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語文園地一指導方案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語文園地一指導方案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語文園地一指導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語文園地一指導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誦讀謎語詩,認識“六、七”等5個生字,會寫“八、十”2個字。(重點)

  2.區分3組形近字。學習運用加減識字法和圖文對照識字法識記生字。(重點)

  3.正確美觀地書寫“二、三”等4個字,引導學生掌握“從上到下”和“先橫後豎”的筆順規則。(重點)

  4.誦讀、積累古詩《詠鵝》。

  5.引導鼓勵學生和家長一起讀書,養成親子閱讀的良好習慣,創造更加溫馨的閱讀氛圍。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帶有插圖的課件。

  2.田字格磁力貼。

  學生準備:

  “六、七、八、九、十”字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孩子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語文王國的城門外,看,漫天雪花也擋不住這裡的居民迎接我們的熱情,聽,那個孩子在吟誦什麼呢?(動畫演示:漫天雪花中一個孩子在吟詩“一片兩片三四片……”)

  二、趣味活動,識字寫字

  1.教師放大動畫音量,引導學生和動畫裡的孩子一同誦讀這首謎語詩。

  2.教師利用課件出示這首謎語詩,指名領讀,小組練讀,齊聲誦讀。

  3.小組交流:從這首小詩中讀懂了什麼?

  4.彙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這首詩的謎底是雪花。“一片兩片……”是說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飛入水中都不見”。

  5.教師引導學生髮現詩中有10個數字:“一、兩、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然後利用課件交流識字。

  (1)鼓勵學生說說自己認識哪些數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領大家讀一讀。

  (2)還有哪些數字不認識,指給同桌或者小組同學看,請他們教教自己。

  (3)引導學生髮現哪些數字的讀音需要注意,到前面指給大家看,並領讀。

  (4)開火車讀生字,並組成詞語,或者說一句話。

  6.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書寫內容,交流書寫“八”“十”。

  (1)每個生字由幾筆組成?每一個筆畫佔田字格的`什麼位置?把觀察到的和小組同伴說一說。

  (2)學生先描紅,再練習書寫。

  (3)利用投影儀展示同學的書寫作品,師生評議:哪一筆寫得好?好在哪裡?

  (4)根據老師和同學的意見修改自己的書寫。

  三、情境活動,對比差異

  1.過渡:瞧,天晴了,漢字王國的居民們在歡迎我們呢!(課件出示6個“居民”,身上分別寫著:人、天、口、田、日、目,按順序兩兩手拉手。)

  2.小組交流:每對漢字兄弟長得都很像,你能區分開他們嗎?

  3.彙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1)“人”和“天”——一個“人”伸直胳膊,頭上頂著一塊木板就是“天”。一“人”不變,二人為“天”。

  (2)“口”和“田”——張開“口”,裡面沒有東西。“田”地中間有交叉的小路。

  (3)“日”和“目”——太陽有一箇中心,所以“日”裡有一橫。“目”是人的眼睛,眼睛裡有兩滴眼淚,所以“目”裡面有兩橫。

  4.鞏固應用:請同學們大聲說出這6個“居民”的名字,並選擇喜歡的一組“居民”,分別組詞語或者說句子。

  四、指導書寫,掌握規則

  1.課件播放動畫。漢字王國裡的老師正在田字格中範寫生字“二、三”,學生認真觀察這位老師的書寫順序。

  2.引導學生討論並交流:這兩個字分別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3.小結並板書漢字的第一條筆順規則就是“從上到下”。

  4.教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範寫生字“十、禾”,引導學生觀察後交流:這兩個字分別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5.小結並板書漢字的第二條筆順規則就是“先橫後豎”。

  6.互動活動:我們在寫漢字的時候,除了要根據正確的筆順規則認真書寫外,還要注意書寫姿勢。什麼樣的書寫姿勢是標準的呢?請大家一邊調整坐姿,一邊說。

  7.學生自主練習,先書空,一邊書空一邊說筆順規則,再描紅,最後練寫。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筆。

  8.利用投影儀展示作品,引導學生針對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佔位以及筆畫書寫的長短進行點評。

  9.小結:要想把字寫得端正,不僅筆順要正確,同時要注意筆畫的位置等,這樣才能把字寫得美觀、大方。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了一首謎語詩,誰來背給大家聽?(指名背誦、齊背)這節課我們還會學到一首古詩喲,快來進入這節課的學習吧!

  二、誦讀古詩

  1.教師播放古代私塾裡教書先生正在教孩子讀古詩《詠鵝》的動畫,會讀的同學可以跟著影片一起誦讀。

  2.學生自由練讀古詩,要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

  3.小組交流學習情況,互相糾正字音,反覆練讀,直到全組同學都會朗讀為止。

  4.教師再次播放教書先生讀古詩的動畫,組織學生模仿教書先生的節奏和語調練習誦讀。

  5.引導學生想象並交流,這首古詩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寫的。他在寫這首古詩的時候,眼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6.課件播放古詩《詠鵝》所描寫的畫面,學生一邊欣賞,一邊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古詩的意思。

  7.齊聲誦讀,背誦古詩。

  三、親子閱讀

  1.過渡:下課了,漢字王國的孩子們在一邊拍手一邊讀兒歌呢!

  2.課件播放兒歌《小兔子乖乖》,學生一邊聽一邊想:兒歌裡都有誰?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3.自由讀《小兔子乖乖》,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圈起來,問問老師,再多讀幾遍。

  4.指名朗讀,糾正字音。

  5.引導學生思考並交流:第一次,小兔子為什麼不開門?如果你是小兔子,你會怎樣說?第二次,小兔子為什麼開門了?如果你是小兔子,你會怎樣說這段話?

  6.分角色朗讀。

  四、拓展延伸

  1.討論:如果你遇到和小兔子一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做呢?

  2.回家和父母一起分角色表演這首小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