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清照> 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賞析

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賞析

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賞析

  【作品介紹】

  《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的作者是李清照,被選入《全宋詞》。此詞當屬李清照前期作品。作者用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含蓄蘊藉的筆致,寫出女主人傷春懷人的悵情懷。傷春、懷人,相輔相成。“崔”、“弄”兩詞琢煉得妙。“弄”字寫出一幅風雨戲雲,陰雲飄卷的動畫面,表現了女主人孜然獨處的悽寂心境。

  宋詞名句“遠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就是出自《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這首詞。

  【原文】

  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

  作者:宋·李清照

  小院閒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註釋】

  ①題解:《草堂詩餘》(楊金本無題)等題作“春景”。《樂府雅詞》等收為易安詞。《詞學筌蹄》等詞書誤作歐陽修詞,明《匯選歷代名賢詞府全集》等誤作周邦彥詞,別本又作無名氏詞。此詞也誤作吳文英詞。

  ②閒窗:原作“間窗”蓋“閒”之誤。帶護闌的`窗子。閒,闌也。閒窗,一般用作幽閒之意。

  ③沉沉:指閨房幽暗,影子濃重。五代·孫光憲《河瀆神》:“小殿沉沉清夜,銀燈飄落香池。”

  ④遠:遠山。五代·顧《更漏子》:“遠參差迷眼。”遠出雲,源於陶淵明《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鳥倦飛而知還。”《樂府雅詞》等作“山”。

  ⑤薄霧:傍晚,黃昏。范仲淹《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宋·韓《蝶戀花》:“斜日清霜山薄暮。行到橋東,林竹疑無路”

  ⑥輕陰:暗淡的輕雲。唐·張旭《山行留客》:“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晚自開,青春白日映樓臺”。

  【賞】

  小、閒、深,正是空閨寫照。而春色深濃,未許洩漏,故重簾不卷,一任暗影沉沉。春情動,更不能形之言語,只可託之瑤琴矣!“深”字是上片之眼。閨深、春深、情深,“倚樓無語”,說三藏七,“此時無聲勝有聲”,蘊藉未吐之深情,更具有無限的韻味。

  下片天,由室內而室外。“遠出雲”見陶淵明《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鳥倦飛而知還。”雲出雲歸,時光亦隨之荏苒而逝,不覺晚景催逼。夜來更兼細風吹雨,輕陰漠漠,“弄”既指風雨之弄輕陰,還指此時、此境中,詞人乍喜還愁的情感波動。結末仍結穴在風雨摧花,欲謝難禁的憂思上。

  歷代詩評家評此詞“雅練”,“淡語中致語”(沈際飛本《草堂詩餘》)。寫閨中春怨,以不語語之,又借無心之雲,細風、疏雨、微陰淡化,雅化,微微逗露。這種婉曲、蘊藉的傳情方式,是符合傳統詩歌的審美情趣的。

  【輯評】

  一、明楊慎《草堂詩餘》卷一:(評“遠出雲催薄暮”句)景語,麗語。

  二、明李攀龍《草堂詩餘雋》卷一:(眉批)分明是閨中愁、宮中怨情景。(評語)少婦深情,卻被周君(誤指周邦彥)淺淺勘破。

  三、明董其昌《便讀草堂詩餘》卷一:寫出閨婦心情,在此數語。

  四、明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一:雅練。“欲謝”、“難禁”,淡語中致語。   五、吳熊和《李清照詞鑑賞》(齊魯書社1986年4月出版):這是一首惜春的詞。春色已深,梨花欲謝,不勝惋惜。言外還流露出對人生的淡淡傷感……“倚樓無語理瑤琴”,既以解悶,又以寄懷。此時的“無語”,是一種特殊的心境,是心有所感、情思亂。但又難以言傳的心理狀態。默默無言之中。實飽含脈脈欲語的深情,因而託之於如怨如慕的瑤琴一弄了。陸游有一首《天》詞說:“情知言語難傳恨,不似琵琶道得真。”瑤琴訴心,琵琶傳恨,有時比之言語確實更便於細訴衷曲,尤其是那種不甚分明而又令人迷惘的閨中春情……末句“梨花欲謝恐難禁”,既有深情的惋惜與眷戀,又有無如之何、難與為力的嘆息與悵惘,與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同其蘊藉,都是理智(花開花謝本自然)與感情(逝者如斯,青春不返)圓融的名句。不過李清照此句,似乎更側重於感情,所以沈際飛評曰:“欲謝難禁,淡語中致語”(《草堂詩餘》正集卷一),比晏殊之“無可奈何”,感情上更為沉至……杜牧詩:“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倚闌干。”蘇軾詩:“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自來詠梨花者,常藉此而發出人生的感喟。李清照此詞,或許也含有這層意思。對於梨花的“欲謝難禁”,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子很容易因青春的漸漸消逝而聯想到自身的命運,不禁引起深心的觸。不過此詞風格輕淡,這層有關人生的感喟在詞中也很輕淡,也在有意無意、若存若亡之間。別具會心者才賞其“淡語”中有“致語”。

  【作者介紹】

  李清照(1084-1155),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 “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等著作,但久已不傳。現存詩文集為後人所輯《李清照集校注》,有《漱玉詞》1卷,《漱玉集》5卷。代表作有《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醉花陰》、《武陵春》、《夏日絕句》等。

  【詞牌介紹】

  浣溪沙(huàn xī shā),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於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上下片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兩體。平韻體流傳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韓詞,是正體。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仄韻體始於南唐李煜。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位不變。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又有《小庭花》、《減字浣溪沙》等二十餘種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