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書信> 寫給新生家長的一封信範文(通用5篇)

寫給新生家長的一封信

寫給新生家長的一封信範文(通用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書信吧,書信是人們相互交流情感與思想的工具。你知道書信要怎麼寫才正確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給新生家長的一封信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給新生家長的一封信1

尊敬的家長:

  你們好!

  新的一學年又開始了,從此您的孩子將進入一段嶄新的初中生活。此時,你的心情或許既興奮又擔心,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一定會給予自己的孩子最深切的期望與最美好的祝願。然而隨著孩子進入初中,家長這個位置卻不是越來越輕鬆,而是越來越難當了,因為此時的孩子正處在身心鉅變的關鍵時期,也是學業任務相對較重的時期。大量家庭教育問題的存在將是不可迴避的,而且很顯然已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髮展。有人可能要講,不是我們不想做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做,其實要做好也不難。比如:

  1)在緊張的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孩子提不起興趣,懶散厭學等現象。這裡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我們一般可以運用“賞識”的方法來加以調整。在家庭教育中要對孩子多賞識,即多鼓勵和表揚,並且要發自內心地“看得起”孩子。如孩子在學習上有了一點進步,或者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應該給以表揚。同時,在孩子失敗時也要給予鼓勵和支援,並減少責難、埋怨。作為成人一定有體會,如果別人責怪我們,說我們無能,我們反而可能會把工作做得更糟,而要是一受嘉獎,我們的工作熱情就會提高很多,於是成績也就出來了。其實對於孩子也是一樣的。

  2)隨著孩子的長大,另一種比較常見的問題是親子間的溝通、理解越來越困難。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怎麼做呢?首先在心態上要做到尊重孩子,即應該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不要當成是受你擺佈的附屬物,如動不動就說:“到底聽你的還是聽我的。”其次是要能投入一定的時間,如可以在每天吃飯的時候注意多與孩子交談,或採取每星期固定時間召開一次家庭聚會的方式加強交流。第三在溝通方式及內容上。你可以用聊天談話的方式,也可以用書信表達的方式。在內容上應該不限於學習,而可以多涉及些社會新聞,工作經歷等。

  3)如何對孩子的一些還不成熟的行為加以規範引導,這應該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這方面家長可以做些什麼呢:

  1、對已經出現的行為要有個正確判斷。即明確哪些行為是好的,哪些行為是不允許的。如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蠻橫,好攻擊是正確的,這樣可以使孩子不吃虧。而有些家長則認為孩子要懂得協作、團結、寬容,這樣才有利於發展。那麼這時家長的立場判斷就將直接影響到對孩子的引導了。

  2、規範引導的方法要科學。你可以採取對話說服、榜樣對照、獎勵懲罰等方式來引導你的孩子。

  3、內心要堅定,不要半途放棄。因為當孩子出現錯誤後是不太願意改變的,這時孩子容易賭氣鬧情緒,所以家長要改變孩子的行為就不可以心軟放棄。另外,行為的改變本身要經過一個漫長的時期,家長也不能看到問題有反覆就失去了耐心,退縮放棄。

  那麼孩子上初一,家長該做些啥?

  1、家長要及時瞭解初一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校的要求。

  每年初一新生進校之後,我們都會聽到許多家長反映孩子的作業比小學時明顯減少,晚上無事可做,家長查問時,孩子總是振振有詞地說:做完了!而老師檢查作業卻發現學生的書面作業質量很差,口頭作業則根本沒有完成。因此,我們感到,當孩子升入初中以後,作為家長很有必要到學校走訪一次,瞭解中學的各種規章制度,瞭解作業的規範化要求、各學科的學習特點、每學期幾次重要考試的安排等等,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指導起來有目標,檢查起來有標準,使少數不自覺的孩子難以“矇混過關”

  2、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要求他們提高時間利用率?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份作息時間表,安排好一天的學習、娛樂和休息,在規定的學習時間裡,要求孩子一定要集中精力,提高效率。這裡最重要的是家長要經常檢查督促,千萬不可滿足於給孩子提供優越的學習條件。現在住房條件普遍有了改善,不少家長為了不干擾孩子的學習,都給孩子單獨發排了臥室,書桌、檯燈、颱風扇、收錄機,應有盡有,可由於缺少深入的檢查督促,結果孩子在房間裡到底幹什麼,家長卻心中無數。有的孩子就利用了家長的疏忽,躲在房間裡看小說,雜誌,荒廢了學業。

  3、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一個初中學生來說,不但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當前的學習成績,而且能使他們終身受益。

  (1)、預習的習慣。

  在完成當天的作業以後,一定要安排時間認真預習第二天學習的內容。預習的基本要求是:通讀課文,瞭解內容層次結構、主要論點、基本概念和原理,找出難點並做好記錄,使第二天的聽課有所側重

  (2)、做作業的習慣。

  很多學生都是一坐下來拿出作業就做,做錯了再訂正。結果不但費時多,錯誤率高,而且達不到訓練目的。正確的做法是,做作業之前,先認真想一想白天老師授課的內容,講了哪些概念和例題,有什麼要注意的問題等等,將所學的知識理出一個頭緒,然後再開始做作業。因此,除了要求做到態度認真、獨立完成、步驟完整、書寫整潔、符合規範、反覆檢查、認真訂正以外,還要擺好複習與做作業的先後順序。

  (3)、朗讀的習慣。

  不少學生由於從小缺少訓練,沒有養成朗讀的習慣,不但在人前不敢大聲朗讀,就是獨自一人讀課文也是囁囁嚅嚅,讀不成句;而這些學生,大多數文科成績都不夠理想,特別是英語,更是難以達到較高的水平。因此,對於初一學生,一定要抓住其少年過渡期即將到來的最後機會(進入少年過渡期後,由於心理的閉鎖性,他們將變得更加害羞,朗讀就會更加困難)強化這方面的訓練,家長應當要求孩子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如清晨朗出讀課文,對語文的重點課文或重點段落和英語課文,一定要讀出聲,讀得琅琅上口;而且要堅持不懈,養成習慣。

  4、一絲不苟的習慣

  舉個例子,某老師曾在初一年級一個班做過一次測驗,讓每一個同學抄寫十個生字,每個字寫五遍。第一次交上來,48個同學只有五個同學全部正確。該老師要有錯的同學按要求再寫五遍,結查仍有23個同學在抄寫時出現錯誤。講評之後,該老師再讓這23個同學再寫五遍,滿以為這次可以全對了,沒想到,還有五個同學抄出錯字。有一個家長,看到孩子考試成績很不理想,覺得十分奇怪,她對該老師說:“我的孩子考前都在家裡複習功課,我還親自檢查他背書的情況,該背的內容他差不多都會背,只是有的地方背不太準確,怎麼考起來這麼差呢?”我們分析了這個學生的卷子,結果問題就出在“不太準確”上,東扣一點,西扣一點,分數當然就低了。現在的孩子都不笨,為什麼學習成績差距會這會大呢?究其原因,主要就在於粗枝大葉、不求甚解。

  對這種現象,教師要抓,家長也要配合著抓。作為家長,應當經常檢查孩子的作業(主要不是檢查作業正確與否,而是檢查孩子的作業是不是認真,是不是整潔。這一點,就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長也是可以做到的);有條件的家長,在檢查孩子背書的時候,必須要求孩子做到精確,一字不差;對孩子作業中出現的錯誤,一定要求他們認真加以訂正,而且要他們自己分析錯誤的原因。為了培養孩子一絲不苟的習慣,最關鍵的是要常抓不懈,切不可一暴十寒,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以上是一些在家庭教育中常見的問題及簡要對策,當然還會有其他的很多問題等著我們去面對。我們深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所以我們真誠地希望在教育過程中能得到您的響應與配合,來共同營造孩子美好的未來。如果您有對於孩子家庭教育的問題與想法歡迎來學校探討、交流。我們願給予最大、最真誠的支援。

  寫給新生家長的一封信2

各位尊敬的家長:

  歡迎您的孩子來到海區第九小學。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的生活方式、活動範圍和人際交往等各方面都即將發生變化。為了讓孩子能儘快適應環境,真誠希望家長在入學後,培養孩子健康體質,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家校同心,共同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1、孩子和父母需要共同準備學習用品

  (1)雙肩背書包。

  (2)文具盒:功能不要太多。

  (3)鉛筆。每天在家至少削好3支鉛筆,備用。

  (4)尺子,橡皮(繪圖用的那種塊狀的),削筆刀。

  (5)包書紙或封皮。宜簡單實用,花哨會分散孩子的學習注意力。

  2、要求學生:

  (1)每天必須穿校服,保持乾淨、整潔。入少先隊後,每天佩戴好紅領巾。

  (2)每天根據課表,整理書包。(全天保證語文、數學有關作業、資料要有。)

  (3)每天檢視學生的作業記錄本並查對作業是否完成,然後簽名。

  (4)重視作業中的讀、背,落實讀背。

  (5)值日當天與父母定好接送時間。

  (6)不帶利器、較尖物品到學校。不帶零食、玩具入校園。

  (7)儘量不帶飾物和貴重物品,以免丟失或損壞。比如:手錶、手機等。

  (8)學校作息時間:上午8:00—11:30,下午3:10—5:30,請讓孩子們按時上下學。早上最早7:40到校,下午最早是2:50到校,並要求孩子在規定時間回家,以免發生意外。

  3、注意安全

  (1)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規則,不在路上追跑打鬧,注意來往車輛。

  (2)家長教育孩子過馬路時要走人行道,不要超近道而隨意橫過馬路。

  (3)教育孩子走路要專心,不要在道路上玩耍追打逗鬧、看書等。

  (4)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5)注意用電安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希望各位家長能夠與老師配合好,攜手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有句話說,老師決定學生,我們深知自己的責任,在工作中,我們將真誠地想學生所想,想家長所想,真正促學生的健康成長,讓家長放心。

  寫給新生家長的一封信3

各位家長:

  你們好!

  很高興看見寶寶們加入我們的班集體。開學後有的寶寶可能還會有些許的不適應,家長不用著急,這也是在情理之中,不妨讓我們老師給您幾支招:

  1、學會開口說自己的需求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自己會不會吃飯、脫衣服,或表達能力夠不夠強都不是最重要。這些問題在經過一段集體生活之後,都能自然地解決。當孩子生活在一個陌生環境裡,看著別的孩子一天天能幹起來,他自然有與人交流和學習的動力。不過,爸爸媽媽並不是沒有任務,應該在家時教會孩子兩項基礎本領:

  當有大小便、口渴、飢餓這些生理需求時,會透過語言或動作向老師表示。

  根據即將要去幼兒園的作息來調整孩子生物鐘,讓他提前適應。

  對孩子適當做一些如廁、吃飯的簡單培訓。如果不會穿衣服,那至少得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衣服。

  2、別用“送幼兒園”嚇唬孩子有些爸爸媽媽對付在家哭鬧的孩子愛用嚇唬這一招:“再不乖,就送你去幼兒園”或“我要去告訴你的老師,你不乖。”但這樣會增加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感。

  把上幼兒園當件喜事來討論,讓孩子覺得入園是件高興的事。給孩子描述幼兒園的有趣之處,比如,可以學更多本領、交到新朋友,玩更多玩具等。

  帶孩子去參觀幼兒園。參觀班級活動,觀看小朋友們上課、玩耍等,要讓他感覺到,幼兒園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幫孩子建立起“幼兒園”的概念。

  不如帶孩子一起去買個可愛的小書包。對剛入園的孩子來說,書包裡裝什麼是無所謂的,但能揹著書包上幼兒園,他會有一種成就感。

  3、送園後家長不能“心太軟”

  孩子入園哭鬧是必經的過程,家長不能“心太軟”。

  看到孩子哭,別胡亂猜測: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負他?幼兒園的飯菜不合胃口?是不是老師不喜歡他?

  孩子央求:今天我不去了好嗎?家長一定要態度堅決。否則經常請假逃避上幼兒園,會延長孩子入園適應期,得不償失。

  送孩子去幼兒園,別表現得太依依不捨。一會親一下,一會抱一抱,走了還在門口偷看半小時,“黏黏糊糊”的樣子使老師的安慰穩定工作全失效。

  在老師那裡準備一兩套內衣褲,當孩子尿褲子時可及時給予替換。

  寫給新生家長的一封信4

尊敬的家長:

  您好!我是一(6)班班主任袁老師。很榮幸成為了您孩子的老師,這是我和您孩子的師生緣,這份師生緣將讓我們有機會相處三年時間。我會珍惜這寶貴的三年,希望這三年裡我們能攜手幫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更希望這三年留給孩子的是美好、快樂的時光。

  根據以往的經驗,我想給各位家長提些建議:

  1、訓練期間就要掌握學校的針對學生的各種時間安排,(開學後注意記錄課程表)儲存老師的電話號碼。

  2、從孩子上學的第一天起,堅持每天睡前帶孩子一起檢查第二天早上孩子要用的各種上學用品,同時一起準備您第二天一早需要的東西。

  3、至少要儲存有2至3位同班同學家長電話號碼(留家庭情況差不多的就好了)。

  4、老師每天要求帶的學習用品或者其他物品,要堅持每天協助孩子帶上。

  5、訓練孩子每天離家門時跟家裡人道聲“再見”,與送孩子上學的人說聲“辛苦了或謝謝”;接孩子回家時,要孩子向家裡人報告“我回來了”。

  6、一年級第一個學期,寫作業時要陪孩子一起,但不是看著孩子寫作業,而是您在一旁看書看報。孩子寫完了,欣賞或檢查,發現有錯時可以先用類似的題訓練後再來更正,效果會更好。

  7、孩子的著裝非常重要,不可以讓孩子穿髒、破、過於時尚、過於舊的衣服上學。衣服要乾淨、得體,方便孩子運動。若學校不要求穿禮服時,就不需要配皮鞋。穿運動服就就穿運動鞋或布鞋或涼鞋。

  8、對孩子帶回家的各種不屬於家裡的東西,要深究到底,必須弄清楚來源,然後該送還的送還。

  9、與孩子一起步行上學,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因為您現在接送,就是為了將來不接送時孩子也懂注意安全。

  10、送孩子到學校,和孩子道別後,該幹嘛就幹嘛去。別影響孩子,否則孩子永遠不知道他現在該做的就是好好上學。

  11、永遠不要隨意到孩子的學校或教室,在孩子眼裡,教室時辦公室,是他的另一個世界。想去得提前告知孩子,同時具體到第幾節課,保證不了時間請閉嘴,否則近者影響孩子一天的情緒,遠者影響孩子以後誠信做人。

  12、堅持關注學校相關新聞,堅持瞭解學校周邊的治安環境,及時與老師溝通。請您明白此生不變的事實:孩子是您的。所謂:愛一個人就要愛他的環境。

  13、做為家長,沒事看看自己家的書櫃,有沒有書櫃,書櫃裡的書還能不能看?您自己看書了嗎?若是您都不愛看書,怎麼能要求孩子愛看書呢?不強人所難嗎?

  14、幫助孩子擇友,擇其善者從之。上策不封頂,下下策:物以類聚,人以群往,找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的未來決定家族的未來。

  15、不要輕易要求老師給孩子調座位,老師安排、調整座位是為了建立一個更好的教、學的環境。從而能讓孩子更好地學、老師更好地教。您孩子的座位在孩子熟悉環境之後,每週會按組移動。1→2→3→4→1,如此反覆。

  16、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時,家長要冷靜,第一時間和孩子溝通、和老師溝通,要相信老師的處理能力,相信孩子間的矛盾是瞬間的事兒。放心,假如有什麼意外(跌傷、撞傷),學校、老師會第一時間處理並通知您,和您一起解決問題。

  17、不要給老師送禮,更不要送錢。過節給老師發個簡訊,道聲祝福。一個真正負責任的老師,不會因為一些禮物給予哪些同學哪些照顧。每個孩子都是孩子,在老師眼裡,都一樣可愛,缺一不可。

  18、家裡有困難的,諸如:孩子某一監護人常年病中,家裡老人年紀偏大,家裡經濟出現問題,家裡人手不夠,您說出來不是暴露隱私,老師對您家庭秘密會守口如瓶。只有老師瞭解您家裡的困難,才能在平時的生活給予孩子幫助。

  總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開始,低年級是養成教育,我們要攜手合作,共同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辛苦一兩年培養孩子的習慣,以後才不會太辛苦去管教。

  為了孩子,加油!

  寫給新生家長的一封信5

親愛的家長:

  您好!

  首先,祝賀您的孩子成為我校的一年級小學生了!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對於剛踏入小學校門的孩子,我們更關注的是良好習慣的養成。請您和我們一起行動,在開學的第一個月,幫助孩子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今後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做好開學的準備:

  1.學習用品主張簡單實用,忌用花哨的多功能文具。書包以大小適中、輕巧為佳(不使用拉桿書包)。每天只帶與學習有關的物品。

  2.文具盒內擺放8支削好的HB或2B的鉛筆(不帶橡皮頭,在筆桿上方用標籤紙寫上名字)、一把直尺(不要有圖案)、兩塊方塊橡皮(不要有香味)。建議使用功能簡單的塑膠文具盒。

  3.每天攜帶水杯、手帕或餐巾紙。

  4.拿到新書先包好書面,然後在標籤紙上寫好班級、姓名,貼在書的左下角。

  5.準備好一根跳繩,在家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6.每人準備兩張課程表,一張貼在鉛筆盒裡、一張貼在家裡。

  7.在家給孩子安排一個固定的、安靜的學習空間。

  8.準備一兩本兒童讀物貼上姓名,開學時帶到學校和同學分享。

  二、九月份,孩子要達成的行為規範:

  1.在家裡,會主動與長輩打招呼;在學校,會主動與老師、同學打招呼。

  2.書包在家長指導下學會自己整理。

  3.上課發言先舉手,別人發言會傾聽。

  4.下課先做課前準備,再上廁所。

  九月底,我們將根據家中的反饋以及學校的表現,評選文明禮儀做得好的孩子。

  希望在您的配合下,每天都能看到孩子們陽光般燦爛的笑臉!讓我們攜起手,為了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馬小這個大家庭中健康快樂地成長,一起付出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