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感恩教育的教案範文(通用5篇)

幼兒感恩教育的教案

幼兒感恩教育的教案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感恩教育的教案範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感恩教育的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讓孩子知道感恩節的來歷。

  2、透過活動,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促進親子關係。

  3、透過活動,也讓家長感受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與幼兒園形成合力共同關注幼兒的感恩教育。

  4、將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的心田,給孩子一顆感恩的心。

  二、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

  與感恩節的節日氛圍相適應,可以準備一些感恩的話語,圖片、事例講解等。

  2、材料準備:

  感恩卡片,許願箱,音響,話筒,投影、絲帶等。

  三、活動形式

  在幼兒園由老師、全體家長、幼兒共同參加

  四、活動過程

  (略)

  五、活動時間:

  小班活動時間:11月日下午4:30開始

  中班活動時間:11月日下午4:30開始

  大班活動時間:11月日下午4:30開始

  六、活動延伸

  1、父母與孩子回家後一起探望老人,說出對父母感恩的話。

  2、幼兒園展開為期一月的感恩活動,每天家長來接送孩子時,要求孩子跟爸爸媽媽說聲我愛你!

  3、鼓勵讓孩子跟周圍的人學會感恩,大膽說出“謝謝”!

  幼兒感恩教育的教案2

  教案目標:

  1、透過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並體驗作品蘊涵的深厚情感。

  2、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感恩”的理解,並聯系已有的經驗創造性地進行講述。

  教案准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磁帶/CD。

  教案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初步瞭解畫面內容,激發欣賞的興趣。

  仔細看一看,畫面上畫了些什麼?你看了這幅畫有什麼感覺?(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的理解)

  這幅畫說的是一篇非常好的散文,名字叫做《感恩的心》,誰要對誰表示感恩呢?請你仔細聽。

  欣賞散文前半段,理解並感受散文蘊涵的情感。

  2、散文的名字叫什麼?散文裡說了些什麼?誰對誰表示感恩呢?

  落葉為什麼要對大樹媽媽感恩?(大樹媽媽養育了小樹葉)

  蒲公英為什麼要對風婆婆感恩?(風婆婆幫助蒲公英播種)

  花瓣為什麼要對大地公公感恩?(大地給花兒養分,幫助它成長)

  在老師的帶領下,邊看幼兒用書,邊朗誦散文前半段。

  3、出示散文後部分圖片,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感恩之情。

  引導幼兒觀看圖片,初步瞭解圖片內容。

  畫上畫的是誰?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討論他們的感恩,他們要感恩誰呢?

  4、透過討論,幼兒創造性地講述自己的感恩之情!

  為什麼要感恩爸爸媽媽?為什麼要感恩老師?為什麼要感恩朋友?你還要感恩誰?為什麼呢?

  教師朗誦作為討論的總結?

  5、聽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讓幼兒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們要感謝這麼多愛我的人!幫助我們的人,你想對他們將一句什麼話表示你的感受?

  幼兒感恩教育的教案3

  設計思路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重要道德基石,是家庭和睦的根基,是社會和諧的基本道德價值取向。幼兒是未來社會的主人,開展感恩教育應從娃娃抓起,尤其應從學前教育抓起。《感恩》是一篇看圖講述,我將幼兒熟悉的人物以幻燈片的形式出示,設定與幼兒生活貼近的情境,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使他們想說、會說、敢說、有機會說。同時以讀兒歌,聽音樂,歌表演等形式開展活動使幼兒懂得感恩,知道如何用感恩的心去回報於己有恩的人及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體驗“感恩”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懂得感謝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

  2、體驗“感恩”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懂得感謝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

  活動難點: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感謝” 、“幫助”。

  活動準備

  課前手指遊戲毛毛蟲的教導、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幼兒表演手指遊戲《毛毛蟲》,引入主題。

  1、請幼兒表演手指遊戲《毛毛蟲》

  小手拿出來(做手指遊戲——毛毛蟲),小蟲蟲膽子小,不敢爬出洞,它就一直呆在洞裡嗎?這群毛毛蟲真可愛,都知道同伴之間互相幫助。那麼,在平時的生活中,有誰幫助過你、關心過你呢?

  2、初步引導幼兒講述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他們都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二、根據幻燈片《感恩》遷移生活情景。

  1、圖一:請幼兒講述父母是怎樣關心和幫助自己的。

  出示第一張圖片。小朋友猜一猜這兩個人是誰?小朋友都上中班了,從生下來到現在,平時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幫助你的?(引導幼兒說一說)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什麼?做什麼?

  2、圖二:老師是怎樣關心幫助小朋友的?你最想對老師說什麼?

  出示第二張圖片。小朋友從上小班到現在,很多時間都和老師在一起。想一想,老師是怎樣關心和幫助你的?(聯絡實際引導幼兒說說)你想對老師說什麼?

  3、圖三: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小夥伴是怎樣幫助自己的?你最想對他們說什麼?

  小朋友猜一猜,這幅圖上都有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三、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感謝” 、“幫助”的意思。

  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從家裡、幼兒園生活的各個方面說說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用“感謝” 、“幫助”各說一句話,感知和體會“感恩”。

  四、學習兒歌《感恩》。

  感恩感謝親愛的父母,感謝敬愛的老師,感謝我的`小夥伴,感謝幫助過我的人。

  五、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

  說了這麼多,小朋友都累了吧,接下來,咱們一起來欣賞歌曲《感恩的心》(老師帶動幼兒一起做動作)。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表示感謝。

  幼兒感恩教育的教案4

  教學要求

  透過觀看和講述嬰兒生活圖片,知道自己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和愛護,加深熱愛父母的感情。

  教學準備

  嬰兒生活圖片一套,第一張圖片是媽媽喂寶寶吃奶,第二張圖片是媽媽替寶寶換尿布,第三張圖片是媽媽哄寶寶睡覺。每一個幼兒帶一張自己小時候的照片。邀請一位懷抱嬰兒的媽媽。

  教學過程

  一、老師出示嬰兒生活圖片,講述父母怎樣照料小寶寶的。

  1、先放嬰兒啼哭的錄音,引起幼兒注意,然後看圖片。幼兒觀看,老師提問:寶寶為什麼哭?媽媽是怎樣喂媽的?你小時候吃的是媽媽的奶還是牛奶?媽媽為什麼不怕髒不怕臭給寶寶換尿布?讓幼思考,議論,回答問題,然後給每張圖片作小結。

  2、老師總結:你們小時候,也像這個小寶寶一樣,不會說話,不舒服時只會哭。是姐姐給你餵奶,給你換上乾淨的尿布。媽媽又抱著你,輕輕地拍著你,讓你舒舒服服地睡覺。你們在爸爸媽媽的關懷照顧下,慢慢地長大了。

  二、請抱嬰兒的媽媽來到幼兒中間,讓幼兒看媽媽是如何照顧小寶寶的。

  1、引導幼兒招呼小寶寶。(小寶寶不會應答)小寶寶的媽媽介紹說:小寶寶雖然已經長大一些了,但是還不會說話,要媽媽慢慢教他才行。

  2、讓幼兒和小寶寶比比誰高誰矮,誰的手大,誰的手小;看看小寶貝嘴裡有幾顆牙齒,比比誰的牙齒多。

  3、看看小寶寶如何學走路。

  ① 媽媽扶著小寶寶走到幼兒面前,與幼兒一一握手。

  ②媽媽彎腰教小寶寶走路。老師與媽媽一問一答,問答中突出媽媽關心寶寶,使幼兒懂得媽媽為了小寶寶不跌交,學會走路,雖然彎著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顧。

  ③老師小結:你們小時候,爸爸媽媽也是這樣教你們學走路的。現在你們不僅會走,還會跑、會跳,你們都要謝謝爸爸媽媽。

  4、看小媽媽給小寶寶吃東西。

  ①讓幼兒給小寶寶吃點心。(小寶寶不會自己吃,要媽媽喂)媽媽喂小寶寶吃雞蛋羹,先將手帕圍在小寶寶的脖子上,用湯匙舀起雞蛋羹,在嘴邊輕輕地吹一吹,餵給寶寶吃。

  ②讓幼兒觀察媽媽關心小寶寶的具體細節。老師插問:為什麼要給小寶寶圍上手帕?為什麼還要吹一吹?

  ③老師小結:你們小時候和小寶寶一樣,不會自己吃飯,也是媽媽一口一口地餵你吃的。

  5、媽媽給小寶寶把尿,把好後讓小寶寶坐在小車裡,推著小寶寶出去玩,全班幼兒向小寶寶告別。

  三、幼兒觀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1、老師說:爸爸媽媽

  把你們小時候的生活也拍下來了。現在請大家拿出來看看,給旁邊的小朋友講講,你小時候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照顧你的。

  2、每個幼兒將小時候的照片貼在磁性板上。

  3、老師選擇幾張照片,請幾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四、遊戲:學做爸爸媽媽。

  讓幼兒互找同伴(男女結對子),將兩張椅子拼成小床,商量怎樣照顧好小寶寶。然後到老師那裡領取娃娃、奶瓶、尿布、小碗、小湯匙等玩具,玩“娃娃家”遊戲,學做爸爸媽媽。

  幼兒感恩教育的教案5

  活動設計背景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長期處於眾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長重智輕德的教育傾向,使多數幼兒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獲取、不懂給予的眾人為我的心理傾向。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恩教育應該從孩子抓起。作為即將畢業的大班孩子,想透過此次綜合活動:《感恩的心》,藉助《口渴的螞蟻》這樣一個故事情節,體驗小螞蟻期盼、驚喜、感恩的心情。然後在表達交流中,將教學的重心迴歸到幼兒的生活,並以製作感恩卡的形式,引導幼兒體會別人對自己的愛,同時,也要教育幼兒學會把自己的愛積極的反饋給別人。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的城市有很多人為我們大家服務。

  2.透過故事和談話,體會她人對你的幫助,並運用自己的方式回饋別人對你的愛。

  3.初步培養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透過製作感恩卡等活動表達父母、老師給予他們的愛。

  難點:讓幼兒學會感恩,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動準備

  1.音樂:感恩的心;多媒體課件。

  2.彩色卡紙、黑筆、固體膏等。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

  1. 教師出示小螞蟻圖片,引出故事《口渴的螞蟻》。

  問題:

  ①小螞蟻口渴了,誰幫助了它?

  ③小女孩遇到了什麼困難?

  ④小螞蟻又是怎麼幫助她的?

  2. 師小結:小螞蟻心中有一顆感恩的心,儘自己的所能去幫助別人。我們也要像小螞蟻一樣,去幫助別人。

  二、遷移經驗,說說自己生活中被關心、被幫助的情景。

  1.說一說自己在家裡、幼兒園裡都得到了誰的幫助?

  2.教師出示清潔工圖片。

  問題:

  ①她們是誰?在幹什麼?

  ②如果沒有她們,我們的城市會變成什麼樣子?

  3.出示交通警察圖片。

  問題:

  ①他們是誰?在幹什麼?

  ②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的城市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4.師小結:清潔工阿姨,叔叔為了保持我們城市的清潔,非常辛苦。交通警察叔叔為了我們這個城市的安全暢通也非常辛苦,我們大家都要感謝他們,那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該送給他們什麼禮物來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感謝呢?

  三、示範、講解做賀卡的方法

  1.師:有的小朋友說啊,可以做賀卡送給他們,那我們今天就來做賀卡,好不好啊? 大家一起來看一看,老師已經做好了幾張賀卡,你們看看,我是怎麼做的

  2.教師操作,把幾張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個更好看的像燈籠一樣的賀卡了!

  3.師:恩,小朋友們都非常聰明,待會你們做的時候可以和老師做一樣的,也可以做不樣的,我要來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較能幹,可以做出不一樣的?

  4.幼兒製作賀卡,教師巡視。

  5.展示作品,你想送給誰?說一句感恩的話。

  四、播放音樂《感恩的心》,一起做動作,結束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