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籍> 競渡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競渡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競渡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競渡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翻譯

  在端午節這天,圍在岸上的人們,驚怕地觀看著群龍在水上嬉戲,不知道原來這是裝飾成龍形的小船。

  船上彩旗獵獵作響震紀空中翻飛,敲響的鑼鼓喧鬧,清清的水流。

  從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國的風俗至今仍存。

  閒暇的日子正適合在江亭喝酒聚會,誦讀《離騷》,哪覺得其中的憂愁。

  註釋

  駭:驚駭。

  木蘭舟:這裡指龍舟。

  青漢:雲霄。

  殷:震動。

  終古:從古至今。

  暇日:空閒。

  高會:指端午節會船競渡。

  鑑賞

  《午日觀競渡》是明代邊貢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從端午節期間戲水,賽龍舟的風俗開始寫起,觸景生情,表明了對屈原的思念,對異鄉的端午風俗的贊同,在閒暇的日子裡總會有一絲絲閒愁。

  首聯是寫端午節人們觀看賽龍舟的場景。表現了端午節時期熱鬧的場面。

  頷聯全面描寫了龍舟的裝飾,賽龍舟的熱鬧場面。

  頸聯進而轉向了對屈原的思念。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會祭念屈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風俗至今仍然存在。

  尾聯直接抒情,誦讀《離騷》,吐露了詩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

  這首詩沉穩平淡,風格樸質,包含著詩人對愛國民眾英雄的崇敬心情。

競渡詩原文賞析及翻譯2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翻譯

  在石溪住久了開始思念端午時節的場景,在驛館樓前觀看開始行動的`時機。

  鼙鼓初擊時似雷聲,獸頭吐威。

  萬人衝破齊聲呼喊,跳躍著的浪花與飛鳥爭先恐後。

  多條船像龍一樣的向前衝去,果然獲得了錦標歸來。

  註釋

  發機:開始行動的時機。

  鼙:古代軍中所用的一種小鼓,漢以後亦名騎鼓。

  譀:吼叫;叫喊。

  錦標:競渡(賽龍舟)的取勝標誌。

  鑑賞

  《競渡詩》描繪了端午時節龍舟賽上,鼙鼓初擊,獸頭吐威,萬人助喊,多船競發的動人場景。

  頷聯採用“鼙鼓、獸頭”渲染龍舟待賽的競渡氛圍,畫龍點睛,以點帶面;頸聯採用“衝波、鳥退”襯托龍舟比賽的競渡速度,視野開闊,以景襯人。

  詩中表面描繪龍舟競渡的場面,實則諷刺阿諛奉承的小人。萬事都有改變的可能,開始風光的不一定始終風光,做人不能見風使舵,而要腳踏實地。

競渡詩原文賞析及翻譯3

  競渡詩/及第後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唐代 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譯文

  在石溪住久了開始思念端午時節的場景,在驛館樓前觀看開始行動的時機。鼙鼓初擊時似雷聲,獸頭吐威,萬人衝破齊聲呼喊,跳躍著的浪花與飛鳥爭先恐後。多條船像龍一樣的向前衝去,果然獲得了錦標歸來。

  註釋

  發機:開始行動的時機。

  鼙pí:古代軍中所用的一種小鼓,漢以後亦名騎鼓。

  譀hàn:吼叫;叫喊。

  錦標:競渡(賽龍舟)的取勝標誌。

  賞析

  《競渡詩》描繪了端午時節龍舟賽上,鼙鼓初擊,獸頭吐威,萬人助喊,多船競發的動人場景。

  頷聯採用“鼙鼓、獸頭”渲染龍舟待賽的競渡氛圍,畫龍點睛,以點帶面;頸聯採用“衝波、鳥退”襯托龍舟比賽的競渡速度,視野開闊,以景襯人。

  詩中表面描繪龍舟競渡的場面,實則諷刺阿諛奉承的小人。萬事都有改變的可能,開始風光的不一定始終風光,做人不能見風使舵,而要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