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軟體使用心得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金蝶軟體使用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二下學期,我們專業開設了中小企業軟體管理實訓課程,也就是認識金蝶軟體及操作。
首先開啟金碟軟體,選擇新建帳套,可以進入金碟標準版介面,在這裡會出現一個主功能選項模組,以及一個初始設定的子模組。在初始設定模組設定裡面可以看到又分為帳套選擇;幣別;核算專案;會計科目;初始資料;啟用帳套等子模組。進入各個子模組可以鍵入初始資料進入系統,以及設定系統將可以記錄的各個可核算專案。當將各項資料及增加或減少的類別設定,就可以進入到下一步。此時主功能模組下的子模組就變成了賬務處理;固定資產;工資管理;往來管理;報表與分析;出納管理;系統維護七個子模組。在每一個的子模組選項下都會出現一個業務處理模組和賬簿報表模組。這個軟體所包含的內容還是挺複雜的,要求我們自己培養成一種仔細認真的學習態度,因為在企業管理中,使用金碟軟體當你粗心輸錯了資料進系統,那麼給企業帶來的可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我對金蝶的理解就是它是一個強大的系統,覆蓋了企業幾乎所有的活動。從採購到生產再到銷售,這三大環節,從以前傳統的人工做賬到透過計算機做賬,這是一個質的跨越。透過電腦操作,不僅可以節省更多的人力,降低成本,而且還使得財務資訊的質量得到更的保證。
在使用金蝶的過程中,我覺得對自己的財務知識也是一種考驗。我覺得金蝶只是幫你提供了一個操作平臺,在具體填制憑證時還是需要自己的財務知識,而且金蝶自動生成的憑證有時有很多的錯誤,需要去修改,如果自己的財務知識不強,用金蝶做賬還是非常麻煩的`。我覺得金蝶在財務這塊最實用的是隻要我們把憑證做,其他的就非常省事。
在不斷的反覆重做過程中,不斷稽核、過賬、反稽核、反過賬,漸漸有了清晰地思路。在應收應付這塊,十足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我覺得很值,我從中也學會了很多。其實很多東西只有自己動腦筋去做了後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做的過程中,還有一點就是細心。做會計的一定要認真細心,細節決定成敗。
學習的時候也有不少認識:
做會計需要理清思路,像在建賬的時候,要對整個建賬的輪廓有較清晰地瞭解,這樣具體工作起來有方向,效率比較高,否則很容易在一個問題上卡住。而理清思路後就是具體的一些工作,這些工作或許會重複,比較枯燥,很需要耐心。
最在開始專案之前,完成前期資料準備。對於一些基礎資料,例如各種基本資料的編碼。我們有必要提前完成,免得拉長專案實施週期。基礎資料使用前,必須設定基礎資料,基礎資料是執行k3系統的基石,有點象做房子
前要準備材料一樣。基礎資料的準備順序基本上就是系統預設的順序。這個順序沒有什麼特別的,怎麼著都行,你在需要時自動提示你需要先處理哪一些。不過我還是要將一般處理順序說明一下,最是:幣別、憑證字、計量單位、結算方式、倉庫、倉位、部門、職員、科目、客戶、供應商、物料。一些專案是有必錄項與非必錄項的,在前期我們可以只錄入必錄項,以後在需要時再錄入非必錄資訊。
金蝶軟體相對比較容易學,但較適合規模小的企業;而用友軟體則更適合規模比較大的企業的需求,它的購銷存系統和應收應付系統對需要處理大量品種及較多往來單位的企業而言是十分方便、簡捷的,同時,用友能分部門分專案進行核算,有利於進行企業內部的考核。在絡上有分析說:金碟與用友針對的使用者層不同,用友軟體核算全面,但操作起來較繁鎖,特別是在設定存貨,固定資產的引數時較麻煩。如果公司的存貨較多,分類較細,建議不要用金碟,可以考慮其他財務軟體。如果企業當中的會計人員懂得操作用友軟體,那就建議用用友軟體,因為用友軟體考慮得比較周全,在資料匯出匯入方面資料介面方面做得比較。
學習過程中,還要勤動手,學了一個知識點就去嘗試著操作,這樣才能使知識得到應用,也才能對知識理解的更加深刻。學以致用,切合實際;只學不用,很難深入。然而,會寫字不等於會寫章。學會了軟體的單個操作應用,其實
只是學會了“寫字”,但是工作上要求交出的作業是“章”,這就需要自己去融會貫通,在實際業務中積累經驗,從而寫出一篇篇滿意的章。
這是我學習金蝶的一些心得體會,一些個人見解如有不妥之處請大家不吝指出;如果大家有更的學習方法,我們互相交流,以達共勉。
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信念,我想必能成就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點點滴滴,造就不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不斷積累經驗,細心加耐心,懷著無限憧憬與希望,定能把枯燥的工作演變成多姿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