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初中語文《熱愛生命》教案

初中語文《熱愛生命》教案

初中語文《熱愛生命》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熱愛生命》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內容預覽:

  《熱愛生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生命之可愛,培養學生熱愛生命之情;

  2.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意識;

  3.讓學生體味小說中的心理和行動描寫。

  教學重點

  1.透過心理、行動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3.作品中對主人公覓食過程的心理和行動描寫。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主人公力量的來源。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熱愛生命》全文;

  2.作者的有關資料;

  3.外國小說賞析方法的資料。

  學生準備:

  1.查詢作者的有關資料;

  2.查詢對《熱愛生命》的賞析材料;

  3.通讀全文,試作批註。

  教學設想

  1.本文篇幅較長,擬採用批註式閱讀;

  2.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課前讓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對資料進行小組合作討論,進行歸類整理;課上對文字進行閱讀,合作探究,分組對抗,辯論對內容的理解,語言的賞析;課後進一步自主合作探究生命之意義。

  3.課前的資料蒐集,合作整理擬用2~3天,課堂學習1~2節課,課後拓展1~2天。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生命究竟是什麼?人,可能無法說清。生命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人,可能也無法說清。

  生命有時是極其脆弱的。瞬間,它可能就會化為烏有。可是生命有時又無比強大,讓你不能不為之驚歎。美國小說家傑克·倫敦的小說《熱愛生命》就給我們展示了一曲生命的讚歌。

  二、自主合作,整體把握

  1.讓學生談談本文的主要內容。

  參考答案:本文寫一位淘金者在與同樣病弱的野狼的較量、跟蹤中,最終咬死了狼,他吮吸了狼血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潛能,歌頌生命的無比強大。

  2.瀏覽課文,作批註。

  教師講:批註是閱讀理解的一大關鍵手段。在勾畫圈點中品讀美文,篩選捕捉重要資訊,概括分析文章內容,創造性地理解文章。批註能幫助我們梳理結構、概括主旨、體會寫法、品味和錘鍊語言(煉字)、思考並汲取文章的思想內涵等。要做到精心圈劃,運用不同的筆色符號和旁批、總批等形式,批與注結合,大膽設疑推理,發表自己的見解。不亂畫、不粗心、勤動手。

  此法是指在文章正文空白處,即書頭、地腳、段尾等空白處,批註的閱讀心得、評語、訂誤和校文等。該法的優點在於:

  (1)批註所感。如對作者的思想觀點、文學讚歎、異議、質疑、評價等感受,順手利用文章的空白處,加以眉批,方便可取。

  (2)批註一閃念。採用眉批,能及時將閱讀中所產生的一閃即逝的思想火花記錄下來。

  (3)利於理解、記憶。眉批留下的墨跡,有利於讀後研究,加深理解、記憶,還有助於發揮獨到見解。總之,眉批後,每隔一段時間,要注意翻看、整理,以利引申、發揮,否則,時過境遷,與時俱逝,前功盡棄。

  這節課我們先學習給課文作批註。

  1.教師範例:

  他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前進,心裡又產生了一種新的恐懼。這不是害怕他會束手無策地死於斷糧的恐懼,而是害怕飢餓還沒有耗盡他的最後一點求生力,而他已經給兇殘地摧毀了。這地方的狼很多。狼嚎的聲音在荒原上飄來飄去,在空中交織成一片危險的羅網,好像伸手就可以摸到,嚇得他不由舉起雙手把它向後推去,彷彿它是給風颳緊了的帳篷。

  對狼嚎聲音的描寫,形象地寫出了他在孤獨無助的狀態下,荒野給他造成的心理壓力。

  2.學生快速閱讀,對荒原覓食部分作閱讀批註,然後彙報自己的獨特體驗。

  三、合作學習,自述所得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交流,談談自己自讀之所得,聽聽別人的收穫,互相取長補短,擴充套件知識面。

  (交流以個人所得為起點。有回答不出問題的學生,但沒有無可交流的學生。無論是學優生還是學困生,都可在交流中體驗成功。交流以範圍分為小組交流與全班交流,以內容分為全面交流和專題交流。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均兼顧個人交流、彙總交流、專題交流幾種形式。)

  四、質疑解疑,把握內容

  1.學生提出疑難問題,師生共同解疑。

  2.教師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可適當補充一些問題。

  參考問題:

  (1)小說的主人公沒有名字,加上一個名字是否更好?(作者沒有寫出他的名字,因為他是一切熱愛生命的人的代表,它不是一個單一的人,而是一類人,只要熱愛生命就可以是他。加上一個名字,反而使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減弱了。)

  (2)文中一再提到他已不再感到痛苦了,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不求一致,意合就可。)

  (3)文中的他已傷殘、衰弱到了極點,最後是什麼支撐著他往前走的?

  參考答案

  是對生命的熱愛。雖然傷殘滿身,體質極度虛弱,但他的心沒死,他對生的渴望之火沒有熄滅,所以,他能向著那一點生命的目標不停地、不由自主的'前進。

  (4)文中寫比爾的下場有什麼作用?

  參考答案

  比爾無視同伴對自己的呼喊,作為一個尚有能力的人,向生命的希望奔去,可生命卻與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比爾比他走得快卻先倒下了。這正是──背棄良知的懦弱人性的悲劇。

  (5)他是在同飢餓和死亡抗爭,還是同別的什麼抗爭?

  參考答案

  他與其說是同飢餓和死亡抗爭,還不如說是在與恐懼抗爭。作者用精湛的文學筆法,形象地描繪了這種抗爭。讓我們從字裡行間看到了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潛能,這種能量是無法詆譭的,它會讓你活下去。不管你面對的是什麼,哪怕是要吞噬你的荒野,是吃掉你的野獸,或是飢餓、疲憊,生命都會幫助你戰勝它。

  (6)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什麼真理?

  參考答案

  敬畏我們的生命,相信我們的生命,和我們的生命緊緊相依,和我們的生命結成最緊密的聯盟,我們就會感受到生命的剽悍與強大。

  五、探究討論,欣賞語言

  這是一篇逼真的小說,緊張的故事情節中沒有一點作者人為的痕跡,沒有多餘的議論,它只是清晰地展示了一個人在荒原中歷盡艱難的求生過程,不動聲色地描繪出了生命的偉岸和強大。

  本文語言有什麼特色?你認為哪些地方寫得好?試對它進行賞析,說說它好在什麼地方。

  教師先作賞析示例,然後由學生自由發言,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肯定會有許多獨到的見解和認識。

  示例:

  1.這些殘骨在一個鐘頭前還是一頭小馴鹿,一面尖叫,一面飛奔,非常活躍。這是一個殘缺的生命的一種對活力、健康的本能的虛構。小馴鹿的死,似乎也預示著他在不久也會有相同的下場,這是一種同病相憐的悲哀。作者在這裡沒有用華麗的辭藻,沒有用深奧的語言,但樸實的語言中卻有很深的言外之意。

  2.於是,慢慢地,就在狼無力地掙扎著,他的手無力地掐著的時候,他的另一隻手已經慢慢摸過來,一手把狼抓住。無力的狼、無力的手,形象地寫出了人與狼的當時的境況,而慢慢地一下卻又寫出了人的計謀已久,也預示了人的最終獲勝。

  六、拓展延伸,發散創新

  1.你對比爾的獨自離去有什麼看法?

  2.你認為他沒拿比爾的金子,沒吮吸比爾的骨頭是不是傻呢?

  注意:

  (1)設計這些具有多向思維、無限定性的開放式問題,可為學生馳騁思維、放飛思想、張揚個性提供廣闊的空間。

  (2)創新的見解常常出現在思維過程的後半段,過早對有著多種答案的問題的回答給予終結性評價,勢必扼殺其他學生創新與發散的思維火花,這些問題的評價一定要採用延時性評價。

  (3)探究的課堂是開放的課堂,教師不能一味追求教學的完整性,要確立動態、全程學習的觀念,使教學結束於問號而非句號。課堂上對問題的探究不求數量而求質量,重視探究的深度與廣度,重視探究的過程性和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