢?吃蛋糕呀!我把蠟燭先插在蛋糕上,哥哥把燈點關了,然後由二伯把一個蓮花式樣蠟燭點著了中心,“啪!”,那朵蓮花奇妙開放了,大家都被嚇了一跳,但緊接著美妙生日歌音樂響起來了,家人個個笑逐顏開隨著音樂唱了起來,奶奶露出了激動神情,等蠟燭吹滅,二伯母親手把大蛋糕切成一小份分給大家吃,甜蜜奶油香濃蛋糕,真誘人啊!哥哥一口氣吃了三快,還變成了一隻名副其實:“大花貓”當然我也好看不到哪裡去。最後媽媽給奶奶和爺爺各做了一碗長壽麵,我搶先祝福一聲:“祝爺爺奶奶福如東山,壽比南山”。他們笑了,笑那麼滿足,那麼慈祥,那麼快樂。
這是一個我過得最愉快,最有意義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