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簡報>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16字核心要義中“創新引領”首當其衝,市第四次黨代會和全市科技創新大會都對科技創新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可見科技創新的重要性。3月15日,我市召開全市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暨科技工作會。記者發現,無論是2016年取得的成績,還是2017年的工作部署,全市科技創新工作都十分有料。

  去年:在全省率先出臺科技綱領性檔案授權專利3524件,增幅全省第二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2家,為歷年之最

  去年8月份,市政府印發了吉安市《關於貫徹落實江西省創新驅動“5511”工程的實施意見》,提出“4511”目標任務,即重點新建4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載體,新增5個國家級創新人才和團隊,實施100項省市級重大科技專項,新增100家高新技術企業。這是全省各設區市中第一個出臺的科技綱領性檔案。

  2016年,我市平臺載體取得重大突破,全年獲批省級以上平臺載體16個,實現了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和星創天地,以及省級農高區和眾創空間零的突破,“5511”工程任務全面完成。永豐縣工業園區內的江西中興工業城有限公司升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並被省科技廳認定為首批省級眾創空間。井岡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井岡農業和井岡山茶廠的電商超市獲批為第一批國家級星創天地。此外,還獲批2個省級創新戰略聯盟,5個省級眾創空間,3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我市歷年來最多。

  我市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吉安高新區獲批為省級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全市授權專利3524件,增幅全省第二。合力泰公司獲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2家,為歷年來之最,現有133家,約佔全省高企總量的十分之一;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增長31.2%和33.5%,穩居全省第三名。去年我市積極落實2016年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減免所得稅9.97億元。

  去年,我市科技成果轉化不斷加快,技術合同交易額達30億元,增長27.7%,創歷史新高。科技扶貧取得重大突破,按照科技部確立的部、省、市、縣科技部門四級聯動精準扶貧思路,完善科技扶貧機制,在市科技局及井岡山市、永新縣的積極爭取下,科技部安排的2000萬元專案資金已到位,創扶貧歷史新高。

  今年:推進創新驅動“5511”工程提質增效加強重點領域科技創新供給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2017年,全市科技工作要達到的基本目標是:科技進步綜合水平穩步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1個百分點;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顯著提升;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1%左右;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增長25%以上;新增國家和省級創新平臺和載體10個左右;每個縣(市、區)建立1個以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每個工業園區建成1個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合同交易額增長10%以上。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市將以創新驅動“5511”工程為主線,突出發揮好科技創新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壯大新動能中的重要作用,推動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其中,推進創新驅動“5511”工程提質增效,主要從加強創新平臺建設、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壯大科技企業規模、重大科技專項申報實施等幾個方面著手。抓緊推動省級井岡山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即井岡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爭創國家級農高區;吉安國家高新區申報國家級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基地;井岡山市申報建立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按照“前段聚焦、中間協同、後端應用”的思路,加大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技術創新,增強科技創新的有效供給。聚焦首位度產業,把電子資訊產業作為科技創新的重點方向,尤其圍繞壯大LED、移動通訊終端兩大重點產業叢集,加快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提升電子資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功能。同時,加快組建電子資訊軟體產業園和電子資訊科技研究院。提升傳統特色產業,著力加大全市食品、建材等傳統產業科技創新力度,推動傳統產業二次成長。服務大健康產業,推動重點科技專項向醫學領域傾斜,加快生物醫藥的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促進形成具有吉安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生物醫藥現代產業體系。科技成果只有轉化、應用,才能更好地發揮效益。我市將從打通轉化通道、注重利益激勵、注重成果應用幾個方面,解決“科技滿天飛,就是不落地”問題,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二

  2017年1月9日,來自國家電網江蘇電力公司的'高階技師朱洪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登上了國家科技最高領獎臺。自2009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先後4次獲得這一獎項。

  這是國家電網公司重視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的一個生動縮影。國家電網公司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立足崗位、注重實際,圍繞該公司特高壓、智慧電網、大電網安全等重點工作,針對生產實際需求,開展技術攻關。“十二五”期間,公司共6萬餘項成果實現轉化應用。

  在支援職工技術創新的過程中,該公司共建立了勞模創新工作室1500餘個,其中以全國勞模命名或領銜的工作室近百個。“十三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勞模創新工作室數量要在“十二五”基礎上增加500個,實現省公司(直屬單位)和地市公司“兩個全覆蓋”。

  質量高是國家電網勞模創新工作室一大特點。2014年,全國總工會首次命名97個全國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該公司17個勞模創新工作室獲得命名,佔18%。2016年,該公司在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評選中共196項獲得表彰,佔獲獎專案的近40%,其中28項獲一等獎,佔44%。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在支援職工技術創新方面,已形成完善的體系,建立了“分級管理、層層負責”的執行機制和總部部署推進、省公司(直屬單位)策劃協調、地市公司實施操作的工作機制,形成了“黨政重視、工會牽頭、專業指導、職工參與”的強大合力。

  “十二五”期間,大約20多萬職工積極參加國家電網公司基層創新活動,勞模創新工作室有核心成員1.6萬餘人,獲國家專利2萬餘項,論文1.9萬餘篇。

  在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方面,國家電網公司也有所突破。2016年,該公司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交流展示平臺正式投入執行,該平臺藉助網際網路,實現了職工技術創新立體化展示、互動化交流、規範化管理、專業化服務,初步解決了職工創新單打獨鬥、重複低效、成果轉化困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