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大班歌曲:風箏飛呀飛

大班歌曲:風箏飛呀飛

大班歌曲:風箏飛呀飛

  教學目標:

  1、嘗試自己製作簡單的風箏,探索讓其飛起來的方法。

  2、體驗自制風箏和放風箏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材料準備:歌曲《一起去郊遊》;放風箏的圖片;塑膠袋(與幼兒人數相等);剪刀、膠帶、水彩筆、彩色皺紋紙若干;長細線繩若干。

  2、經驗準備:幼兒有過放風箏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春遊真快樂

  1、播放歌曲《一起去郊遊》,讓幼兒會議並說一說春遊時的情景。

  教師提問:

  (1)小朋友還記得春遊時的情景嗎?

  (2)你都玩了什麼?公園裡的人們在做什麼?

  2、呈現放風箏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放風箏的經驗。

  教師提問:

  (1)你放過風箏嗎?

  (2)你都見過什麼樣的風箏?

  二、我們一起做風箏

  1、出示風箏範例,引導幼兒觀察塑膠袋改裝後的變化,討論如何才能讓它飛起來。

  教師提問:

  (1)教師的風箏是用什麼做的?(塑膠袋)

  (2)塑膠袋有什麼變化?怎樣才能讓它飛上天?

  教師小結:我的風箏是用塑膠袋做的,塑膠袋改裝後是鼓起來的,上面有漂亮的裝飾,放的時候手舉高、快速跑動起來,風箏就可以放起來了。

  2、討論製作、裝飾風箏的方法。

  教師提問:

  (1)你有什麼好辦法讓塑膠袋鼓起來?

  (2)你打算怎樣裝飾塑膠袋風箏?

  3、教師示範製作“塑膠袋”風箏。

  先將塑膠袋吹鼓,然後用膠帶粘住袋口和細繩,在進行簡單的裝飾,風箏就製作好了。

  4、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並裝飾“塑膠袋風箏”。

  提示:教師可在巡迴過程中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個別幼兒貼上袋口和細繩;對幼兒好的製作及裝飾方法進行表揚及共享。

  三、放風箏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一起放自制的風箏。

  提示:教師可結合之前提到的放風箏方法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並進行個別幫助:鼓勵幼兒間相互交換玩,充分體驗放風箏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