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孟浩然> 孟浩然《聞砧》閱讀答案附全詩賞析

孟浩然《聞砧》閱讀答案附全詩賞析

孟浩然《聞砧》閱讀答案附全詩賞析

  聞①孟郊

  杜鵑聲不哀,斷猿②啼不切。

  月下誰家,一聲腸一絕。

  杵③聲不為客,客聞發自白。

  杵聲不為衣,欲令遊子悲。

  【注】①:古代婦女搗衣用的板。②斷猿:即斷腸之猿。③杵:古代婦女搗衣用的棒。

  ⑴本詩開頭“杜鵑聲不哀,斷猿啼不切”,語言淺白而內涵豐富,請聯絡下文作簡要賞。(3分)

  ⑵後四句主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4分)

  參考答案:

  ⑴開頭兩句是說杜鵑和猿的叫聲並不悲切,但實際上在一般人聽來,這兩種聲音都是最典型的悲切之聲,作者這樣說,是使用烘托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下句所寫聲的悲切。(劃線處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烘托”,說成“襯托”“反襯”“對比”“比較”,都算對。)

  ⑵主要表達了遊子思鄉的`感情。聽到搗衣聲,詩人想到故鄉的親人可能也在搗衣,頭髮不禁為之愁白。進而設想這令人腸斷的搗衣聲,也許並不是為了搗衣,而是專門搗給遊子聽的,好讓他早點回家。秋夜月下,一聽一想,虛實結合,抒發了遊子思鄉的無限哀傷。(“遊子思鄉”1分,結合詩句具體分2分,“虛實結合”或從其他角度對這四句進行總結,1分。)

  詩歌賞:

  這是一首借聲以抒遊子情懷的詩作。在眾多以“聞”為題材的詩中,這種借聲抒遊子情懷的詩並不多見。

  聲的特點在於“哀”而“切”。每當蕭縈之秋,月明之夜,一聲聲杵,刺破寒空,無不給人以悽楚蒼涼之感。可是為了突出聲之哀,詩人卻不從正面著手,而是先用兩個人們熟知的哀音作為比較:“杜鵑聲不哀,斷猿啼不切。”杜鵑的聲音算得哀了,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詩云:“蜀國曾聞杜鵑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子規即杜鵑,鳴聲悽切,似“不如歸去”,最易引起旅愁思。然而它與聲相比,詩人卻說它“不哀”。斷猿,指斷腸之猿。《世說新語·免》載:“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又《荊州記》引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杜甫亦有詩云:“風急天高猿嘯哀。”(《登高》)“聽猿實下三聲淚。”(《秋興八首》)猿聲之哀,一至於此。可是這裡卻說它“不切”。其實不是真的“不哀”“不切”,這是為了烘托聲。

  鋪墊已足,詩人便縱筆描寫聲。這時詩中主人公遠遊他鄉,月下徘徊之際,忽然陣陣聲,傳入他的耳畔。他不由一驚:“月下誰家?”這聲音好悽苦:“一聲腸一絕。”本來杜鵑聲、猿聲皆令人腸斷,然而對一個經常涉水登山的人來說,已經司空見慣,無動於衷,唯有這月下聲,才能撩撥他心中的哀弦。於是下文轉入自我愁思的抒發。

  “杵聲”以下四句,重在寫自我的主觀“感受。所謂“客”和“遊子”,都是指詩中人物。孟郊以寫《遊子吟》著稱,他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千百年來,炙人口。他還有一首《遊子》詩云:“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也寫得情真意切。這裡既言“客”,又言“遊子”,是一再強調作客他鄉之意。是的,“杵聲不為客”,它是生活中的客觀存在,搗衣婦並非專為惹動遊子愁思才揮動搗衣棒。儘管聲無意,而聞之者卻有心:“客聞發自白。”聽了聲,頭髮不禁為之愁白。古代婦女搗衣,有的是為了寄給徵人,故唐代陳玉蘭《寄夫》詩云:“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此雲:“杵聲不為衣,欲令遊子歸。”是代搗衣婦設想,意為她此時搗衣,並非為了寄給遊子,而是想讓他聽到聲,惹起鄉思,速速歸來。語直而,感情深摯。上兩句分明說“杵聲不為客”,而這裡實際是說杵聲專為遊子而發即“為客”,語言似相互矛盾。其實這是反覆言之,上兩句從遊子角度著眼,下兩句從對面(思婦)寫來,多層次、多側面地描述了聲之苦。

  這首五古不雕章琢句,而是以質樸的語言,傾訴胸中的感情。同是詠,同是寫遊子,但作者能獨闢蹊徑,自出機,寫得真摯感人。誠如蘇軾《讀孟東野詩》所說:“詩從肺腑出,出愁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