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產業的計劃書
篇一:智慧資料中心專案建議書
智慧資料中心專案建議書
一、專案名稱及歸屬
【專案名稱】
【專案主管單位】
【專案建設單位】
二、專案建設依據
(1)《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2)《國家空間資訊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十二五”規劃》;
三、專案建設背景
地球空間資訊產業屬於我國“十二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省*市重點發展和扶持的現代服務業;網際網路資料中心(IDC)是指一種擁有完善的裝置(包括高速網際網路接入頻寬、高效能區域網絡、安全可靠的機房環境等)、專業化的管理、完善的應用級服務的服務平臺。傳統的IDC建設是一個投資大、耗能高的專案,三大電信運營商是IDC的主要建設者和使用者;雲計算資料中心是網際網路時代資訊基礎設施與應用服務模式的重要形態,是新一代資訊科技集約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它以資源聚合和虛擬化、應用服務和專業化、按需供給和靈便使用的服務模式,提供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計算與資料服務,支撐各類資訊化的應用。以雲計算為代表的變革性技術創新正不斷打破既有
技術鎖定和傳統壟斷體系,推動著產業鏈和產業力量的分化重組,催生著新興產業體系,為重塑產業格局帶來新的重大機遇。因此,研究地球空間資訊的採集、生產、整編、儲存、釋出以及地球空間資訊的抽取、清洗、重組、雲端儲存、雲計算、雲服務等空間資訊智慧化的關鍵技術併產業化,能夠極大的促進我國地球空間資訊產業化和豐富地球空間資訊社會公共服務的內容,推動我國地球空間資訊成果的公眾化應用、提升我國地球空間資訊的社會化服務水平,並且促進我國在網際網路資料中心(IDC)產業、雲計算產業與地球空間資訊產業的嫁接、創新地球空間資訊共享服務的重大應用,符合我國的國家發展戰略。也是*市產業格局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重點。
四、專案建設必要性
《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創新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產業應用規模和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要建立起完善的國家衛星導航產業基礎設施,形成競爭力較強的導航與位臵、時間服務產業鏈,形成一批衛星導航產業聚焦區,培育一批行業骨幹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隨著導航產業鏈的發展,產業上下游企業對伺服器、儲存、資料等IT資源的需求將越來越強烈,建設一個主要負責支撐空間資料、定位導航資料的資料中心,成為當前必須考慮的問題。由於涉及到大量行業資料、涉密資料、國防資料,現有的開放資料中心很難到達空間資料中心的支撐標準。
因此,建設智慧資料中心已經成為當前的緊迫之需。
五、專案建設優勢
目前,在我國北斗產業已形成五大有明顯特徵的發展區域。其中,以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地區,依託國家部委、相關研究院所集中的優勢,開始形成以引進技術裝置、重大裝備製造為主的產業格局;以西安為主的川渝陝地區,依託所在的航天、航空部門的技術、裝置、人才等優勢,發展以衛星零部件製造為主的產業格局;以上海、南京為主的長三角地區,利用資金、市場等優勢,發展以晶片製造、天線製造為主的產業格局;以廣州、深圳、中山為主的珠三角地區,依託區位、資金、機制等優勢,形成以引進、組裝、製造衛星導航終端產品的產業格局。以成都為中心的中三角地區,依託測繪地理資訊領域擁有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形成了高精度定位服務,地理資訊採集、處理、分析等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是國務院確定的**地區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之一,並且是全國首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GPS多媒體系統的城市。在推廣GPS應用方面,**80%左右的計程車都安裝了GPS車輛導航系統。除此之外,**還擁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單位和**、**等知名高校,加之在軟體開發、電子製造方面的優勢,在建立完善的衛星導航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結合地區實際情況概述建設的優勢】
隨著北斗導航產業的發展、西部地理資訊產業園發揮聚集作用,智慧城市的快速發展,率先開展國家地球空間智慧資料中心建設,加快提升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架構,以資料中心為基礎,把**打造成西部
地區的北斗精確位臵服務商業化運營中心和產業化中心,對於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和示範效應,加速全國北斗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價值。
六、專案建設目標
為了加快**空間資訊智慧中心建設、拓展**地區空間資訊產業化建設、填補**地區缺乏網際網路服務產業空白的經濟發展產業化格局建設,面向構建國家導航定位民用基礎設施體系和培育北斗精確導航與位臵服務產業的重大需求。
專案以**國家地球空間資訊智慧資料中心為核心工程,建設**國家地球空間資訊資料中心運營與研究中心,以此擴充套件現有空間資訊產業鏈,帶動網際網路網路服務產業落戶**。
在**範圍內,建設**國家地球空間資訊智慧資料中心,一方面為**地球空間資訊產業上下游企業解決海量空間資料的儲存和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由此加快空間資訊產業化發展,另一方面帶動網際網路服務產業鏈企業落戶**,打造“**國家智慧產業核心園區”建設,為基地經濟總量提升開闢新動力源。
由國有資金投資、民間企業資本等按照現代企業制組建一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高科技企業;或者透過股權改造重組已有專業從事空間資訊智慧資料中心業務、有一定技術基礎和規模、且成立於**內的空間資訊產業企業(以下簡稱公司),公司負責**空間資訊智慧資料中心的投資建設和市場化運營、負責空間資料資源的民用產業化推廣。同時承擔研究空間資訊產業與雲計算產業、網際網路資料中心(IDC)產業
的嫁接創新以及技術成果產業化推廣應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任務。
七、專案建設內容
(一)國家地球空間智慧資料中心的建設;
1、建設內容
專案計劃建設一棟四層樓高的建築物作為智慧資料中心的主體建築,其中一樓為動力中心與客戶交流中心,二至三層作為IDC機房主體,四層作為運營中心。
整體專案分兩期建設,一期計劃建設容量為2000個機櫃。
2、建設規模:
本專案擬建設的“國家空間資訊智慧資料中心” 主體建築為一座四層半圓柱型建築(每層約4500平米,首層層高為5.7米,標準層層高為4.8米,資料機房承重為1000KG/平米,動力室為1600KG/平米),
篇二:智慧城市專案建議書
“智慧城市”建設思路及建設內容
2013年 8月
目 錄
一、專案背景
二、專案概念
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二)可行性
四、建設目的
五、建設理念
六、建設內容
(一)城市執行管理服務中心
(二)資訊基礎保障體系建設
1、網路基礎設施工程
2、雲計算資料中心工程
3、公共基礎資料庫工程
4、物聯設施智慧化工程
(三)智慧政務體系建設
1、電子政務工程
2、管理創新工程
(四)智慧民生體系建設
1、智慧交通工程
2、智慧城管工程
3、智慧教育工程
4、平安城市工程
5、智慧環保工程
6、智慧社群工程
7、智慧醫療工程
8、智慧國土工程
9、智慧水務工程
(五)智慧經濟體系建設
1、智慧旅遊工程
2、智慧工業工程
3、智慧農業工程
4、智慧商務工程
5、智慧園區工程
七、建設效果
八、投資模式
一、專案背景
黨的十八大提出?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資訊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融合的方針,將中國的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社會需求,推進到了一個新的戰略制高點。智慧城市的建設為實現?新四化?和美麗?中國夢?提供了現實路徑,這也正是黨中央、國務院大力支援智慧城市建設的原因所在。
(一)政策支援
2013年7月22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八個國家部委聯合報請國務院釋出《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圍繞建設中國特色智慧城市這一主要目標,發揮中央和地方積極性,重點推進5方面工作,啟動10個領域智慧工程建設,組織100個城市開展試點示範。
制度方面,中央將建立智慧城市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
度,國家發改委將會同工信部等23個相關部門建立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跨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各部門資源,協調製定政策措施,完善智慧城市評估辦法,加快新一代資訊通訊技術在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城市建設等領域推廣應用。
資金方面,在國家嚴
查地方政府債務,壓縮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的大背景下,充分鼓勵地方政府完善智慧城市建設的
投融資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城市發行用於智慧城市建設的地方政府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募集資金用於智慧城市建設。充分依託地方已有的投融資平臺,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智慧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
(二)試點建設
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正式釋出了?關於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並印發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試行)》,2013年1月和8月,住建部公佈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共193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意味著智慧城市的建設進入了正式實施階段,也明確了智慧化是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
二、專案概念
智慧城市是以五網融合?(網際網路、物聯網、電信網、廣電網、無線寬頻網)為基礎,以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核心,以技術整合為手段,透過各個系統工程的智慧化建設,提高政府管理服務水平,推動產業升級發展,促進民生建設的`城市發展新模式。
智慧城市是當今城市發展的新目標新理念,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新手段,是資訊科技創新應用和城市轉型發展深入融合的產物。
篇三:深圳市智慧城市-雲計算產業園專案建議書
“深圳市智慧城市-雲計算產業園”
專案建議書
深圳市貝爾信智慧系統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研究院
二零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目錄
一、專案背景
二、專案選址
三、產業政策
四、專案意義
五、專案投資
六、可行性分析
一、專案背景
深圳市“智慧城市-雲計算產業園”專案提出的背景是:
(1)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深圳雲計算中心),總投資12.3億元,一期建設用地面積1.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3萬平方米。主機系統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製、曙光資訊產業(北京)有限公司製造,2010年5月經世界超級計算機組織實測確認,運算速度達每秒1271萬億次,排名世界第二,該專案是國家863計劃、廣東省和深圳市重大專案。
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深圳雲計算中心)立足深圳、面向全國、服務華南、港、澳、臺及東南亞地區,將承擔各種大規模科學計算和工程計算任務,同時以其強大的資料處理和儲存能力為社會提供雲計算服務,將建成功能齊全、平臺豐富、高效節能、國際一流的高效能計算研究開發中心和雲計算服務中心。
(2)“南山雲谷”創新產業園位於南山區西麗留仙洞大道兩側,將優先吸引以雲計算為核心優勢的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企業,包括網路遊戲、物聯網及三網融合等資訊科技企業的入駐,並將涵蓋生物醫療和新能源新材料兩大戰略產業等,形成南山區產業叢集化和規模化效應最大的產業園區之一。
(3)根據7月初國家超算深圳中心召開的南山區企業對接會的訊息,目前深圳雲計算中心運營成本為56萬元/天,因此,政府迫切需要企業積極使用國家超算深圳中心的計算能力和資源,開發各類行業應用,充分發揮深圳雲計算中心的作用。
二、專案選址:南山雲谷
深圳市智慧城市-雲計算產業園選址在南山雲谷的好處:
(1)毗鄰國家超算深圳中心(深圳雲計算中心);
(2)毗鄰南方科技大學;
(3)毗鄰西麗大學城;
(4)毗鄰中科院先進技術研究院;
(5)傳輸線路距離超算中心最近;
(6)與地鐵五號線相距很近,交通出現便利。
三、專案方向:符合政策
(1)積極發展網路經濟,加緊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雲計算的研發和示範應用,提升資訊服務能力,著力建設無線城市、智慧深圳。【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關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決定,深發201x12號(20xx年10月12日)】
(2)重點發展下一代資訊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三網融合、積體電路、新型顯示、新型元器件與專用裝置、高階軟體、資訊服務以及其他新興資訊科技領域。【深圳市關於印發深圳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振興發展政策的通知,深府201x210號】
(3)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加快推進實施《深港創新圈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年)》,吸引國內外知名科技服務機構來深設立分支機構,加快阿里巴巴集團商業雲計算研發中心、百度公司研發中心等重點專案建設。依託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建設公共技術平臺,為企業提供產業共性技術服務。構建社會化、網路化科技服務體系,為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提供專業化服務。
【深圳市南山區商貿物流及現代服務業“十二五”規劃,深圳市南山區經濟促進局,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20xx年6月】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把教育資訊化納入智慧城市建設整體規劃,形成教育資訊化整體架構,保持和擴大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在國內的領先水平,著力打造教育資訊化高地。以應用為導向,採用物聯網、雲計算、無線技術、虛擬化技術等先進和主流的技術,構建班班通的、隨時隨處可用的教育都會網路和資料中心,加快教育資訊網升級,完善各級各類學校資訊化基礎建設。搭建全市虛擬教學平臺,加快建設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形成以“知識”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的虛擬模擬、互動教學、專案創作、探究實驗等學習環境。【深圳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徵求意見稿,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九日】
(5)鼓勵發展系統整合、資訊科技諮詢及運營服務。大力發展高可信計算、智慧網路技術、雲計算等技術與應用。加快軟體產業集聚發展,推動在前海建設深圳軟體園深港分園,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的軟體和資訊服務業園區。支援行業應用軟體的研發和應用,促進軟體產業在物流、金融等領域形成系統整合和行業解決方案的綜合優勢。加快發展移動電子商務、移動多媒體、移動搜尋、移動支付等新業務。【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檔案彙編,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6)重點支援電子商務、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網路娛樂、網路下載、網路內容、三網融合等網際網路應用專案。【深圳市網際網路產業化建設專案扶持計劃申請指南】
(7)測繪技術體系正向地理資訊獲取實時化、處理自動化、服務網路化發展,三維空間資料管理已逐漸成為研究熱點,網格計算、雲計算等新技術也將與地理資訊科技迅速融合。【深圳市測繪地理資訊發展“十二五”規劃,徵求意見稿,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二零一一年八月】
(8)以基礎設施雲服務模式為切入點,充分利用我市黨政機關專用資料中心和災備中心、超算中心、社會運營商相關平臺等基礎設施,提供虛擬化基礎設施服務,提高政務基礎設施執行效率,避免重複建設,降低總體建設、執行和管理成本。【深科工貿信信安字?2011?76號,關於印發深圳市電子政務“十二五”
發展規劃的通知】
(9)智慧城市是以網際網路、物聯網、電信網、廣電網、無線寬頻網等網路組合為基礎,以智慧技術高度整合、智慧產業高階發展、智慧服務高效便民等為主要特徵的城市發展新模式。它以一種更為智慧的方法透過資訊科技改變政府、企業和公眾相互互動的方式,提高互動的明確性、效率、靈活性和響應速度。【20xx年深圳市績效評估報告,網站績效評估工作組,二○一x年二月】
四、專案意義
著眼於長期發展動力機制轉換、資源配置模式最佳化和均衡協調發展,充分利用落戶南山區的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和深圳雲計算中心,高起點規劃建設“深圳市智慧城市-雲計算產業園”,爭當中國“智慧城市-雲計算示範區”,打造智慧城市-雲計算的中國品牌。
4.1 入園企業型別:
(1)智慧城市系統整合商、運營商
(2)雲計算運營和服務提供商
(3)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研發中心
(4)三維地理空間資訊系統開發商、整合商
(5)數字出版和文化創意系統整合商
4.2 入園專案型別:
(1)智慧城市演示中心
(2)雲計算示範應用中心
(3)三維地理資訊系統展示中心
(4)數字出版和文化創意中心
五、專案投資
5.1 投資規模
待定
5.2 投資策略
政策支援、政府啟動、企業注資、運維發展
六、可行性分析
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