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送食物教案

送食物教案

送食物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送食物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送食物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2、學習將5以內的數量與物體進行匹配。

  3、樂意參加操作活動,並能按要求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卡紙大房子一座,貼有五種不同小動物的頭像。

  (小狗1只、小貓2只、小雞3只、小羊4只、小兔5只)

  2、1到5的數字卡和圓點若干。

  3、肉骨頭、小魚、毛毛蟲、小草、胡蘿蔔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森林裡面發洪水,小動物的房子都被洪水沖走了。天氣晴了,小動物們一起動手建了一座很大的房子。小朋友想不想看看他們的大房子?(出示房子)

  2、哇!房子好大呀!如果再發洪水,它們的大房子也不會被水沖走了。我們一起看看小動物的房子蓋了幾層樓呀?(5層)可是小動物們還沒來得及給樓層貼標號,我們一起幫幫它們好嗎?(一樓貼數字標號1,二樓貼數字2,三樓貼數字3,四樓貼數字4,五樓貼數字5)

  3、今天是小動物搬新家的好日子,看,誰來了?(小狗)

  今天小狗來得最早了,它搬到了大房子的一樓。

  喵!兩隻小貓也來了,住上了二樓;三隻小雞跑來了,它們住在了三樓;咩咩!來了四隻小羊,它們高高興興地住上了四樓;蹦蹦跳跳來了五隻長耳朵的動物,它們是誰?(小白兔)五隻小白兔跳到了五樓住下了。

  4、小動物搬新家了,我們小朋友給它們送點禮物吧!送什麼呢?(幼兒展開討論,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已的想法)好吧,因為它們剛搬新家,家裡都沒吃的食物,我們就給小動物送點它們最喜歡的食物吧!要送多少呢?

  小狗說:“我是一隻,我只要一根肉骨頭就行了。”請一個小朋友給小狗送一根肉骨頭吧。(給小貓、小羊、小雞、小兔送食物)

  小結(小動物收到了小朋友送的食物非常高興。)

  剛才,老師接到了大象伯伯的電話,大象伯伯知道小動物搬新家了,給小動物寫了許多的賀卡祝賀它們。可是,大象伯伯今天臨時有事,它想讓我們的小朋友按照賀卡的標號分別送到各樓層的布袋裡。(放音樂,讓幼兒操作)

  課後反思:

  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在這個課程中,課程的設計是數活動,所以思路一定要清晰,而且邏輯性一定要強。在第一個部分的時候我出示小動物的時間有些拖沓,因為我的重點並不是小動物的習性,而是後面的數數活動。第二個部分的時候,也有些亂,可能是因為緊張,把後面的第三部分的一些內容也插放進去了。

  第二、 在目標制訂上也存在問題,在本次活動中,並沒有達到數物對應的效果,這個課只是在聽聲取物,和數數。所以目標也要修改。因為所有的活動都應該圍繞制訂的目標而循序漸進的。

  第三、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說的比幼兒說的多了很多。在教幼兒的過程中,更應該讓幼兒去說、去想。而不是隻有老師說幼兒回答。

  第四、在第三個環節中,幼兒聽小動物的叫聲,數數,再給小動物送食物的這個過程中,我一直用手指提醒幼兒,其實應該讓幼兒自己來聽。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這個環節中,幼兒上來操作的時候,放的數量不明顯,沒有辦法讓幼兒自己去驗證。所以教具也是有問題的,應該很明顯的就能看到,是幾條魚或幾根骨頭幾棵草。而不是幼兒上來之後,老師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誰送對了,誰送錯了。

  第五、 在結束的環節中,還是有些突然。從延伸活動一下就到了小便洗手。這個結束的環節也應該要注意。

送食物教案2

  設計意圖:

  現在的獨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心切,在家庭育兒上出現重智育輕體育、重保育輕鍛鍊的現象,再加上部分家庭住在高樓,獨門獨戶,因此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很少,普遍缺乏鍛鍊。本次活動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發展特點而設計。不但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關心愛護他人,也達到了鍛鍊的目的,還培養了孩子勇敢、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等。

  活動目標:

  1、能夠聽口令,準確找出終點小動物最愛吃的食物,並繞過障礙跑向終點給小動物送食物。

  2、熟悉生活中常見的小兔、小猴等動物的生活習性。

  3、培養勇敢愛護關心小動物的情感。

  4、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5、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用紙盒瓶子製成兔子、小猴、小狗等動物形象。

  2、不同質地的紙做成桃子、胡蘿蔔、骨頭等。

  3、設定好有障礙的跑道。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模仿小動物走路。

  幼兒圍著教師站一個圈,教師說高個進來,孩子們踮起腳尖走向圈內;教師說小個子進來,孩子們蹲著走向圈內;教師說小烏龜進來,孩子們匍匐進來;教師說小鴨進來,孩子們模仿小鴨走進圈內;教師說小兔進來,孩子們學小兔跳進來。

  二、情景遊戲。

  1、情境匯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冬天到了,一些動物都準備好足夠的食物過冬了。可是,有幾隻小動物因為貪玩兒忘記準備食物了,它們肚子餓了,怎麼辦呢?

  幼兒積極討論,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可以給小動物送食物。

  2、介紹玩法和遊戲規則。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去給它們送食物。可是去小動物家的路上有很多障礙,我們要勇敢地繞過障礙,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送到小動物的家。

  (1)請個別幼兒試一試。(提醒幼兒注意,不要送錯了,小狗愛吃骨頭,要把骨頭送到小狗家。而且過河時要踩在石板上,不能掉進河裡)

  (2)請兩個孩子來比一比,看誰送的又快又好。

  3、給小動物送食物。

  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遊戲,看哪一組又快又好。(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三、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幫助了那麼多小動物,給他們送去了愛吃的食物,小動物們可感謝我們了,還邀請我們下次去做客呢!

  教學反思:

  回顧準備這一次公開課的經歷,我感覺收穫很大。對幼兒教學有了一些更深的體會,對課堂的駕馭有了更多的體驗,對一些看似傳統的教法也有了新的認識。

送食物教案3

  活動目標:

  1、練習在指定目標上用推小車走、跑,保持身體動作的平衡。

  2、感受本土產物的特性及參與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推小車20個。

  2、用塑膠筐做成小兔、小狗、小貓的家,分別放在場地的四角。

  3、狗骨頭卡片、紅蘿蔔卡片、小魚卡片各20張。

  4、音樂準備:歡快音樂以及放鬆音樂各一首。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在音樂聲中,做活動準備。

  二、匯入部分

  教師用語言匯入:

  1、在我們的家鄉生產了許多小推車,這些小推車很特別都是用竹子做的,在別的地方都沒有的。

  2、教師出示小推車,並邊示範邊說:"手拿一根小竹子,推著小車向前行,慢慢走慢慢推,小車穩穩向前近。"

  三、遊戲過程

  1、幼兒自由練習推小車。

  教師幫助幼兒按一定的方向行駛,不能碰撞別人。

  2、教師突然接到個電話,森林裡的小動物沒有食物吃了,想請小朋友們幫忙送食物給它們。

  3、出示3種食物卡片,請幼兒分辨是哪些小動物需要幫忙。

  4、先送最近的小兔家,練習雙手慢慢推。

  ①請幼兒一人拿一張紅蘿蔔卡片,送到小兔家,然後再返回。

  ②教師小結

  5、再送小狗家,練習單手慢慢推。

  ①請幼兒一人拿一張狗骨頭卡片,送到小狗家,但是去小狗家路很窄,我們只能單手推小車送,然後再返回。

  ②教師小結

  6、最後小貓家,練習單手慢跑推小車。

  ①請幼兒一人拿一張小魚卡片,送到小貓家,但是去小貓家最遠,我們要加快點速度,慢慢跑到小貓家,並返回。

  ②教師小結

  四.放鬆部分

  在音樂聲中,放鬆身體各個部位。還有更多的小動物需要幫助呢,我們快去吧!自然地推著小推車走出場地,活動結束。

送食物教案4

  設計意圖

  上學期我班幼兒對數字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能用小棒、圓點表示5以內物品的數量。開學後,我嘗試在日常生活中指導孩子們找數,但在活動中發現孩子們經常會發生錯誤。因此結合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動物”,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考慮到孩子們剛接觸5以上的數,且發展

  存在差異性,因此我在材料的投放上注重了生活化、多樣化、層次化,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獲得滿足與成功。

  活動目標

  1.能不受物體的影響,正確感知5~10的數。

  2.能理解數的意義,有良好的操作習慣,並積極與材料互動。

  3.在操作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數卡、實物卡若干,信封若干(其中的大信封上貼有動物頭像和數字5一10)。

  活動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人活動

  師:春天到了,花兒開了,公園裡的小動物想請我們去玩,你們高興不高興?

  那請小朋友想一想帶什麼禮物給它們呢?

  春姐姐手捧信封來到活動室:小朋友.前天我在動物園聽動物們說,它們最想看你們把數與實物配對的本領,瞧,我為你們每人準備了一份禮物。

  師:那我們先來看看,準備的是什麼禮物(信封)。

  二、引導幼兒主動探索數與實物的配對

  1.這個信封上有幾個三角形?用什麼數字來表示呢?(信封上是幾個三角形就放數卡幾)請一幼兒到前面來操作。

  2.我們再來看這個信封,上面是數字.裡面放了許多實物,它要我們做什麼呢?請小朋友動腦想一想,幼兒相互討論。(數字是幾就放幾個實物)

  3.喲.這個信封上有數字,裡面放了筆和紙,要我們做什麼呢?(要我們看數在紙上畫上相應數量的自己喜歡的東西)請幾個小朋友到前面來操作。

  三、幼兒分組操作

  1.介紹做法及要求:幼兒每人拿一封信,先看清信封上是幾個圖形就放幾的數卡,是數字幾就放幾個實物卡。

  2.教師個別輔導。(教師可用抽卡片形式幫助幼兒將數與實物配對)

  3.幼兒互相交流、檢查。(說說信封上是數字幾或是幾個實物卡,裡面就放幾個實物卡片或數字幾。)

  4.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測。(請幾個幼兒到前面來講講為什麼這樣放,其他幼兒幫助檢測操作得對不對,如不對幫助糾正。)

  5.獎勵每人一顆五角星。

  四、遊戲:送信

  1.教師講解遊戲的玩法及要求:全體幼兒帶上自己準備好的禮物坐“火車”去動物園。

  2.幼兒根據要求送信(小朋友送的信要和動物身上的數一樣多)。

  3.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信送得是否正確。

  4.全體幼兒隨音樂《逛公園》,和小動物一起做遊戲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延伸

  在巧手區、操作區放一些信封、卡片、實物圖片,鼓勵幼兒積極去探索。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5以內序數

  設計意圖:

  幼兒以能夠掌握單排不同方向的5以內序數的練習(即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本次活動主要為突破從不同方向透過辨別第幾行第幾列能夠準確找出相對位置。

  幼兒的思維有著直觀、形象性的特點,而序數卻是抽象的概念,由於受幼兒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的限制,單一的圖片加上老師的講解等,往往不易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幼兒理解和掌握會比較困難。為此,我利用多媒體教學軟體,透過優美的動畫配以輕快的音樂,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感觀,使幼兒在輕鬆的狀態下積極的學習。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幼兒能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2、操作目標:透過操作使幼兒掌握物體不同方向的排列次序(第幾行、第幾個)

  3、能力目標:

  1)激發幼兒的創造性

  2)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精神

  活動準備:

  1. wawayaya軟體,

  2. 水彩筆每人5支、記錄單(如圖1)

  3. 5色蘑菇棋子若干、小熊棋子每人5顆、有標記的棋盤(如圖2)

  活動過程:

  1.看wawayaya活動軟體,探索5以內序數

  透過軟體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利用wawayaya活動軟體進行5以內序數練習學習看第幾行,第幾個的方法

  總結:如果在一排裡找東西要這樣做:一是要想好從哪個方向數,二是要數出是第幾個;如果要在幾排裡找東西在哪,就要橫著數第幾個,豎著數第幾個,才能找到這個東西

  2.在棋盤上設計“種樹”的位置並記錄,嘗試進行5以內序數練習

  1)請幼兒觀察棋盤上有什麼變化

  幼兒自己確定種樹方向

  2)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植樹的方法,能夠準確說出某某棵樹的位置(第幾排,第幾個)

  3)請幼兒把每棵樹的位置記錄下來

  3.根據藏寶圖尋找寶貝,鞏固5以內序數

  1)出示藏寶圖,請幼兒把根據藏寶圖尋找藏寶貝的相應位置

  2)幼兒操做並能說出自己在什莫地方找到寶貝的,進一步練習5以內的序數

  活動延伸:

  請幼兒排成兩隊去尋找寶貝,詢問幼兒的位置複習序數的運用,能向生活中遷移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幼兒進行5以內序數喜淚活動中的一次活動,主要目的是進行行與列的序數練習。透過教學軟體的使用,幼兒在遊戲中學習的興趣濃厚,能積極的參與找寶活動,進行5以內序數的練習。透過種樹、藏寶等活動的進行,活動設計有一定的連續性,使幼兒始終在遊戲的情景之下嘗試練習5以內的序數活動。

  數學活動來源於生活,也同樣要在生活中應用。在遷移活動中,我設計的排隊活動正是為了讓幼兒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遷移到生活中去,使幼兒學有所用。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聰明的小動物

  名稱:中班數學教案――聰明的小動物

  一、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數數的興趣。

  2、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3、 學習9以內數的點數,按數取物,分類計數。

  二、 活動準備:

  1、 大圖畫4幅,每幅畫有房子4間。塑膠幾何圖形片若干。

  2、 畫有9只小兔的背景圖1幅,分類計數表1張,磁性數字卡0――9,磁性黑板。

  3、 玩具保齡球2袋。

  4、 活動前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印章蓋在手上。

  三、 活動過程:

  1、“小動物”(幼兒)自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裝飾房子。

  (1) 創設情境,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 出示操作材料,介紹裝飾房子的方法:房子上的數是幾,就放上幾個幾何圖形片。

  (3) 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把幾何圖形片擺成漂亮的圖案。

  (4) 請個別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3、數小兔。

  (1) 出示小兔的背景圖。

  提問:這裡一共有幾隻小兔?

  (2)教師按小兔的特徵進行提問並引導幼兒計數。如:穿蘭色衣服的小兔有幾隻?既穿紅衣服又穿紅褲子的小兔有幾隻?等等。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認識6以內的序數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認識6以內的序數

  活動目標

  指導幼兒認識6以內的序數。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卡片。

  2.準備一張畫有6個格子的紙,並在紙上做一個記號。

  3.幼兒作業紙。

  動物運動會開始了!你能按前後順序,分別說出第幾跑道的什麼動物跑在第幾嗎?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將動物卡片擺成一排,教師事先在幼兒的桌子上貼一個紅色圓點。參考提問:數一數一共有幾隻動物,分別是什麼動物?從紅色圓點這邊數起,小雞排在第幾位?排在小雞後面的是什麼動物,排在第幾位?排在小雞前面的是什麼動物,排在第幾位?排在最後的是什麼動物,排在第幾位?

  2.請幼兒拿出畫有格子的紙,從畫有記號的這邊數起,把第二格塗成紅色,把第五格塗成藍色,並在藍色格後面畫一朵花,說出這是第幾格?

  3.引導幼兒看作業紙。參考提問:動物運動會開始了!請小朋友說一說,在第一跑道的是什麼動物?松鼠在第幾跑道?跑第一的是什麼動物?小鴨子跑第幾?

  活動延伸

  1.“猜猜他是誰”。參考提問:從左邊數他排在第四,從右邊數排在第二,請問他是誰?一共有幾個人在排隊?

  2.“把第四朵花染成紅色”(沒有要求幼兒從哪邊開始數)。

  活動講評

  在上面列舉的活動中,教師注意了由易到難這樣一個原則。一開始就確定了數數的方向,不讓幼兒造成認知上的衝突,便於幼兒理解、表達物體的排列次序。在延伸活動中,幼兒會出現衝突,主要表現在沒有統一起始的方向,透過對沖突的討論、分析,使幼兒進一步理解序數的意義。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小動物住哪裡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小動物住哪裡

  活動目標

  1.能用點數的方法確定物體的排列順序,會排出5以內自然數列,並能正確運用序數詞。

  2.能從不同方向(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確定物體排列順序。

  3.培養完整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按要求操作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火車圖片、火車音樂,1~5數字卡兩套,動物貼飾:小兔、小豬、熊、青蛙、貓各兩套(其中一套小動物身上編上1~5序號),樓房掛圖(窗戶立體設計可開合)。

  學具:操作卡(樹、蘋果、蛋糕圖形各一排,每排數量均為5),蠟筆。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動物坐火車

  1.伴隨火車開動的音樂,出示火車圖片,提問:什麼開來了?火車有幾節?(幼兒用點數的方法確定火車節數)誰來用數字表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節車廂呢?引導幼兒觀察火車頭,從左到右貼數字卡。

  2.今天小動物們要坐火車回家去,火車就要開了,它們卻不知道自己該上哪節車廂,我們來幫幫它們好嗎?(出示小兔圖片)小兔的車票上有數字幾?它應該上第幾節車廂呢?(請幼兒操作。用同樣的方法依次送小豬、熊、青蛙、貓上火車。音樂起火車開動,收好圖片。)

  二、遊戲:小動物住哪裡

  1.小動物回到了自己的家裡,看看它們住的房子有幾層呢?(出示房子掛圖)誰來用數字表示一層、二層、三層、四層、五層樓呢?引導幼兒從下到上貼數字卡。

  2.每層樓住著誰呢?老師依次開啟窗戶,幼兒說出××小動物住在第幾層樓上。

  3.我們請小動物下樓來玩好嗎?我們先到第幾層樓請誰?又到第幾層樓請誰?幼兒說出序數詞,依次請所有動物下樓。

  4.老師將小動物排成一排,請幼兒說出:誰排第一、第二?交換小動物位置,再說說各個動物排第幾。

  三、圖卡操作

  請幼兒取出操作卡,老師逐一提出要求:請給第三棵樹塗色,請給第一、第四個蘋果塗色,請給第二、第五塊蛋糕塗色。老師巡迴檢查。

送食物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2、學習將5以內的數量與物體進行匹配。

  3、樂意參加操作活動,並能按要求進行操作活動。

  二、活動準備:

  1、卡紙大房子一座,貼有五種不同小動物的頭像。

  (小狗1只、小貓2只、小雞3只、小羊4只、小兔5只)2、1到5的數字卡和圓點若干。

  3、肉骨頭、小魚、毛毛蟲、小草、胡蘿蔔的圖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森林裡面發洪水,小動物的房子都被洪水沖走了。天氣晴了,小動物們一起動手建了一座很大的房子。小朋友想不想看看他們的大房子?(出示房子)2、哇!房子好大呀!如果再發洪水,它們的大房子也不會被水沖走了。我們一起看看小動物的房子蓋了幾層樓呀?(5層)可是小動物們還沒來得及給樓層貼標號,我們一起幫幫它們好嗎?(一樓貼數字標號1,二樓貼數字2,三樓貼數字3,四樓貼數字4,五樓貼數字5)3、今天是小動物搬新家的好日子,看,誰來了?(小狗)今天小狗來得最早了,它搬到了大房子的一樓。

  喵!兩隻小貓也來了,住上了二樓;三隻小雞跑來了,它們住在了三樓;咩咩!來了四隻小羊,它們高高興興地住上了四樓;蹦蹦跳跳來了五隻長耳朵的動物,它們是誰?(小白兔)五隻小白兔跳到了五樓住下了。

  4、小動物搬新家了,我們小朋友給它們送點禮物吧!送什麼呢?(幼兒展開討論,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已的想法)好吧,因為它們剛搬新家,家裡都沒吃的食物,我們就給小動物送點它們最喜歡的食物吧!要送多少呢?

  小狗說:“我是一隻,我只要一根肉骨頭就行了。”請一個小朋友給小狗送一根肉骨頭吧。(給小貓、小羊、小雞、小兔送食物)四、小結(小動物收到了小朋友送的食物非常高興。)剛才,老師接到了大象伯伯的電話,大象伯伯知道小動物搬新家了,給小動物寫了許多的賀卡祝賀它們。可是,大象伯伯今天臨時有事,它想讓我們的小朋友按照賀卡的標號分別送到各樓層的布袋裡。(放音樂,讓幼兒操作)

  課後反思:

  1、在這個課程中,課程的設計是數活動,所以思路一定要清晰,而且邏輯性一定要強。在第一個部分的時候我出示小動物的時間有些拖沓,因為我的重點並不是小動物的.習性,而是後面的數數活動。第二個部分的時候,也有些亂,可能是因為緊張,把後面的第三部分的一些內容也插放進去了。

  2、在目標制訂上也存在問題,在本次活動中,並沒有達到數物對應的效果,這個課只是在聽聲取物,和數數。所以目標也要修改。因為所有的活動都應該圍繞制訂的目標而循序漸進的。

  3、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說的比幼兒說的多了很多。在教幼兒的過程中,更應該讓幼兒去說、去想。而不是隻有老師說幼兒回答。

  4、在第三個環節中,幼兒聽小動物的叫聲,數數,再給小動物送食物的這個過程中,我一直用手指提醒幼兒,其實應該讓幼兒自己來聽。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這個環節中,幼兒上來操作的時候,放的數量不明顯,沒有辦法讓幼兒自己去驗證。所以教具也是有問題的,應該很明顯的就能看到,是幾條魚或幾根骨頭幾棵草。而不是幼兒上來之後,老師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誰送對了,誰送錯了。

  5、在結束的環節中,還是有些突然。從延伸活動一下就到了小便洗手。這個結束的環節也應該要注意。

送食物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2、學習將5以內的數量與物體進行匹配。

  3、樂意參加操作活動,並能按要求進行操作活動。

  二、活動準備:

  1、卡紙大房子一座,貼有五種不同小動物的頭像。

  (小狗1只、小貓2只、小雞3只、小羊4只、小兔5只)

  2、1到5的數字卡和圓點若干。

  3、肉骨頭、小魚、毛毛蟲、小草、胡蘿蔔的圖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森林裡面發洪水,小動物的房子都被洪水沖走了。天氣晴了,小動物們一起動手建了一座很大的房子。小朋友想不想看看他們的大房子?(出示房子)

  2、哇!房子好大呀!如果再發洪水,它們的大房子也不會被水沖走了。我們一起看看小動物的房子蓋了幾層樓呀?(5層)可是小動物們還沒來得及給樓層貼標號,我們一起幫幫它們好嗎?(一樓貼數字標號1,二樓貼數字2,三樓貼數字3,四樓貼數字4,五樓貼數字5)

  3、今天是小動物搬新家的好日子,看,誰來了?(小狗)

  今天小狗來得最早了,它搬到了大房子的一樓。

  喵!兩隻小貓也來了,住上了二樓;三隻小雞跑來了,它們住在了三樓;咩咩!來了四隻小羊,它們高高興興地住上了四樓;蹦蹦跳跳來了五隻長耳朵的動物,它們是誰?(小白兔)五隻小白兔跳到了五樓住下了。

  4、小動物搬新家了,我們小朋友給它們送點禮物吧!送什麼呢?(幼兒展開討論,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已的想法)好吧,因為它們剛搬新家,家裡都沒吃的食物,我們就給小動物送點它們最喜歡的食物吧!要送多少呢?小狗說:“我是一隻,我只要一根肉骨頭就行了。”請一個小朋友給小狗送一根肉骨頭吧。(給小貓、小羊、小雞、小兔送食物)

  四、小結(小動物收到了小朋友送的食物非常高興。)

  剛才,老師接到了大象伯伯的電話,大象伯伯知道小動物搬新家了,給小動物寫了許多的賀卡祝賀它們。可是,大象伯伯今天臨時有事,它想讓我們的小朋友按照賀卡的標號分別送到各樓層的布袋裡。(放音樂,讓幼兒操作)

  【二】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貓玩球

  活動目標

  1、認識1和許多,瞭解他們的關係.

  2、學習滾接大皮球.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兩個幼兒一個大皮球.

  活動過程

  1、透過遊戲”小貓學本領”,學習認識1和許多,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1) 出示一個貓媽媽的頭飾,啟發幼兒說出這是一位貓媽媽.

  (2) 桌子上面放著許多個小花貓頭飾,啟發幼兒說出這是許多小花貓.

  (3) 請每個幼兒拿一個小花貓頭飾戴在頭上,啟發幼兒說出許多個成了一個,一個的.

  (4) 媽媽帶小貓集合去玩球,啟發幼兒說出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個.

  2、小貓學滾接球的本領,雙手將球向前滾.

  (1)1只小貓學本領.(2)許多隻小貓學本領.(3)兩隻小貓相對滾接大皮球.

  活動延伸

  在計算角內提供許多1與許多的實物或圖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繼續學習小貓捉魚。

送食物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引體向前拉伸的動作技能,提高臂部大肌肉力量。

  2.懂得公平競爭,遵守遊戲規則,喜歡競賽遊戲。

  活動準備:

  1.蝸牛哥哥頭飾一個,小蝸牛頭飾每人一個。

  2.墊子、小筐若干、食物圖卡。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跟隨蝸牛哥哥做熱身運動

  1.情景匯入

  師:稍息,立正,現在大家都是可愛的小蝸牛,我是你們的蝸牛哥哥,和

  蝸牛哥哥一起跑一跑,鍛鍊一下身體吧!

  2.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圍著活動場地慢跑一週,做上肢運動、腹背運動、下蹲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二、師幼互動,嘗試模仿小蝸牛爬行動作

  1.師幼談話

  師:大家都見過小蝸牛吧,誰來說一說小蝸牛是怎樣走路的?(個幼回答)

  2.嘗試模仿

  師:現在就請大家模仿小蝸牛爬行的動作。

  3.教師小結

  師:你們的模仿能力都很強!不錯,都很像小蝸牛。

  三、觀察模仿,學習引體向前拉伸的動作

  1.觀察模仿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動作,這個動作就像小蝸牛在爬行,我先示範一下,一定要仔細看啊!注意我說的動作要領。

  2.幼兒練習

  師:接下來,請大家在墊子上和我一起做這個動作,一定要注意動作要領,開始吧!(教師隨時指導幼兒)

  四、競賽遊戲,懂得比賽活動要公平競爭

  1.講解規則

  師:剛才我們學會了引體向前拉伸的動作,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場送食物的比賽。

  規則:分組比賽,男孩兒一組,女孩兒一組,頭戴小蝸牛頭飾,一名小朋友從起點出發,利用所學動作爬過墊子到小筐前,從小筐裡拿起一個食物圖卡放到蝸牛哥哥的家,跑步返回,下一名幼兒開始比賽,依此類推,最先完成任務的一組獲勝。

  2.進行比賽

  師:現在我們就扮演小蝸牛,給蝸牛哥哥送食物吧!

  五、放鬆整理,幫助小蝸牛找到回家的路

  師:你們可真熱心,為蝸牛哥哥送了這麼多食物,足夠它吃很長時間了,謝謝你們!現在小蝸牛都累了,我們一起回家吧!

  設計思路:

  可設定a至b一段,採用正確引體向前拉伸動作進行競賽,拉伸至指定地點撿起地上的“食物”放至筐內,一輪結束。指定時間內框內食物多則獲勝,又或,先將食物撿完則獲勝。

送食物教案8

  活動目標:

  1. 傾聽故事,理解小動物們的想法。

  2. 體驗同伴之間濃濃的關愛之情並進行互動分享。

  活動難點:

  1.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體驗美好的分享感受。

  2. 難點:用清晰流暢的話語表述小動物給好朋友送食物時的想法。

  活動準備:

  1. 相關小動物(小兔、小猴、小鹿、小熊)的手偶,自制蘿蔔玩具一個 。

  2. PPT,故事。

  活動過程:

  一、 下雪了。

  1. 觀察ppt,感受雪天的寒冷。

  冬天到了,天空中飄下來什麼?大地變成了什麼顏色?

  下雪天,我們會感覺特別怎麼樣?

  下雪的日子特別冷,餓著肚子的小動物們想去外面找吃的,你覺得他們會找到東西吃嗎?為什麼?

  二、 蘿蔔送給你

  1. 傾聽故事第一段,感受小兔找食物的想法。

  小兔子肚子餓了,他出門找食物時,想到了誰?

  在雪地裡,小兔找到了什麼?

  小兔找到蘿蔔後怎樣?

  2. 傾聽故事第二段,感受手小猴子找食物時的想法。

  小兔去小猴家的時候,小猴在嗎?他去做什麼了?

  小猴在找食物的時候想到了誰?他是怎麼說的?

  3. 傾聽故事第三段,進一步感受小動物們相互的關愛。

  回到家,小鹿發現有一個大蘿蔔,他是哪裡來的?

  大家一起告訴小鹿吧!

  4. 傾聽故事第四段,嘗試學小動物的話

  小熊也在外面找食物呢,他在外面邊找邊想,他會想什麼呢?

  三、 蘿蔔回來了。

  蘿蔔又到了小兔家,蘿蔔回來了小兔怎麼想的?

  1. 完整傾聽故事。

  我們在來聽一遍故事,小朋友可以學學小動物的話“某某一定很餓,我把蘿蔔帶去和他一起吃”。

  蘿蔔是誰找來的食物?最後又回到誰那裡?

  為什麼大蘿蔔最後回到了小兔哪裡去了?

  你想誇誇誰?為什麼?

  故事裡的小動物相互關心,一起分享,都很棒!

  活動反思:

  這節課的選材太難,對小班孩子來說故事內容比較長到後半部份幼兒的專注力有一定難度,故事對小班孩子來說有點複雜,可以簡化情節減少角色的方式,降低教學難度。重點和難點還沒有落實到位,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體驗美好的分享感受,第一段教師自己講述,第二段這裡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去說,這樣孩子就會說,不回到後面孩子還不會完整的說:“某某小動物一定很餓,我找到東西跟他一起吃。

  ”教師應該讓幼兒自己去說,教師不要說的太多,這樣不會到最後蘿蔔是誰找來的食物,有回到了誰那裡幼兒還不是特別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