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稿件> 學生重陽節講話稿範文(精選6篇)

學生重陽節講話稿

學生重陽節講話稿範文(精選6篇)

  在現在社會,我們用到講話稿的地方越來越多,講話稿一般是開會前或出席重要場合前準備的發言稿。寫講話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重陽節講話稿範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重陽節講話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來自xx班,名叫xx,今天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走到這個講臺是受到了很多同學和老師的鼓勵和幫助,請讓我在這裡感謝他們!本次我的演講主題是“九九重陽敬老人”。

  重陽節是我國的自古以來的傳統節日,有著很多的習俗,例如登高、賞菊等等,但是最知名的還是在這個美好節日中去探望老人,這也表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因此重陽節又有一個別號——老人節。

  我們每個人都有著長輩老人在身邊照顧,老人的性格可能各不相同,有溫和、有嚴肅、有喜歡開玩笑的,也有喜歡嘮嘮叨叨的。但是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每個老人身上都有著自己的故事,除了他們本人以外並沒有多少人知曉。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我曾經在新聞上看過的一個故事,一名老人平日裡默默無聞,他的家人子孫們也都不知道他的過去經歷,直到他有一日病重,翻找老人的物品的時候,才發現這名老人居然是一名曾經的戰鬥英雄!參與過多次戰爭歸來,有著一枚枚閃亮勳章的英雄。

  我這才發現,原來每個老人背後的故事,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哪怕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也可能像《活著》裡面的老人一樣有著深刻的故事,這些故事可能有好有壞,又心酸有喜悅,蘊含著我們國家從弱到強的路程,蘊含著我們這幾十年來的生活變遷。

  尊敬老人,尊重他們的經歷,尊重他們曾經對我們這個小家,對我們這個社會大家的貢獻。我們就應該要好好的關愛他們,照顧他們,讓勞累了一輩子的老人能夠在晚年有著兒孫陪伴的天倫之樂。

  尊老敬老什麼時候都可以,只是這個節日特別適合罷了,我希望我們大家能夠將觀念轉變過來,不要只想著重陽節的時候就敬老,節日只是個提醒,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優秀中學生,應該要做到以身作則,作為國家的未來主動向曾經為我們祖國做出貢獻的前輩獻上我們的愛心,接下他們肩膀上的擔子。

  我相信,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們,能夠秉承著先輩的夢想,在各個方面都取得突破,在各行各業都有我們中國的紅色巨龍盤繞,改變世界、引領世界!我們將為了這個目標,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加倍的努力,用汗水澆灌成功,用知識點亮未來。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學生重陽節講話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705班的xx。今天我的國旗下演講主題是:感恩。大家知道上週三是什麼節日嗎?是重陽節。重陽節不僅有許多傳統習俗,更是學會感恩的日子。

  如何感恩?

  先來講幾個關於感恩的故事吧:韓信少年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勤奮,卻無以為生,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垂釣用魚換飯吃。淮水邊上有個 “漂母”,見韓信可憐,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天天如此。韓信深受感動。後來,他被封為淮陰侯。但是他始終沒忘漂母的一飯之恩,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非常艱苦。冬夜,黃香想,父親就寢時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小黃香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裡,給他鋪好被,然後鑽進父親的被窩裡,用體溫暖了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後來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負眾望,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如何感恩?

  我們不僅要學會感恩,還要付諸行動。那麼,如何感恩呢?

  1.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放學了,一到家,看到滿桌豐盛的佳餚,你是否說過一聲“謝謝”亦或是稱讚?父母對我們的關懷,要懂得用言語回報。

  2.在節假日裡,不一定要刻意的去贈送一些昂貴的.禮品,可以送一些有意義的禮品。平時多幫父母做些家務,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感恩父母。就像黃香溫席,默默地為父母付出,就像父母為我們付出一樣。3.不僅僅要感恩身邊的親人,更要感恩幫助過我們的人。韓信在落魄時得到了漂母的幫助,在有所成就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依然不忘漂母。

  藉著重陽節,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做起,感恩身邊的溫暖吧!我的國旗下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學生重陽節講話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我是xx,在這個充滿愛的日子裡,我很高興能夠在此發表演講,伴隨著秋天涼爽的氣息,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農曆初九重陽節,這一天特被稱為“老人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提議,在這秋風和煦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祝身邊的老人節日快樂!

  敬老、愛老、尊老始終是我們所提倡的,不管到了哪一輩,我們都應該毫不猶豫的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眾所周知人的理想信念和三觀都是通過後天的塑造,沒有人是與生俱來就懂得什麼是理想抱負、什麼是正確的三觀,在敬老愛老精神上依舊如此,我們要從小培養這種意識,從小事做起,一個小小的舉動或許都會幫助到他們,所以我們要學會如何去幫助身邊的爺爺奶奶。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放假回家時,多陪他們說說話,學習工作時,抽出時間和他們打個影片,真正的愛老敬老是貫穿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中的,我們不一定要去做多麼轟轟烈烈的事情,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便能讓他們感覺到溫暖,這就是真正的意義。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老人愛心座椅、老人專用通道、老年人特殊視窗等等,這是我們國家對老年人的照顧,那麼作為國家中的一員,我們又有什麼樣的理由不去踐行這種美德呢,在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倡議:

  1、一個星期至少給家中的老人打一次電話。

  2、送給他們一件親手挑選的禮物。

  3、不定時抽出一天時間陪伴家中的老人說說話。

  4、在路上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及時地伸出援手。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裡,我們更應該去關注身邊的老人們,重陽節的意義是對我們的提醒,但實際上敬老愛老絕不僅僅只是這一天,我們要將這種精神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最後在這祥和的一天,衷心的祝願全天下的老人身體健康、長壽無疆,同時作為晚輩的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讓這份愛時時刻刻存在!謝謝大家!

  學生重陽節講話稿4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二四班的駱子珩,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重陽節,給老人一份愛

  秋風蕭蕭,白雲悠悠的日子裡,我們會不由想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重陽節,確是這樣一個登高望遠,令人心曠神怡的好時節。

  而九九重陽,使我想到的不僅僅是賞菊登高,佩茱萸,放紙鳶。而是我的姥姥。由於“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又因敬老,愛老,尊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所以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我是從小跟著姥姥長大的,她做什麼,我就纏著,我做什麼,她就看著。姥姥重陽節必要登高的。我記得有年重陽節時,姥姥起得極早,我醒了,看見她正在往袋子裡裝點心。看見我坐起身,姥姥笑笑,好像說要去龍亭登高。迷糊中我聞到一股綠豆糕的香味。一路跟著姥姥走進公園,人真多,高高的臺階上,姥姥始終抓緊了我的手,我們都在數臺階,盼望登頂。到了最後一級臺階,我歡喜著,為那美味的點心,姥姥也歡喜著,我卻也沒多想為著什麼。

  直到長大了,離開了姥姥的小屋,我終不能再由她牽著登高。她成了自己一個人,仍舊裝著一袋的點心去龍亭。可是沒有人能和她坐在潘楊二湖邊聽她講楊家將的故事,沒有人能和她坐在菊花旁分享綠豆糕,更沒有人能整日地拽著她的衣角。因為我長大了。姥姥清閒了許多,可我哪想過她也孤獨了許多呢。

  老人們辛辛苦苦把我們的父母養育成人,父母又把精力全部傾注在我們身上,而老人最疼愛的也是我們。但我們又為他們做過什麼。也許很多人為自己的父母送上了父親節,母親節的禮物,那麼,在這唯一的老人節裡,也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送上一份愛吧,他們不需要貴重的禮物,不需要甜言蜜語,只需要你走近他的身邊,輕輕依偎著他,一如小時乖巧的你。亦或是,由你攙扶著他,一步一步,跨上高高的臺階,舉目眺望,不必多言。

  今年,我又陪姥姥去登高,她笑了,如幾年前一樣,而這次,我終於讀懂了她的笑容。相信所有的同學都能行動起來,為老人們送上一份愛,願全天下的老人歲歲平安,健康長壽!謝謝大家!

  學生重陽節講話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在這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十月,前天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九九重陽節,這是一個象徵著長長久久的節日,這是一個尊老、愛老、敬老的節日。

  “最美莫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但是,夕陽的幸福需要朝陽的回報,尊老、愛老、敬老,我們年輕人責無旁貸。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因此,我希望同學們:

  從今天起,做一個尊老的人。在老人需要幫助時,伸出一隻溫暖的手,用真情去幫助那些生活不便,有困難的老人,給他們多一些心理慰藉。從今天起,做一個愛老的人。在老人需要關心時,送上一句親切慰問,用真愛去感動你身邊的老人,讓他們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從今天起,做一個敬老的人。在老人需要談心時,遞上一顆火熱的心,用真誠去傾聽老人的心聲,發自內心地欣賞他們的思想,理解他們的心靈。

  最後,讓我們衷心祝願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幸福美滿!我們衷心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學生重陽節講話稿6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如今,重陽敬老已成為共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都要老,人人都敬老”是自古至今倡導的敬老傳統。作為學生,我們既要學好文化知識,又要傳承和發揚傳統美德。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天經地義。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來臨之際,除了道聲好,我們還有更多需要牢記的東西。

  “尊老愛幼”之說是誰提出來的,不曾考究,但人人都知道,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一詞有一些約定俗成的,如供養孝敬父母長輩。從大的範圍來說,“尊老”實為“孝敬老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人必然是高尚的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家庭必然是溫暖的家庭,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必然是文明向上的社會。

  對於我們學生來說,除了父母之外,還應該尊敬、愛戴我們的老師。對待老師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孝不僅是對自己的親人,而且包括了沒有血緣關係的長輩,特別是老師。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起來。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要用實際行動向前輩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在校內校外,碰到老師要問好,上課認真聽講。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重陽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前輩都能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