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詞>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錢惟演詩詞鑑賞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錢惟演詩詞鑑賞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錢惟演詩詞鑑賞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由錢惟演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詞是作者臨死前不久的一首傷春之作。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錢惟演詩詞鑑賞,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①

  作者: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②,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③,鸞鏡④朱顏⑤驚暗換⑥。昔年⑦多病厭芳尊⑧,今日芳尊惟恐⑨淺。

  【註釋】

  ①木花蘭:通稱《玉樓春》。

  ②鶯語:指美好的聲音。

  ③衰晚:衰弱的晚年。

  ④鸞鏡:廚(chú)賓王有鸞,三年不鳴。夫人說懸鏡照之,鸞見影則鳴。故後世稱鏡為鸞鏡,多借此詞表達離愁別恨。

  ⑤朱顏:朱,紅。紅潤美好的容顏。南唐 李煜 《虞美人》詞:“雕欄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顏改。”宋 司馬光 《和子華招潞公暑飲》:“閒來高韻渾如鶴,醉裡朱顏卻變童。”這裡都是指容顏的改變。

  ⑥暗換:這裡指不知不覺的變成了殘顏。

  ⑦昔年:一作“劃年”,指今年,或者近幾年。

  ⑧芳尊:酒杯,指飲酒。尊,同“樽”。

  ⑨惟恐:惟,只、單,唯一、只有。恐,怕。這裡說只怕今天的容顏不好看。不美麗。

  【翻譯】

  城上眺望,風光大好,黃鶯兒的叫聲亂成一片。城下湖面上煙波浩渺,春水煙波浩渺,春水不斷地拍打著堤岸。這令人傷懷的青青楊柳如綿綿芳草啊,你們什麼時候才能變得沒有呢?我眼中充滿淚水,愁緒襲來,先就使我肝腸寸斷了。

  我覺得自己的情懷漸漸像個老人,沒有生氣了。還吃驚的發現鏡子中昔日紅潤的容顏,在不知不覺中改換了,已變得如此憔悴蒼老。往年,我體弱多病,討厭去碰那美酒金盃,如今杯兒在前,卻唯恐酒斟得不滿。

  【簡析】

  此為作者暮年遣懷之作。詞中以極其悽婉的筆觸,抒寫了作者的垂暮之感和政治失意的感傷。作品中的“芳草”、“淚眼”、“鸞鏡”、“朱顏”等意象無不充滿絕望後的濃重感傷色彩,反映出宋初纖麗詞風的藝術特色。

  上片起首兩句,從城上和城下兩處著墨,聲形兼備、富於動感地描繪春景,勾勒出一幅城頭上鶯語陣陣、風光無限;城腳下煙波浩淼、春水拍岸的圖畫,使讀者隱然感覺到主人公的傷春愁緒,從而為下文的遣懷抒情作好了鋪墊。

  上片結末兩句轉而抒情,言綠楊芳草年年生髮,而詞人已是眼淚流盡,愁腸先斷,愁慘之氣溢於言表。從表現手法上講,用綠楊芳草來渲染淚眼愁腸,也就達到了情景相生的效果,情致極為悽婉。此二句由景入情,詞意陡轉,波瀾突起。

  過片兩句,從精神與形體兩方面感嘆年老之已至,抒寫了詞人無可奈何的傷感情懷。從中可以窺見,一貶漢東,默默無聞,大勢已去,這對於曾經“官兼將相,階勳、品皆第一”的作者來說,打擊是多麼巨大。結拍兩句將借酒澆愁這一司空見慣的題材賦予新意,敏銳而恰切地扣住詞人對“芳尊”態度的前後變化這一細節,形成強烈反差,由景入情,畫龍點睛,傳神地抒發出一個政治失意者的絕望心情。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臨死前不久的一首傷春之作。上闋由景入情,下闋直抒愁懷。“情懷漸覺”、“衰晚”,一“漸”字,表達出時間的.推移催老世人的歷程,接著,作者又驚異地發現鏡中“朱顏”已“暗換”,進一步表達“衰晚”之感。“今日”雖仍有病,可愁比病更強烈,因而不顧病情而痛飲狂喝,將全詞愁緒推向高潮。

  作者一生仕宦顯達,晚年被貶外放,自覺政治生命與人生旅途都到了盡頭,因作此詞,借悼惜春光抒發他無限的遲暮之悲。詞中用清麗的語言描繪了春聲、春色,首句的“亂”字用得極好,將春景渲染得十分生動熱鬧,而群鶯亂啼已是暮春天氣,這裡也暗含春光將盡之意。作者又用明麗的景色來反襯自己悽黯的心情,以及對於年光飛逝、生命無多的感傷。末二句以借酒澆愁來表現他無可奈何的心境,又隱約地顯示了他對生命的留戀,尤其傳神。整首詞情調極其悽婉。

  作品中的“芳草”、“淚眼”、“鸞鏡”、“朱顏”等意象無不充滿絕望後的濃重感傷色彩,反映出宋初纖麗詞風的藝術特色。

  上片起首兩句,從城上和城下兩處著墨,聲形兼備、富於動感地描繪春景,勾勒出一幅城頭上鶯語陣陣、風光無限;城腳下煙波浩淼、春水拍岸的圖畫,使讀者隱然感覺到主人公的傷春愁緒,從而為下文的遣懷抒情作好了鋪墊。

  上片結末兩句轉而抒情,言綠楊芳草年年生髮,而詞人已是眼淚流盡,愁腸先斷,愁慘之氣溢於言表。從表現手法上講,用綠楊芳草來渲染淚眼愁腸,也就達到了情景相生的效果,情致極為悽婉。此二句由景入情,詞意陡轉,波瀾突起。

  過片兩句,從精神與形體兩方面感嘆老之已至,抒寫了詞人無可奈何的傷感情懷。從中可以窺見,一貶漢東,默默無聞,大勢已去,這對於曾經“官兼將相,階勳、品皆第一”的作者來說,打擊是多麼巨大。結拍兩句將借酒澆愁這一司空見慣的題材賦予新意,敏銳而恰切地扣住詞人對“芳尊”態度的前後變化這一細節,形成強烈反差,由景入情,畫龍點睛,傳神地抒發出一個政治失意者的絕望心情。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卷二雲:“侍兒小名錄雲:‘錢思公謫漢東日(指錢惟演晚年謫隨州),撰《玉樓春》詞曰:“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情懷漸變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往年多病厭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淺。”每酒闌歌之,則泣下。後閣有白髮姬,乃鄧王歌鬟驚鴻也。遽言:“先王將薨,預戒挽鐸中歌《木蘭花》(即《玉樓春》)引紼為送。今相公亦將亡乎。”果薨於隨州。’”可為此詞註腳。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三月,垂簾聽政的劉太后死。仁宗隨即親政,並迅速清除劉太后黨羽。錢惟演是劉太后的姻親,自然在劫難逃。九月,他因為擅議宗廟罪而被免除平章事的官職,貶為崇信軍節度使,謫居漢東。不久,其子錢暖被罷官,姻親郭皇后被廢。該詞就寫於這個時期,抒發了作者政治失意的絕望之情。作品借麗景抒哀情,首句以一“亂”字,就將暮春之景渲染得有聲有色,同時也以此反襯自己年華將逝的悽黯心情,從而形成強烈對比,悽惋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