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中班語言活動《我哭了,我笑了》

中班語言活動《我哭了,我笑了》

中班語言活動《我哭了,我笑了》

  設計意圖:

  幼兒進入中班以後,交往的圈子越來越大,他們渴望和更多的朋友在一起,抓住這一特點,設計此節活動,是為了讓中班幼兒瞭解自己的表情,知道哭和笑所表達的不同心情,讓幼兒在學會分享,調節自己情緒的同時也豐富幼兒與人交往的技能。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心情卡片,讓幼兒在體驗活動樂趣的同時也能感知到笑給人帶來的愉悅的心情。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哭臉和笑臉所代表的不同心情。

  2、學習調節自我情緒的簡單策略並能嘗試製作自己的心情卡片。

  3、體驗活動的樂趣,萌發與人分享心情的快感。

  活動重點:

  瞭解哭臉和笑臉的含義,知道笑比哭好。

  活動難點:

  學習調節情緒的策略,並且能用繪畫的方式表現自己的心情。

  活動準備:

  哭臉和笑臉面具,影片,《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小矮人大巨人》音訊,圓形卡片若干,筆。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音樂律動《幸福拍手歌》

  小朋友們,你們現在開心嗎?如果開心的'話,我們就先一起來做一個音樂小遊戲吧!

  二、主體活動:

  1、出示哭臉和笑臉面具,引導幼兒瞭解他們所代表的不同心情。

  師:今天,有兩個小娃娃要來我們中一班做客,他們很想來與你們做朋友,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麼?那看好了,我要把他們請出來了!(分別拿出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我們來請他們來打個招呼吧。(笑臉娃娃:大家好,我是能帶給大家快樂的笑臉娃娃,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開心大笑;哭臉娃娃:大家好,我是哭臉娃娃,我很傷心,我只想哭。)

  問:小朋友們,你們更願意和哪一個娃娃成為朋友呢?為什麼?你覺得他們的分別代表著怎樣的心情?

  2、幼兒自由討論自己生活中的開心事與傷心事並用面部表情來表現。

  師:在生活中我們小朋友們都遇到過哪些開心的或是傷心的事?你能夠用你的面部表情表現出來嗎?

  3、觀看影片,引導幼兒討論調節心情的方法,學會與人分享心情。

  師: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讓自己覺得傷心的事,壯壯和他的小夥伴們也一樣,我們一起來聽幾個故事,看看他們都遇到了那些不開心的事情,他又是透過什麼辦法讓自己變成了一個笑臉娃娃。

  問:你們還有哪些可以讓自己變得開心起來的方法嗎?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

  4、嘗試製作自己的心情卡片,分享自己的心情

  師:請小朋友們自己動手畫出能代表自己心情的表情娃娃,開心了就畫上笑臉,不開心了就畫出哭臉,再像老師一樣把它貼在自己的胸前吧。

  5、在遊戲《小矮人與大巨人》中,體驗笑給人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延伸:活動結束後,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兒歌表演《表情歌》,幫助幼兒認識更多的表情。

  四、活動結束:

  師: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傷心的事,那我們應該想辦法讓自己變得開心起來,因為笑能使人美麗健康。現在就讓我們所有的笑臉娃娃去操場上把我們的快樂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活動反思:

  在本節活動中透過遊戲匯入,激發幼兒興趣,又選材於幼兒比較常見的“認識自己的情緒”,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本節活動還透過讓幼兒畫表情,分享開心與不開心的事來讓幼兒感知自己的情緒,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情緒,目標基本上達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讓幼兒分享如何變得開心的方法的時候,教師的引導還不夠多,導致幼兒的思維比較侷限,作為一節語言活動,幼兒自主表達的還不夠。還有就是在遊戲環節,還沒有完全的調動起幼兒的積極性,這些是在以後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