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班主題活動教案《好朋友》

小班主題活動教案《好朋友》

小班主題活動教案《好朋友》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主題活動教案《好朋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主題活動教案《好朋友》1

  設計意圖:

  樂意學習語言,為幼兒創設情境或準備木偶雞、鴨若干,讓幼兒在遊戲中練習說禮貌用語,體會有好朋友的樂趣。在日常活動中常和父母、老師、同伴互相問好,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禮貌用語。

  活動目標:

  1、透過招手、拍手、握手、擺手等與詞相符的動作,使幼兒知道交友中最簡單的禮貌用語和行為。

  2、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木偶小雞、小鴨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感知和理解兒歌的內容,學習禮貌用語。

  (1)幼兒看木偶表演,熟悉兒歌內容。

  ①(出示木偶小雞)“嘰!嘰!嘰!我是誰?我的名字叫什麼?”並與幼兒問早。

  (木偶小鴨上場)“我一個人玩真沒勁,我要找個好朋友。”

  ②小雞,哎,前面來了小鴨子,讓我向它問個好:你好,你好!(招招手)。

  ③小鴨:小雞,你好,你好!(招招手)。

  ④小雞:小鴨,小鴨,我做你的朋友好嗎?小鴨說:歡迎,歡迎(拍拍手)。小雞聽了真高興。

  ⑤小鴨:我請你吃蟲。小雞看到小鴨請它吃蟲,有禮貌地說:謝謝,謝謝!(握握手)。

  ⑥小雞和小鴨一起做遊戲,他們成了好朋友。

  ⑦它們要回家了,會怎麼說?

  2、學念整首兒歌。

  (1)教師完整示範朗誦。

  (2)幼兒學念兒歌。鼓勵幼兒聲音要響亮,邊念邊做動作。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教師可輕聲提示。

  (3)幼兒與木偶小雞、小鴨完整表演兒歌。

  附兒歌

  好朋友我有一雙小小手,要拉許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歡迎,歡迎”拍拍手。

  “謝謝,謝謝”握握手,“再見,再見”擺擺手。

小班主題活動教案《好朋友》2

  活動目標:

  1、看看、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紙。

  2、嘗試用團、拋、踢等不同的動作玩紙,體驗活動的快樂。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餐巾紙、手工紙(紅黃藍綠)、報紙、超市的廣告紙;紙箱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出示紙袋,引起幼兒的興趣

  可以放什麼?我在紙袋裡放了,寶寶喜歡的紙,猜猜看是什麼紙?

  2.看看講講。

  (1)餐巾紙 (生活)---邊出示邊說 這是---餐巾紙。

  教師提問:餐巾紙幫寶寶擦什麼? 你是怎麼擦的?

  兒歌:餐巾劍氈渲懷嬈脖喬涕,真乾淨?

  (擦過的餐巾紙放哪裡?)

  (2)我的紙袋裡還有——出示手工紙 (顏色)

  提問:這是什麼顏色的手工紙?(紅黃藍綠) 手工紙可以幹什麼?(可以剪、可以撕)

  遊戲:手工紙變變變,變架飛機飛飛飛……

  (3)超市的廣告紙 (認說日常用品)---

  a .小朋友在廣告紙上看到了什麼?

  b.討論:你想到超市買什麼東西?

  (4)我們再看看,紙袋裡還有—— 報紙 (新聞)

  a.報紙是誰看的?報紙上有什麼?

  b.小結:寶寶長大了,也來看新聞、看故事。

  3.玩報紙

  (1)超級捏捏捏!(團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誰的球小?誰的球大?

  (2)拋——我的報紙球,飛起來嘍!

  踢——我的報紙球,踢起來嘍!

  滾——我的報紙球,滾過來嘍!

  4.送紙球寶寶回家。

  活動反思:

  活動中每個幼兒都很樂於去參與,興趣都很高昂,也很配合我,因為所有的活動都是本著幼兒為主體的思想,所以幼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也是很重要的,幼兒有興趣,我們就有將活動繼續開展下去的意圖,如果只由老師講述那就顯得有些單板。

小班主題活動教案《好朋友》3

  一、主題背景分析:

  小班的孩子從家中進入幼兒園,他們正處於從個體走向集體的關鍵期,同伴間的交往、摩擦伴隨著孩子們的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在我班每天總會有很多小朋友來告狀:“老師,×××打我。”“老師,×××搶我東西”針對孩子們生活中的小問題,我們在生活中及時引導,當一個孩子流鼻涕而沒有餐巾紙時,教師詢問誰有餐巾紙,立刻會有很多小朋友掏出餐巾紙。利用這件事我們引發孩子發現好朋友就在我們的身邊。於是開展了《好朋友》的主題。透過活動讓孩子感受沒有朋友的孤獨,從而體會微笑面對朋友是多麼重要。在樂於與同伴交往的同時,進而和同伴一起分享食物、玩具、快樂和秘密。

  二、主題實施時間:

  20xx年X月X日——X月X日

  三、內容與要求:

  喜歡自己的朋友,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活動、分享快樂。

  四、主題環境創設:

  (一)牆面環境:

  幼兒在與同伴分享自己家人的過程中,感受到親親熱熱,甜甜蜜蜜的快樂!

  小動物們也是我們的好朋友!

  好朋友們在一起真快樂!

  (二)區角環境:

  表演區

  幼兒能夠模擬春遊、做客等活動,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各種小揹包、頭飾:小鴨;鵝;貓;狗;、音樂磁帶

  故事區

  能邊操作,邊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

  關於小豬胖胖的圖片,小老鼠奇奇的圖片

  找朋友

  能夠知道事物之間的聯絡,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各類操作圖片,如筷子、桌子等;

  遊戲區

  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快樂

  兒歌:看朋友、摸摸看(圍巾)

  五、家園共育:

  1、豐富孩子一些簡單的做客禮儀。

  2、鼓勵孩子邀請幾個朋友到家裡來玩。分享和同伴一同玩耍的快樂

  3、為孩子準備零食少許,體驗與朋友共同分享的快樂。支援配合家園互動活動:去朋友家做客。

  4、家中有客人來訪時,鼓勵孩子能大方地待客。

  5、利用雙休日帶孩子去公園、去朋友家做客,為幼兒創設更多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互相謙讓,友好相處,互幫互助。

  6、告訴孩子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並讓孩子記熟告知自己的朋友以相互聯絡,增進友誼。

  7、耐心傾聽孩子的小秘密,增進親子情感,讓孩子和父母也能成為好朋友。

  六、實施方案:

  活動一:計算活動:好朋友的家

  活動目標:1初步瞭解圖畫內容,激發幼兒探究慾望。

  2 能根據動物特徵找到適合的家。

  活動準備:最佳化教程每人一份 記號筆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

  小朋友們!今天動物王國裡面來了許多的動物朋友,讓我們找找看他們都是誰?這些都是我們的動物朋友?他們現在遇到了麻煩,不能找到自己的家了?仔細看看?你們發現了什麼?

  2觀察畫面找到問題

  長頸鹿大伯說:“我的身材最高大!所以我的房子個頭最大”

  小鳥飛飛說:“哦!我的身材最嬌小!我要住最小的房子”而且我喜歡高處高高的房子!

  熊貓兄弟說:“我喜歡長滿蘑菇的蘑菇房!那才是我的家!”

  小狗弟弟說:“‘我要和小鳥做朋友!我的家離小鳥的家最近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活動二:語言活動:小豬胖胖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故事內容,激發幼兒喜歡聽、願意講的願望。

  2、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

  3、初步感受“好東西一起分享”的樂趣。

  重點、難點:喜歡聽、願意講

  活動準備:製作好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匯入

  請小朋友猜一猜,老師今天請了哪為小客人來。

  2、開啟多媒體,請幼兒看看猜對了嗎?是誰來了?

  3、幼兒觀察並講述:

  1)小豬臉上怎麼樣?它為什麼很開心?

  2)小豬有很多好朋友,它想和朋友一起分享,請小朋友猜猜,小豬的朋友有誰?

  3)逐一出示圖片進行提問講述……

  4)今天小豬高興嗎?小豬為什麼這樣高興啊?

  4、小結:我們小朋友平時有好東西也應該象小豬一樣與好朋友一起分享,是不是啊?

  活動三:音樂活動——做客

  內容與要求:

  1.在唱唱、說說、學學做做中,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2.樂意參與活動,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1.歌曲《找朋友》

  2.已與同伴一起做過遊戲。

  活動過程:

  1.歌曲《找朋友》

  師: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唱起來,動起來,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

  放兩遍音樂。

  2.遊戲

  師:聽到你們都找到了好朋友,那我們一起到好朋友家做客吧。

  (1)邊念兒歌,邊做遊戲。(2遍)

  誰呀?我呀。你是誰?我姓*,噢!***呀,門兒開開請進來。你好嗎?我好呀,大家都好呀,快樂真不少,哈哈哈!

  (2)讓幼兒在此基礎上進行創編。

  活動延伸:說說自己的好朋友

  師:剛才我們多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那誰願意告訴老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呢?為什麼要找他做你的好朋友呢?

  (1)幼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

  說出來之後,和好朋友抱抱、親親。

  (2)教師小結:你們的好朋友本領真大,有的有愛心,有的自己會穿衣服,還有的上課很愛動腦筋的。老師也願意和他們做好朋友。

  活動四:語言活動故事:誰來了

  內容與要求:

  1.根據描述的具體特徵,猜猜、講講“誰來了” , 感受朋友多,真開心。

  2.學習描述生活中“長長的××”。

  活動準備:故事背景圖片一張、動物圖片若干、實物圖片胡蘿蔔、黃瓜、樹葉、甘蔗等。

  活動過程:

  (一)以達達過生日為線索匯入活動。

  出示圖片,把幼兒引入為達達過生日的情境。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哪兒呀?

  是達達小朋友的家裡,小朋友和達達打個招呼,達達你好!

  今天達達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高興了。你們知道他為什麼高興嗎?

  小朋友說的都是開心的事,達達今天過生日,所以特別高興。

  他想請小朋友們一起來慶祝生日,你們願意嗎?

  達達還請了別的朋友,他們會是誰呢?我們和達達一起等等他們。

  (二)看看、想想、說說“誰來了”

  等待並迎接客人——達達的朋友是誰?看看是誰來了?

  1.出示長耳朵問:誰來了?你怎麼知道的?小兔的耳朵是什麼樣的?

  (你看到的是長長的耳朵)。

  開啟門看看,出示小兔。

  達達要迎接小兔,他說:你好,小兔,請進。

  達達是怎麼說的?引導幼兒說:你好,小兔,請進。

  2.出示長尾巴問:誰來了?你是怎麼知道的?

  (這是一個動物的尾巴)

  這條尾巴是什麼樣的?

  (那是誰來了)

  開啟門看看。出示小猴

  達達要請小朋友和他一起迎接小猴,誰願意?

  3、出示長長的脖子:誰來了?你怎麼知道的?

  (這是一個動物的脖子,它———(長長的))

  (誰來了呀)

  開啟門看看。出示長頸鹿。

  達達要請幾個小朋友一起幫他迎接長頸鹿。

  4.出示長長的鼻子:誰來了?你怎麼知道的?

  大象有什麼樣的鼻子?

  開啟門看看。出示大象

  達達要請小朋友們一起幫他迎接大象。

  引導幼兒發現:達達家共來了幾位客人?一齊數一數。一共來了四位客人。

  仔細看看,這些客人都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教師小結:邊用動作邊說,小兔有長長的耳朵,小猴有長長的尾巴,長頸鹿有長長的脖子,大象有長長的鼻子。原來達達的好朋友身上都有“長長的東西”。

  (四)完整欣賞課件,講述故事“誰來了”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講講達達過生日發生的故事“誰來了”

  師幼共同欣賞課件講述。

  活動五:計算:猜猜是誰在表演

  內容與要求:

  1、發現物體與影子的對應,感知黑夜的不可怕。

  2、體驗配對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黑夜”圖畫一幅。

  各種圖片和剪影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

  3、觀察“黑夜”的圖畫,圖畫上有月亮和人,動物、傢俱,花草等剪影。說說這是什麼時候,誰在睡覺了。你害怕嗎?

  小結:深夜,關了燈,屋內和屋外都是黑暗的,人們都睡覺了。

  2、天亮了

  1)太陽出來了,想象:太陽出來了,照亮了誰?

  (2)尋找與影子相對應的物體,然後把相應的圖片覆蓋在影子上面,變成明亮的物體。

  3、天黑了

  (1)將覆蓋在剪影上的圖片一個個地拿掉,表示:XX睡覺了。

  (2)觀察每一個影子,猜一猜是誰在睡覺。

  二、太陽找朋友

  1、觀察黑夜的各種影子,猜猜這是什麼?

  2、每人拿一張圖片,去找對應的影子。

  三、幼兒操作材料:猜猜是誰在表演,教師指導

  活動延伸:

  在生活中繼續尋找影子與圖片的對應,體驗黑影的不可怕。

  活動六:音樂活動:找朋友

  內容與要求:1、嘗試為熟悉的物品找關聯,發現生活中許多物品在一起才有用

  2、體驗與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活動過程:一、出示物品找關聯

  1、出示飯碗、小勺、桌子、椅子等實物。找一找,他們中誰和誰喜歡在一起。

  2、看老師扮演碗和勺,做音樂遊戲,感受相關物品的遊戲玩法。

  二、扮物品做遊戲

  1、每人選一個物品胸卡,表示自己是某一物品,隨音樂做遊戲。唱完最後一句“我的朋友在這裡”,找一找有相關胸卡的朋友抱著一起,說說做做模仿動作。

  2、遊戲可以重複進行,或交換卡片重複進行

  三、學唱歌曲

  1、跟唱:和教師一起跟著鋼琴學習

  2、分組唱:男生和女生一問一答,完成歌曲的演唱。

  活動七:故事《小老鼠奇奇》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說說中理解故事內容,嘗試學說故事中的短句。

  2.願意和朋友互送禮物,體驗同伴間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大圖書《小老鼠奇奇》、MP3《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猜謎匯入

  以影子形式引出故事主角,有閱讀圖書的興趣。

  1.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動物朋友,它是誰呢?(用老鼠影子讓幼兒猜)

  2.小老鼠奇奇買了一盒新蠟筆,用它畫了三幅畫、送給三個好朋友。

  (二)閱讀圖書

  在看看、猜猜、說說中,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感知朋友間互送禮物的快樂。

  1.分頁閱讀、理解故事

  圖一:(1)奇奇的朋友是誰呢?為什麼?(引導幼兒根據食物猜測動物並出示相應圖片)

  (2)小老鼠奇奇是怎樣送畫給朋友的?

  ★引導幼兒學說對話“XX,我畫了……送給你”

  小結:小老鼠奇奇對它的三個朋友可真好呀!

  圖二:(1)晚上,小老鼠奇奇給自己畫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有什麼呢?

  ★引導幼兒用“有……有……還有……”的句式表達。

  (2)奇奇看著畫上這麼多好吃的東西,它會說什麼呢?

  ★引導幼兒學說奇奇的話。

  圖三:(1)咚咚咚,誰來了?(以不同方式出現小兔、小狗、小貓。)

  (2)X拿來了什麼呀?它會對奇奇說什麼呢?

  ★引導幼兒學說對話“奇奇,謝謝你的畫,我送給你……”

  小結:原來小老鼠給朋友們畫了畫,所以朋友們也給小老鼠送禮物。收到朋友們帶來的禮物,奇奇可真高興呀!

  圖四:真沒想到,奇奇畫給自己的東西全變成了真的!他高興地請朋友們吃巧克力、蛋糕、棒棒糖,還給他們一人畫了一張像。

  2.完整閱讀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小老鼠奇奇》。

  (2)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三)互換禮物

  活動八:小班集體舞《找朋友》(第一教時)

  活動目標:

  1 、熟悉舞蹈的音樂和內容,跟著音樂按節拍做拍拍等動作,初步跟唱歌。

  2、有學習跳舞的願望。

  活動準備:

  大頭娃娃一個;木偶一對;圖片四幅。

  活動過程:

  1 聽兔跳音樂進場,幼兒四散隨老師做兔跳的模仿動作。

  2 教舞蹈《找朋友》的歌曲。

  (1)感受音樂和內容。

  ①咦?我的好朋友大頭娃娃呢?(由一名大班幼兒扮演)聽音樂老師按歌曲的內容做找朋友的動作。問:“我在幹什麼?”(找朋友)“娃娃是我的好朋友,我可喜歡它了,我要高高興興地去找它。”

  ②老師按歌曲的'內容第二次找朋友。

  ③老師按歌詞的內容第三次找朋友,另一老師帶幼兒按音樂節拍拍手。(兩遍)

  ④老師範唱歌曲後提問:歌裡唱了什麼?幼兒說出後老師說出歌曲的內容唱出,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⑤老師再次邊唱邊找朋友。問:“歌裡先唱了什麼?後唱了什麼?”幼兒說出後老師出示木偶隨音樂按歌詞做相應動作。

  ⑥老師邊唱邊按歌詞做動作。問:“唱到哪句時要找到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找到朋友說什麼?”(找到嘍!找到嘍!我叫××)“介紹好自己的名字後怎樣?”(敬個禮握握手)“它們說了什麼?”(你是我的好朋友)幼兒回答後老師邊按歌詞邊唱出邊出示相應的圖片。

  (2)幼兒學唱歌曲。

  ①老師邊指圖片邊按音樂節拍、節奏、速度、力度念歌詞

  ②幼兒輕聲跟念歌詞。帶領幼兒念準“找朋友”等字。

  ③多種形式跟唱

  坐著唱→站著唱→指圖片唱→跟著老師表演找朋友配唱→觀看大頭娃娃表演找朋友配唱。(二遍)

  3 聽《找朋友》音樂邊唱出活動室。

  活動九:探索——誰來了

  活動目標:

  1、喜歡和同伴一起看看、猜猜、說說,願意表達自己的看法。

  2、體驗與好朋友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1、多媒體課件2、小熊毛絨玩具3、《找朋友》課件

  活動過程:

  1、介紹小熊。(出示小熊,引起興趣)

  ——“小朋友們好!我是小熊達達,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請了好朋友來做客。

  ——你們想知道我請了哪些動物好朋友嗎?你們可以猜一猜!

  ——我可以先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我今天請的動物好朋友身上都有長長的東西。猜猜我請了誰呢?哪些動物朋友身上有長長的東西?(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哦,你們猜了那麼多好朋友,那我到底請了誰呢?就請你們看一看。

  2、誰來了。(演示課件,引導幼兒看懂故事內容)

  ——(出示小兔耳朵)

  你看到了長長的什麼呀?(長長的耳朵)

  長長的耳朵,是誰呀?(小兔)

  學做小兔的長耳朵,跳一跳。我們一起看看吧!

  門打開了,小熊看到小兔怎麼說?

  ——(出示小猴尾巴)

  你看到了什麼?(長長的尾巴)

  誰會有長長的尾巴呢?(猴子)

  肯定是猴子嗎?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看看是猴子嗎?

  ——(出示長頸鹿長脖子)

  咦?長長的脖子,你知道脖子在哪裡嗎?(摸摸自己的脖子)

  那長長的脖子是誰呀?(長頸鹿)

  學說小熊的話。

  ——(出示大象長鼻子)

  小熊又看到了什麼?他會怎麼說?(咦?長長的鼻子,是誰呀?)

  那長長的鼻子會是誰呢?(大象)大象的長鼻子怎麼做呀?(做大象長鼻子)

  看看你們到底猜得對不對!

  ——現在我們知道了,小熊達達到底請了哪些長長的朋友呢?(進一步加深幼兒對‘長長的’理解)(小兔有什麼長長的東西丫?)

  ——那小熊請長長的朋友吃什麼?對啊,過生日吃長長的麵條就是健康長壽 !

  ——完整欣賞多媒體課件。

  3、說說自己的好朋友

  ——小熊有許多好朋友,那你的好朋友是誰?(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4、遊戲:《找朋友》

  ——你們的朋友可真多,那我們就聽音樂和好朋友一起來做遊戲吧!

  ——放《找朋友》課件,幼兒跟隨音樂一起做遊戲,老師隨意拍照。

  5、結束:欣賞好朋友的照片

  ——看看老師拍了哪些好朋友的照片啊?

  ——邊看邊數照片上有幾個好朋友?

  6、活動延伸

  ——老師過兩天要把你們好朋友的照片打印出來,貼在牆上,你們還可以向爸爸媽媽介紹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哦!

  七、主題反思:

  活動只經歷了短短一週,從實施主題到現在,我們都明顯感受到了孩子的進步:整體發展來看,由於同伴間的交往增多,幼兒普遍表現積極主動,集體活動中思維活躍,自由活動時活動能力增強,以前經常看到有孩子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沒精打采,現在幾乎沒有了,個體發展而言,一些孩子的個性開始表露出來了,比如張家維、從從等幾個孩子,現在經常能看到她們主動的在和小朋友說笑。顯然,交往使幼兒獲得了對同伴與集體的信任,從而願意在集體中大膽的展現自我了。

  反思及體會:嘗試之後總會有收穫,經過對整個實施過程的分析與思考,我逐漸獲得了一些關於小班主題實施的體會:

  1、關於小班主題的來源

  小班的孩子大都缺乏生活經驗,探究的願望也不是很強烈,如果說要生成一些有價值的內容有一定的難度,而小班孩子興趣持久時間很短,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就算有生成的契機,老師可能也很難把握住。所以我覺得小班的主題,大都應該由老師預設。

  2、關於主題的選擇

  主題的適宜性將直接影響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活動效果。因此,要想使主題的開展真正促進孩子的發展,預設的主題對老師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雖然主題是老師預設的,但是不能離開孩子,需要老師對孩子的發展情況有深入的瞭解,尋找孩子的興趣點,發現孩子需要,以“最近發展區”理論為原則選擇適合小班孩子探究的、有價值的主題。

  3、關於主題的目標

  小班孩子年齡小,參與、探索、實踐的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在主題目標的確定上,以發展情感為重點,透過主題的開展,使他們形成一種良好的情緒情感,激發他們主動探索的願望,為中大班的自主探索打大好基礎。

  4、關於內容的選擇

  主題目標確定後,我們往往會整合個各領域的內容進行實施。根據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們在選擇具體內容時,除了考慮領域間的平衡,還應該把握好內容淺顯性、趣味性、情境性,儘量選擇幼兒熟悉的與生活相關的內容,為幼兒創設一個愉快的活動情境,才能吸引孩子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

  5、關於主題實施的時間

  小班孩子興趣永續性比較短,因此,一個主題如果安排幾個星期,到最後孩子的興趣會消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如果主題內容應該儘量安排緊湊些,主題時間也可以短一些。

  總之,在這次嘗試過程中,我們徹底改變了以往認為小班探究性主題實施效果不大的看法,透過實踐與思考,也積攢出了一些有益的經驗,樹立了自己的一點觀點,為更好的實施園本課程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