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計劃書> 中學生安全工作計劃

中學生安全工作計劃

中學生安全工作計劃

  學生的安全是學校一直都非常關注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安全工作計劃,請閱讀,上公文站,發現學習。

  中學生安全工作計劃一

  教學目標:

  1、樹立起正確的安全防衛心理,加強安全防衛意識教育,培養正確的安全防衛心理。

  2、掌握緊急情況下的逃生策略。

  教學要求:

  知識方面:瞭解有關知識;明確危害安全的行為。

  能力方面:透過學習,時刻提高警惕,自覺做好防範工作。掌握自救方

  法,提高自護能力。

  覺悟方面:認識安全的必要性,樹立安全意識;增強安全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危害安全的行為,及自救措施。

  教學方法:導、讀、議、評相結合。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樹立起正確的安全防衛心理,加強安全防衛意識教育,培養正確的安全防衛心理。

  1、當前,在中學生中,有一部分學生缺乏正確的安全防衛心理,他們中有人被敲詐,有人被欺負,甚至有人被殺害,此類案件比比皆是,甚至有上升的趨勢。因此,對我們中學生加強安全防衛意識教育,培養正確的安全防衛心理非常重要。

  2、“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材料一:據《報刊文摘》報道:四川某學校的低年級學生張某,從入校常受到高年級男生的敲詐,他自己不敢花零用錢,省下的零用錢“奉獻”了哪位“大哥哥”。有一天,該學生***急後,偷了同班同學的隨身聽,被老師查出後,才說出了偷竊的原因,此案令人震驚。

  材料二:據《羊子晚報》報道,重慶某中學生,由於上網咖,在網咖裡結實了一位社會青年,該青年常以向家長、向老師通報他上網咖為由,向該中學生勒索香菸、錢等。後來有一次發展到在路上爭吵,該生被社會青年動手毒打,幸好被“110”巡警發現,在家長的強烈要求下,開始了立案偵查。有少數學生被欺負,一直不敢告訴老師和家長,而是請社會青年來“擺平”,終於釀成了流氓鬥毆,給學校、家庭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採取的應對措施:

  第一、要學法、守法、懂法、用法。

  第二,要有及時報告的意識。特別是個子矮小,體力單薄的學生遇欺時,要及時報告家長、老師,請求其出面解決。

  第三、要有機警的報警意識,即遇危急時臨危不懼,尋找脫身之遇,求助於警方幫助。

  第四、要謹慎交友。

  二、緊急情況下的逃生策略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9分56秒,唐山市發生7.8級地震,有24.24萬人死亡,重傷16萬,輕傷36萬。

  2004年2月15日中午11時20分,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廈發生特大火災,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傷。

  20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等地發生8.0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截止6月29日已造成69188人遇難。

  一條條觸目驚心的報道,有多少人無故的喪命於這些自然的或人為的災害!我們不能說只要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就萬無一失,一點危險都沒有,但是起碼能夠將危害減少的最低限度。

  (一)地震

  地震,群災之首。強烈的破壞性地震瞬間將房屋、橋樑、水壩等建築物摧毀,直接給人類造成巨大的災難,還會誘發水災、火災、海嘯、有毒物質及放射性物質洩漏等次生災害。

  前兆:地震發生前,人們常可觀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現象,這就是地震前兆。比如,地聲、地光、井水異常(水突然變渾或突升突降),一些動物比人類敏感,如貓狗發瘋般的亂咬狂叫,老鼠成群結隊的搬家,雞到處飛,豬、羊等大牲畜亂跑亂竄等等。

  發生地震時:

  (1)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大約只有12秒鐘,如果你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你住的是樓房,跑已經來不及了,千萬不要***,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廚房,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櫃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2)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具體參見學校教學樓、宿舍樓緊急疏散預案)

  (3)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

  震後: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儲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中學生安全工作計劃二

  安全工作關係到師生生命的安危,是學校開展正常教育教學工作和保持社會穩定的頭等大事,為切實搞好這一工作,結合建立平安學校,構建和諧校園,特制訂本計劃。

  一、 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及少年兒童安全管理工作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的意見》及各級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會議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標,以每位學生的生命安全與和諧地發展為目標,以人為本,結合學校實際,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全面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努力創造安全文明的校園環境。

  二、工作目標:

  認清不同時段對學生安全所帶來的隱患,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特點,採取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加強領導,堅決消除事故隱患,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摸清校內外存在的對學生安全造成隱患的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對全校學生進行一貫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樹立大安全觀念。

  三、重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1、成立領導小組。

  2、明確職責。

  (1)在學生安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是班級安全的第一責任人,組織好班級的安全教育活動內容,指導學生開展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協助學校做好健康教育,傳染病、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工作,任課老師負責所任班級的所任學科的安全教育。

  (2)政教處、團委經常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活動。不但融安全、文明教育與各類活動中,而且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3)總務和工會組織一起加強常規性的安全檢查和教師辦公室及學校重點安全設施的檢查,並做好記錄。

  (二)加強教育,提高認識

  1、加強開學初的安全教育。加強低年級學生的安全教育,也加強對高年級學生的安全教育,因為高年級學生更容易放鬆自己對安全的重視,更容易在新學期特別是長假後忘記了學校的安全制度,開學第一天,各班利用一課時,專門開展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對學生開展諸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人身、財產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並在開學典禮上由校長對全校師生進行安全教育。

  2、加強對學生的安全常規教育。每天到校後班主任必講安全事項;每二個星期,每班必須開展一次安全主題教育活動,並做好記錄;學校平時充分利用升旗活動、學科滲透、黑板報、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等宣傳工具及講座、安全徵文與知識競賽、觀看警示片、宣傳片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每月組織一次學生自查存在安全隱患的不文明行為,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防患於未然。

  3、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每學期舉行1~2次以安全為主題的班隊主題或班會活動,進行全校展示觀摩,並評優獎勵。

  4、做好大型集體活動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在全校性或全年級性的集體活動時,要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保證活動的.正常開展,確保學生在活動中不發生意外。

  5、組織學生收看電視錄影《十大交通事故案例》等,以此提高學生對怎樣安全過馬路,和在馬路上奔跑,玩耍等不良行為所隱藏的後果。

  6、利用家長會和發信形式,向家長宣傳安全防範的內容與措施,要求家長緊密配合學校安全教育具體內容,共同關注孩子的安全。

  7、舉行“安全在我心中”為主題的安全教育活動周,透過找、說、想、防等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瞭解與掌握自救自護的方法與做法。

  (三)嚴格管理,以防萬一

  1、對騎車學生(未滿12週歲)進行摸底,動員其家長負責接送,動員步行在三十分鐘以內的學生步行到校,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2、嚴禁校內騎車,對違反規定的同學予以批評和教育。

  3、設立警示標誌,自覺遵守警示牌上的要求,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對各班行為規範較差的學生設卡登記,開展幫教活動,選派黨員幹部擔任輔導員,結對幫教,及時提醒他們的不文明行為。

  5、班主任、任課老師關注學生課間活動,以及去特種教室上下樓梯的文明行為,嚴禁學生上下樓梯奔跑、嘻吵的現象。

  6、加強飲食衛生安全教育。認真貫徹“健康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教育學生不購學校周邊攤販食品,不吃腐敗變質食物。

  7、設立行為規範檢查員、示範員和評選示範班制度,對個別不文明行為或玩危險性遊戲的學生及時指出。

  8、規範學生的上網行為。教育和引導學生不參與有害身心健康的電子遊戲及黃賭毒等活動,要教育學生按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的通知》的要求,規範上網。做到:明確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為普及網路知識、拓寬視野、擴大知識面;能自覺抵制色情、賭博、愚昧、迷信等內容;18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在國家法定節假日每日8時至21時外,不上網咖;14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在規定的時間內進入網咖的也要由其監護人陪伴,否則不準進入。

  9、學校放長假、或暑、寒假時都舉行一次大型的安全教育活動。

  10、每學期組織一次行規認知測試,夯實安全文明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11、認真執行上報制度。發現事故一定要及時上報,安全無小事,絕對不能認為這是小事,我自己能夠處理,而不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