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精選】建築類實習報告4篇

建築類實習報告

【精選】建築類實習報告4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建築類實習報告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建築類實習報告 篇1

  20xx年11月至20xx年5月,我和同學(共4位)來到了珠海,在珠海斗門區江蘇省第一建築安裝有限公司鴻泰半山花園專案部實習,從事測量員工作。

  在學校時已對測量學以及cad繪圖、儀器的使用有了初步的瞭解,在這裡讓我又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及熟悉的掌握。並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不實踐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到,實踐後才知道什麼情況都可能遇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像剛剛走出校門的實習生實踐經驗還很不豐富,但理論中的東西要是也什麼都不會,那在實習過程中就吃不開了。到了施工現場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才體會到並不是課本中學的東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會不會用,懂不懂得變通和舉一反三的道理。只有這樣才能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事不要眼高手低要腳踏實地。事無鉅細,我學會了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記得有一次在進行承臺直線放樣時,圖紙上有兩軸線相差了11cm,結果看圖時沒仔細看誤以為是一條軸線。後來檢查發現不對,而柱鋼筋已綁紮好了。只得進行移位了。更可悲的是有一個承臺已經澆築完成,檢查發現移位了30cm,原來在計算尺寸時少加了30cm。後來只得進行承臺加大,柱鋼筋植筋。費時費神啊!

  在建築物施工過程中,隨著上部結構的逐步建成、地基荷載的逐步增加,將使建築物產生下沉現象。建築物的下沉是逐漸產生的,並將延續到竣工交付使用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因此建築物的沉降觀測應按照沉降的規律進行。沉降觀測在高程控制網的基礎上進行。

  觀測點的製作

  水準基點利用工程標高定位進使用的水準點作為沉降觀測點的不準基點。並在建築物附近設定二個淺埋式水準基點,水準點帽頭採用銅製。

  用φ18鋼筋彎成“┗━”的形狀彎頭,上部磨成半球形狀。在底支柱子澆搗時埋入,彎頭與牆保持的距離為7釐米,以保證工程裝飾後能在標誌上安放標尺。

  沉降觀測的次數和時間

  沉降觀測第一次應在觀測點安設完成後及時進行,並主體工程每加高一層觀測一次建築物竣工驗收前觀測一次。根據有關要求建築物竣工後的觀測次數為:第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至下沉穩定為止。沉降觀測精度要求

  工程沉降觀測精度要求為三等,標高中誤差為±1、0mm,相鄰點高差誤差為±0、5mm,觀測方法採用二等觀測,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為0、6mm。

  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確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點位的科學。既然是要測量就離不開實踐。實踐是對測量學知識的最好檢驗,只憑在課堂上的聽課,我並沒有掌握很多具體知識,尤其是對儀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塗。當動手的時候,發現其實並不難,聽別人一說或者翻閱一下課本,然後自己動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測量精度,還要經常練習,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

  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細緻,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特別是在使用水準儀,經緯儀這樣精密的儀器時,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為稍有差錯就可能導致資料的偏差很大,更會導致以後其它量的測量出錯,最終導致資料計算的錯誤,比如我們剛開始測量角度時,一個基準點沒有瞄準,導致一個角度偏小,然後角度的閉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經過校驗,才發現問題出在哪兒。

  在本次實習中,讓我清楚地認識到只有透過實踐後才能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為我今後就業尊定了基礎,我們透過觀察問詢等方式瞭解到了很多我們不曾知道的東西。除了建築知識,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安全問題。每個施工單位都有標語“安全第一”,作為工程人員,應盡力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不但要嚴格規章制度,還要為員工們灌輸安全知識,對他們的生命安全負責。

  我認識到了課本知識和實踐結合的重要性,也對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工作能力進行了評估,明確了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透過實際的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實驗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同事的交際、合作的能力。一次測量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工作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協作是相當重要的,如果要是互相配合的話,就會如同一盤散沙一樣潰不成軍,尤其是在配合如此重要的測量學中。

建築類實習報告 篇2

  我們這學期的前四周是畢業實習時間,之前我們分別進行了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建築施工與管理實訓,這次是畢業實習。我們都很重視這次實習,因為這是我們在校期間最後一次有學校組織的實習了。我們專業一共分為八組,我就在第八組,有胡老師帶領,老師說實習的工地可以自己找,我在同學的介紹下,在焦東塔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綜合樓的一箇舊房改造工地上實習。實習期間我經常和老師保持聯絡,每週都有回報實習進展和心得。在老師的熱心的關心和指導下,我們實習期間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在實習中當遇到不懂得地方,我們都及時問指導老師,所以在實習中我們都感到收穫很大,為以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20xx年2月28號我去了工地,工地地點在焦作市和平街東段塔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礦山機械廠對面,礦山小區院內。到了工地見到了專案經理 劉經理,他很樂意接受我這個實習生,他給我安排了我的工作內容,我的工作是專案部裡的施工技術員。本工程是一箇舊房改造工程,工程是焦東塔東社群的醫院綜合樓,本樓房的樓房層數是三層,本樓是建於50年前,三層中沒有構造柱和圈樑,只是樓板是現澆的混凝土樓板,這一點讓我很驚訝,在50年前的設計師就已經利用了現澆混凝土樓板了。本工程為加固工程,是由焦作廣成規劃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的;是由河南征信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進行施工的;監理方是河南建達工程建設監理公司進行監理施工的。本工程的合同工期為20xx年3月1號至20xx年9月1號。這次實習對我老說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因為我之前還沒有接觸過舊房改造工程呢,因此我很重視這次實習。

  這次實習對我的職業生涯有很大的幫助,之前我實習過磚混結構、實習過框架結構的高層、實習過修公路;這次實習舊房加固改造,我還是第一次,對我這方面的知識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讓我對課本的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加深,為我的以後工作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

  在實習中我經常看圖紙和圖集,因為我一開始對房屋加固的施工幾乎是一竅不通,但經過我的努力,一個星期後我就能看懂是怎麼一回事了,其實還是很簡單的嘛,只要把施工的細節搞清楚就行了。

  現在把在工地學到的知識簡單的敘述一下:

  1、磚混結構抗震加固方法簡介:

  從結構抗震機理出發,抗震加固可以分為減小地震作用加固法、增大結構抗震能力加固法和多道防線抗震加固法。減小地震作用主要是透過增大結構週期或加大結構阻尼來實現,一般應用於大型公共建築的抗震加固;增大結構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如增大牆體抗震效能的外包鋼筋混凝土面層、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法;增大結構整體性的壓力灌漿加固法、增設圈樑(構造柱)加固法、拉結鋼筋加固法;透過增設抗震牆來降低抗震能力薄弱構件所承受地震作用的增設牆體法等,這些方法施工相對簡單,大量應用於多層的磚混結構當中,尤其是民用建築中

  多道抗震防線加固是建築物採用多重抗側力體系,第一道防線的的抗側力構件在強烈的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壞後,後備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線的抗側力構件立即接替,抵擋後續的地震衝擊,可保證建築物安最低限度的全,免於倒塌。

  從結構抗震加固方法上來講,抗震加固施工方法主要有外加固法,內加固法,夾板牆加固法。外加固法一般結合磚混結構的層數及抗震鑑定的結果,需要在建築外側增加不同數量的構造柱,圈樑,以及保證構造柱、圈樑和抗震牆體協同工作的拉桿。這種方法一般不佔用室內建築面積,用於住宅樓,對住戶影響較小,但對建築立面造型影響較大;內加固法基本原理同外加固法,也需要增設構造柱,圈樑及拉桿,必要時,如原有牆體抗震不足,需加設抗震牆體或提高原牆體抗震能力,內加固法不會改變建築立面造型,一般適用於公共建築,特別是臨街建築;夾板牆加固法為在加固原有牆體抗震的基礎上提高抗震效能,目前最常用的是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法,即在要加固牆體的單面或雙面加設鋼筋網,用錨筋、插入短筋、拉結筋等方法把鋼筋網四周與樓板或大梁、柱或牆體連線。

  2、如何增設圈樑和構造柱。

  (1)增設圈樑:

  1)加固依據:根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xx)第7.3.3條規定:外牆及內縱牆在每層樓蓋處設定圈樑,內橫牆在每層樓蓋處設定圈樑。

  2) 加固方法:圈樑有外作、內作和在牆體上做,內作外作影響建築物的外觀和使用,所以選擇在牆體上作。根據規範第7.3.4條規定縱筋不小於4φ10,箍筋不小於φ6@250,截面高度不小於120mm。

  如果板下皮距門、視窗上皮間距為300mm,也符合磚的模數,則圈樑高度取300mm,符合抗震規範要求。

  縱向筋取4φ12,符合抗震規範要求。

  箍筋若按規定取φ6@250,箍筋穿透牆體則需每隔250mm在牆上打孔一個,這樣既破壞了牆體的整體性,施工也困難建築工程頂崗實習總結(3篇)建築工程頂崗實習總結(3篇)。採用加大箍筋直徑和間距的方法,實配箍筋φ12@600,為保證上下皮縱筋位置,在牆兩側加φ6@300的附加鋼筋(見圖一中④號鋼筋)。

  3) 施工方法:a、牆兩側去除抹灰層,全長開槽,深30mm,高度300mm;b、每隔600mm上下各打一孔,直徑為30mm-50mm,用於穿過③號鋼筋;c、牆側在放置②號鋼筋處,去掉抹灰,將磚縫剔鑿,深10-20mm;d、放置②號縱筋,穿過③號箍筋與②號縱筋綁紮,同時綁紮內側④號鋼筋,②、③、④號鋼筋就位後,將孔用1:3乾硬性水泥砂漿塞牢;e、放置①號縱筋並與③箍筋及④筋綁紮;③號箍筋搭接焊牢,焊縫長度lw=120mm,焊縫高度hf=5mm ;f、內外兩側用1:3乾硬性水泥砂漿將牆上的槽抹平,再裝飾恢復。

  外牆圈樑圈樑高度、配筋均同內牆圈樑,施工時,在外牆內側均剔鑿磚縫10-20mm,放置縱筋,其他施工方法均同內牆圈樑。

  4)縱橫牆交接處處理:

  在橫牆上,與縱牆圈樑縱筋對應部位,打孔30-50mm,將橫牆圈樑縱筋穿過並水平彎折,彎折長度為30d,與縱牆圈樑縱筋綁紮,用1:3乾硬性水泥砂漿塞實。

  (2)增設構造柱

  根據規範(GB50011-20xx)第7.3.2條,構造柱最小截面尺寸240mm 180mm,縱筋不小於4φ12,箍筋不小於φ6@250,本工程補做構造柱採用35180mm,縱筋6φ12,箍筋採用φ6@200。

  補做構造柱的難點是:一是與原有牆體的可靠連線;二使如何穿過原有樓板。下面就是這兩點分別闡述:

  1) 構造柱與原有牆體的連線

  構造柱均放置在內外牆、縱橫牆交角處或樓梯拐角處,本工程採用銷鍵法與捆綁法相結合,使新加構造柱與原內外牆形成整體。

  銷鍵法是在原牆體上開燕尾槽,內大外小,形成一鍥體,在槽內放置鋼筋,並澆築C25高強自流平細石混凝土。鍥體外口做120mm 120mm,內膛做18180mm,深180mm,放置2φ10∪形鋼筋,鍥體沿高度方向每隔1000mm做一個。

  捆綁法就是透過在牆上打孔,穿鋼筋,與新加構造柱的縱筋綁紮在一起,本工程是在內外牆上每隔1000mm,打孔穿φ12環形鋼筋與構造柱縱筋綁紮,澆築C25高強自流平細石混凝土。

  2) 構造柱穿樓板。

  為保證構造柱在高度方向為一整體,構造柱須穿過三層樓板,具體做法如下:

  二層樓板處,對應構造柱縱筋位置,在樓板上鑽孔徑為φ30,共六個,如為預應力空心板,所以打孔時應避開板肋,在每個孔內穿-φ14鋼筋,板上、板下均露出550mm(搭接長度),穿好後,用C30乾硬性自流平混凝土將孔塞實,填塞灌注時應儘可能充盈原板孔洞內,塞好後與構造柱縱筋綁紮,澆築混凝土。構造柱主筋頂部錨入三層樓板或梁混凝土內。

  3) 構造柱不單獨做基礎,下部應伸至室內地面以下500mm(規範第7.3.2-4條)。

  3、新開門洞牆體加筋砂漿層加固

  外加鋼筋砂漿層加固砌體牆,採用單面或雙面加固,

  (1)工藝要求:

  面層砂漿強度M10。

  鋼筋網砂漿面層厚度35mm,鋼筋外保護層厚度不小於10mm,鋼筋網片與牆體的空隙不小於5mm。

  鋼筋網的鋼筋直徑Φ6,網格尺寸實心牆為300*300mm,空鬥牆為200*200mm。

  單面加面層採用Φ6的L形錨筋,雙面採用Φ6的S形穿牆筋;L形錨筋間距00mm,S形穿牆筋間距900mm,梅花形佈置。

  鋼筋網的橫向鋼筋遇門窗洞口時,單面加固宜將鋼筋彎入窗洞側錨固,雙面加固宜將兩側鋼筋在洞口閉合

  (2)施工順序:

  原牆面裝飾層鑿除 鑽孔並用水沖刷 鋪設鋼筋網並安設錨筋 澆水溼潤牆面 抹水泥砂漿並養護。

  (3)施工控制要點:

  原牆面腐蝕嚴重時,應先清除鬆散部分,並用1:3水泥砂漿抹面,原鬆動的勾縫砂漿應剔除建築工程頂崗實習總結(3篇)實習報告。

  牆面鑽孔,按方案劃線標出錨筋位置,並用電鑽鑽孔。穿牆孔直徑比S錨筋大2mm,錨筋孔直徑宜為錨筋直徑的2倍,孔深宜為100mm,錨筋插入孔洞後,應用水泥砂漿填實。

  鋪設鋼筋網時豎向鋼筋應靠牆面。

  抹水泥砂漿前,先在牆面耍水泥漿一道,再分層抹灰,每層厚度不超過15mm。

  面層應澆水養護。

  4、原有窗戶的加固。

  窗戶的加固在整個房屋的加固中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施工工序

  首先要準備鋼支架;其次是在窗戶的上樑上每隔20公分掏出高為180公分、寬度為80公分的空洞,因為鋼支架的尺寸是長為牆厚減50公分、寬度為80公分、高為180公分;接著是把鋼支架放入牆空洞中,由於鋼支架是空心的,所以緊接著就是把鋼筋放進去,支上模板就可以澆注窗戶的過樑了,下一步就是澆注窗框的混凝土了,這就是窗戶的加固的方法。

  實習的時間過的很快呀,一轉眼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在這次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從中我收穫很大,實習的心得體會很多。

  首先,我懂得在我們學習的時候不能太單一。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建築施工上,我們要儘量多學點知識,比如這次的舊房加固工程實習,讓我學到了不一樣的知識,讓我對這方面的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使我以後在這方面的工作不至於很陌生,新建一個磚混結構的房子和對一個老房子進行加固是兩個不同的施工工藝,一開始我還以為這很簡單,不就是磚混結構嘛,當我真正實習的時候才知道不是我想象的那樣,裡面有許多知識和細節是我們沒見過的,需要我們去學習和掌握的。這次的實習填充了我這方面的空白,我會好好記住這次實習的,我們要學的還有很多,藝多不壓身,我們要好好學習,是自己的知識更充實,為以後我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在組織管理上我收穫很大。我以前的幾次實習都是隻參與施工,還從來沒有參與組織管理中,而這次的實習我在專案部是施工技術員,所以在施工中我的地位很重要,每週的例會專案部中只有我和專案經理我們兩個去參加,在工地上我要為施工隊提供技術指導和組織管理他們的施工。在施工組織管理上,一開始我並不懂怎樣去管理施工,在學校雖然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進入工地後就出現問題了,一系列的施工組織都不甚瞭解。例如剛開始我並不瞭解它的流程,在師傅的指引下透過對施工組織設計的熟讀和理解,瞭解到它的規則是漸進式的環環相扣,為了常握這一規則,我認真的參加專案部發出的每一項施工組織指令,而且擬製施工指令,經過親身實踐,這一規則很快被我所掌握,但是在這次實習中,我準備的施工組織指令建議都沒有被工程師和施工隊所採納,他們說我的指令建議在工程進度的完成效率和工程質量的達標程度上,只重視質量忽視了施工進度,考慮不全面,工程進度和質量要齊頭並進,加強鍛鍊和學習,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有待提高。經過這次實習,我對施工組織管理上有了很好的掌握,這對我以後實習和工作更好的去參與組織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我還學到了怎麼去填資料,在幫助資料員做資料的過程中,我學到了怎麼去做資料,什麼時候做什麼樣的資料,需什麼人簽字等。這次實習讓我學會了怎樣去做資料,我發現做資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這些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

  在工地上實習的這一個月,讓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安全問題。在工地身為專案部的一員,自己必須要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因為工地的安全問題是很重要的,實習中我們經常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我在工地總結了一些安全問題:第一,進入工地必須保護好頭部,就是說必須戴安全帽;第二,同樣要保護好腳下,因為在工地裡很容易踩到釘子;第三,在外腳手架上行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踩空,有時扎絲沒把竹片固定好,很容易劃掉,這一點也是經常安排在外腳手架上工作的工人們;第四,注意高空墜物,特別是同一個垂直面都在工作的時候,這一點在安全教育中也是多次提起,一定讓工人注意;第五,就是工地中的安全用電,在工地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用電,不要把三相與兩相線搞錯了,還有就是不要亂接和亂搭電線,在外的電閘一定要注意安裝電箱,防止下雨淋到電線;第六,就是在工地一定要在危險的地方安放提示牌,這一點好多工地為了省錢,就不把它當回事,其實這點也很重要,因為工地的周圍的居民,這點不可忽視。

  我們快要畢業了,這也是我們的畢業實習,我們的最後一次實習,我們之前也有過很多次的實習,其實我認為實習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自我認為在學校裡學習的都是理論知識,還沒有上升到實踐,對於一個技術要求很高的專業,實習是檢驗學習水平好壞的一個過程。在實習中我們能發現很多的問題,透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這樣我們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和加深對知識的掌握。但是我們的畢業實習時間太短了,希望學校以後能對我們專業安排畢業實習的時間有所加長。

建築類實習報告 篇3

  在前一段監理部測量部實習的基礎上, 年 月 月15日這一段時間又進行了施工方案和電氣安裝的學習。使我的專業水平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提高。對此後一個月實習情況做以總結。

  一.我所實習工程:

  建設單位:天津京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天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施工單位:神舟長城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深圳市九州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二.工程簡介:

  我所實習工程位於天津市津南區。工程包括:五星級酒店81950㎡,別墅群55500㎡,大型商業中心26500㎡,高爾夫球場等。是娛樂,休閒,度假,餐飲,居住,商業化為一體的經濟開發區。

  工程涉及:人防,抗震,強電弱電,高檔精裝修,市政,綠化等。

  尤其酒店工程複雜:如構件配筋大,標高變化多,人防要求嚴格,地下室要求防水和受力型鋼柱施工等。工程難度係數大要求等級都高。該專案總面積8.195萬平米。地上面積5092萬平米,地下面積2.275萬平米,主樓高度70米,為13層旅館,裙樓三層高度21.7米,地下一層為汽車庫、KTV、桑拿、自助餐廳,地下二層為停車庫、裝置用房、後場辦公、洗衣房、餐飲支援,區域性戰時為人防。本工程設有自動噴淋和自動報警系統。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牆結構,填充牆採用輕質混凝土砌塊牆。

  --建築施工安全:

  一個建築工程成功與否,不僅施工質量要求精益求精,而且安全生產也要做到一絲不苟。

  建立文明工地、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業,不僅是管理性很強的工作,而且也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建立安全文明工地與推行安全文明施工技術也密不可分,組成了安全文明施工的共同體。

  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的任務是締造施工生產的安全文明狀態和規範施工生產作業的安全文明行為。施工生產的安全文明狀態包括創造安全文明施工場所和採用安全文明施工的工藝和技術兩個大的方面,而施工生產的安全文明行為即進行安全文明作業和操作。

  安全監督管理改善措施

  (1)預防職能。“預防為主”是現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它也貫穿於建築施工的全過程。

  對生產過程做到實時監控,提前排除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潛在的危險,找出安全隱患存在的原因,利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制度,做到避免事故的發生或將事故傷害和損失降至最小程度。

  (2)補救職能。補救是要徹底消除已出現的安全事故對產品生產和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它應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督促企業(專案)完善安全管理體制,另一方面用技術上有效、經濟上可行的措施消滅隱患,排除產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和彌補因安全事故造成的後果。

  (3)評價職能。建築生產安全評價的目的是為企業(專案)安全管理提供標準方法和應達到的要求,使管理制度化和規範化,達到實現本質安全化的目的。安全生產評價是綜合評價一個企業(專案)的安全管理體系,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組織措施的完善性以及管理者和操作者安全素質高低等。

  (4)教育職能。施工安全檢查是指有關部門和單位對企業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情況,安全生產的情況、勞動條件、事故隱患等所進行的檢查。透過施工安全生產檢查,使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經常化、制度化。提高全民的質量意識,推廣正面的經驗和吸取反面的教訓。

  (5)資訊職能。建築施工安全資訊是政府和企業在管理過程中一項十分寶貴的資源,一旦失靈,會引起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混亂。研究生產系統中的安全資訊,及時向政府和企業的決策部門提供,加強控制與反饋,實行動態管理,以提高施工安全監督管理水平。

  建築施工生產一直是安全意外事件和安全事故的高發段。這不僅使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遭到巨大損失,還給企業和行業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甚至對社會穩定和國民經濟發展都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如何在建築業高速發展的同時確保建築施工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1,腳手架安全範圍:立杆基礎,承力架立杆間距,大小橫杆,剪刀撐,設定連牆點,腳手板與防護欄杆,架體內封閉防護,材質,荷載架體避雷,持證上崗,卸料平臺.等

  2,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安全範圍:支撐系統,立柱穩定,施工荷載,模板存放,支撐拆模,模板驗收,混凝土強度,運輸道路,作業環境等

  3,“三寶”“四口”防護安全範圍:“三寶”指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 “四口”指樓梯口、電梯井口、預留洞口、通道口。 “五臨邊”指:尚未安裝欄杆的陽臺周邊,無外架防護的層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上下跑道及斜道的兩側邊,卸料平臺的側邊等。

  4,施工用電安全範圍:外電防護,接地與接零保護系統,配電箱開關箱,現場照明,配電線路,電器裝置,變配電裝置等。

  5,塔吊安全範圍:力矩限制器,限位器,保險裝置,附牆裝置與夾軌鉗,安裝與拆卸,塔吊指揮,路基與軌道,電氣安全,多塔作業,安裝驗收等。

  6,施工機具安全範圍:平刨,圓盤電鋸,手持電動工具,鋼筋機械,電焊機,攪拌機,氣瓶,翻斗車,潛水泵,打樁機械

  --建築電氣安裝:

  一、酒店工程電氣系統:

  1,酒店工程包括以下電氣系統:

  10/0.4KV變配電系統;電氣照明系統;建築物防雷系統;接地與安全防護;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智慧照明系統等。弱電系統如:樓宇自動控制系統、綜合佈線系統、電話通訊系統、影片電視監控系統、安防門禁系統、車庫管理系統等由甲方另行委託設計,待各弱電系統設計時進行設計配合。

  10/0.4KV變配電系統設計:

  負荷分級:本工程消防用電裝置、變配電室用電、應急照明、網路計算機房、電話機房、總統套房、客梯、生活泵、客房緊急照明等用電負荷等均屬一級負荷,其它用電負荷均等為二級負荷。

  2,低壓配電系統:

  配電方式:低壓配電系統採用樹幹式及放射式相結合的方式,對於單臺容量較大的負荷或重要負荷採用放射式供電;對於照明及一般負荷採用樹幹式供電方式。一級負荷採用雙電源供電並在末端設互投裝置,二級負荷採用雙電源供電於末端互投或採用單電源專用線路供電。

  3,功率因數補償:

  酒店工程採用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低壓自動補償方式,每臺變壓器低壓母線上裝設乾式補償電容電抗器組,對系統進行無功功率自動補償及諧波抑制處理,以確保在負荷變化的情況下,功率因數在0.95以上。熒光燈、氣體放電燈單燈就地補償,功率因數達到0.9以上。

  電容補償就是無功補償或者功率因數補償。電力系統的用電裝置在使用時會產生無功功率,而且通常是電感性的,它會使電源的容量使用效率降低,而透過在系統中適當地增加電容的方式就可以得以改善。

  電力電容補償也稱功率因數補償!(電壓補償,電流補償,相位補償的綜合).

  1,電容在交流電路里可將電壓維持在較高的平均值!(近峰值).(高充低放),可改善增加電路電壓的穩定性!

  2,對大電流負載的突發啟動給予電流補償!電力補償電容組可提供巨大的瞬間電流!可減少對電網的衝擊!

  3,電路里大量的感性負載會使電網的相位產生偏差,(感性元件會使交流電流相位滯後,電壓相位超前.)90度!而電容在電路里的特性與電感正好相反!起補償作用!

  二、防雷接地:

  防雷:

  1) 我實習的工程為第二類防雷建築物,在建築物屋頂設避雷帶以防直擊雷。明裝及暗裝避雷帶均採用10鍍鋅圓鋼,沿頂明(暗)敷,與防雷引下線及屋頂露明金屬物焊接,避雷帶網格均不小於10mX10m及 12mX8m。

  2) 我實習的工程利用結構柱內四根主筋(12)通長焊接作為防雷引下線,其上部與避雷帶焊接,下部與基礎鋼筋焊接。引下線沿建築物四周均勻佈置,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大於 18m。建築物內豎直敷設的金屬管道及金屬物的頂端和底端與防雷裝置連線,45m及以上外牆上的欄杆、門窗等較大的金屬物與就近防雷裝置連線。

  3) 我實習的工程利用結構基礎地梁內鋼筋做為接地體,鋼筋縱橫焊接成接地網。接地型式為混合接地,進線重複接地、各弱電系統接地、防雷接地、電梯接地等共用接地極,要求接地電阻小於 1歐姆。在首層外牆側壁預埋人工接地連線板,內部與防雷引下線焊接,以備測試接地電阻及增設人工接地極之用。

  4) 我實習的工程要求建築內所有豎向金屬管道,最上端及最下端均就近與防雷引下線或結構柱內主筋可靠焊接。

  5) 我實習的工程在各低壓配電母線進線處均裝設三極浪湧保護器,其他透過 LPZOA或 LPZOB與 LPZ1區的介面處的供電線路均在戶內配電箱處裝設四級浪湧保護器。電子資訊系統的雷電防護等級為C級,各弱電系統均在透過 LPZOA或 LPZOB與 LPZ1區的介面處裝設適配的浪湧保護器。

  接地:

  1) 我實習的工程設有總等電位聯結,接地型式為 TN-S。本工程在各配電室內設總電位聯結端子箱,所有進入建築物的外來導電物,均在 LPZOA或 LPZOB與 LPZ1區的介面處做等電位連線。各等電位接地端子箱之間要求採用兩根 25X4鍍鋅扁鋼可靠焊接連線。

  2) 我實習的工程在消防控制室、弱電機房、電梯機房、電氣豎井等處設有接地端子箱,上述接地端子箱均採用單點接地,由總等電位聯結端子箱引來單獨的接地線與之可靠連線,各總等電位聯結端子箱均與兩處柱內引下線可靠焊接。

  3)在帶淋浴設施的衛生間設定輔助等電位聯結,電子資訊系統機房要求設定區域性等電位聯結。

  基礎防雷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有防雷引下線位置,應不少於2個樁位,樁內筋作為接地體不少於4根φ16以下焊接,以上含φ16為兩根 建築物結構柱內四根主筋大於φ12通長焊接作為防雷引下線(絲扣連線應垮接焊)。防雷引下線四根主筋宜選用結構柱內外側,四周並焊接在接地網利用基礎底梁內>φ12兩根上層鋼筋宜選用外側與其所經過的承臺上層鋼筋環形封閉構成基礎接地網。

  防雷接地是受到雷電襲擊(直擊、感應或線路引入)時,為防止造成損害的接地系統。常有訊號(弱電)防雷地和電源(強電)防雷地之分,區分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要求接地電阻不同,而且在工程實踐中訊號防雷地常附在訊號獨立地上,和電源防雷地分開建設。

  機殼安全接地是將系統中平時不帶電的金屬部分(機櫃外殼,操作檯外殼等)與地之間形成良好的導電連線,以保護裝置和人身安全。原因是系統的供電是強電供電(380、220或11OV),通常情況下機殼等是不帶電的,當故障發生(如主機電源故障或其它故障)造成電源的供電火線與外殼等導電金屬部件短路時,這些金屬部件或外殼就形成了帶電體,如果沒有很好的接地,那麼這帶電體和地之間就有很高的電位差,如果人不小心觸到這些帶電體,那麼就會透過人身形成通路,產生危險。因此,必須將金屬外殼和地之間作很好的連線,使機殼和地等電位。此外,保護接地還可以防止靜電的積聚。

  外部防雷系統由接閃器(避雷針),引下線,接地地網等有機組成。缺一不可。下面分別對以上三個主要因素的相關技術及安裝進行描述。 主要講本部分的內容是對建築物外部空氣如何截雷,把雷電流向大地中洩放的問題。 本部分的內容提要是:接閃器: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避雷網

  接閃器 直接截受雷擊,以及用作接閃的器具、金屬構件和金屬屋面等,稱之為接閃器。功能是把接引來的雷電流,透過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因如大地中洩放,保護建築物免受雷害。

  避雷帶 在房屋建築雷電保護上,用扁平的金屬帶代替鋼線接閃的方法稱之為避雷帶,它是由避雷線改進而來。避雷帶的製作,採用扁鋼,截面積不小於48mm2,其厚度不應小於4mm。

  避雷網是指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網作為雷電保護的方法(必要時還可以輔助避雷網),也叫做暗裝避雷網。

  三、配線工程施工中的有關規定:

  a.埋入牆體或混凝土內的管線,離表面層的淨距應不小於15mm;塑膠電線管在磚牆內剔槽設時必須用強度等級不小於M10水泥砂漿抹面保護,其厚度應不小於15mm。

  b.管路敷設宜沿最短路線並應減少彎曲和重疊交叉。管路超過下列長度時應加裝中間盒:無彎曲時,30m;有一個彎曲,20m;2個彎曲,15m;3個彎曲,8m。

  c.進入燈頭盒、開關盒的線管數量不宜超過4根,否則應選用大型盒。

  d.不同迴路的線路不應穿於同一根管內,但下列情況除外:

  1電壓為50V及以下。

  2同一裝置或同一聯動系統裝置的電力迴路和無妨干擾要求的控制迴路。

  3同一照明燈具的幾個迴路。

  4同類照明的幾個迴路,但管內導線根數不應多於8根。住宅內的家用電器供電插座與照明線路可視為同類(但目前住宅內電氣設計也將其分管敷設)。

  e.線路中絕緣導體或裸導體的顏色標記:

  1交流三相線路。L1相為黃色,L2相為綠色,L3相為紅色,中性線為淡藍色,保護線為綠黃雙色。

  2直流線路。正極“+”為棕色,負極“-”為藍色,接地中性線為淡藍色。

  3綠黃雙色線只用於標記保護導體,不能用於其他目的`。淡藍色只用於中性線或中間線,線路中包括游泳顏色來識別的中性線或中間線時,所用顏色必須是淡藍色。

  4顏色標誌可用規定的顏色或用絕緣導體的絕緣顏色標記在導體的全部長度上,也可標記在易識別的位置上,如端部或可接觸到的部位。

  四、插座的安裝一般規定:

  1.插座的安裝高度

  1插座距地面高度一般為0.3m,同一場所安裝的插座高度應一致。託兒所、幼兒園及小學校的插座距地面高度不宜小於1.8m。

  2車間及實驗室的插座安裝高度距地面不宜小於0.3m;特殊場所暗裝的插座不宜小於0.15m;同一室內安裝的插座高度差不宜大於5mm;並列安裝的相同型號的插座高度差不宜大於1mm;住宅使用的安全插座,安裝高度可為0.3m。

  2.插座的接線

  1單相兩孔插座,面對插座的右孔或上孔與相線連線,左孔或下孔與中性線連線,單相三孔插座,面對插座的右孔與相線連線,左孔與中性線連線。

  2單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無孔插座的接地線或接中性線都應該在上孔,插座的接線端子不應與中性線端子直接連線。

  3當交流、直流或不同電壓等級的插座安裝在同一場所時,應有明顯的區別,必須選擇不同結構、不同規格和不能交換的插座;其配套的插頭,應按交流、直流或不同電壓等級區別使用。

  4同一場所的三相插座,其接線的相位必須一致。

  五、三相四線制:

  三相交流電是電能的一種輸送形式,簡稱為三相電。三相交流電源,是由三個頻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依次互差120°的交流電勢組成的電源。三相交流電的用途很多,工業中大部分的交流用電裝置,例如電動機,都採用三相交流電,也就是經常提到的三相四線制。而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單相電源,也稱為照明電。當採用照明電供電時,使用三相電其中的一相對用電裝置供電,例如家用電器,而另外一根線是三相四線之中的第四根線,也就是其中的零線,該零線從三相電的中性點引出。

  我國目前大多采用三相四線制低壓供電系統,即380V/220V中性點直接接地低壓供電系統,該供電系統具有三條相線(火線)A、B、C,一條零線。這條零線之所以稱之為零線,就是因為它是由變壓器二次側中性點引出的,而二次側中性點又直接接地與大地零電位連線,因此稱之為零線。在三相四線制低壓供電系統中它既是工作地線,又是保護零線,現在稱為PEN線,其中PE是保護零線,N是工作零線,合起來就是PEN線,PEN線表示工作零線兼做保護零線,俗稱“零地合一”。

  把三相電源三個繞組的末端、XY、Z連按在一起,成為一公共點O,從始端A、B、C引出三條端線,這種接法稱為“星形接法”又稱“Y形接法”。三相電源是由頻率相同、振幅相等而相位依次相差120°的三個正弦電源以一定方式連線向外供電的系統。三相電源的聯接方式有Y形和△形兩種。

  --實習總結:

  首先,透過水電安裝的學習,我知道電氣施工圖的識圖方法,知道了電氣專業的一些最基本的專業知識,不僅拓展了我的知識面,也發現了我的專業水平的侷限性。在學校雖然沒有電氣課程。但是社會的發展需要全面的人才,專業水平要精湛才有我們的立足之地。

  其次,我發現了我以前學習的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很多知識都是似是而非,透過實習我才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今後回到學校和社會我還需全面獵取專業知識,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建築類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目的

  透過接觸和參加實際工作,充實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培養綜合應用的能力,為以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更好的走向社會。

  二、實習內容

  參加測量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築工程施工全過程的操作實習,學習每個工種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管理方法,學習和應用有關工程施工規範及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學習施工過程中對技術的處理方法,學習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熟悉圖紙的繪畫,加強讀圖的能力。協調各工種之間的矛盾,處理好工地上出現的各種問題。

  三、實習工程

  x市x村廉租房二期一標(x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四、實習概況

  在實習期間遵守實習單位和學校的安全規章制度,出勤率高,積極向工人師傅請教善於發現問題,並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工地技術員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對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體的瞭解,同時對部分工程進行實踐操作。

  1。測量工程測量所用儀器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工程所用的儀器誤差應在規定範圍內。水準儀誤差範圍為小於或等於25mm。經緯儀誤差範圍為小於或等於25毫秒,測量時應檢查所用儀器不得有損壞,測量所得結果誤差不得超過xx年2月28號我去了工地,見到了專案經理—劉經理,他很樂意接受我這個實習生,他給我安排了我的工作內容,我的工作是專案部裡的施工技術員。本工程是一箇舊房改造工程,工程是焦東塔東社群的醫院綜合樓,本樓房的樓房層數是三層,本樓是建於50年前,三層中沒有構造柱和圈樑,只是樓板是現澆的混凝土樓板,這一點讓我很驚訝,在50年前的設計師就已經利用了現澆混凝土樓板了。本工程為加固工程,是由焦作廣成規劃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的;是由河南征信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進行施工的;監理方是河南建達工程建設監理公司進行監理施工的。本工程的合同工期為xx年3月1號至xx年9月1號。這次實習對我老說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因為我之前還沒有接觸過舊房改造工程呢,因此我很重視這次實習。

  這次實習對我的職業生涯有很大的幫助,之前我實習過磚混結構、實習過框架結構的高層、實習過修公路;這次實習舊房加固改造,我還是第一次,對我這方面的知識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讓我對課本的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加深,為我的以後工作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

  在實習中我經常看圖紙和圖集,因為我一開始對房屋加固的施工幾乎是一竅不通,但經過我的努力,一個星期後我就能看懂是怎麼一回事了,其實還是很簡單的嘛,只要把施工的細節搞清楚就行了。

  現在把在工地學到的知識簡單的敘述一下:

  1、磚混結構抗震加固方法簡介:

  從結構抗震機理出發,抗震加固可以分為減小地震作用加固法、增大結構抗震能力加固法和多道防線抗震加固法。減小地震作用主要是透過增大結構週期或加大結構阻尼來實現,一般應用於大型公共建築的抗震加固;增大結構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如增大牆體抗震效能的外包鋼筋混凝土面層、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法;增大結構整體性的壓力灌漿加固法、增設圈樑(構造柱)加固法、拉結鋼筋加固法;透過增設抗震牆來降低抗震能力薄弱構件所承受地震作用的增設牆體法等,這些方法施工相對簡單,大量應用於多層的磚混結構當中,尤其是民用建築中。多道抗震防線加固是建築物採用多重抗側力體系,第一道防線的的抗側力構件在強烈的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壞後,後備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線的抗側力構件立即接替,抵擋後續的地震衝擊,可保證建築物安最低限度的全,免於倒塌。

  從結構抗震加固方法上來講,抗震加固施工方法主要有外加固法,內加固法,夾板牆加固法。外加固法一般結合磚混結構的層數及抗震鑑定的結果,需要在建築外側增加不同數量的構造柱,圈樑,以及保證構造柱、圈樑和抗震牆體協同工作的拉桿。這種方法一般不佔用室內建築面積,用於住宅樓,對住戶影響較小,但對建築立面造型影響較大;內加固法基本原理同外加固法,也需要增設構造柱,圈樑及拉桿,必要時,如原有牆體抗震不足,需加設抗震牆體或提高原牆體抗震能力,內加固法不會改變建築立面造型,一般適用於公共建築,特別是臨街建築;夾板牆加固法為在加固原有牆體抗震的基礎上提高抗震效能,目前最常用的是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法,即在要加固牆體的單面或雙面加設鋼筋網,用錨筋、插入短筋、拉結筋等方法把鋼筋網四周與樓板或大梁、柱或牆體連線。

  2、如何增設圈樑和構造柱。

  (1)增設圈樑:

  1)加固依據:根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第3條規定:外牆及內縱牆在每層樓蓋處設定圈樑,內橫牆在每層樓蓋處設定圈樑。

  2) 加固方法:圈樑有外作、內作和在牆體上做,內作外作影響建築物的外觀和使用,所以選擇在牆體上作。根據規範第7。3。4條規定縱筋不小於4φ10,箍筋不小於φ6@250,截面高度不小於1xx年10月1日我按照學校要求進行定崗實習,實習單位是有寧夏建工集團二分公司承建的寧夏青銅峽併網光伏電站中廣核一期工程。來到工地,遵守實習單位和學校的安全規章制度,出勤率高,積極向工人師傅請教善於發現問題,並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工地技術員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對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體的瞭解,同時對部分工程進行實踐操作。

  實習的第一天非常興奮、非常緊張,但過後,感到更多的是彷徨和無助。儘管學習成績不錯,但在單位真正工作的時候,可以說對專業課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一問三不知。當被問到能否熟練操作廣聯達、photoshop、excel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掌握的技能實在太少。由於很多東西都不會,看著其他人忙著趕專案,我們也只有坐著在那看。在我的爭取下,他們把比較簡單的一部分工作分給我們,就是計算a區一期配電房,樓地面和牆柱抹灰的工程量。但是拿到圖紙以後,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出現了,就是我根本就看不懂圖紙,更別說懂得計算規則了。一個人算了一個下午,都沒有弄出一個頭緒,而其他同事已經把配筋全算完了。我此時真正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由於什麼都不懂,只有看標書,但由於意義不大,我向專案經理申請去工地現場。

  於是我親自接觸了加測量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築工程施工全過程的操作實習,學習每個工種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管理方法,學習和應用有關工程施程式。

  三、施工過程中的學習

  作為一名施工技術員我親自接觸了測量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築工程施工全過程的操作實習,學習每個工種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管理方法,學習和應用有關工程施程式。鋼筋工程鋼筋使用必須堅持先檢查後使用的原則;鋼筋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檢驗報告,按國家規範進行復檢合格後方可用於工程中,鋼筋在現場加工,製作加工工序為:

  1。鋼筋機械安裝→鋼筋對焊→錐螺紋加工→彎曲成型→鋼筋綁紮。

  2。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裝置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築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澆築混凝土時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側壓力及施工荷載等作用下脹模(變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況時有發生。為避免事故,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對模板及其支架進行觀察、維護和發生異常情況時進行處理的要求。

  3。混凝土工程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於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築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3)、當一次連續澆築超過100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4)、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5、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四、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本次實習中比較嚴重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問題一:對理論知識掌握不夠紮實,例如:混凝土、砂漿試塊的養護時間,做試塊時應該振搗到什麼程度,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養護溫度、養護時間,另外對混凝土出現裂縫分析不出原因等等。

  問題二:熟悉圖紙的能力差,對平面的圖形想象不出立體的樣子。致使不能明確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問題三:對於最新的施工規範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問題四:對於一些施工順序還不太明瞭,對每一個施工過程的操作不瞭解。

  問題五: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差。對於建築方面的一些出新瞭解太少。

  五、實習總結

  透過接觸和參加實際工作,充實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培養綜合應用的能力,為以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這次實習對我來講是一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工地現場施工員、技術負責人的指導之下,以及自已的努力積極參與工作,讓自己對整個基礎的做法,標準層的施工有了深入的瞭解與掌握。而且對整個土木工程的各個方面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並且鞏固了書本上的知識,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從實際施工中豐富自已的理論知識。

  整個實習的過程時間雖短,但讓自己知道了如何當一名好的施工員。整個實習的過程也讓自己發現了自己理論知識上的不足,也讓自己為以後的學習充滿了動力。工地雖說是苦了點,但也讓自己明白了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