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心理安全教育與學生管理的融合論文

心理安全教育與學生管理的融合論文

心理安全教育與學生管理的融合論文

  1大學生心理問題現狀及原因

  1.1大學生心理問題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高校擴招政策的影響,高校在校學生承受著競爭日益加劇、人數不斷增多、社會環境日益複雜等多方面壓力,這無疑給大學生帶來了無形的心理負擔肖這些心理壓力不能有效釋放時便會引發各種心理問題一項以全國1.26萬名大學生為物件的調查顯示:20.23%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存在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約為3%.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和疾病主要有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空虛心理、挫折心理、性心理問題、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團青春期心理學之父—美國心理學家斯坦利?霍爾認為庸年期是人“心理上的斷乳期”.是人生中一個不安定的過渡段.是一個“狂風暴雨”的階段近年來高校大學生因各種心理問題而引起的自殺、兇殺等案件時有發生並呈現增多的趨勢.典型的案例有2004年的馬加爵事件以及發生不久的復旦投毒事件等等.

  1.2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因心理問題導致的悲劇無疑讓人扼腕嘆息,那麼心理問題的產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1.2.1學習的壓力.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以及獨生子女的日益增多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也越來越高,由此導致大學生的學習壓力並沒有隨著高考的結束而迅速減小.大學校園中也充斥著學科考試、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以及各類資格考試等等.面對著就業形勢的嚴峻和父母的期望,大學生們只能繼續承受著學習的壓力.

  1.2.2人際關係問顆.大學生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學習、生活、社會實踐等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關係.大學是學生走向社會的一個過渡期是個“小社會”六際關係也較之於小學、中學變得相對複雜.如何和老師相處、如何和共處一室的室友或同學相處、如何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和社會人士進行很好的相處都是大學生們要獨立面對的問題.在處理這些複雜的關係時她們可能會遇到前所未有的問題加果處理不當都會對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

  1.2.3依賴感的缺失.在中學階段學生多數離家較近父母成為他們依賴的物件,即使是住校生也能從老師那裡獲得依賴感和安全感加之多數在本地區就讀中學相似的文化背景、口音、生活習慣和熟悉的環境也給學生帶來精神慰籍.一旦進入大學後莊活和學習的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新的大學集體成員來自於五湖四海語言也多種多樣,生活和學習習慣也各自有異,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度也較之於中學階段相對減少,失落感的產生和依賴感的缺失在沒有正確引導的情況下非常容易導致心理發生畸變.團

  1.2.4情感問題.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們感情較為敏感、易衝動池對異性充滿好奇,當他們在感情問題上出現挫折或者矛盾的時候,有些學生不能適當的疏解內心的失落和憤恨,長此以往便內心鬱結產生心理問題甚至做出衝動的舉動.

  1..25家庭原因.很多例項證明很有具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背後都有一個不完美的家庭或是單親家庭、或是離異家庭、或是父母不和等等家庭的不圓滿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對孩子的成長以及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即使是已經成年的大學生也需要家庭的溫暖,而不圓滿的家庭給予不了正常家庭能夠給予孩子的更多關愛和精神支援,與孩子溝通也相對較少,種種的原因使得孩子的內心世界變得不再那麼美好、甚至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2心理安全教育與高校基層學生管理的融合

  大學生因心理問題而導致的悲劇是所有人都不願意接受的無論是對家庭、學校甚至是社會都有著不同尋常的深刻影響.隨著獨生子女的比例逐漸上升這種悲劇的發生對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同學無疑是一種致命的打擊和傷害.而如何阻止或是預防這些悲劇的不再發生成為社會、高校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隨著這一問題的提出洛個高校也已經逐漸開始行動:

  2.1心理安全教育現狀

  2.1.1心理安全教育效果不明顯.隨著近幾年大學生惡性的事件的增加,高校逐漸意識到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池有部分高校開設了安全教育課程而心理安全教育便是其中一部分.然而高校安全教育過程卻存在落於形式化的現象裸堂上的教育主要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不能深入到實際的教育管理過程中,學生將安全教育與其他課程同等對待從為透過課程考試就算是結束了這使得教育效果不能夠深入人心,學生也很少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現實的生活當中,當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還是選擇自我逃避,不能勇敢的面對現實而向身邊的老師、同學尋求幫助.

  2.1.2心理安全教育設施不夠完備.在師資隊伍上面大部分高校安全教育課程是由某一職能部門或者輔導員來擔任的這一人群很少是科班出身池沒有受過專業化的培訓,這無疑會對心理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產生影響;心理安全教育多停留於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而理論知識只是對現實教育具有指導意義,在實踐過程中則需要相關的儀器或設施來完成心理測試等工作,而在理論教學過程中並沒有引用這些工具作為教學用品.

  2.1.3心理安全教育的方式較為單一當前大學生心理安全教育主要是以課堂教育、展板宣傳等方式進行形式較為單一,內容不夠豐富不足以引起學生的關注和濃厚興趣.自從高校開始意識到大學生心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教育也逐漸進入課堂;高校內學生社團也經常採用展板宣傳的方式進行大學生心理安全教育.但是僅僅靠這些方式不足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大多數學生也沒有真正意識到將此種宣傳的真正意義所在,即使有學生有心理問題也難以透過這種方式予以解決這將導致教育效果不明顯形式大多大於實質.

  2.1.4心理安全教育監督機制不夠完善.當前高校安全教育的教育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段有形成系統化、整體化的教育機制理論教學結束後並沒有透過有效的方式對教學效果進行檢驗分析,只是教學而沒有成果檢驗這使得課程設定成為一種虛構.

  2.1.5心理安全諮詢工作開展效果不佳.即使大部分高校已經開設了心理安全諮詢中心,然而真正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很少主動去進行心理諮詢,學生們的心理安全教育意識還不夠到位面對問題時還是選擇自我承受這使得心理安全諮詢中心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對於問題的解決更是望塵莫及.

  2.2心理安全教育與高校基層學生管理的融合

  鑑於當前高校心理安全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將心理安全教育融合在高校基層學生管理中成為一種必要的並且將會是更有效的方法而且很多高校正是在這樣做.

  2.2.1高校基層學生管理者與學生接觸時間多、距離感小.高校基層學生管理者主要是指輔導員,離開了父母的大學生們突然失去了依賴感,這使得他們不得不迅速找到感情的寄託而除了同學之外輔導員與學生的接觸比其他教育工作者更多一些.與學生接觸的時間越多就越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走進學生的心裡使得學生減小戒備心理、放下心理負擔更容易坦誠相待、敞開心扉.當學生髮生心理問題時他更願意跟有親和力的輔導員訴說這也便於輔導員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或者透過勸誡學生進行專業的心理諮詢等方式來解決心理問題.

  2.2.2高校基層學生管理者對學生情況的瞭解更詳盡.毫無疑問的一點是,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我們對問題了解的程度大大地影響著我們的解決速度,因為這使得我們對問題的認識更深入、更全面.高校輔導員不僅是大學生學習上的良師更是生活上的益友措助於他們工作的方便性他們可以透過寢室走訪、班長彙報等多種方式瞭解到每個學生更多更詳細的資訊.對於學生心理上的變化他們能更快掌握情況,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甚至可以透過這詳盡的瞭解迅速找到問題的出發點和切入點而這些恰恰都方便於他們對學生進行心理安全教育.

  2.2.3基層學生管理者有更多的工作經驗,對於心理教育能起到有效的作用.經驗總結法是教育管理歷史上最早使用的方法.因為人類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的早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育經驗總結為基礎的不管中外都是如此.在教育管理工作迅猛發展的今天經驗總結法的科學化、規範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在克服了自身許多缺陷或侷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已經成為教育管理的一種重要的方法,它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基層學生管理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這使得他們從中積累了更多的管理經驗.而很多心理問題是具有相似性的對待相似的問題我們常常可以透過利用經驗來更快捷、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2.2.4基層學生管理者可以透過開班會、談心等多種方式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安全教育,這使得對這個敏感話題的提出沒有那麼突兀和尖銳,讓學生意識到心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時不會讓他們感覺這種教育是遙不可及的、不關乎於自己的問題.談心等這種帶有關心色彩的方式可以去除課堂教育、展板宣傳等方式的生硬感和距離感她們也可以參用開展文化活動形式來促進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更多的歡樂和交流對於平時內向、自卑、自閉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緩解心理壓力的利器.

  總之,心理安全教育與高校基層學生管理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依賴的關係廠個好的基層學生管理者能及時發現學生心理問題並預防悲劇的發生,而一個完善的心理安全教育和諧的師生、同學關係也能促進學生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這種融合不僅是對課堂教育不足的一種彌補也將會是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