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耒夜坐原文翻譯
張耒的夜坐此詩作於晚年,寫景中有寄託。 這首秋夜即景詩,上聯寫景,突出了清幽寂靜之意;大家不妨來看看小編推送的`張耒夜坐原文翻譯,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夜坐
張耒
庭戶無人秋月明,
夜霜欲落氣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謝,
數葉迎風尚有聲。
作品翻譯:
寂靜的前庭空無一人,只有秋月仍舊明亮。夜裡的清霜將要落下,空氣中也充滿了清朗的氣息。梧桐樹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樹上的梧桐葉迎風搖擺,發出了些許聲音。
賞析:
這首秋夜即景詩,上聯寫景,突出了清幽寂靜之意;下聯景中寓情,用殘葉迎風尚有聲響來抒發“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胸懷與抱負,詩寫得蒼涼悲壯,雄勁有氣勢。
此詩寫秋風殘葉,卻不寫其衰颯敗落,而突出其不懼風寒的神韻。此與蘇軾一派在哲宗紹聖時期所受苦難的歷史背景有關,也是宋代士人的孤高品格的象徵。這也是一種人文意趣。
作者簡介:
張耒(1054~1114),北宋詩人,字文潛,世稱“宛丘先生”。他由主簿、縣尉,官至起居舍人,故後世又稱“張右史”。新舊黨爭中,他受到蔡京等的迫害,一再被貶黜;晚年居陳州,因有“柯山”之號。早年以文章受蘇轍賞識,因得從學於蘇軾,與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同為“蘇門四學士”。他的詩以平易明暢、流麗自然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