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推薦】畢業的實習報告三篇

畢業的實習報告

【推薦】畢業的實習報告三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畢業的實習報告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畢業的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目的

  在企事業單位的辦公室學習處理日常的行政事務,熟悉整個企事業單位工作的過程,透過實踐學習,使所學理論知識得到驗證,培養靈活運用書本知識的能力,並且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增長和擴充知識面,增加對社會的接觸,為在畢業後能快速地融入社會打下基礎.

  二、實習時間

  20xx年3月1日至5月31日三個月

  三、實習單位

  博興縣文化館

  四、實習內容

  實習剛開始時,我的指導教師根據我的專業特點,給我分配了辦公室日常工作以及初步學習會計實踐.從學校到社會的大環境的轉變,身邊接觸的人也完全換了角色,老師變成老闆,同學變成同事,相處之道完全不同.在這巨大的轉變中,我們可能彷徨,迷茫,無法馬上適應新的環境.我們也許看不慣企業之間殘酷的競爭,無法忍受同事之間漠不關心的眼神和言語.很多時候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領導重用,所幹的只是一些無關重要的雜活.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逐步積累起經驗.“在大學裡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參加工作後才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除了英語和計算機操作外,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很少很少.我負責的辦公室工作,平時在工作只是打打電話處理檔案,幾乎沒用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

  就連以前學過的會計基礎知識也不能很好的應用.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點知識肯定是不行的.我們必須在工作中勤於動手.由於現在還住校,所以每天7點不到就得起床去擠公交車,就算再寒冷再差的天氣,只要不是週末,都得去上班,我們必須剋制自己,不能隨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來,而在學校可以睡睡懶覺,實在不想上課的時候可以逃課,自由許多.

  每日重複單調繁瑣的工作,時間久了容易厭倦.象我就是每天就是坐著對著電腦打打字,顯得枯燥乏味.但是工作簡單也不能馬虎,必須具備堅忍不拔的個性,遭遇挫折時絕不能就此放棄,犯錯遭領導.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依靠父母的收入,而有些人則是大手大腳的花錢.也許工作以後,我們才能體會父母掙錢的來之不易.而且要開始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

  五、實習體會

  踏上社會,我們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由於存在著利益關係,又工作繁忙,很多時候同事不會象同學一樣對你噓寒問暖.而有些同事表面笑臉相迎,背地裡卻勾心鬥角不擇手段,踩著別人的肩膀不斷地往上爬,因此剛出校門的我們很多時候無法適應.影響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每天只是在等待著下班,早點回去陪家人.生病時的輕輕一句慰問,都有助於營造一個齊樂融融的工作環境.

  心情好,大家工作開心,效率高.在電視上不止一次的看到職場的險惡,公司裡同事之間的是非,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多工作,少閒話”.且在離畢業走人僅剩的幾個月,更加珍惜與同學之間的相處.

  我是學管理的,在書本上學過很多套經典管理理論,似乎通俗易懂,但從未付諸實踐過,即使在辦公室中也很難處理一些令人措手不及的事情.也許等到真正管理一個公司時,才會體會到難度有多大;我們在老師那裡或書本上看到過很多精彩的談判案例,似乎輕而易舉,也許親臨其境或親自上陣才能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

  實習這兩個月期間,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為將來自己走上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畢業的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目的

  專業實習是我們完成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的學習之後,綜合運用知識的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本專業必修的實踐課程,在實踐教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 透過專業實習使自己在實踐中驗證,鞏固和深化已學的專業理論知識,透過知識的運用加深對相關課程理論與方法的理解與掌握。加強對企業及其管理業務的瞭解,認識的基礎上,將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運用已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對實習單位的各項業務進行初步分析,善於觀察和分析對比,找到其合理和不足之處,靈活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在實踐中發現並提煉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任務

  本次實習我到的實習單位是河南省新野縣審計局,實習的主要任務如下:

  1。調查新野縣審計局目前的審計事務的操作流程。

  2。研究現行資訊化系統對業務程序所起的作用。

  3。分析新野審計局資訊化的經驗及出現的問題。

  三,實習內容

  1。實習背景

  21 世紀是資訊科技的時代。隨著生產的自動化,貿易中的電子商務的普及,網路財務軟體的廣泛使用,以及支付手段的多樣化,審計資訊化將是 21 世紀必然趨勢。但是我國現今的基層審計單位的資訊化現狀是什麼樣的呢 我國基層審計資訊化的現狀,審計人員;軟體條件以及硬體條件如何 在資訊化的過程中有什麼樣的經驗和教訓呢 帶著這個問題,我聯絡了河南省新野縣省審計局,並在那進行了我的專業實習。

  本文所探討的審計資訊化是指,被審計物件進行財務工作和經營時,審計人員為了實現其審計目的,收集必要的審計證據,採取必要的審計程式,對企業的運營的合規性以及利用計算機以及網路生成的財務資訊進行審計的工作。

  2實習單位介紹

  新野縣審計局是隸屬於國家審計署的縣一級的審計單位,編制大約30人。新野縣屬於河南省的經濟不太發達的農業縣,所以審計機構不像大城市那樣有很多的審計事務所,審計單位只有審計局一家,並且被審單位也大部分是國有企業和國家機關。平時業務工作量並不太多,同一時間基本上只進行一家被審單位的審計。

  3。實習單位資訊化現狀介紹

  一個網路審計系統由三個重要的方面構成:硬體基礎,軟體基礎,管理及作業系統的人員。要實現審計資訊化 , 則必須三方面均達到網路審計的要求。因此我結合網上調查的我國的現狀,針對我的實習單位,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網路審計的現狀。

  1。硬體條件

  財政部 1994 年 5 月 4 日 釋出了《關於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意見》。其中關於推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發展總的目標是:到 20xx 年,力爭達到有 40% ~ 60% 的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和縣級以上國家機關在帳務處理,應收應付款核算,固定資產核算,材料核算,銷售核算,工資核算,成本核算,會計報表生成與彙總等基本會計核算業務方面實現會計電算化;其他單位的會計電算化開展面應達到 10% ~ 30% 。到 20xx 年,力爭 80% 在我國管理較好的大型企業,在會計電算化方面應該具備了較好的硬體條件,但是從總體上而言,電算化的硬體條件仍不太高,要實現所有企業電算化以及非企業財務部門電算化則有更大的差距,更別說網路化了。另外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網路審計,必須達到全社會的資訊化,網路化,實現支護方式,財務資料生成等的電子化,則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針對新野縣審計局這樣的基層單位,其現狀基本上於我國的大的局勢類似,具備一定數量的微機,也基本建立了網路環境,但是硬體較落後,網路也只是簡單的區域網聯入網際網路,防火牆和其他的配套設施並沒有建立起來。

  2。軟體條件

  ( 1 )網路財務軟體及應用

  早在20xx 年我國主要的財務軟及生產商:如北京用友,安易,山東浪潮通用,成都金算盤,深圳金蝶等公司的財務軟體

  來看,大多數具有一定的遠端資料處理與傳輸的功能,都推出了自己的網路財務軟體。最近五年由於網際網路技術應用的普及,中國財務及企業管理軟體企業紛紛 " 觸網 " ,從產品,服務,運營等方面全面向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應用轉型。中國財務及企業管理軟體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但是這些新的網路財務軟體的推出時間大都在 20xx—20xx 年之間,所以在社會中使用的面還不太大,同時這些網路財務軟體覆蓋的核算領域還不太廣。總體上而言我國的會計電化軟體還是比較理想的,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也不太大。但是要達到審計資訊化所要求的網路財務軟體的水平,由於我國網路發展相對於國際先進水平的落後,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也還有一些小的財務軟體開發公司開發的小規模的實用的財務軟體也的相當的多。我的實習單位採用的.正是這樣的軟體。但即使是這樣小規模的低成本的軟體的使用依然不很成熟。

  我國關於財務軟體的設計,評審等方面的法規如《財務軟技術據介面標準 98001 》等均著眼於財務軟體本身。財務軟體在設計時大多沒有考慮專用的審計軟體介面,使得在財務軟體中嵌入適時跟蹤監控的審計程式難以實現,使審計人員採集資料出現一定困難。少量的財務軟體雖有資料轉化功能,也只是對於會計賬簿的格式進行了簡單的轉化。現代財務軟體的編譯採用多種計算機高階語言,如 Acce , V , VC , owerPoint 等,但由於軟體的編譯過程沒有規範的程式,導致財務軟體的庫結構和科目程式碼等至今沒有統一的準則。這種現狀對計算機審計的發展極為不利。計算機審計軟體要發展,不能專為一種財務軟體而開發,財務軟體的編譯結構不一樣,必然導致計算機審計軟體的編譯過程過於龐大或者對於部分財務軟體的不適用。所以必須像規定會計準則一樣,規定財務軟體的基礎結構,使計算機審計能得以順利地發展。

  總之,雖然我國的網路財務軟體較國際先經水平的差距不大,但是由於基層單位資金缺乏,資訊化基礎較差,目前使用面還不廣。同時網路財務軟體的設計沒有考慮審計軟體設計的需要,使得審計軟體的資料收集以及其功能的發揮受到很大的制約。現狀不是很理想。

  (2) 審計軟體

  我國現存的審計軟體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

  ①審計法規管理系統。

  ②審計抽樣軟體。

  ③表格法審計軟體,該類軟體能完成審計表格及有關引數的增,刪,改維護,能輸入審計表格中要抄錄的資料,能計算並填入審計表格中由計算得到的資料,能按預定的格式列印輸出審計表格。

  ④基建工程預決算審計軟體。

  ⑤工具箱式通用審計軟體,如由北京通審軟體公司開發的 20xx 通審軟體。

  ⑥工具箱式通用審計軟體,該類程式是為了完成某些特定的審計任務。例如,公路費審計程式,工會經費審計程式,材料成本差異審計程式等。

  從以上種類的覆蓋度可以看出,我國的審計軟體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審計署也已經高度重視計算機審計和審計資訊化,制定出了相應的計劃。並正在積極的推行現有審計軟體的應用推廣。但是我國現有的審計軟體大都處於滿足穿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還沒有適用於網路審計的審計軟體。即使是這樣,象新野審計局這樣的基層單位仍沒有實力購買使用單機版的,這樣只是單機的電子化應用不可能將資訊化的好處完全帶到審計中。現狀急待改進。

  3 。審計人員

  審計署提出資訊化建設總體目標和構想中指出全國審計系統已有 3 萬多人具備計算機初級水平,佔審計人員的 25 %;在審計業務,公文管理,辦公自動化方面運用計算機的水平都有較大提高。計劃加強計算機審計隊伍建設。全國培訓 800 名審計資訊化骨幹,提高他們在審計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推動計算機審計的廣泛運用;重點培養 200 名審計資訊化專家,進行 IT 審計師專家水平培訓。

  但是在註冊會計師的行業,由於我國 CPA 的市場化建設及推行較晚,現行的 CPA 的素質較低。同時在 CPA 的考試中也沒有計算機方面的要求,因此絕大多數的 CPA 運用計算機的水平很低。 CPA 的審計工作仍然是傳統的手工審計。計算機僅僅用作文字處理或者基本不用。 河南省新野縣審計局共有4名註冊審計師,並且年紀相對交大,都已經習慣了手工審計的步驟,很難使他們接受新的計算機的審計流程。其他審計人員有的計算機基礎較好,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但是很難把審計業務和計算機資訊化結合起來進行。

  因此,我國政府審計的計算機審計的水平高於 CPA 的計算機審計的水平。政府審計雖然已經在一定程度進入了穿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 , 但是仍然處於其初級階段 。 而 CPA 的計算機水平僅僅處於繞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 , 僅僅運用計算機進行文字處理 , 穿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還沒有開始 , 最多有極少數的 CPA 進入了穿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

  四,實習體會

  引用國務院資訊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楊學山說過的一句話,十五個字:起步晚,基礎弱,資金少,應用難,見效快。

  首先是起步晚。國家審計署計算機應用是從八十年代後期開始的,到20xx年南京計算機審計展示會上才只有18個參展單位,象新野縣這種經濟欠發達縣審計資訊化的應用範圍就更小了。 第二是基礎弱。因為搞資訊化,計算機應用要有好的審計工作者,包括審計專業人員和IT人員,這方面新野縣審計局基礎比較薄弱;有的工組人員甚至連熟練使用計算機進行基本操作也達不到由於起步晚,投入少,網路,計算機裝置在起步的時候基礎也比較弱。 網路環境較差。三是資金少。今年上半年,局裡的負責資訊工組的人員想購買一套新的審計軟體,需要5000塊資金,但最終因為沒有批准而流產,這正說明了基層單位資金缺乏的程度。四是應用難。審計相對其他部門工作來說,其計算機應用難度比較大。被審計物件都是開放的,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財政部門或者大中型國有企業或小型企業都有各自的制度,要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審計的難度比較大。另外被審計物件的系統與審計單位系統主體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增加了技術上的難度。而且從技術上看,審計單位要在人家的基礎上進行工作的技術難度大大增加。特別是在被審單位本身的資訊化稱度較低的情況下,應用就更加困難了。第五是見效快。雖然審計資訊化起步晚,但是我在實習單位見到僅有的2個審計和網路財務軟體的使用還是給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效率的提高,受到大大多數員工的肯定,效果顯著。

  總之,新野縣審計局的審計資訊化任重而道遠。

畢業的實習報告 篇3

  我是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學院商務系XX級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電子商務畢業實習報告兩篇。在本科學習期間,我學習了電子商務概論、電子金融與支付、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管理學原理、客戶關係管理等課程,對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領域有了一個初步的理論層面的認識。

  廣義的講,凡是利用國際網際網路進行商務活動的方式即可以稱為電子商務。電子商務以其高效率、高收益、全球化等傳統經營方式無法比擬的優點受到全球的關注。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科學技術在通訊、運輸等領域的快速發展,資源全球配置已經成為趨勢,因此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的領域裡也會得到廣泛的應用。

  透過從XX年3月9日到XX年4月17日在青島嶽恆國際貿易公司裡的實習,我從實踐層面瞭解了國際貿易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業務知識,也對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領域裡的應用有了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在實習的過程中,我認識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鍛鍊和提高。

  (一)、實習單位簡介

  青島嶽恆國際貿易公司成立於1999年6月16日,註冊資金20萬元,位於青島市東海西路34號,是一家從事國際貿易的外商獨資公司。所經營的主要商品分為兩部分:食品和化工品。

  食品業務以自有工廠生產的煉乳草莓出口業務為主,主要銷往日本、美國和東南亞的部分國家和地區。公司自有生產煉乳草莓的食品工廠:青島恆鳴食品有限公司,註冊資金850萬美元,由日本恆鳴株式會社投資興辦的一個以加工出口冷藏、冷凍蔬菜、保鮮蔬菜、調理食品及水果冰淇淋等系列產品的加工型企業。

  公司的化工品業務則多是以中間商的身份,為日本企業尋找在中國的化工產品的供應商,以賺取佣金為目的。

  公司的組織結構大致分為:董事會、業務部(包含業務經理、業務員和單證管理人員)、財務部和行政部。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始終遵循重信譽、重人才的經營方針,致力於不斷完善管理機制,吸引優秀人才,將目標定位於利用最短的時間成為國際上食品和化工產品進出口行業的知名企業。

  (二)、具體實習情況

  在實習的6周時間裡,我從事了以下工作:

  (1)在整個國際貿易的流程中,從最開始的找到客戶簽訂合同到後來的通關、裝船、提單、結匯,幾乎所有的環節都涉及到各類的單證。透過對每個環節單證的熟悉,可以最迅速的瞭解整個國際貿易的基本流程。所以最初的幾天我的工作就是協助管理單證的工作人員的工作,例如按照固定格式製作打印合同、發票、包裝清單(packing list)等,核對信用證開立確認書,熟悉商品進出口檢驗證書、出口核銷單等單據。

  (2)在熟悉了國際貿易的基本流程以後,我開始嘗試協助業務人員操作食品方面出口的業務。透過協助有經驗的業務員在網路上搜索資訊,運用各種形式和媒體發放廣告去尋找客戶,例如透過像可能有需求的國外商場寄送樣品試賣等。在老業務員的指導下,回覆客戶的郵件來回答客戶諮詢的問題。這個過程也是我學習向客戶報價技巧的過程。

  (3)在熟悉了基本業務操作後,我主動的請示希望可以轉調到財務部門並獲得了批准。在財務部門,我的任務是協助會計和出納往來於銀行、公司、地稅局等部門之間,完成財務方面需要的一些單據,例如出口核銷單、發票等。並參與公司的會議討論了網路銀行的應用問題,結合自己在電子商務、電子支付等方面的專業課知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同時也瞭解了電子商務在整個國際貿易行業的應用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