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認識實習報告錦集5篇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水利認識實習報告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水利認識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時間和地點
時間:20xx年9月11日——20xx年9月13日
地點:9月11日上午八崗汙泥處置廠參觀
9月11日下午馬頭崗汙水處理廠參觀
9月12日上午五龍口汙水廠參觀
9月13日上午柿園水廠參觀
二、實習目的
1、瞭解自來水廠,汙泥處置廠,汙水處理廠的相關工藝流程以及主要構築物特點,為以後的專業課學習奠定基礎、
2、初步接觸工作環境,為以後進入社會打下基礎,積累一定的經驗、
3、掌握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聯絡,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4、加深對本專業的瞭解,提高對本專業的興趣和熱愛程度,認識到本專業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所佔據的重要地位、
三、實習要求
1、認識實習由教師負責統一安排實習單位,集中參觀、實習、
2、學生在實習期間,應嚴格遵守學校及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3、聽從實習單位、指導技術人員和指導教師的安排,虛心好學、
4、在實習單位要按指定路線參觀,不亂動裝置(包括閥門、按扭等);注意人身安全,不依靠或攀爬欄杆,不靠近正在運轉的裝置,不接近無安全防護的危險場所、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保密、保安規定、
5、舉止文明,體現大學生精神風貌、
四、實習準備
關注實習當天的天氣情況,做好防曬防雨工作、
查閱資料,初步瞭解相關工藝以及主要裝置和原理、
五、實習內容
馬頭崗汙水廠
1水廠概況
鄭州市馬頭崗汙水處理廠位於鄭州市107國道以東,賈魯河以南,馬頭崗軍用機場以西,馬林支渠以北,用地不規則,是鄭州市繼王新莊汙水處理廠、五龍口汙水處理廠後的第三座汙水處理廠、馬頭崗汙水處理廠的二級出水直接排放到賈魯河,賈魯河是淮河的二級支流,其水體經沙穎河流入淮河、因此,馬頭崗汙水處理廠的建設對改善淮河水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馬頭崗汙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規模(近期)30萬m3/d,廠區總佔地面積約458、4畝、20xx年9月動工建設,20xx年9月底建成通水執行,工程總投資6、94億元 汙水處理採用UCT工藝,尾水經過紫外線消毒後排放、汙泥處理採用機械濃縮、機械脫水、泥餅外運汙泥處置利用廠,進行好樣堆肥作為沙化土壤改良土綜合利用、
1工藝流程
汙水經總幹管進入格柵間前池,分流後透過機械格柵除渣後進入集水池(機器間),經潛汙泵提升後通過出水管排入出水池,最後經排水出水渠排入賈魯河內、
2構築物特點
a粗格柵及進水提升泵房進水提升泵房由進水前池和集水池組成、在進水前池內設定了6道柵條間隙為20mm、柵寬為1、5m的鋼絲繩牽引式格柵除汙機、 在集水池內設定進水提升泵,提升泵採用潛水排汙泵,共設7臺潛水泵(5用2備,其中1臺庫房備用,土建設計為6個泵位) 、
b細格柵、沉砂池、進水計量槽細格柵採用轉鼓細格柵,共設定7套,轉鼓直徑1、8m,柵條間距6mm、
c初沉池:全廠共設4座直徑40m的中心進水、周邊出水的輻流式沉澱池、
dUCT反應池:全廠設4組UCT反應池,厭氧池總池容36480m3,缺氧池總池容39600m3,好氧池總池容153400m3(其中機動段為28950m3),總池容為229480m3、
d鼓風機房:全廠設1座鼓風機房,內設8臺帶有隔音罩的單級高速離心鼓風機(6用2備)、鼓風機進氣的取風口設計為高位取風,距室外地面12m,同時每臺鼓風機又設定了1套捲簾過濾器、鼓風機採用油冷卻、設計在側牆設定了8套軸流風機,在屋頂設定了4套屋頂風機,透過強制對流通風的方式對室內進行換風、
e汙泥泵房:全廠設4座迴流、剩餘汙泥泵房,與反應池一一對應、每座泵房設4臺汙泥迴流泵,採用潛水軸流泵、每座泵房設1臺剩餘汙泥泵,採用潛汙泵、全廠冷備用1臺剩餘汙泥泵、在泵房前池內設1臺潛水攪拌器,防止汙泥沉澱、
f二沉池:全廠設8座直徑為45m的二沉池,分為2組、 採用周邊進水、周邊出水的輻流式沉澱池、
g消毒單元:採用紫外消毒的方式,、2條渠道,安裝2個模組組,每個模組組含有32個模組,每個模組8根燈管,共512根燈管、
h出水計量:採用管道計量的方式,d2200mm的管道,設定出水計量井1座,內設可測非滿管流的超聲波流量計1套、
i初沉汙泥泵房:初沉池的排泥方式為間歇排泥,單池每天排泥時間6~8h、全廠設定2座初沉汙泥泵房,每座泵房對應2座初沉池、
j汙泥濃縮脫水機房:汙泥濃縮採用5套螺壓式汙泥濃縮機(4用1備),每套濃縮機分別配套1臺進料泵和1臺出料泵、消化後的汙泥脫水採用4套離心式汙泥脫水機(3用1備) ,進出料泵均選用單螺桿泵、
k汙泥儲罐:本工程共設4座鋼筋混凝土汙泥儲罐,每天脫水後汙泥(含水率80%)量約為350m3,停留時間24h,單座汙泥儲罐體積為114m3、
m汙泥消化系統:汙泥消化採用二級中溫消化,工作溫度為33~35℃,攪拌採用沼氣攪拌方式、一級消化池加熱、攪拌;級消化池不加熱、攪拌、 全廠共設5座圓柱形消化池,其中4座一級消化池,1座二級消化池、
(二)八崗汙泥處置廠
1、工廠概況
鄭州市汙水淨化有限公司八崗汙泥處置廠是“十一五”期間省、市重點工程,隸屬鄭州市汙水淨化有限公司,是鄭州市創模工作及解決汙泥二次汙染和汙泥資源化利用的環保工程、專案建設位於鄭州市中牟縣八崗鎮閆家村南,佔地397畝,建設規模為日處理汙泥600噸,生產輔助設施按總規模一次建設,生產線分步實施,先行實施日處理汙泥100噸能力的生產線(廠房按300噸能力生產線一次建成),汙泥處理工藝採用高溫固態好氧槽式發酵(翻拋加好氧堆肥)工藝、
2、工藝流程
汙泥處理工藝採用高溫固態好氧槽式發酵(翻拋加好氧堆肥)工藝、
3、構築物特點
主要構、建築物和相關配套設施為:混料及好氧堆肥車間、秸稈存放及粉碎車間、風機房、生物濾池、變電所、綜合站房、消防水池、辦公樓、食堂宿舍、傳達室、地磅房、加油站、化驗室、裝載機、混料機、篩分機、翻拋機、風機(4個)等、在環保方面,考慮到汙泥處置過程中出現的廢氣、廢水等影響環保的因素,設定了生物濾池、汙水處理一體化系統等來處理汙泥處
(三)五龍口汙水處理廠
1工廠概況
五龍口汙水處理廠位於鄭州市五龍口村,規模20萬m3/d,分期建設、一期工程規模10萬m3/d、20xx年1月投入試執行、汙水廠總佔地9、35hm2、設計概算投資為16471、89萬元、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採用改良氧化溝工藝,汙泥處理採用濃縮脫水一體化處理,廠內預留汙泥幹化處置用地、
2工藝流程圖(汙水處理區工藝流程,回用水區工藝流程)
3構築物特點
汙水處理區:
(1)粗格柵:去除直徑大於20mm的進水中的漂浮物,以保護水泵不受損壞,並減輕後續處理單元的負荷、
(2)進水泵房:對來水進行提升,用泵將來水提升至高位井,進水泵房設計遺留有二期的提升泵2臺的位置、
(3)高位井:這是全廠水位最高的位置,在隨後的工藝中,水的流向全是靠其自重流向後續處理過程,高位井為一、二期共用構築物、
(4)細格柵:去除直徑大於6mm的懸浮物,由中心刮渣板刮取柵條框內攔截的柵渣,在垃圾撈出的過程中由螺旋細格柵中心螺旋對垃圾進行壓榨,並將壓榨乾的垃圾透過無軸螺旋輸送器送至垃圾鬥內,準備外用、
(5)旋流沉砂池:在水流保持一定的旋流流速情況下,利用離心力原理把比重大於2、65,,粒徑大於0、2mm的無機砂粒從汙水中分離出來、
(6)配水井:均勻的給三個生物池配水,以實現三個生物池的進水量一致、
(7)生物池:生物池由厭氧池、前置反硝化池及氧化溝三部分組成、
(8)厭氧池:厭氧池有效容積2202 m3,有效水深6 m,平均停留時間1、59h,90%的進水進入厭氧池、
(9)前置反硝化池:前置反消化池有效容積1626 m3,有效水深6 m,平均停留時間1、17h,10%的進水進入前置反硝化池、溶解氧控制在0、3—0、5之間、
(10)沉澱池:採用中心進水周邊出水的輻流式沉澱池
(12)迴流汙泥泵房: 3個沉澱池沉澱汙泥透過虹吸式刮吸泥機排出至迴流汙泥泵房,同時利用潛水泵把汙泥提升到配泥井,由配泥井平均分配至生物池前置缺氧池,進行迴流汙泥反消化、
(13)配水井:均勻的給三個生物池分配迴流汙泥,以實現三個生物池的迴流汙泥量一致、
(14)鼓風機房:為使生物池提供足夠的空氣,使生物池的混合液保持一定的溶解氧,從而為微生物提供一個合適的條件,以達到汙水淨化的目的、
(15)脫水機房:透過汙泥的濃縮脫水,使汙泥的體積大大較少,方便汙泥運輸及處置、
回用水區:
(1)提升泵房配水井:將汙水處理二級處理系統滿足回用水處理進水水質的出水優先輸送至回用水處理工段,保證回用水區的水量,其餘的出水排放至五龍口明渠、
(2)提升泵房:將汙水處理二級處理系統出水及V型濾池反衝洗廢水經潛水泵一次提升至回用水處理構築物,進行深度處理,滿足後續處理流程的要求、
(3)反應沉澱池:包括靜態反應混和器、小孔眼網格反應池和平流沉澱池、
(4)V型濾池: V型濾池採用均質深層砂濾料、截汙能力強、濾速高、出水水質好且穩定、反衝洗方式為氣水反衝加表面掃洗,沖洗效果好、執行週期長、省水省電、單池進、出水設定堰板,使各池進水均勻,進出水不受其他單池的影響,濾池出水管設有調節閥門,可方便的實現達到恆位、恆速過濾、此種池型自動化程度較高、
(5)反衝洗泵房|鼓風機房:提供V型濾池反衝洗的水源,透過氣衝—氣水衝—水衝加原水水平掃洗的方式,使濾料除去汙垢、
(6)清水池:調節容量池、
(7)送水泵房:將處理後回用水輸送至金水河,並向廠內提供自用水、
(8)廢水池:濾池反衝洗排水進入廢水池,透過泵提升迴流至提升泵房、
(9)加藥間:主要是配置凝聚劑,為小孔眼網格反應池提供凝聚劑、
(10)加氯間:主要是配置消毒劑、
(四)柿園水廠
1工廠概況
1954年建成的柿園水廠,是該市建廠最早的水廠,柿園水廠位於鄭州市西郊西流湖湖畔,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整個廠區地勢平坦,向市區的自然坡度為千分之五,極具供水優勢、柿園水廠是鄭州市最大的淨水廠,擔負鄭州市京廣鐵路以西的城市供水任務,佔全市供水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廠區佔地面積為14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2486萬元,職工399人,供水能力達38萬立方米/天、經過柿園水廠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廠區已建設成為一座清潔、優美的花園式供水基地、
2工藝流程
3構築物特點
(1) 進水處加藥(聚合氯化鋁),作用是使有機物與雜質形成大的顆粒、沉澱,再經過靜態混合器使藥劑與水充分混合、
(2) 混合井 直徑為8m,透過水流的紊動與迴圈使藥劑與水流充分混合,分別流入南、北兩個沉澱池、
(3) 反應池和沉澱池 在反應池中形成礬花顆粒(比重大),反應池中的藻類和底部基泥1年清洗4次,方法是用水槍沖洗後透過管道流出、利用宏吸原理排除汙染,分格板反應池和平流反應池兩種、沉澱池中的汙泥來回排泥車進行定期清理,沉澱池水深5m,長96m,可去除80~90%的雜質、
(4)過濾池 作用:除去細小雜質、共有12個過濾池、24個單池、過濾池底部鋪有單層晶質石英砂,用來除去細小雜質,水面的藻類定期打撈、為了保證過濾池的正常工作,每天清洗一次,從下往上由鼓風機和從水泵中抽取的清水進行沖洗,沖洗後的水從排水槽中流出、
(5)加氯班 氯氣能夠穿透細菌的細胞壁,破壞細菌內的酶,從而殺死細菌,由加氯機新增、由於氣態氯與液態氯的 體積比為470倍左右,故而使用的是液態氯、加氯的方法是先是液態氯與少量的水混合均勻,然後再透過管道新增到水中,可以在沉澱前中後三點處進行新增、
( 6) 清水池 柿園水廠的清水池共有3座且均為全封閉、半地下形式的,水深為4、3~4、5m,總蓄水量為3、5W立方米,清水池上面的草坪有可以起到美化的效果、在草坪的中央有一些藍色的通氣孔,一保證水的質量、
(7)送水泵房 送水機器最大功率為560KW,最大總送水量為3170立方米,揚程為47m、從清水池吸水的管道直徑為600mm,送水管網的管道直徑為800mm,1m、泵是以並聯方式工作的,其中1臺向備用水庫中送水,其餘的則是往送水管網中輸送飲用水、
六、收穫與體會
雖然這次的認識實習只有短短的一週半,可是我卻受益匪淺,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首先,透過查閱相關資料以及工廠講解員的講解,我們接觸到了很多新鮮的知識,例如各種工藝流程及裝置,構築物的特點及用途,擴充套件了知識面,同時也提高了對這門專業的興趣和熱愛程度、
其次,透過這次認識實習,我認識到了要想從事一名專業的工科人員,我們必須在生活中養成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處事習慣,並紮實地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這就要求我們在校大學生學好本專業課程,當然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理論聯絡實際,不能一味地鑽研書本,要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因為這為我們以後的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最後,我也認識到我國水資源的緊缺,並且現如今在城市到處都是排放汙水的廠房,人們對於水也是不加愛護,浪費水資源的事件時有發生、我們作為未來的水處理工作者,應該以身作則,節約水源,不浪費每一滴水,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開始做起、
水利認識實習報告 篇2
進入大學兩年,不清楚自己能夠做什麼,這學期在圖書館借閱很多專業書,希望可以瞭解些自己的專業,希望可以面臨選擇時別那麼盲目。我的憂患意識總給我增添很多煩惱,很期待這次認識學習可以留下些獲益匪淺的記憶。對專業的幫助更多的只是感性認識,大致知道了那些專業名詞,那些建築的樣子,對以後要做的事情、要走的路或許也有幫助的。
透過本次實習我的收穫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做足準備,有備無患。參觀過程中,事先做些知識儲備會事半功倍。知道如何去獲得知識而不是亦步亦趨緊緊隨著人群的腳步,即使無法明白自己最想得到的也要努力把握方向。有了準備才能隨時應對各類突發狀況,處變不驚。
二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水利樞紐佈置大致相同,節制閘,船閘,排澇閘,泵站等都大同小異,透過小小的城東泵站完全可以熟悉此類水利設施,當然具體情況也要具體分析,在把握共性的基礎上掌握個性。對於其他知識學習,也應該如此,先把握住最本質概念再透過例項加以充實完善。資訊爆炸的時代使資訊成為恐怖的垃圾,我們需要取捨與有效率的學習。
三是勤思好問、求知若渴。實習過程中我們問了很多傻乎乎的問題,講了不少外行話,但結果是我們收穫了很多課本無法訴說的知識。沒有發問的能力就沒有前進的方向,思考是外部知識內化的必經之路。提問得到的回答不足以滿足求知慾時,我們應當自己深入下去不放過細微的不知道,在探究的過程中自己就不經意的壯實了。我們所知的永遠很少很少,書到用時方恨少,在黃金的年紀要多多涉獵,我們無法預料今天的偶然狩獵將在今後發揮怎樣的作用。
四是虛心學習,多走多看。水往低處流,不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怎麼能接受別人的真知灼見。做傾聽者而不是粗暴地打斷別人的講話。生活這本大書,豐富多彩,感性的認識可以指導理性的學習。我是個不願太侷限自己生活圈的人,雖然喜歡一個人靜靜的閱讀可每次走出校園,心情總會放開很多。用一顆開放的心,睜開求知的雙眼,開啟聆聽的雙耳,讓生活的真真切切、點點滴滴充實自己。
水利認識實習報告 篇3
短暫的施工實習很快便結束了,在這次施工實習過程中,我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在實習工地的工程師的指導下,我對實習過程出現的專業知識困惑和問題,虛心向他們請教和學習,透過這次實習,我收益匪淺,不僅學到了許多專業知識,而且還從老一輩的水利工程專家那學到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現將實習以來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由於我們是在學校學到專業課時才進行這次實習的,因此這次實習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實習都更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意義。在學完專業基礎課後,才開始實習的,透過這次實習,使我更充分地理解了專業知識學習,進而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更好地掌握和運用專業技能。
首先,透過這次畢業實習,使我更深刻地瞭解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知識。大學三年在學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後,逐步具有了較紮實的專業知識,但在校期間所學的內容都是理論知識,除上課程認知識習和假期專業實習外,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已學理論知識還遠不夠。透過這次實習,我對以前學習和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了正確的認識。
以前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水利水電工程中最基礎的內容,所運用模型和原理也是最簡單型別。但隨著我國建築行業的日趨規範和完整以及人民群眾對建築物安全、合理、經濟的更高要求,工程上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和疑惑,如何快速正確地處理好這些問題?我想,那便是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和原理,根據問題具體找出“瓶頸”所在,找到突破口去解決好。其實,這些基本知識和原理很多我們都學過,但如何將他們聯絡起來,用於解決和、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則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總結。
“學以致用”的另一方面是“ 以小見大”。許多知識、原理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例如:我們在上次暑假實習時,我對工程採用基礎靜壓樁法和錨杆固定的處理方案十分不解,因為靜壓樁比現澆混凝土樁經濟費用高。因此,我推測是該工程地基土質軟弱或砂化嚴重,我向專案負責人請教後得到了肯定。因為在學基礎工程後,我一直記得授課老師這樣告訴我們:如果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應儘量少使用靜壓樁,靜壓樁費時而且費用大,也就是這個小道理,才讓我產生上面的問題和疑惑。有些問題看似複雜,其實換個角度或換種思維可能就簡單的`多了。所以,除了將所學的運用於工程中,還應注意靈活、熟練掌握和運用那些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原理和方法,從小處、細微處著眼,兼顧全域性,一定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
其次,透過這次施工實習,使我更清醒地意識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無論是從事設計還是施工或監理工作,我們都應該注重提高施工管理效率。這次施工實習的工程局,他們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都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在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實習,在建三峽大壩時運用的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管理系統和管理模式,使我感受特別深刻。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要考慮的內容多,範圍廣,所要安排的工作任務量更大,但這直接關係到工程進度和效率。三峽水利工程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各項工作開展的有條不紊,工人們在工地上忙碌但有序,施工員、安全員、監理員也是在施工現場步步不離,認真將施工工作效率提高到最佳,而專案工程負責人則在工地現場指導。因此各項工作都在計劃進行中。
透過這些引入先進管理模式和科學管理方法,施工效率有了很大提高,這樣十分有助於施工的連續性和可續性。
最後,透過這次施工實習,使得我更全面地明白了今後的努力方向。其實,在這麼短暫施工實習中真的很難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但是,在這幾天施工實習中我從更全面的角度認清了今後所從事水利工程工作所需努力的方向。正如在實習中老師和工程師所說:“畢業後從事土木工程工作,需要的是謙虛和學習”。
的確,從大學畢業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後,我們所面臨的如同一張白紙,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在等待我們去努力。因此,面對那麼多長期從事水利工程同行前輩,他們工作經驗比我們豐富,知識學的比我們紮實,學識比我們淵博,我們只有耐下心來,虛心向他們請教學習,我們才會有更大的進步,我們也才會在水利工程這一艱苦而又充滿挑戰的工作領域取得更大的收穫。
另外,在這次畢業實習環節中,我也發現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專業知識掌握的不夠全面。儘管在學校認真學習了專業知識,但是當前所掌握的知識面不夠廣,尚不能輕鬆勝任水利工程工作,因此,儘管在不久的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但我應該將所從事的工作看作是新的學習的開始,只是在實踐中學習,才會掌握更多專業知識和技能。
二、專業實踐閱歷遠不夠豐富。由於專業實習時間較少,因此很難將所學知識運用與實踐中去,透過實踐所獲取的閱歷更是很短缺。所以,今後我們在工作崗位上,一定要抓住機會,多向從事水利工程的前輩學習,同時要轉換學習方法和態度,改變以往過於依賴老師的被動吸收學習方式,應主動積極向他人學習和請教,同時加強自學能力和駕馭解決難題的本領。
三、專業知識在工程中運用不夠靈活。透過這次畢業實習,我切實感受到以前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欠靈活。這主要是對所學的知識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這些零散的知識點運用起來很困難,因此,今後在學習和實踐中應該重視積累和運用,使所學的知識由量變到質變,發揮更大的指導作用。
水利施工實習很快就告一段落了,但透過這次短短的實習,我從中學到了許多以前在課本上難以學到的知識,這些新的收穫,將對我走上崗位的工作具有更實際的指導意義。
水利認識實習報告 篇4
水利認識實習報告
透過五天的認識實習讓我對我們的專業有了深入瞭解,明確了未來工作的方向和工作任務。這樣在我以後的學習中更容易抓住重點,學好專業知識。同時在實習當中看到不少工程在當時設計時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韋水倒虹在管道進水口就沒有看到攔汙柵,在進水口前面的閘門上面的護欄做的不好。這樣不僅不利於工作人員的安全,而且河道中的一些雜物進水水管中,在高流速的攜帶下會對管道造成很大的損傷,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前幾年不就對管道內部進行了修復處理嗎。還有寶雞峽渠首林家峽水電站當時設計時考慮到水庫蓄水量受西蘭鐵路的限制但是還是按灌溉要求設計了水庫。這樣下來現在還沒有協調好二者之間的矛盾,這樣工程還是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應,我感覺這就不合理了。還有馮家山大壩正在加固除險,而湯峪渡槽則將原來的U形渡槽換成流量更大的矩形渡槽。而在武功縣看的那個渡槽卻卻沒有水流的透過.漆水河渡槽當時在修好之後發生溫度應力的不均勻使渡槽的裝配應力縫開裂產生滲水,這其實是材料的選取不當。
當然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這些工程存在的不合理問題,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水利工程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我們在實習的時候感受了釣魚臺的美好風光,還有黑河水庫、石頭河水庫對西安供水之資料。更重要的是眾多的水利工程保護著關中人民免受洪災之苦,這一切都是水利工程的建設目的。雖然我們這次實習見到的工程主要是起調洪灌溉的作用。但做為我們水利水電工程的學生都知道水電站才是水利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水電做為一種綠色能源、無汙染、不耗能,是國家大力發展的一個專案。
經過老師的介紹,我們還認識做一項水利工程所產生的影響力。水利工程需要投資巨大的財力和物力,整個水利工程不僅是一個地方的水庫而是國家的工程。因此做每項工程都必須收集儘可能多的水文、地質、氣象等資料,經過嚴密的科學論證,推斷施工當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可能的難題最後再結合當時的國力人力,及技術水平,綜合一切,最後得出這個工程是該建還是不該建。這樣才能做出造福人類的好工程。
透過本次實習,讓我學到不少知識,也讓我感到很興奮,看到水庫中的綠水盪漾,我的心緒總是動盪不已。
水利認識實習報告 篇5
透過本次實習,我學到了許多有關水電樞紐的知識,之前學工程製圖時在圖上看,現在看到了實物,讓我們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了起來,對我們今後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我經過了這次實習,對水利樞紐工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也知道了工程各部分的名稱和構造,與以前所學的知識相結合,同時我還學到了水利樞紐的執行和管理,廠房的佈置以及作用等一些知識。
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我對我們的專業有了深入瞭解,明確了未來工作的方向和工作任務。這樣在我以後的學習中更容易抓住重點,學好專業知識。在炎熱的環境下工作,鍛鍊了我們的意志。本次實習還給了我們一個團聚的機會,我們在實習結束的那天晚上集體吃了一頓飯,讓我們促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
這次的實習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還讓我對水工專業有了更深的認識,水利工程是一項造福社會的工程,它的興建之路很漫長、很艱難,看到這偉大的工程建立起來讓我感到很興奮,而工程所帶來的巨大效益更是讓我為我是這個專業的學生而感到自豪。透過這次實習讓我更加喜歡了我們的這個專業,我要努力學習,爭取成為一名優秀的水利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