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觸龍說趙太后》優質教案

《觸龍說趙太后》優質教案

《觸龍說趙太后》優質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觸龍說趙太后》優質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根據語境推斷文言實詞詞義的能力。

  2.理解和歸納重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3.體會本文高超、雄辯的諷諫技巧。

  4.領會“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積極意義。

  教學重點

  1.理解“質、揖、願、聞、恣、”等詞語。

  2.歸納“質、及、甚、少、異”等詞語的義項。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根據語境推斷文言實詞詞義的能力。

  2.領悟本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諷諫技巧。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介紹故事背景。

  2.反覆閱讀課文,疏通文意。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在《戰國策·齊策》裡,有這樣一個故事,齊國使節來訪趙國,趙威後先問收成,然後問百姓,最後才問到君王,致使齊使不悅,說她是“先賤而後尊貴”。趙威後回答說:

  幻燈片展示:“苟無歲,何有民?苟無民,何有君?”使齊國的使者心悅誠服,這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趙威後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文章《觸龍說趙太后》的主人公之一。請同學們把課文翻到105頁。幻燈片展示:《觸龍說趙太后》《戰國策》

  《觸龍說趙太后》和《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樣都選自《戰國策》,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戰國策》這部書:

  《戰國策》是記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諸國曆史的著作,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鬥爭及有關的謀議或辭說。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94頁。

  二、介紹歷史背景:(我們首先來看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

  《觸龍說趙太后》這個故事大約發生在趙孝成王元年即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趙國國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兒子孝成王繼承了王位,因當時孝成王還小,所以由趙威後執政。當時的趙國,雖然有廉頗、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輔佐朝政,但趙太后剛執政,處於新舊交替之際,國內動盪不安,國勢大不如以前。秦國認為有機可乘,便發兵東下,一舉攻佔了趙國的三座城池,趙國危在旦夕。本文由此拉開序幕……

  三、課文解析:

  1、講析第一段:“說”的原因。

  下面我們就進入課文的學習,首先請同學們集體朗讀第一自然段。

  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下。我們請一位同學作為代表給我們說一下)我們可以從文中的哪些字詞、句看出來?

  明確:“新”和“急”表明了趙國所處的國際形勢,兩個“必”即:“必以長安君為質”“老婦必唾其面。”點明瞭趙國處於兩對矛盾當中:趙國與齊國、君與臣的矛盾。

  我們來看一下這段的重點字詞: 新:剛剛。用事:主事、掌管,這裡指執政。急:急切地。趙氏求救於齊:介詞結構後置句,現代漢語應為“趙氏於齊求救”。質:人質。左右:(古)身邊的大臣,(今)方位詞。《鄒忌諷齊王納諫》: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總結:這段主要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原因,(對下文起到什麼作用?)為觸龍的出場提供了背景。

  2、講析第二段

  觸龍在趙太后怒氣衝衝的情況下進諫,如果你是觸龍的話,你怎樣開始與太后交談?你會像前面的大臣那樣“強諫”嗎?(大家都各有各的技巧)我們看觸龍是怎樣開始他們的談話的?

  分角色朗讀:我們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觸龍、太后以及旁白三個角色給我們朗讀一下第二自然段。有同學自告奮勇嗎?(沒有的話老師就點將了?)

  點評:這三位同學對人物的身份和說話的語氣都把握得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翻譯這一段,同學們注意把重點的字詞翻譯好。

  重點字詞:

  左師:1)春秋時宋國執政官。(2)戰國時趙國無實權的高階官名。言,對宮廷侍衛說。願:希望。揖:作胥,傳寫之誤,胥通須,等待。之:代詞,指代觸龍。

  徐趨:古代行禮時的步伐有“疾趨”和“徐趨”兩種,當行禮人“執龜玉”和“與屍行”時用“徐趨”,其特點是步子小,腳跟不抬起來。一般情況下,包括臣見君,用“疾趨”,其特點是步子較大,腳跟離地。觸龍見趙太后應“疾趨”,但因為他腳有毛病,只能按“徐趨”的步子走,一步一步向前慢走。“徐”與“趨”兩個互相矛盾的詞放在一起,活畫出一位老者想表示恭敬小步快走卻走不動的老態,以動作示其足痛,為下文閒談,乃至提出為子謀職做了鋪墊。謝:謝罪、道歉。曾:連……都不能。竊:私下,私自。而:轉折連詞,但是。之:結構主次,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日:名詞作狀語,每天。少(shǎo):稍微。蓍:通嗜,喜愛。得無……乎:固定句式,表示對某種情況的推測,“該不會”。

  見到太后之後觸龍首先說了什麼?

  明確:由說自己身體的不適到問候太后的身體健康,接著問飲食、談養生。觸龍從閒談,拉家常入手,以輕鬆的`話題緩和緊張的氣氛,使“太后之色少解”。我們就可以把這一段總結為:說家常——緩衝法。(目的是緩和當時的氣氛,即緩衝法)

  3、講析第三自然段

  太后的怒色已有所緩和,這就為觸龍繼續勸說提供了有利環境,接下來觸龍要說什麼呢?首先請同學們對照註釋自己閱讀一下第三自然段,給同學們大約5分鐘的時間。

  我們來點一下重點字詞:賤息:對兒子的謙稱。息:子。衰:老。聞:使動用法,使……聽到,即稟告。敬諾:敬,表示尊重對方的意見;諾,嘆詞,表示答應、同意。丈夫:(古)男子的通稱(今)女子的配偶。異:特別。媼之愛燕後/父母之愛子。之:結構助詞,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念悲其遠也:形容詞作為動詞,為、、、、、悲傷。遠:形容詞用作動詞,遠嫁。反:通“返”。

  這一段中觸龍說到了什麼?

  明確:從說幼子舒淇引導愛子問題的論爭,一步一步的引導太后去領悟這樣一個道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從而我們可以歸納為:說幼子——引導法。(這是為引導而說,即引導法)太后已經領悟了這樣一個道理,並且同意了觸龍的說法: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但是趙威後還沒有說讓長安君去齊國做人質,所以觸龍還要繼續勸說,接下來觸龍又是如何說服趙太后的?同學們回去預習一下,並完成課後練習的第二大題。這節課就上到這,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講析4、5段並梳理文章結構、拓展延伸。

  一、複習: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觸龍說趙太后》,請同學們開啟課本翻到105頁。首先我們來複習一下上節課所講的內容,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前三段,第一段主要講的是什麼?(明確:“說”的原因)接下來就是觸龍說趙太后的過程,他首先說什麼?(明確:說家常,以緩和氣氛)緊接著就說到?(說幼子,目的在於引導太后領會這樣一個道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觸龍接下來怎樣把趙太后說服的?

  二、講析4、5段:

  首先請同學們集體朗讀4、5段。我們一起來翻譯一下第四段:

  重點字詞:至:到達。侯:名詞作動詞,封侯。繼:動詞作名詞,繼承人。

  難句翻譯:“此則近者禍其身,遠者及其子孫”:這就是近的災禍危害到自身,遠的災禍殃及子孫。“位尊而無功,豐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地位高而沒有勞績,封路豐厚而沒有功勞,卻擁有很多珍貴的器物。今媼尊長安君之位:形詞作使動,使、、、、、尊貴。

  恣君之所使之:恣,任憑。之①,結構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之②:代詞,指代長安君。

  這一段觸龍主要說到了什麼?(明確:由說王位承襲直接引入一旦長安君無功於國的後果,說後果——直入法)

  最後一段寫長安君赴齊做人質,照應開頭。

  重點字詞:質,做人質。

  三、梳理文章結構:

  現在我們來梳理一下課文的結構,課文是圍繞哪個中心詞進行的?請同學們看到課文的題目。

  明確:“說”字貫穿了全文,第一段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前提原因:趙國的形勢新、急;同時處於兩方面的矛盾衝突,“必以長安君為質”“老婦必唾其面”;3、4、5段是“說”的過程,分為三步,第一步是說家常,第二步是說幼子,第三步說王位的承襲;最後一段寫“說”的結果,照應文章開頭。觸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成功的說服了趙太后。

  四、拓展延伸:

  從觸龍一步一步的成功的說服趙太后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提示:故事發生的背景,趙惠文王剛去世、秦國攻打趙國、齊國要求讓長安君做人質,作為一個剛執政的國君,作為一個母親,一個女子,在這之間作出選擇讓幼子長安君冒險去做人質,對於趙太后來說是很難以接受的,觸龍沒有像“強諫”的大臣那樣竭力勸說,而是向太后表示自己對太后的關心和對幼子的愛,在情感上他們是相通的,這首先是建立在觸龍能夠站在趙太后的立場上看問題,能夠理解太后,並有能夠與太后溝通的智慧和技巧)

  (1)理解、溝通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同學與同學之間的問題,應該如何處理?家庭與家庭應該如何相處?人與社會應該如何相處?國與國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參考: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說話、溝通的時候,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要以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去溝通交流。

  (2)個人價值的實現透過什麼形式?

  參考: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喲撲衝突的時候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個人價值的實現不能是狹隘的,需要透過種種努力,得到社會的認可,無所貢獻就無法體現社會的價值,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多少表示著個人價值實現了多少。

  (3)觸龍對舒淇的愛、趙太后對長安君的愛是否是“溺愛”?為什麼?設想你現在已經為人父母,如果你也身處趙太后這樣的境況,你會怎麼做?

  五、結語、完成課後練習(根據時間來安排)並結課。

  在坐的各位都是未來的好父母,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暫且討論到這,下面我們來完成課後練習。

  六、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一:

  新、急

  前因 兩 必以長安君為質 雙方矛盾

  必 必唾其面

  說 說家常——緩衝法

  過程:三步 說幼子——引導法

  說王位承襲——直入法

  結果 長安君質於齊 矛盾解決

  板書設計二: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理解與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