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袋鼠中班教案

小袋鼠中班教案

小袋鼠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袋鼠中班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袋鼠中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有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建立合作意識,並能勇敢的嘗試各種挑戰。

  2、學習雙腳行進跳,兩人前後合作跳,鍛鍊腿部肌肉,掌握協調、能力。

  3、透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4、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遊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隻布袋有裝飾

  2、準備活動的音樂,小紅旗四面,四枝小樹枝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做運動吧!”聽音樂跟老師做準備活動。

  2、匯入:探索布袋

  “小朋友,這是什麼?”(布袋)

  “你們以前和布袋玩過遊戲嗎?現在我們就和布袋來玩遊戲吧!”

  老師的要求:“請你開動的小腦筋,玩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花樣來!”

  幼兒探索,老師輔導。(捕捉跳得像只袋鼠的孩子)

  3、學習雙腳併攏跳

  “小朋友們,快來看呀,她跳得真像只袋鼠,好棒!”

  “我們請她為我們表演一下,好嗎?”

  請這位小朋友演示,其餘的坐下休息。

  “還有誰有不同的玩法?”

  請出那位跳的像袋鼠寶寶的幼兒來演示,其他幼兒觀察:她是怎麼跳的?

  演示後請她介紹是怎麼想到的以及這樣跳的方法。(介紹布袋)

  小結:雙腳併攏,起跳時膝蓋稍彎,雙臂自然放於胸口,前腳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時輕輕著地。

  “那我們也來學她的樣子,做袋鼠寶寶跳,好嗎?”

  提醒幼兒穿布袋可與同伴互相幫助

  “袋鼠寶寶們,用力跳,跳的高又遠,跳到老師這裡來。”

  幼兒朝著老師的方向向前跳。

  4、遊戲:挑戰自我《過獨木橋》

  (1)、選擇一條獨木橋(一高一矮)勇敢的跳過去。

  師:幼兒說一說。(一高一矮)

  “小袋鼠,你們敢跳過獨木橋嗎?”

  “真勇敢!那你願意過哪座橋,又該怎麼過呢?我們來試一試。”

  師提出要求:請孩子們在想試跳的那座橋前面排隊,一個一個按次序跳,要注意安全。”(過獨木橋時,教師引導幼兒互相鼓勵,勇敢的跳過橋。)

  (請試跳時遇到困難又得到別人幫助的幼兒介紹,烘托同伴間相互關心的美好情感。)

  (2)練習與同伴合作跳。

  “啊呀呀!我的腰融化了,不行不行,我的左腿也融化了,我的右腿也開始融化了,我的手,我的臉,我的身體都融化了!”

  (2)整理布袋

  “嗯,遊戲結束了,小朋友們,我們把布袋整理好,一會到院子裡再用別的方法來玩布袋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興趣點,並且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自主積極的狀態,在相互的鼓勵,幫助中學會了雙腳併攏跳,探索到了一些有關跳的玩法。我所教的大班的孩子探索慾望很強,能相互合作,也有競爭意識,經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對自己有了重新認識,感覺自己厲害、勇敢了,增強了自信心。在接觸中發現,這些孩子喜歡探索,敢於嘗試,對於跳,合作跳非常感興趣。本次活動透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讓每一個具體活動來落實到幼兒身上。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幼兒同時透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本次活動準備與目標很適合這個年齡段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

小袋鼠中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嘗試根據畫面內容完整連貫地講述,語句流暢。

  2.能根據小袋鼠等動物的不同特點,為它們找到合適的工作。

  3.懂得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堅強地面對挫折。

  重點:

  根據畫面內容講述故事。

  難點:

  根據袋鼠的長處猜測適合袋鼠的工作。

  活動準備:

  1.課件

  2.小狗、螃蟹、啄木鳥、大象、青蛙、鴿子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袋鼠,引出故事話題。

  1.猜一猜: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動物朋友,猜猜看,會是誰呢?(放PPT)跟小袋鼠打個招呼吧!

  (從區域性到整體的猜測,能調動幼兒的情緒,積極投入到活動中。)

  2.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經驗,討論、交流袋鼠的主要特徵,豐富相關經驗,為理解故事奠定基礎。

  看看小袋鼠長什麼樣呀?(尾巴粗粗的,前臂短短細細的,有個育兒袋,走路蹦蹦跳跳的。)它有什麼特別的本領?(有個育兒袋,蹦蹦跳跳。)

  (觀察描述讓幼兒對袋鼠的特徵有了進一步的感知,為後面的講述奠定了基礎。)

  3.愛蹦愛跳的小袋鼠長大了,它決定去找一份工作,它會找什麼工作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袋鼠找了份什麼樣的工作——

  二、觀看課件的前三小段,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

  1.放PPT,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並講述。

  小袋鼠到哪裡找工作了呀?它找了個什麼工作?找到工作後的小袋鼠心情怎麼樣?(高興)心情特別高興的小袋鼠很熱心地為客人上菜。可是看看,發生了什麼事呀?飯菜怎麼會撒的呢?

  這個工作適合小袋鼠嗎?為什麼?(放PPT)

  老師著重引導幼兒感受小袋鼠的不灰心:

  小袋鼠做不成服務員了,心裡很難過,你覺得它還會去找工作嗎?它會說什麼呢?(PPT聲音)小袋鼠有沒有因為做不成服務員而不再找工作呀?這裡有個好聽的詞,叫“不灰心”。

  但它一點也不灰心。他說:“我一定會找到工作的。”

  2.觀看PPT二,引導幼兒根據畫面猜測故事。

  聽,小袋鼠又到哪裡去找工作了?小袋鼠是怎麼工作的呢?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怎麼會的?你覺得小袋鼠會怎麼想呢?你覺得這份工作適合它嗎?為什麼?

  圖書管理員也不適合小袋鼠,它會怎麼做呢?小袋鼠最後說了一句什麼話?

  繼續引導幼兒感受小袋鼠的不灰心:圖書管理員也不適合小袋鼠,但它仍舊不灰心,他說:“我一定會找到工作的。”

  3.觀看PPT三,引導幼兒自主講述。

  請你仔細看一看,然後和邊上的小朋友輕聲說一說:小袋鼠又找了什麼工作,發生了什麼事。(幼兒討論交流)這個工作適合小袋鼠嗎?

  請個別幼兒講述課件三的故事。

  討論:這次的工作又沒成,小袋鼠會怎麼想呢?會說什麼?進一步感受小袋鼠遇到挫折時的態度。

  三、根據袋鼠的特點,討論適合袋鼠的工作,猜測和了解故事的結局。

  出示袋鼠蹦跳並高興宣佈“我終於找到工作了”的畫面:小袋鼠找到工作了,你覺得小袋鼠找了一份什麼工作呢?(它適合做什麼工作?)為什麼?

  觀看課件:我們來看一看,小袋鼠最後到底找到了一份什麼樣的工作。(老師講述故事最後一段:原來小袋鼠來到了郵局,正好郵局要招收郵遞員。哈,這項工作正適合小袋鼠,為什麼說小袋鼠適合做郵遞員呢?引導幼兒根據袋鼠的特點描述適合的理由。肚皮上的口袋正好用來裝信,強壯有力的雙腿蹦跳起來速度可快啦,一個上午就把這天所有的信都送完了。)

  四、完整地講述故事。

  1.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幫助幼兒梳理故事主要內容。

  小袋鼠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事情,那接下來,我們把發生在小袋鼠身上的事一起來講一講吧。

  2.引導幼兒完整地講述故事,鼓勵幼兒講述時語言要完整、流暢。

  五、引導幼兒討論,懂得要發揮自己的長處,並堅強面對挫折。

  1.為什麼小袋鼠前三次找的工作都不適合?

  2.小袋鼠找了三次工作都不適合,它有沒有停止找工作?(學習:不灰心)

  3.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小袋鼠?

  4.請你來給故事取個名字吧!

  六、拓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你覺得你有什麼特別的本領呢?或者說透過努力你想要有什麼樣的本領,將來做什麼工作呢?

  七、延伸活動:創編故事《小動物找工作》。

  1.引導幼兒創造性地根據動物的不同特點,為小動物找合適的工作。

  還有許多小動物也想找工作,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幫忙,請你幫他想一想,他適合什麼工作,好嗎?

  2.請幼兒相互介紹為小動物找的工作。(可以說說自己的理由)

小袋鼠中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透過遊戲學唱歌曲《小袋鼠摘果子》,體驗歌唱時愉快的情緒,培養幼兒對歌曲的興趣。

  2、學習休止符的唱法,訓練幼兒的節奏感。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遊戲表演。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袋鼠頭飾、頭巾、袋子每人一套,節奏譜、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聽音樂學小袋鼠跳進活動室,安靜入座。

  2、練聲,用C、D、F調向客人問好。

  3、複習聲勢節奏《摘果子》,引出課題。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扮演小袋鼠摘果子,熟悉音樂旋律。

  2、教師交待歌曲名稱,清唱歌曲。

  3、幼兒跟老師一起練習歌詞兩遍。

  4、跟音樂學唱歌曲,突出重點,學會唱休止符,要唱的短促、有彈性。

  5、邊唱歌曲邊表演。

  三、結束部分

  1、慶祝豐收,跳《豐收舞》

  2、邀請客人一起跳舞,慶豐收。

  3、將果子送給客人一起品嚐,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音樂藝術工作的聽、唱、演奏,以及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分析、處理等方面的音樂能力,是在音樂實踐活動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備課、組織音樂教育活動、進行自我評析能力等)只有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才是提升音樂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師音樂素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孩子的發展。給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間,更好地促進他們的成長。

小袋鼠中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透過遊戲複習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感知物體數量。

  2、瞭解袋鼠的特徵,體驗參與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口袋人手一個,水果、玩具、蔬菜等。

  2、音樂《袋鼠》。

  活動過程:

  一、認識袋鼠,感知袋鼠的主要特徵。

  出示袋鼠,問:這是誰呀?袋鼠長得什麼樣子的?(有個大口袋,兩條腿短,兩條腿長,有一條長長的尾巴)袋鼠怎麼走路的?我們來學一學。

  師:小袋鼠,真可愛,前腿短,後腿長,蹦蹦跳跳真有趣。小袋鼠,真可愛,前面有個大口袋,蹦蹦跳跳做遊戲。

  二、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歌曲《袋鼠》。

  我們一起來做遊戲吧,教師和幼兒聽音樂表演歌曲,表達出和媽媽相親相愛的情感。再來一遍。

  三、小袋鼠逛超市。

  袋鼠媽媽口袋有什麼用呢?小袋鼠待在媽媽的口袋裡,又舒服又溫暖,那除了可以裝小寶寶還有什麼用呢?(裝東西)

  小熊媽媽開了一家超市,你們看,超市裡的東西真多呀,有些什麼呢?(香腸、蘋果、香蕉、玩具、青菜、韭菜……)媽媽要帶寶寶逛超市了,小袋鼠,你們的大口袋呢?我們請客人老師幫你們繫上。讓媽媽看看,真漂亮!你的口袋是什麼顏色的?你的呢?

  一會我們去買東西的時候呀,要買跟自己口袋一樣顏色的東西,紅顏色口袋的小袋鼠去買一件什麼顏色的東西呢?綠顏色呢?對,黃顏色口袋的小袋鼠去買黃顏色的東西,幼兒買東西。

  提問:你買了什麼東西呀?是什麼顏色的呢?把你們買的東西放在我們家的筐筐裡吧。

  小貓咪咪的媽媽出門好幾天沒回來了,家裡的東西快用完了,我們也為它們家買點東西吧。這會我們多買一點東西小寶寶可以買2件東西,還可以買3件東西。

  提問:你買了什麼東西?買多少呀?(買多了就是許多)

  四、給小貓咪咪送東西去,跟客人老師說再見。

小袋鼠中班教案5

  一、活動設計。

  《小袋鼠的魔法手套》以簡單有趣的情節,極富魔幻色彩的構思,深深吸引著中班幼兒。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學習需要,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制定了活動目標,設定了步步深入的三個環節,幼兒達到活動目標。在教育形式方面,以語言教育為主,我們將整個活動分三個環節進行開展教育,在第一環節中,我藉助魔法手套引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在第二環節中,我採用分段演示課件的方法,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同時讓幼兒學習“魔語”短句進行表述,並在中途暫停課件,提出問題,製造懸念,讓幼兒先猜、後說、再看的形式,引導幼兒講述不同的想法,體現幼兒的主動參與和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語言教學變得生動而富有挑戰性。在第三環節中,我將情感教育與故事情節相結合,既梳理了故事情節,又讓幼兒體驗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希望能透過這個精彩有趣的故事,使幼兒對反義詞有進一步的感知。

  二、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魔法手套”的神奇,理解故事的內容。

  2、學習短句“××,××,大大大。”“××,××,小小小。”

  3、培養幼兒樂於助人的情感,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看過魔術表演,並對“魔力”有初步的瞭解。

  2、材料準備:

  (1)故事課件。

  (2)自制的“魔法手套”。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以玩魔法手套遊戲引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小朋友好!我是小袋鼠。我有一雙神奇的魔法手套,它有什麼神奇的本領呢?請你們猜猜看。

  幼:可以拿來玩、拿來變魔術、拿來變玩具、拿來變好吃的東西……

  2、師:變變變,小袋鼠的魔法手套讓房子和樹變成怎麼樣的?(播放課件,教師揮動魔法手套,結合把房子、樹變大變小的課件,讓幼兒感受魔法手套的神奇。)

  幼:把房子變大變小;把房子變高變矮;把樹變大變小;把樹變高變矮。

  (二)分段演示故事課件,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在第二環節中,為了使孩子們對活動一直有新穎感、有樂趣,我改變以往教學中教師講述故事幼兒聽故事的形式,我採用分段演示課件的方法,在故事前半部分暫停,然後設計問題,激發幼兒的想象能力,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同時讓幼兒學習“魔語”短句進行表述。

  1、播放故事課件的前半部分,幼兒感知理解故事。

  (1)師:小袋鼠帶著魔法手套走到樹林發生了什麼事?它會怎麼辦?

  幼:小袋鼠走到樹林給一座大山擋住了去路,它用魔法手套把大山變小了。

  (2)師:小袋鼠用魔法手套對著大山說了什麼魔語?

  幼:大山,大山,小小小。

  (3)師:小袋鼠翻過山後又做了什麼?是怎麼說的?

  幼:用魔法手套把小山變大:“小山,小山,大大大”。

  (4)教師結合幼兒說的魔語,操作課件中大山變大變小,引導幼兒感受魔法手套的神奇,同時學習短句:“××,××,大大大。”“××,××,小小小。”

  2、播放故事課件中間段,幼兒感知理解故事。

  (1)師:小袋鼠帶著魔法手套來到小河邊,看見小兔、小貓正在焦急著怎麼過河。小袋鼠看到一片葉子想到了什麼辦法?(暫停課件,製造懸念,設計問題“小袋鼠用什麼方法幫助小兔、小貓過河?讓幼兒先猜、後說、再看的形式,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參與和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語言教學變得生動而富有挑戰性。)

  幼兒講述不同的想法。

  (2)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故事,你們想的辦法跟小袋鼠想的一樣嗎?

  3、繼續播放故事課件後半部分,進一步瞭解故事內容。

  (1)師:小袋鼠想到了什麼辦法?

  幼:用魔法手套把葉子變大當小船。

  (2)師:那它把葉子變大時怎麼說?

  幼:葉子,葉子,大大大。

  (3)師:小兔、小貓過了河後,小袋鼠是怎麼把葉子變小的?

  幼:葉子,葉子,小小小。

  (三)結合課件再次完整欣賞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故事,並理解、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師:誰能說一說為什麼喜歡這個故事?(幼兒談談)

  教師:小袋鼠不僅用魔法手套幫助自己,也幫助了小兔、小貓,大家都很開心。

  (四)結束活動。

  師:“小袋鼠繼續往前走,還會發生什麼事呢?小袋鼠還會用魔法手套幫助誰呢?請你們回去想一想,然後接著往下編。”

  五、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

  (1)在美工活動區投放白紙、水彩筆、油畫棒等,請幼兒在白紙上畫己所見過的漂亮手套,還可以利用繪畫的形式續編故事。

  (2)收集各種各樣的手套投放到益智區,運用數學中的排序經驗給每雙手套編號、排列。開辦“手套的展覽會”。

  2、日常活動。

  互相講述或創編有關魔術手套的故事。如《魔術手套的妙用》、《魔術手套歷險記》等。

  附故事:小袋鼠的魔法手套

  小袋鼠有一根神奇的魔法手套。一天,小袋鼠帶著這根魔法手套出門了。走著,走著,來到了樹林裡,一座大山擋住了它的去路。小袋鼠真著急,“怎樣才能翻過這座大山呢?”突然,小袋鼠想起了神奇的魔法手套,就用它指著大山說:“大山,大山,小小小。”大山馬上就變小了。小袋鼠好輕鬆地翻過了山,心裡真高興。然後,它用魔法手套指著小山:“小山,小山,大大大。”小山又變回到原來的樣子了。

  小袋鼠帶著魔法手套繼續往前走。

  走著,走著,它來到了小河邊,看見小兔、小貓正在焦急著怎麼過河?小袋鼠趕緊對小兔、小貓說:“彆著急,我你們。”說完,它用魔法手套指著一片葉子說:“葉子,葉子,大大大。”喲!葉子真的變大了,像一條葉子船。小兔、小貓高興極了,趕緊坐上葉子船安全地渡過了小河,並對小袋鼠說:“謝謝你,小袋鼠。”小袋鼠說:“不用謝。”

  然後小袋鼠又用魔法手套指著葉子說:“葉子,葉子,小小小。”葉子又變回到原來的樣子了。接著,小兔、小貓一起在草地上開心地玩起了遊戲。

小袋鼠中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小袋鼠幫媽媽的畫面內容,讓幼兒體驗能夠幫媽媽做事了的長大的快樂。

  2:加強幼兒對常見蔬菜名稱及對蔬菜基本特徵的認識。

  3:鼓勵幼兒開動腦筋,能用各種方式來表達故事內容。

  4:透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是否真的理解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讓幼兒用各種方式表達好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1:袋鼠布偶娃娃兩隻。

  2:幼兒用書 小袋鼠幫媽媽

  3:教學掛圖 小袋鼠幫媽媽

  活動過程:

  1, 故事引入:

  (將袋鼠布偶藏到身後,,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麼動物。)

  將故事生動形象的講給幼兒聽。

  2,複述一遍:

  有很多小朋友聽懂故事勒,但還有一些小朋友內有完全聽懂,老師再講一遍。

  故事講完畢,出示掛圖:

  提出問題:這是誰?發生了什麼事?

  3,引導幼兒看圖理解。

  我們邊看邊想:故事裡說了什麼事情?

  請幼兒互相討論:

  這個故事主要說了些什麼?小袋鼠是怎樣幫助辛苦的媽媽的?

  利用教學掛圖,幫助幼兒理解重要情節:

  “小袋鼠為什麼要跳出媽媽的大口袋?”

  “你是從哪裡看出來袋鼠媽媽很累的?”

  “小袋鼠又是怎麼做的呢?

  4,角色扮演。

  請小朋友表演故事情節,應道小袋鼠體驗袋鼠媽媽的內心感受。

  “小袋鼠幫助媽媽做了那麼多的事,它心裡是怎麼想的?”

  5,討論思考。

  “看完故事,你有什麼問題嗎?”

  6課題延伸。

  教師扮演袋鼠媽媽,今天袋鼠媽媽在菜場裡買了很多菜,(白菜、蘿蔔、冬瓜等)我想請孩子們幫媽媽把蔬菜搬到一定的地方,分類放好。(讓幼兒認識各種蔬菜的正確名稱及基本特徵)

  教學反思

  這是幼兒中班的一節語言課。在活動中,幼兒充分感受、體驗了媽媽買菜的辛勞,他們透過對角色的扮演,既鍛鍊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角色扮演的活動中,他們充分體驗到了媽媽的一天之中買菜這個環節的辛勞,讓幼兒在家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減輕媽媽的負擔。做個懂事乖孩子。

  在現代社會中,不少幼兒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在家裡父母長輩一定寵愛有加,因此不少家庭給予孩子的是一味的溺愛而不是正確的教導方法。在家裡不讓孩子做一點家務活,覺得是對孩子好,其實不然:培養了孩子的惰性、不父母辛勞而頂撞父母的比比皆是。及時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僅培養了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大大有利於幼兒的身心發展。

  上完這堂課,不少幼兒回到家已幫助大人做了自己能做的小事,雖然事情微小,但家長感到很欣慰: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懂事了.

  如果重上這節課,我會讓幼兒在活動結束回家後跟自己的媽媽說聲:“媽媽,您辛苦了!”

  小百科:袋鼠是任一種屬於袋鼠目的有袋動物 ,主要分佈於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部分地區。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熱帶地區。袋鼠是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

小袋鼠中班教案7

  設計意圖

  球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器械之一。球具有會滾動、能彈跳的特性,不僅能發展幼兒走、跑、跳、爬、平衡等動作和能力,而且幼兒積累的運動經驗,對其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了滿足中班幼兒喜歡玩球的特點,我設計了本活動,主要以雙腳夾球跳為主要技能,在活動中體驗玩球運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夾球跳,掌握動作要領,鍛鍊腿部力量,提高跳躍能力和夾球爬行的能力。

  2.透過遊戲,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遵守遊戲規則的意識。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4.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練習雙腳夾球跳,掌握動作要領,提高跳躍力和夾球爬行能力。

  活動難點: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遵守遊戲規則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大灰狼頭飾一個,墊子,足球,呼啦圈,大筐兩個。

  2.場地中間佈置草叢,小河。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引趣

  1.師:孩子們,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去做遊戲吧!

  2.師幼隨音樂做袋鼠跳動作。

  二、電話求助,激趣

  1.師:剛剛我們接到一個任務,有一群小袋鼠迷路了,要我們去護送他們回家,你們有願意嗎?

  2.教師介紹運送小袋鼠的要求:不能用手拿小袋鼠,也不能讓小袋鼠掉到地上,你們想想該怎麼辦呢?

  3.幼兒自由討論並探索,教師肯定好的方法,請個別幼兒示範。

  4.集體嘗試雙腳夾住“小袋鼠”跳。

  三、護送袋鼠,促趣

  1.設定障礙,講解遊戲規則

  出示障礙物:大灰狼得知我們在護送小袋鼠,他呀在路上放了一些暗器,我們可怎麼過去啊?

  2.先請個別幼兒嘗試,再集體嘗試,玩一玩。

  3.教師總結:我們雙腿用力夾球跳過草地,到暗器那裡雙手著地慢慢爬過去,但要保護好小袋鼠,千萬別被大灰狼發現。

  4.幼兒集體練習,教師幫助指導幼兒的動作。

  四、延伸活動

  孩子們真能幹,今天我們做了好事,心裡怎麼樣?我們去看看還有其他人需要幫助嗎?

  以接電話求助的方式帶幼兒進入角色產生幫助他人的想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透過如何護送小袋鼠引發幼兒思考,進而探索出雙腳夾球跳的方法。活動中尊重的幼兒遊戲的自主性,讓幼兒在自由探索的過程中體驗遊戲的樂趣。

  增加難度,幼兒嘗試帶球爬的動作要領。

  教師小結,讓幼兒更好的掌握要領繼續遊戲。

小袋鼠中班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小袋鼠幫助媽媽》的畫面內容,體驗長大的快樂。

  2、幼兒樂意用各種方式表達故事內容。

  3、幼兒積極的參與活動。

  二、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三、活動難點:願意用自己的方式表演故事內容

  四、活動準備:教學掛圖《小袋鼠幫媽媽》、幼兒用書B《小袋鼠幫媽媽》

  五、活動過程:

  1、談話激趣: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小袋鼠幫媽媽》

  出示掛圖:

  提問:這是誰?發生了什麼事?

  2、引導幼兒閱讀理解:”

  請幼兒自主閱讀:

  —“我們邊看邊想,故事裡說了什麼事情?”

  請幼兒交流閱讀感受:

  —“這個故事說了什麼?小松鼠是怎麼幫媽媽的?”

  利用教學掛圖,幫助幼兒理解重點情節:

  —“小袋鼠為什麼要跳出媽媽口袋?你從哪裡看出來媽媽很累?小袋鼠是怎麼做的?

  請幼兒表演故事情節:

  —“我們一起來表演《小袋鼠幫媽媽》的故事內容好嗎?”

  引導幼兒體驗小袋鼠幫媽媽的內心感受:

  —“小袋鼠幫媽媽做了那麼多事,它是怎麼想的?”

  請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3、展開故事,討論思考:

  —“看完故事你有什麼問題嗎?”

  (教師扮演袋鼠媽媽,我也在菜場裡買了很多蔬菜,蔬菜種類很多,我想請我的孩子們幫我搬運到一定地方,並各種蔬菜放整齊,一樣的蔬菜放一起,這樣,我們揀菜洗菜時就方便多了。)

  六、活動延伸:師生共同交流分享。幼兒搬運蔬菜,並歸類蔬菜,還可說說蔬菜的食用方法及形狀特點。)

小袋鼠中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理解《小袋鼠幫助媽媽》的畫面內容,體驗長大的快樂。

  2、樂意用各種方式表達故事內容。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願意用自己的方式表演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小袋鼠幫媽媽》、幼兒用書b《小袋鼠幫媽媽》

  活動過程:

  1、談話激趣: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小袋鼠幫媽媽》

  出示掛圖:

  提問:這是誰?發生了什麼事?

  2、引導幼兒閱讀理解:”

  請幼兒自主閱讀:

  “我們邊看邊想,故事裡說了什麼事情?”

  請幼兒交流閱讀感受:

  “這個故事說了什麼?小袋鼠是怎麼幫媽媽的?”

  利用教學掛圖,幫助幼兒理解重點情節:

  “小袋鼠為什麼要跳出媽媽口袋?你從哪裡看出來媽媽很累?小袋鼠是怎麼做的?

  請幼兒表演故事情節:

  “我們一起來表演《小袋鼠幫媽媽》的故事內容好嗎?”

  引導幼兒體驗小袋鼠幫媽媽的內心感受:

  “小袋鼠幫媽媽做了那麼多事,它是怎麼想的?”

  請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3、展開故事,討論思考:

  “看完故事你有什麼問題嗎?”

  (教師扮演袋鼠媽媽,我也在菜場裡買了很多蔬菜,蔬菜種類很多,我想請我的孩子們幫我搬運到一定地方,並各種蔬菜放整齊,一樣的蔬菜放一起,這樣,我們揀菜洗菜時就方便多了。)

  六、師生共同交流分享。幼兒搬運蔬菜,並歸類蔬菜,還可說說蔬菜的食用方法及形狀特點。)

小袋鼠中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學習縱跳觸物的基本動作。

  2、鍛鍊幼兒的腿部力量和彈跳能力,增強動作的協調性。

  3、體驗和同伴一起合作遊戲的樂趣。

  4、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重點】

  學習縱跳觸物的動作。

  【活動難點】

  會屈膝、擺臂、雙腳向下蹬地觸物,掌握縱跳觸物的動作要領。

  【活動準備】

  1、各種水果掛件若干、繩子一根、小袋鼠貼紙人手一個、平衡木兩個(長的);

  2、音樂《郊遊》《蘋果豐收》《秋日私語》MP3的伴奏、果樹兩顆、顏料4盒。

  【活動過程】

  一、暖身環節:

  袋鼠媽媽對寶寶們說:“孩子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呀,我們一起出去郊遊吧!”

  在音樂《郊遊》的伴奏下,袋鼠寶寶和媽媽一起做做運動,活動筋骨,主要是四肢運動。

  二、基本部分。

  1、變速跳躍。

  師:秋天的果園特別美,我們也去欣賞欣賞,袋鼠寶寶,我們一起跳到果園去好嗎?如果我拍手快你們就要跳快,我拍手慢你們就要跳慢,如果拍手停下來,你們也要停下來,準備好了嗎?

  2、自由探索摘果子,感知縱跳觸物。

  師:“果園就在前面了,你看到什麼果子了?現在請你們跳起來去碰碰樹上的果子,然後告訴我。你是怎樣碰到果子的?看看誰能把這個本領說得最清楚。”

  請幼兒自由揮臂觸物,教師巡迴觀察。

  A:學習縱跳觸物的動作

  請幼兒集合,師提問:請你告訴我,你是怎樣碰到果子的?能示範給我們看看嗎?透過幼兒的介紹引出縱跳觸物的動作要領:首先要先屈膝,蹲下來,然後兩臂前後擺動2—3次,後襬、起跳,最後揮臂觸物。

  幼兒一起學習動作、練習

  B:突破難點——要屈膝、擺臂2-3次,雙腳要用力蹬地,這樣才能跳得高。

  師:可我發現有的小朋友跳得特別高,你能告訴我們你是怎麼碰果子到的嗎?

  引出難點——屈膝、擺臂2-3次,雙腳要用力蹬地

  幼兒操練,邊跳可以邊教兒歌:

  小袋鼠,蹦蹦跳;先屈膝,下蹲好

  手臂擺擺一二三;用力蹬地碰果桃。

  C:請幼兒兩兩操練,逐步練習縱跳觸物的動作要領。

  三、遊戲:小袋鼠畫果子(音樂:蘋果豐收)

  交代任務:剛才小袋鼠們跳起來碰到了很多的果子,現在我們要用手來畫畫果子了。河對岸有兩棵大樹,請小袋鼠們走過獨木橋,手指沾上一點顏料,來到大樹下,用力蹬地起跳,將你的果子點畫在大樹上,最後沿原路返回。我們試試吧!

  A:幼兒兩縱隊縱跳觸物競賽遊戲,先返回者為勝利的一組。

  B:根據幼兒興趣可再將遊戲進行一次。

  四、結束部分(音樂:秋日私語)

  師:今天的到果園來真好玩!大家都累了,腿也很酸吧,我們一起來放鬆一下,捏捏腿……。好,你還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捏捏、揉一揉,你幫助我,我幫助你。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