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1
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文章講述的是作者到羅馬旅遊,在旅館遇到同宿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的故事。14歲的烏塔透過自己的努力,獨自遊歷歐洲,她的獨立自主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於一直在家長的呵護下成長的我來說,烏塔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意識帶給我的驚訝不亞於作者,她身上的許多優點值得我反思和學習。烏塔在旅遊前的充分準備,從行程的安排到郵寄報平安的明信片,再到自主查閱相關書籍,甚至自己掙旅費,這些在我看來只有成人能夠做到的事情,卻在僅僅比我大4歲的小女孩身上實踐著。我也曾旅遊過許多地方,但只是做爸爸媽媽的“小尾巴”,一路被他們引領著、呵護著。偶爾與他們走散了,我會嚇得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相比之下,我對大人的依賴和獨立自主能力的缺乏,讓我在烏塔面前自慚形穢。
透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想只要我有意識的培養自主意識,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加強自我管理,逐漸提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不斷的成長實踐中獲得更多的自信。要知道,中國的孩子並不遜色於其它任何國家的孩子。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2
學了烏塔一課,我覺得烏塔非常棒,可以自己一個人出去旅遊,甚至可以一個人出國旅行,還會把自己打理的很好,計劃的很周全。
烏塔這一課講了這樣一件事情:作者在羅馬的賓館裡看顧見了一位金髮小姑娘,就是烏塔,她才十四歲,就已經去了很多很多地方,有法國、瑞士、奧地利、義大利還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希臘和波恩。而且是自己去的,沒有家人的陪伴,也沒有人的保護,從這一點,我知道了烏塔是一個做事有計劃、自主能力強、機智、又很聰明的一個小姑娘。
和烏塔相比,我真是自愧不如。以前我覺得我的自主能力差不多,因為我敢一個人待在家裡,寫作業也不需要媽媽催,寫完還會主動檢查。我還認為我很勇敢,因為一上次我和好朋友一起去滑冰,我和好朋友手拉手,都沒有看見地上有一個大坑,我們一下子都摔倒了,我的膝蓋都流血了,我的好朋友並沒有受傷,但她哇哇大哭起來,我卻沒有哭,而是一步一步艱難的走了回去。我的勇敢和烏塔是可以比一比的;我覺得我的計劃性還需要向烏塔學習,因為我每一次收拾房間或書包,總是丟三落四,不是忘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這一點我應該好好的向烏塔學習學習,不再和烏塔落下這麼遠的距離,我要趕上烏塔。還有一點也是我要向烏塔學習的,我寫作業時老是粗心,有一次寫數學作業,要抄黑板上的題,把1。7抄成了17,把25抄成了2。5,結果得了99分,如果不是我把題抄錯了,會考100分,我應該把這個粗心的毛病改掉,做一個認真仔細的小姑娘。做一名和烏塔一樣棒的小姑娘。
烏塔 ,你真棒,你是我學習的榜樣,我要再接再勵,趕上你,和你一樣優秀!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3
最近,我讀了一篇文章《烏塔》,它主要講了德國一個14歲的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她花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行呢!
讀了這篇課文後,我被烏塔的勇氣和細心給征服了。在中國,哪個孩子不是家裡的寶貝,不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呢?父母怎麼會放心他們一個人去旅行?不要說去國外,就是去國內遠一點的地方,也一定得家長陪著去。父母們怕自己的孩子獨自一人出去會有危險會受騙。他們就為了孩子的“安全”,幾乎折掉了我們的翅膀,把我們關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屋簷,讓孩子永遠做母雞翅膀下的小雞,永遠都長不大。
我知道,父母只是愛孩子才回這樣做。但是,愛也要有個度。我們也有夢想的翅膀,我們也要在天空中自由飛翔。請你們不要折斷我們的翅膀,別讓我們常年呆在一個窄窄的地方。我們也要認識世界,一個全心而美麗的世界;我們喜歡像小鳥一樣,自由自在德在天空中飛翔。
課文中,烏塔說過這樣一句話:“光從電視和書本中熱恩市世界總不完美。”是啊,雖然我們能從書或電視中看到許多地方,但只有親身遊歷才會有所感觸。
在這裡,我要呼籲廣大家長:請放開手吧,讓孩子們自由飛翔!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4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穫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卻大不一樣。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兒烏塔,自己一人遊歷歐洲的事情。
課文中講到烏塔為計劃這次旅遊,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準備,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裡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可我們呢?有的同學不僅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願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遊歷歐洲了。烏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強,是因為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時,我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比如:週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週末時又是否遵守了呢?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漸養成自立、自強的.精神。
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在課餘時間打工掙的,沒有拿家裡一分錢。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所以,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曾經說過“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們寫完作業後,能看一會兒電視,讀一會兒課外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大多數同學都是把筆一揮,直接就出去玩了。而從來不會想到去親身體驗一番。光從一些課外讀物和電視節目中瞭解世界,是比不過親身體驗完美的,而且親身經歷總比聽說到的記憶要深刻,所以,只有親自體會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瞭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5
最近學了《烏塔》一課後,我深有觸感。
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叫烏塔的十四歲小女孩獨自遊歷歐洲,在羅馬的的小青年旅館裡認識了汪曉潔的事。、
小女孩烏塔對王曉潔說:“我叫烏塔,已經十四歲了,是德國人,住在漢堡。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村,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去了希臘。”
中國的父母一定會忍不住驚訝的問:“啊!你一個人嗎?你的父母不擔心你嗎?”
烏塔回答說:“我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線路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是請求幫助。在給家裡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你一定會想,這小的孩子獨自旅行,旅費肯定是家裡人給的吧。但事實並非如此,其實就連旅費也是烏塔一點一點讚的。他用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
烏塔小小年紀卻如此自立,反觀中國孩子,我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學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但他卻因不會洗衣服、疊被子……
我想對中國的父母說:請為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6
《烏塔》一文講的是,作者在羅馬的旅館裡,認識了一個 14 歲的德國女孩兒——烏塔。烏塔告訴作者:“我趁著假期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自已用了三年的時間來設計日程、路線,並閱讀了很多與國家有關的書籍,還用自己的勞動掙了旅費。”
在我的眼中,烏塔是一個熱愛生活,自主能力很強的孩子。
在中國, 14 歲的年紀是什麼概念?父母哪裡會放心孩子獨自一人出遠門,孩子們還賴在父母的懷抱裡撒嬌呢!
我感到很奇怪:為什麼德國的孩子就能自己出遠門?這是德國的規定嗎?不是的,因為我們總是認為電視和書本中見到的世界很完美,而烏塔說:“只有親自到了義大利,它的美才打動了我!”
我明白了,做什麼事情都不要依賴父母,要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7
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我深有感受,課文中的”烏塔”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是一個獨立、做事周全的女孩,可以獨自去國外旅行,旅行的行程都是她自己設計的,而且旅行的費用也是她利用課餘時間打工掙來的。
而我獨立出門的事情,就是有一次爸爸媽媽讓我自己獨自去上學,而且僅僅只允許一次。
其實我也想自己出遠門去旅行,但是爸爸媽媽總是怕這怕那的。我也問過媽媽可不可以自己出門,結果如我所料,當然是不可以,遭到了反對,可我卻沒有充足的理由去反駁。
但讀完《烏塔》這篇課文之後,我找到說服父母的理由了,那就是外國的父母都支援自己的孩子出去旅行。但是,我和爸爸媽媽商量之後,還是沒有得到允許。我就是不明白,為什麼國外的父母都能理解自己的孩子,中國的父母就不能呢?
所以,我又和媽媽討論為什麼不同意,媽媽對我說:不是不讓你獨自去旅行,如果你能做到“烏塔”那樣獨立,我和爸爸也會支援你的。
所以我下定決心,一定向“烏塔”學習,做一個獨立、有計劃的人。作者:王乙炎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8
烏塔,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自己一個人環遊歐洲。她這一壯舉,讓我不由得心生敬佩。
我敬佩她的細心周到。烏塔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行程,每到一地先查當地警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裡撥打電話或寄一張明信片報平安。可我們中國孩子呢?做事粗心大意,丟三落四,考試時竟然能把自己的名字忘記,寫字時竟然可把“隱”寫成“穩”,和烏塔做事的有條不紊、井井有條是不是有天壤之別?
我敬佩她的堅韌毅力。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許多關於歐洲各國的書籍,熟悉了各國的風土人情。可我們呢?做一件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要遇到一絲挫折就放棄,把困難拋給別人。我就是這樣,我曾報了一個乒乓球班,沒有幾天新鮮勁一過,我就厭倦了枯燥無味的訓練,撂挑子不幹了。和烏塔站在一起,我真是無地自容。
我敬佩她的自主獨立。烏塔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都要去餐館或超市分發廣告單,還到別人家裡照看小孩。但我們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呢?別說自己去掙錢了,就連穿衣吃飯都離不開大人的照顧,天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我就聽說過這樣一件事,一位考上重點大學的大學生,竟然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而被迫退學了,這事要是讓烏塔知道了,簡直是不可思議。
我還佩服她的……
花盆裡長不出蒼松,鳥籠裡飛不出雄鷹。覺醒吧,中國的孩子們!我們是國家的棟樑,是未來的希望,為了祖國的明天,我們從小要立志做一名自立、自強、自信的中國人!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9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邊課文。
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如果不是你親眼所見,你敢相信她一人獨自遊了很多國家嗎?這對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絕對不敢想象的事。
為什麼我們中國沒有這樣的例子呢?在中國,像烏塔這個年齡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很“愛”我們,不讓我們做任何事情,導致我們不會疊被子、洗衣服,甚至連衣服也不會自己穿。
父母的過分溺愛,使我們養成依賴的思想,讓我們成為溫室裡的花朵,籠中的小鳥,家長們,您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您的孩子考上了大學,您還能去給他穿衣洗臉嗎?所以,那些把孩子緊鎖著的家長們,快開啟“溺愛之鎖”,讓孩子們擁有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吧!
父母們,請放開你們的雙手,讓孩子們去自由自在地飛翔,讓他們自己去選擇人生的道路吧!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10
今天,我們學了《烏塔》這篇文章,我覺得很不可思議。14歲的小女孩烏塔自己遊歷歐洲很多國家,實在令人驚訝。
讀了《烏塔》後,我即佩服她的勇氣和獨立的能力,又羨慕她的經歷。她的這種能力來自哪裡呢?我想,應該是靠她平時的鍛鍊和父母的支援。而我呢?去什麼地方都要父母帶,他們對我一點兒都不放心。假如我現在有足夠的現金,我想:我一定不會有烏塔的勇氣。我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依賴性太強,稍微有一點挫折就哭鼻子,一點獨立的生活能力也沒有。
不僅是我,中國的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和外國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如:孩子不吃飯就哄著吃,而外國父母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像烏塔,她的旅費都是自己掙的,並不是父母沒有或不給,而是想讓孩子增強獨立意識。在文章中,烏塔說過一句話:“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中不完美,只有身處其中才會感受到它真正的美。”
讀了《烏塔》後,我想對中國的說有孩子說:“不要永遠做母雞翅膀下的小雞,要做一隻在天空中翱翔的雄鷹。”同時,我也想對那些過於溺愛孩子的父母說:“為了孩子的未來,請放開手吧!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11
那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受益匪淺,《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烏塔是“我”在羅馬認識的,她獨自一人去遊歐洲,自已掙了一半的錢,爸爸又出了另一半。她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去領悟。
當我讀到“說話間,她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櫃子裡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揹包。她告訴我“。。。。。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買。”的時候,我就看見了一位熱情、活潑,生活經驗很豐富的小女孩。要是換作我,決不會與她一樣,與別人交往,生怕別人會“吃了我”這種感覺。
我繼續往下讀:“喲,這麼長的路程,我有點驚訝......不到400馬克。”我又看見一位勇敢、有恆心,有毅力的小女孩,我決對還沒有去歐洲就會緊張的要命,何況我們中國小孩從來都是嬌生慣養,一個人去的話,自己不怕,可爸爸媽媽又不放心,所以只有在家長的陪同下外出旅遊的,是吧!
烏塔這個人很好,她生存能力強,而且十分孝順家人,關心家人,有責任感,烏塔在我的印象中記憶猶新,我還要再讀一遍!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12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穫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課文中講到小主人公烏塔為計劃這次旅遊,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準備,從計劃出行路線到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裡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等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她們對生活的熱愛。
透過老師的講解,還有和家長溝通,再加上和同學們的互相探討,我認為:烏塔有這麼強的獨立生活能力,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外國的小朋友敢於離開父母,思想獨立,敢於挑戰自理能力;第二是外國的父母願意放手,鼓勵小朋友培養自立能力。
但是,我們中國許多小朋友就不一樣,我們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手裡怕摔了。要不就是父母很願意放手,但是孩子不願意學習自理能力,不敢面對和嘗試;要不就是父母庇護著孩子,根本就不放心孩子獨自外出生活。
最後,我想對所有的父母說“請放開對我們的束縛吧,從現在開始培養我們的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經驗”。我也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13
在學校,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課文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遊歷歐洲,她從11歲時,就翻閱了很多有關書籍,並且在星期六、星期天,去打工賺錢。
課文還主要寫出了她的獨立性很強。我覺得,烏塔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女孩。在他/她們外國,教育方法和我們完全不同。在外國,父母從小培養他們的獨立性。老師也在學校給他們減壓力,讓他/她們閱讀一些異國的書。而在我們中國,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在父母及長輩的呵護中長大的,在中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是父母膩愛孩子的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到這裡,我卻不忍心去批評他們了, 因為他們是真的太愛自己的孩子了!愛自己的孩子有錯嗎?沒錯,可方法錯了!因為孩子終歸要長大的,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可你讓一個沒有學會獨立生活的‘孩子’怎麼去自己生活!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徹底懂得了:“一個人從小就要學會面對困難,自己遇到的問題,自己解決。”要在生活中不斷的鍛鍊自己,去磨練自己的意志,遇到困難,能自己完成的就自己完成,儘量不去尋求父母的幫助。
我要從現在做起 從一件小事做起,向烏塔學習!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14
讀完《烏塔》這篇課文以後,主人公烏塔給了我很多有益的啟示。這篇課文主要講14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遊歷歐洲的故事。和烏塔相比,我們中國的孩子實在是有天壤之別。
在中國,孩子總是過分依賴父母,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像家裡的“小王子”,“小公主”似的。而在外國,孩子大都比較獨立,敢於一個闖蕩世界,烏塔就是他們之中的一個代表。
為了這次旅行,三年之中,烏塔就開始自己掙錢,沒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這次旅行的費用,烏塔沒有拿家裡的一分錢。
可我們中國的孩子因為依賴家長,致使很多簡單的事都不做。就說我吧。只要媽媽出去,就讓我一個人泡泡麵,可我連泡麵也不會泡,時常餓著肚子上學。我的衣服平時都平時都時媽媽洗。偶爾媽媽讓我洗,我就找各種理由。和烏塔相比,我還缺少獨立性。
各位同學,我們不要再這樣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了,我們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獨立自強的孩子。
關於烏塔的讀後感心得體會15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想:為什麼我們中國孩子不能向烏塔那樣獨立生活呢?
我聽說過一件事:在北京,有一些大學,每到九月份都有家長送新生來報到。爸爸或者媽媽揹著、抱著大包,而他們的孩子,已經是大夥子或者大姑娘了,手裡只是拿著一瓶礦泉水,在後面跟著。
不只是這樣,那些家長竟然怕自己的孩子做不來活兒,就住在學校邊上的賓館裡,幫自己的孩子洗衣服,有些來遲的家長,由於學校邊上的賓館都滿了,索性就睡在學校的大操場上了!
我想:在我們中國,象他們一樣自理能力很差的孩子肯定有不少。讓我們向烏塔一樣,走出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自已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獨立的人吧!我相信,只要我們學會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就一定能成為一隻飛翔在藍天上的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