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1

  一、課前交流,吸引學生。

  課前交流時我很好的用語言吸引了學生,讓他們喜歡上我;另一方面,我用“善思之星(就是能積極開動腦筋,舉手回答問題的小朋友)、繪畫之星(就是能將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很好的透過繪畫表現出來的小朋友)、小點評家(就是能用這節課的知識說出別人哪裡畫得好,提出恰當建議的小朋友)不知道誰會被評上呢?”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熱情。

  二、互動體驗,活躍氛圍。

  1、絲帶拉直是靜止的,怎樣讓絲帶動起來?此時,我讓學生拿著絲帶體驗嘗試,很好的拉近了師生距離。

  2、老師也喜歡畫畫,瞧!老師還帶來了自己的三幅作品,請大家來評評,哪幅畫的:出示課件《三顆樹》板書:疏密有致。透過讓學生評價老師的作品,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也拉近了師生的距離。

  3、課前歌,生唱師打節奏,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引導到位,配合默契。

  1、動起來的線條我們都是用什麼線條表示的?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會動的線條就是“曲線”。

  2、欣賞誰的圖片是我故意將三幅不同動感的水放在一起做對比,於是,學生很容易就發現第一幅平靜,第二幅舒緩,第三幅強烈。

  3、正是這些舒緩不一、或多或少、有序無序的動感曲線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生機和不同的美感。由於前面的情境創設到位。所以我接著丟擲一個問題:如果生活中所見之處都是直線會怎樣?很自然的引起學生想象。有的學生說:“大海將沒有了波濤”有的同學說:“柳樹都是直的”有的說:“裙子飄不起來了”我覺得把學生的想象力啟發出來了。

  四、環環相扣,銜接緊湊。

  1、在欣賞雷鋒小學同學的作品時我說:“瞧!雷鋒小學的小朋友用會動的線條讓他們的畫動起來了,你想用會動的線條讓什麼在你的畫面上動起來?”這樣就很自然的過渡到下一環節,學生討論作畫。

  2、在評價環節我用自己用曲線製作的小手當小禮品要送給表現出色的同學,故意只做了一個,可有很多同學畫的不錯,於是我說:“怎麼辦呢?老師有辦法。其實它做起來非常簡單,瞧!老師還用了什麼線條?”這就一下子把學生引導了課外拓展上,感受曲線的多種作用。

  當然,讓我感到欣慰的同時,我也感受到自己還有許多不足,最明顯的就是:沒把一節課的時間恰當的分配好,講的時間太長。另一方面是,語言還不嚴謹,有時還重複囉嗦。這些都是以後需要改進的,當然,它們也都是我的經驗。

  總之,這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但也不乏精彩之處,是我從教以來比較滿意的一節課,以後我還會努力,相信自己是可以不斷進步的。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2

  《綵線貼畫》:

  我這一節課優點在於教學比較緊湊,比較簡練、明確。重在充分發揮學生以小組合作創作的精神。課堂上,我很注重對學生的評價,沒有想到學生對作品的欣賞和評價語言也運用的比較好,對優秀的作品的感受和想法,對其他學生的作品觀點和看法,能夠清晰的表達清楚。我也能把握整個課堂一直沉浸在快樂的氛圍之中。本節課中我能融合新課改的教育理念,關注、鼓勵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動眼、動手、動腦、動口的活動中,學會用綵線製作貼畫的方法,並能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適時評價鼓勵,充分體現了評價的激勵、導向和調控功能,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時時刻刻感受到我能行、我最棒。此外,本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在本課展示作品的時候,應該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時間充分的時間去展示。因此,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流利地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我反思整個課堂,感受自己駕馭課堂能力和應變能力還需要加強,教學語言有待於進一步簡練和提高。多向其他教學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使自己早日成長。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3

  《彩墨遊戲》:

  本課是一節“造型—表現”領域的課程,透過教學讓學生在遊戲中感受彩墨與宣紙的特性,體驗彩墨畫的樂趣,並進行簡單的技法練習。讓學生在充分的藝術實踐中發揮主動性。鑑於上學期學生已接觸過一堂彩墨遊戲課了,對彩墨畫的繪畫形式有了一些瞭解,對彩墨畫的表現方法有了一些經驗。

  因此,我將教學重點放在讓學生認識繪畫語言——點、線、面,學習用簡單的技法進行表現,在彩墨遊戲中去發現彩墨與宣紙產生的一種特殊變化,從而感受和體會中國畫特有的魅力。由於是一堂帶著遊戲性質的課,重在讓學生得到一個彩墨的體驗,能夠悟出點什麼來。透過這堂課的練習,讓學生都得到了鍛鍊與愉快的'體驗。

  不足之處,繪畫語言的介紹和作品欣賞環節在全課教學設計中比重過多,還可精簡,將時間補充到自主探究和演示環節,增加用筆用色用墨的技法探究和教師範畫,豐富學生遊戲表現的技法,讓學生在玩中發現,在玩中學習,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充分體驗彩墨遊戲的樂趣。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4

  我覺得學生在製作底座的過程中浪費了很多時間,為了節省製作底座的時間,也為了讓這節課的重點造型設計更突出,我決定改變原來單純用卡紙製作底座的方法改為用多種材料來製作,我讓學生帶了一些生活中的廢舊材料,比如瓶蓋、廢紙杯、酸奶瓶等材料,同時也帶了一些裝飾性材料,比如舊毛線、廢布角、卡紙、彩泥等。這樣一來,這些半成品的底座學生直接用透明膠一粘就可以了,這樣就節省了大量時間,而在造型上因為材料的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透過這節課的教學,我也發現了小組合作的重要性,這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也讓每個孩子都得到了參與的機會,更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上了這一課之後,我也發現了還存在如下問題,在引導學生想象時,雖然學生設計的造型新穎奇特,五花八門,但是有時候他們所帶來的材料根本做不出他們要做的造型,如果我在引導學生想象時在前面加個條件就好了,即根據自己所帶來的材料進行設計,這樣就更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因為時間關係,有很多東西還沒有來得及去發掘,比如底座的高矮、長短及形狀決定了所造型的形象,決定了蛋殼是做頭部還是做身體。總之,透過這次的一課多研活動,更增強了我上好美術課的決心,上好一節好的美術課,是學生愉悅的體驗。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5

  《畫中的線條》一課,其教學目的就是,透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線條的作用力和表現力,學習運用對比觀察、欣賞畫面的方法,進而充分地感受到線條這種造型語言的無窮魅力。為了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教學中我透過語言的提示、摸不同質感的物體(粗糙的樹幹、絲綢)等各種感官上的刺激設計一些練習,要求學生畫出有情感的線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如“剛強有力的線條”、“溫柔的線條”、“奔放的線條”、“平靜的線條”、“煩躁的線條”、“瀟灑的線條”、“猶豫的線條”等等。透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線條的無窮魅力表現出不同線條的。

  透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線條的表現力。學習觀察、欣賞畫面的方法,進而體會、認識到線條這種造型語言的魅力。

  線條是最基本的美術造型語言,線的表現力極其豐富:水平線有廣闊、寧靜感;流動的曲線使人感到柔和、輕巧、優美,給人輕快愉悅的感覺……線的粗細、剛柔、滑澀、虛實、疏密等變化產生不同的美感。

  理解線條的節奏與情感是比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識技能和創造思維,要讓三年級的學生在短時間內瞭解不同線條表達各種不同的情緒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上課時我準備了幾件物品,如鉛筆,樹枝,樹葉、蘋果等讓學生用線表現出來,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感性地認識線條,感受線的魅力。在課堂中我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參與有趣的美術遊戲,增加了直觀性,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6

  《我的喜怒哀樂》一課是學習運用誇張、變形等方法來表現人物的不同神態,教學時間為兩課時:一課以線描寫生為主,一課以色彩表現為主。第一課時學生都能對著鏡子或照片用線描的的方式畫自己。在第二課時的作業要求學生用一種合適的色調畫自己的一種心情。在作畫時,學生就說:“為什麼要塗上那麼多的顏色?”學生馬上在座位上唧唧呱呱地議論開了,於是,各種答案出來了:“塗上那麼多的顏色。就看起來漂亮啊!”“我看那是亂塗。”面對三年級的學生,他們能注意到作品表現的細節,這是可喜的。那麼需要對學生解釋這是環境色、固有色、光源色等概念嗎?我猶豫了一下,對學生說:“那麼我們就來互相觀察同桌的臉,看看你能找到幾種顏色?分別是什麼顏色?”學生們又開始激動起來:“我找到了x。”“我找到了粉紅色。”“我還找到了青色。”“我找到了有點像咖啡的。顏色。”“我找到了*。”“她的臉上有很多顏色呢。”

  經過觀察,學生敢大膽地運用色彩進行表現了。

  課後,我想:今天我是引導學生透過觀察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不錯,可是在備課時我有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過“為什麼要塗上那麼多的顏色?”這個問題呢?顯然我是沒有想過的。所以雖然我用很好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在給另一個班上課時,我就讓學生欣賞自畫像系列作品,如凡高的作品等。透過欣賞討論評述研究,學生很快就理解了用各種豐富的色彩來表現人物面部表情的原理。創作時非常自然地運用多種顏色來表現了。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7

  遊樂場是小學生最喜歡的地方,也是小學生最想去的地方。小學生對遊樂場充滿了嚮往。考慮到小學生的興趣點,今天上了《遊樂場》這節課。

  我將本活動的目標定位為:

  能把自己看到的、喜歡的遊樂場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2.嘗試用豐富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繪畫內容。

  大部分小學生都去過遊樂場,對遊樂場中有哪些事物、裝置非常瞭解,有一定的經驗。整個活動較順利。學生在繪畫過程中,也能結合自己的遊玩經驗進行繪畫,內容較豐富。

  活動第二環節,是讓學生說一說我看見的、心目中的遊樂場。我認為這一環節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幼兒在這一環節中非常積極,爭先恐後地回答自己的見聞。有的說到像大轉盤一樣的摩天輪,有的說到旋轉木馬,有的說到好玩的滑滑梯,有的說到刺激的過山車,有的說到盪鞦韆,有的說到馬戲團。學生在講述過程中,回憶了自己的經歷,同時也豐富了其他學生對遊樂場的認識,為下面的繪畫活動打下基礎。

  孩子的想法是無窮無盡的。教師讓學生自由講述,豐富了學生的經驗。雖然也為學生提供了範畫,但在繪畫過程中,學生仍能根據自己的想法繪畫自己喜歡的遊樂園,非常棒!

  當然,在活動中也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我發現個別學生在塗色方面還不夠好,教師需加強個別學生的塗色訓練。在活動中也要注意個別差異,幫助能力較弱的學生。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8

  《我們來下棋》一課,是“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課目,將繪畫、手工製作和遊戲結合起來,既佈置了立體造型設計,又有平面圖形設計,讓學生充分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逐步培養學生設計意識,又要注意活動的功能與目的,本課將學習任務分為兩個活動。

  活動一是製作立體棋子。活動二是與同學合作動手設計一幅有趣的遊戲棋,並和同學玩一玩。 教材上展示的棋子均為立體造型,都採用擬人、擬物的方法將平面的文字轉變為可視的立體形象。製作棋子的資料可謂多種多樣。如小罐子、小瓶子、紙筒、球、小方盒等為主要造型資料,還包括彩泥、彩紙、線、繩、彩筆等輔助資料,方法更是不拘一格:有彩泥的塑、剪刀的剪、膠的粘合、筆的彩繪、紙的拼貼、紙盒的插接組合、線狀資料的纏繞等等。其中,棋子“王”和“後”用的是彩泥、乒乓球和捲紙筒等資料,在造型上抓住了王的威嚴與睿智,後的雍容與大方的特點,使得角色身份一目瞭然,且詼諧有趣。製作“馬”的棋子時,採用簡化概括方法,只用彩泥塑出馬的頭部。“兵”則先用彩紙撕出士兵的盔甲、寶劍和堅盾,用膠裝飾在紙筒上,這樣,一位持劍持盾威風凜凜的蓄鬚士兵馬上出現在眼前。

  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要儘量做到簡單易懂,讓學生一下就能明白,說話是有藝術的,掌握好說話的方法很重要。我會一直學習下去,因為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9

  《六面怪臉》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的心理,符合學生的年齡。美術課的主要任務是聯絡學生的學習生活內容,透過引導學生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的遊戲方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愉悅,激發學生的豐富想象,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所以在課堂上,我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讓學生自己觀察教師製作的“六面怪臉”來探究方法,一個是從在課本上學習,同時展示摺紙步驟圖,解析虛線為折線、實線為剪下線、陰影部分為貼上部分。在思考中找到解決的辦法。

  課改中非常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我們教育的物件是有思想、意識、情感、慾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與教育研究的基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都應該是人,我們不僅要將學生視為教育的主體,更應切實地將他們看作教育過程的平等參與者、合作者。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教學關鍵在於“授之以漁”,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是“魚”,而應該是捉魚的方法。所以在指導學生製作方法時採用讓學生欣賞範作,並讓學生透過拆一拆、拼一拼、看一看、做一做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獲得製作方法,瞭解所需的材料。改變了原有灌輸現成知識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拿著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斷找到適合他的“水”,即學會學習,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學力。學會方法,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和手工操作能力。才能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意得到展現和發揮。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10

  《恐龍世界》一課是一節非常有趣的繪畫創作課,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喜歡看關於恐龍的書籍,聽關於恐龍的故事,玩關於恐龍的玩具。“恐龍”是種神秘奇特的動物,沒有任何人見過真正的恐龍是什麼樣子,人們見到的恐龍圖案全是科學家們透過發現它的化石來還原它的形象。這給我們這些想像力豐富的孩子們留下了許多想象空間。

  由於恐龍的種類很多,形態各異,共同點不好總結,因此本課教學大多以教師講述、演示為主,其目的也是儘可能節省教學時間,為學生了解恐龍的有關知識提供充足的時間保障,但卻忽略了學生自主、探究性的學習過程,教學主體似乎有些錯位。在繪畫中,忽略了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僅僅採用了獨立創作的方式;同時也忽略了繪畫表現的多樣性,沒有鼓勵學生用學過的多種繪畫方式進行表達,大多數學生都以兒童畫這一表現形式來完成作業。學習方式和創作方式都顯得過於單一。

  總體來說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已順利完成,從孩子們的作業來看,都能表現出不同恐龍的外形特點。他們透過本課的學習,能用花紋和鮮豔的色彩對恐龍進行想象和裝飾,他們的作業也都能給人們美的感受。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11

  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課已不再是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了。素質教育已滲透到了美術教學中,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一節好的美術課就好比一個樂園,讓學生學在其中,疑在其中,樂在其中。

  <線的秘密>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不用教,生來就會用線繪畫,而怎樣引導學生用線傳情達意呈現美感,是教學活動體現美術教育功能的關鍵。本課線的秘密以線繪畫為造型訓練的手段,引導學生了解、掌握、運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組織原理進行創造表現。

  一、課初的激情導課

  在起初備課時我一找朋友和猜謎語的方式進行對陶罐形的解決,但是經過推敲之後覺得直接以課件呈現,進行圖片對比,會更快更好的讓學生自己對陶罐“形”的理解。導課的目的是讓學生進入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二、課堂的目標實現方面

  第二目標是:欣賞並參考彩陶紋樣,掌握用線裝飾物體的基本步驟與方法,描繪出罈罈罐罐。在這裡想談的是對圖片的分析要有深度,在目標中“掌握用線裝飾物體的基本步驟與方法,描繪出罈罈罐罐”看似簡單,但涵蓋得的內容卻很多,如果分析圖片時不到位,那麼學生的繪畫就毫無目的去進行了。在選定圖片中首先要有代表性,我選擇其中一個《舞蹈紋彩陶盆》,首先是盛水用的器具,當時人們席地而坐,在罐口的部位,把人們生活中載歌載舞的場景繪了進去,有主次有節奏的表現人們為美好生活慶賀或祈福的記載。聰明的古人在五六千年以前就用概括的方式,將複雜的具體物象概括成抽象又簡單的幾何形象,再經過有疏密、有節奏、有規律的排列之後,將主要部分突出,展現除了美麗的彩陶文化。

  三、深入探究部分

  只有學生理解了彩陶裝飾中有“先人來自生活中美的感受”,而裝飾美化陶罐是將學生引入對線條的排列的一種形式美的法則中,將無意識無想法的去隨意裝飾變成對美的感受表現。所以線條表現的粗細、長短、排列的疏密與點線面的重複、變化構成的美麗圖案。

  在此環節中,只有教師有取捨,有深度的合理安排,才能將裝飾陶罐作為審美和傳承歷史文化並存的一堂好課,才能從學生參與、分析到畫陶罐和裝飾陶罐成為一種自然的審美與表現美的過程。

  在檢測與拓展部分,更多的形式與生活相聯絡的拓展應體現,這樣在傳承方面會讓學生思路更寬。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可能落實方面還不是很完善,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將會繼續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認真上好每堂美術課。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到對美術的學習是一種沒有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12

  《畫中的線條》教學反思

  今天我還加了一個環節:讓學生用不同的線條表達不同的情緒。並讓所有的孩子都上黑板上來畫。經歷這一環節後,學生對線條的理解更進一步,尤其是作者為什麼要在此處運用這種線條,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緒。在區域性臨摹中把握的比較準確。

  第二課《恐龍世界》教學反思

  俗話說:“畫鬼容易畫犬難”,也許正是因為沒有見過真正的恐龍,學生製作起恐龍來還真是放得開手。造型大膽多樣,色彩鮮豔奪目,動作生動精緻。

  《我們的社群》教學反思

  雖然每天從自己家樓下經過,可是許多學生還是隻能說出,不能畫出自己社群的景象。看來最熟悉的景色如果不留心觀察也會是熟視無睹。藉此我向學生展示羅丹的名言:“對於我們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

  第四課《會動的線條》

  線條是繪畫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來表達感情的重要要素,而線條的波動能帶給人不同的運動感受,線條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本課旨在讓學生理解感受具有動感的線條的表現方式和視覺衝擊,體驗線條造型的美感。學生基本能夠掌握線條運動的規律,畫面上的事物能夠用會動的線條來表現。但由於養成的繪畫習慣,動感還不夠強,今後在這方面還要多強調,多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