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牛奶杯變花瓶大班教案

牛奶杯變花瓶大班教案

牛奶杯變花瓶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牛奶杯變花瓶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牛奶杯變花瓶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逐漸懂得留意和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

  3、體驗繪畫與手工相結合的活動樂趣。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教師貼好牛奶杯的作畫卡紙、廢舊紙張、雙面膠、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師出示空的牛奶杯,問:小朋友覺得它可以做什麼用甲再出示被剪成一半的牛奶杯,問小朋友:覺得像什麼?先肯定小朋友的各種想法(為課後的作業佈置埋下伏筆),再引出今天要做的課題—牛奶杯變花瓶。

  二、講解示範。

  分發教師已貼好的牛奶杯的卡紙(中班的孩子貼的是完整的杯形.大班的孩子貼的是杯子的一小部分,由孩子自己把杯子補充完整)和廢舊紙張、講解要補充的地方示範揉紙、撕紙成花以及貼的動作。

  三、幼兒操作。

  1、請小朋友自己選擇喜歡的廢舊紙張(舊書、廣告宣傳單等)揉成團或撕成片後粘在合適的位置,數量和位置由小朋友自己決定。

  2、花朵粘好後、再用記號筆畫出花枝、葉子。

  3、最後引導小朋友大膽新增合適的背景。

  四、展示、總結。

  分享各組小朋友的完成作品。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用牛奶杯做花瓶,但是牛奶杯還有好多用途呢,請小朋友回去再想一想,它還可以做什麼用?可以在家裡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一做、也可以把想法告訴老師.....

  活動反思:

  1、以生為本設計教學流程

  每次的教學設計,我都會先考慮學生的學習起點在哪?學習的重、難點在哪裡?基於以上的思考再來設計教學流程。本節課學習用對稱的方法剪花瓶對我們的學生來說並不難,因為之前有對稱剪法的基礎。重點在於花瓶形狀和花紋的設計上。對於花瓶的形狀,我設計了六種不同形狀的花瓶,有畫稿和開啟後花瓶形狀的圖案,這些畫稿不是課件展示的而是課前我自己畫好貼在黑板上,這樣學生整節課都能隨時觀看的,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欣賞後引導學生髮現只要改變花瓶的瓶頸、瓶身、瓶底的形狀,就能改變花瓶的形狀,,讓所有的學生都能設計簡單的花瓶形狀。花紋的裝飾我重點示範彩紙的貼,因為這個最容易出效果,所以學生的作業效果還是不錯的。

  2、課堂教學語言引導不夠,評價語比較貧乏。

  本節課雖然學生作業效果不錯,但感覺不夠精彩,我想最大的原因在於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課堂教學語言不夠精簡、準確。哪些環節我該提怎麼樣的問題,課前沒有做好精心預設,只是教學中,只是隨意的教學語言,因此直接影響對學生回答問題得不深入、不精彩。匯入環節,我透過變一變的方法激發學生興趣。但我演示不都緊湊,教學語言不夠有激情,沒有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那種學習的激情,因此,感覺比較平淡。在欣賞花瓶的時候,學生舉手很積極,都能說自己喜歡哪個花瓶?但為什麼喜歡這個花瓶都不說,這也許和我對學生的評價有關。如果我能多一些表揚的語言多一些鼓勵的語言,我相信我的學生會說得更多更好。如果學生和教師有了精彩的對話,那課堂就精彩了。

  3、作業展示比較單一

  作業展示環節經常是我們忽略的,然而這個環節往往可以起到點睛之筆,精彩的展示環節能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檢驗我們的教學成果的最好方式。本節課我只是讓學生把作業貼在一張大白紙上,沒有美觀性,裝飾性,不能讓學生體會學有所用。如果課前我能設計一個櫃子,讓不同的花瓶擺在櫃子上,也許會更加精彩,這樣讓學生認識到花瓶可以美化生活,體現了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要注重自己的教學語言的提高。平時要多積累一些優秀的教學語言為我所用,如果怕自己說不好,備課的時候多設計一些精簡、準確、有效的語言。對學生的評價語。可以多記住一些,在課堂上隨時運用,用多了就成了自己的語言了。這也是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

牛奶杯變花瓶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逐漸懂得留意和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

  3、體驗繪畫與手工相結合的活動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貼好牛奶杯的作畫卡紙,廢舊紙張、雙面膠、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出示空的牛奶杯,問:小朋友覺得它可以做什麼用?再出示被剪成一半的牛奶杯,問小朋友:覺得像什麼?先肯定小朋友的各種想法(為課後的作業佈置埋下伏筆),再引出今天要做的課題--牛奶杯變花瓶。

  二、講解示範。

  分發教師已貼好的牛奶杯的卡紙(中班的孩子貼的是完整的杯形。大班的孩子貼的是杯子的一小部分,由孩子自己把杯子補充完整)和廢舊紙張、講解要補充的地方示範揉紙、撕紙成花以及貼的動作。

  三、幼兒操作。

  1、請小朋友自己選擇喜歡的廢舊紙張(舊書、廣告宣傳單等)揉成團或撕成片後粘在合適的'位置,數量和位置由小朋友們自己決定。

  2、花朵粘好後,再用記號筆畫出花枝、葉子。

  3、最後引導小朋友大膽新增合適的背景。

  【活動總結】

  完成後,分享各組小朋友的作品。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用牛奶杯做花瓶,但是牛奶杯還有好多用途呢,請小朋友們回去再想一想,它還可以做什麼用呢?可以在家裡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一做,也可以把想法告訴老師......

牛奶杯變花瓶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逐漸懂得留意和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

  3、體驗繪畫與手工相結合的活動樂趣。

  活動準備:教師貼好牛奶杯的作畫卡紙、廢舊紙張、雙面膠、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師出示空的牛奶杯,問:小朋友覺得它可以做什麼用甲再出示被剪成一半的牛奶杯,問小朋友:覺得像什麼?先肯定小朋友的各種想法(為課後的作業佈置埋下伏筆),再引出今天要做的課題—牛奶杯變花瓶。

  二、講解示範。

  分發教師已貼好的牛奶杯的卡紙(中班的孩子貼的是完整的杯形。大班的孩子貼的是杯子的一小部分,由孩子自己把杯子補充完整)和廢舊紙張、講解要補充的地方示範揉紙、撕紙成花以及貼的動作。

  三、幼兒操作。

  1、請小朋友自己選擇喜歡的廢舊紙張(舊書、廣告宣傳單等)揉成團或撕成片後粘在合適的位置,數量和位置由小朋友自己決定。

  2、花朵粘好後、再用記號筆畫出花枝、葉子。

  3、最後引導小朋友大膽新增合適的背景。

  四、展示、總結。

  分享各組小朋友的完成作品。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用牛奶杯做花瓶,但是牛奶杯還有好多用途呢,請小朋友回去再想一想,它還可以做什麼用?可以在家裡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一做、也可以把想法告訴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