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推薦】建築類的實習報告3篇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

【推薦】建築類的實習報告3篇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建築類的實習報告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 篇1

  我於20xx年12月28日到華東設計院工地開始至20xx年1月4日結束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學習型實習。該工地是在中石油歡動設計院的12、13層維護式裝修。

  該工地面積約900㎡。主要進行樓地面、牆面、吊頂以及水電暖的改裝工程的裝修。由於剛到缺乏認識經驗,經理安排主要進行對工地材料的認識實習。(注:以下所提及的材料型號均以㎜為單位。)

  水暖類材料:無縫鋼管(20//32/50),上水管(金牛管),下水管(110pvc管)

  電工材料:長城牌阻燃電線、漢高派阻燃電線,長城牌難燃電線(型號分別為4平方,2。5平方銅線)穿線鋼管(16/20/25)穿線盒

  木工主材:大芯板,石膏板,9釐板,輕鋼龍骨(38/50/75),吊筋(10/8),方鋼(40*20)

  h型槽鋼(80/50),角鐵(30*30/50*50)

  瓦工主材:水泥,沙子,諾貝爾瓷磚(300*450/800*800)

  油工材料:膩子粉

  短短的幾天實習使我學了不少的材料,熟悉工地首先要從熟悉材料做起,材料的好壞,決定著工程質量的驗收與達標。熟悉材料包括熟悉材料的性質,材料的使用型號,材料的安裝工藝以及材料的質量好壞。

  短短的幾天實習是我瞭解到,工程的進度不光取決於工人(當然這是主要因素,包括工人的效率,工人的工作質量),還取決於客觀因素。比如說材料的供應,材料的可調配度。一項工程的進度需要各個方面的協調。工人的使用就是很關鍵的。有些活是分步完成的,這就要用同一工人,最起碼要有幾個熟悉以前工作進度的來一塊完成下面的工作。

  透過這次實習,在設計方面我感覺自己有了一定的收穫。實習主要是為了我們今後在工作及業務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增強了我們今後的競爭力,為我們能在以後立足增添了一塊基石。實習單位的經理也給了我很多機會參與他們的施工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難以解決的問題,將來從事設計工作所要面對的問題。

  這次實習豐富了我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向更深的層次邁進,對我在今後的社會當中立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我也認識到,要想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單靠這短短几天的實習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才行。我面前的路還是很漫長的,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奮鬥才能真正地走好。

  我堅信透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後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感謝前輩們對我的教誨,這次實習除了在專業方面得到了非常大的收穫之外,我還學會了怎樣和同事們友好相處,虛心向他們請教,怎樣與結構、水電專業的人溝通協調。親身經歷和熟悉了設計院的工作程式,開闊了眼界。和設計所的同事在一起,我感覺到非常的快樂和滿足。他們就像是朋友、老師和長輩一樣的幫助和指導我,我內心非常地感謝他們。

  總之,經過這次實習之後,我從專業技能到為人處事,都真真切切的在現實之中得到了提高。為我今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 篇2

  畢業實習是一項實踐性環節,特別是土木工程專業,這是其中一項非常重要並且必不可少的環節。它是我們學完基礎課與專業課後,在正式工作前,去有關企業進行驗證、充實、提高的過程,也是參加工作的預演。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每天在規定的時間上下班,上班期間要認真準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絕不草率敷衍了事。對自己,對工作,甚至是對學校的聲譽負責。

  一開始到這工地我們被分到放線組,放線是建築的基礎,對於我們初學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間,我對水準儀﹑經緯儀有了更好的瞭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測量儀器,更讓我在工地上實踐了儀器的觀測,使我適應了在不同條件下操作儀器。

  上夜班是一種讓我們在更惡劣的條件下適應實地操作的技能,要適應最惡劣的環境才能更好的鍛鍊自己,讓我們學到更多更堅實。現在初春的夜晚是寒冷的,在睏乏和寒冷的交加中,還要完成測量任務,這是一個對於我們剛實習的大學生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體現我們適應能力的考驗。伴隨測量工作的同時,我們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實我們的實習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磚……是鍛鍊我們的意志。雖然我們對於這些鍛鍊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時也磨練了我們,然我們提前體會到社會的味道,讓我們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們要慢慢適應工地生活。

  經過這次實習活動,讓我從實踐中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為今後專業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它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還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透過實習使我更深入地接觸專業知識,進一步瞭解合理控制建築工程成本重要性,瞭解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理論和實際相沖突的難點問題,並透過撰寫實習報告,使我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了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透過這次實習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一、測量放線

  在工程開工前,建築物位置的確定也是很重要的,在從事測量的工作中,我瞭解到為確定建築物的位置首先應根據規劃院給定的建築物座標點及座標線、建築紅線進行定位測量,確定它的位置。

  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以外軸線作為基本縱橫線,以絕對標高作為plusmn;0。00標高,分別將基本軸線標高引到臨近建築物上。

  (2)建築物的垂直測量。A:建立輔助軸線控制網。

  B:建立施工線控制網,根據輔助軸線控制網畫定牆邊線、柱邊線等施工線。

  (3)建築物水平標高測量。

  建築工程申請認證!財富值雙倍檢索優先專屬展現同行交流

  建築物的高程控制。採用分層傳遞法,根據plusmn;0。00標高線,將建築物的標高引至一層柱的豎向鋼筋面上,並以此層向上傳遞測量。

  基礎工程:基礎工程是每個建築最為關鍵的部分,它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是否合格。而且基礎部分的技術含量也很高。本工程基礎部分包括了土方開挖、排水、筏板基礎施工、底板混凝土。

  二、混凝土工程

  (一)、模板設計施工準備:

  1。模板安裝前的基本工作:

  1)放線:首先引測建築的邊柱,牆軸線,平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各條軸線。模板放線時,根據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中心線和邊線,牆模板要彈出模板的邊線和外側控制線,以便於模板安裝和校正。

  2)用水準儀把建築水平標高根據實際標高的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

  3)模板墊底部位應預先找平,雜物清理乾淨,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或混泥土成形後爛根。

  4)工長事先確定模板的組裝設計方案,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

  5)模板應圖刷脫模劑。

  (二)、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質量的好壞,既對結構物的安全,也對結構物的造價有很大影響,因此在施工中我們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足夠的重視。

  一。作業準備:

  澆築前應對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等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汙清除乾淨,並經檢查鋼筋的水泥墊塊是否墊好。如果使用木模板時應澆水使模板溼潤,柱子模板的清掃口高水平在清除雜物後再封。

  自拌砼用於防止商品砼暫時供應不上的應急措施和零星砼的現場拌制,原材料和配合比應與商品砼的保持一致。

  1根據配合比確定的每盤(槽)各種材料用量及車輛重量,分別固定好水泥、砂、石各個磅稱標準。骨料含水率應經常測定,及時調整配合比用水量,確保加水量準確。要過稱。

  2裝料順序:一般先裝石子,再裝水泥,最後裝砂子,如需加摻合料時,應與水泥一併加入。如需摻外加劑(減水劑、早強劑等)時,粉狀應根據每盤加入量預加工裝入小包裝袋內(塑膠袋為宜),用時與粗細骨料同時加入;液狀應按每盤用量與水同時加入攪拌機攪拌。

  3攪拌時間: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根據施工規範要求確定摻有外加劑時,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

  4混凝土開始攪拌時,由施工單位主管技術部門、工長組織有關人員對出盤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進行鑑定,檢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單要求,經調整後再進行攪拌。

  混凝土早期養護

  實踐證明,混凝土常見的裂縫,大多數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縫,其主要原因是溫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區的溫度驟降也容易形成裂縫。因此說混凝土的保溫對防止表面早期裂縫尤其重要。

  從溫度應力觀點出發,保溫應達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縫。

  2)防止混凝土超冷,應該儘量設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溫度不低於混凝土使用期的穩定溫度。

  3)防止老混凝土過冷,以減少新老混凝土間的約束。

  三、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早期養護,要目的在於保持適宜的溫溼條件,以達到兩個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溫、溼度變形的侵襲,防止有害的冷縮和幹縮。另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順利進行,以期達到設計的強度和抗裂能力。

  從理論上分析,新澆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滿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餘。但由於蒸發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損失,從而推遲或防礙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這種不利影響。因此混凝土澆築後的最初幾天是養護的關鍵時期,在施工中應切實重視起來。所以在施工時我們要謹慎的處理這些事件,根據不同情況不同處理。

  這些問題都是在施工事要注意的,在施工時採用何種水泥,用量都是要注意的,還有混泥土的早期保養。

  透過參加圖紙會審,我明白了圖紙會審主要內容。

  一般工程開工前,業主、設計單位、承建單位和質量監督單位等都要參加圖紙會審,以發現並解決設計中存在的差錯、矛盾及易在施工中產生模糊概念及在將來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困難等問題,以避免施工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會審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找出圖紙自身的缺陷和錯誤。審閱圖紙設計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政策和規定(建築設計、結構設計和施工規範等);圖紙與說明是否清楚,引用標準是否確切;施工圖紙標準有無錯漏;總平與建築施工圖尺寸、平面位置、標高等是否一致,平、立、剖面圖之間的關係是否一致;各專業工種設計是否協調和吻合。

  其次,施工的可行性結合圖紙的特點,研究圖紙在施工過程中,在質量上、安全上、工期上、工藝上、材料供應上,乃至於經濟效益上施工能否滿足圖紙的要求,必要時建議設計單位給予適當地修改。

  最後,地質資料是否齊全,能否滿足圖紙的要求;周邊的建築物或環境是否影響本建築物的施工等;施工圖紙的功能設計是否滿足建設單位的要求等,都是圖紙會審的主要內容。

  對會審準備中的圖紙等問題進行彙總,由專案技術負責人召集有關人員進行一次內部初審。為了能更瞭解設計者的設計原理,我查了有關圖集,對圖紙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有見解性的問題,而且與施工技術人員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爭取把每處不明白的地方都弄明白。我發現除結構和建築上尺寸有誤,鋼筋有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和圖集的不相符,還有我發現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剪力牆上的門洞也很容易搞錯。

  這次實習讓我深刻體會到讀書固然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途徑,但是多一些實踐,暢徉於實事當中,觸控一下社會的脈搏,給自己定個位,也是一種絕好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選擇。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 篇3

  實習是我們工作的第一步,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也是我們正式邁入社會的標誌。下面小編帶來的是建築施工實習報告範文48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實習目的:

  經由過程設計院的實習,體味建築師的根基工作軌範、工作體例、職業素質要求,結業後能更好順應市場的成長和社會的要求,同時,也是磨練學生在校的進修下的功效,填補課堂進修之不足,提高綜合設計的手藝,以達到專業培育的方針。

  1.體味設計院的工作軌範,建築師的根基工作內容和工作體例。

  2.體味設計院分歧專業彼此合作體例,進修建築師的職業素質、及協調能力。

  3.連繫現實工作,進修運用計較機繪圖,進行建築設計方案和建築施工圖的繪製。

  二、實習內容:

  1.體味設計院的工作和軌範,建築師的根基工作內容和工作體例,體味設計院的分歧工種的根基工作內容和合作體例。

  2.體味有關建築設計的律例、規範、尺度。連繫實習工作,在實習單元的指導教員的具體放置下,進修運用計較機繪圖,進行建築設計方案或建築施工圖的繪製。

  3.指導教員搜檢指導實習工作。

  三、實習經由:

  實習期間,我參加了多個專案的多個階段的工作。預審報名、平面設計、立面設計、效果圖製作、標書製作和施工圖繪製的全過程操作實習,學習每個步驟的設計技巧和工作方法,學習和應用有關建築設計規範及各種資料計算軟體標準,學習設計過程中對工作節奏的掌握和雙層玻璃幕牆的原理。以下為詳細內容:

  (一)預審報名

  10月25日上午正在看書,所長叫我跟辦事員一起去招標公司買一份預審資料。

  在路上,我大致瞭解到一個專案招投標的過程。 甲方將建設意願委託到招標公司; 招標公司向社會發出招標公告,對有意願的設計單位提供審資料,接受其招標報名。 稽核設計單位的資質等資料,確定滿足招投標資格的設計單位。 確定設計資格的設計單位按照甲方要求設計方案,在投標截止日期前進行投標,並唱標。

  所以,招標公司在招投標環節起的是類似中介的作用。甲方有建設意願不知道找哪家設計單位合適,設計單位有專案要忙沒有時間專門跑業務,供需無法直接建立,此時招標公司的出現,也是應時之需,最佳化資源配置的必然要求。

  (二)方案設計

  方案設計的基本工作流程為:

  落實並熟悉設計任務書:掌握必要的批文,熟悉設計任務書(任務書包括建設專案總的要求、用途、規模及一般說明;組成,單項工程的`面積,房間組成,面積分配及使用要求;投資及單方造價,土建裝置及室外工程的投資分配;基地大小、形狀、地形,原有建築及道路現狀,並附地形測量圖;供電、供水、採暖及空調等裝置方面的要求,並附有水源、電源的使用許可檔案;設計期限及專案建設進度計劃安排要求。

  資料收集:應當收集必要的設計資料和原始資料,如:氣象、水文地質資料;基地環境及城市規劃要求;施工技術條件及建築材料供應情況;與設計專案有關的定額指標及已建成的同類型建築的資料;當地文化傳統、生活習慣及風土人情等等。

  一般的工程多采用兩階段設計,兩階段設計是指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個

  階段。對於大型民用建築工程或技術複雜的專案,採用三階段設計,即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在此我先談初步設計階段:初步設計的內容一般包括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主要裝置材料表和工程概算等四部一分,具體的圖紙和檔案有:

  1、設計總說明:設計指導思想及主要依據,設計意圖及方案特點,建築結構方案及構造特點,建築材料及裝修標準,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以及結構、裝置等系統的說明。

  2、建築總平面圖:比例1:500、1:1000,表示用地範圍,建築物位置、大小、層數及設計標高,道路及綠化佈置,技術經濟指標。

  3、各層平面圖、剖面圖及建築物的主要立面圖:比例1:100、1:200,應表示建築物各主要控制尺寸,如總尺寸、開間、進深、層高等,同時應表示標高,門窗位置,室內固定裝置及有特殊要求的廳、室的具體佈置,立面處理,結構方案及材料選用等。

  4、工程概算書:建築物投資估算,主要材料用量及單位俏耗量。

  5、大型民用建築及其它重要工程,必要時可繪製透檢視、鳥瞰圖或製作模型。

  總之在初步設計階段要能表達出設計的依據、指標、方案、構思、特點。通常設計完畢後,進行整合編制標書進行投標。

  技術設計階段:主要要在初步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各種技術問題。技術設計的圖紙和檔案要比初步設計但更詳細些。具體內容包括整個建築物和各個區域性的具體做法,各部分確切的尺寸關係,內外裝修的設計,結構方案的計算和具體內容、各種構造和用料的確定,各種裝置系統的設計和計算,各技術工種之間各種矛盾的合理解決,設計預算的編制等。

  (三)初步設計拓展

  這個階段也叫技術設計階段。通常對於較大專案在初步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各種技術問題。技術設計的圖紙和檔案要比初步設計但更詳細些。具體內容包括整個建築物和各個區域性的具體做法,各部分確切的尺寸關係,內外裝修的設計,結構方案的計算和具體內容、各種構造和用料的確定,各種裝置系統的設計和計算,各技術工種之間各種矛盾的合理解決,設計預算的編制等。

  (四)施工圖設計

  施工圖設計是建築設計的最後階段,是提交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的設計檔案。其主要任務是滿足施工要求,解決施工中的技術措施、用料及具體做法。內容包括建築、結構、水電、採暖通風等各工種的設計圖紙、工程說明書,結構及裝置計算書和概算書。結合我參與 “西北大學南校區教工公寓11號樓施工圖”後總結的工作經驗,最終成果提交甲方的圖紙和檔案一般有:

  1、建築總平面圖,比例一般在1:500、1:1000。

  2、建築物各層平面圖、剖面圖、立面圖:比例1:50、1:100、1:200。除表達初步設計或技術設計內容以外,還應詳細標出門窗洞口、牆段尺寸及必要的細部尺寸、詳圖索引。

  3、建築構造詳圖:詳細表示各部分構件關係、材料尺寸及做法、必要的文字說明。根據節點需要,比例較大一般可選用1:20、1:10等。

  4、對於線型,一般用0.1作為細線,0.3作為中線,0.6作為粗線;

  標高標註應根據施工圖全盤考慮,哪些該標註,哪些不該標註要做到心裡有數。

  5、各工種相應配套的施工圖紙,如基礎平面圖、結構佈置圖、鋼筋混凝土構件詳圖、水電平面圖及系統圖、建築防雷接地平面圖等。

  6、設計說明書:包括施工圖設計依據、設計規模、面積、標高定位、用料說明等。

  這一次我從頭至尾參與到了施工圖的設計階段,雖然只是一個大專案中的一棟單體建築,並且是這個單體建築裡的一部分圖紙,但是我已經能初步體驗到一項工程是如何從初步設計進入到施工圖,再由施工圖走向施工現場的了。

  首先,專案的初步設計方案圖下發到手;然後,建築專業進行施工圖的初步繪製;之後,提交給各專業進行設計,反饋資訊,反覆修改,並將最後的設計結果反饋給建築專業;最後,由建築專業彙總,提交給總工程師稽核;稽核通過後,列印硫酸圖,再次校核;校核完畢曬出藍圖,加蓋公章,一注章,交付甲方進行施工。

  四、實習心得、體會

  從報到的那天起,我所感覺到的是設計院人性化的管理和每位員工的敬業精神。有一次週末接到所長電話,要我去調整方案,快到所裡才想起沒有鑰匙,當時剛7:30,我還在憂慮進不了門,但是,出乎我的意料,當我來到辦公室時,還有很多同事在加班工作。填表,畫圖,計算,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我偶爾晚上到辦公室,所看到的依然是忙碌工作的景象。原來,加班工作已經是設計院的常事了。記得一位企業家說過,當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能夠在每位員工身上解讀到時,這個企業就是一個優秀的企業。不錯,在武漢華中建築規劃設計院我更深刻的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因為有了這些感想,在設計院實習的每一天我都有一種緊迫感,從一名未出社會的大學生最終成長為一名成功的建築設計師,我不僅要學習專研技術,更重要的是學習一種敬業精神,努力做到高效、自律、求實、創新,把自己融入到一個大團隊中去,學習與同事交流溝通,組織協調,認真負責,增強自己的集體榮譽感,因為一個集體的成功就是每個員工的成功。對於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為人處事我同樣深有體會,我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身上還透露著濃厚的學生氣,要想最終適應社會,還有許多要學的。

  第一:

  真誠待人。我剛來報到時,遇到很多新的面孔,由於和他們未熟悉,所以不敢和他們說太多的話,而且對工作未曾瞭解,開始覺得不太適應。後來我慢慢發現,只要真誠待人,虛心請教同事,他們也很樂意和我交往,還教會我一些技術。由此我深感真誠的重要性,在公司裡不但要學會如何做事,而且要學會如何做人。正確處理同事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它會關係到你能否開展工作。孤芳自賞並不能說明你有個性,過於清高是很難融入大集體的。

  第二:

  不要偷懶。剛來的時候,積極性很高,每天都在畫圖,連午休時間都用上了,週末加班也是家常便飯,偶爾晚上也會在所裡待到深夜。有幾次早晨上班遲到,影響了所裡的正常秩序和部分工作的正常交接,所長開會時提出了這個問題,教導了我們,把我從鬆懈裡又拉了回來。從此我時刻提醒自己,來這裡是來實習學東西的,不是來玩的,不能因為個人原因影響工作的正常執行,理由是偷懶者用來安慰自己的。在學習的領域裡,只有勤學好問才能走向成功。

  第三:

  勤學好問。剛來到單位時,我對很多方面都未熟悉,在學校掌握的理論知識

  缺少實踐的指導,很難派上用場,有些想法很不切實際,難以實施,這些和烏托邦式的教學方式有著必然聯絡,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我勤學好問,不懂裝懂並不能顯示自己的聰明,相反會帶來工作上的很大不便,甚至給人驕傲自大的印象,因此我要做的是以別人已有的實際經驗填補我的知識真空,經驗對於新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不過能學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我感謝那些熱情幫助我的同事們,在我需要的時候無私的指導我,為我提供相關資料,為我指點迷津,在我有錯時及時地指正,幫助我成長,攙扶我走過人生的重要一坎。沒有他們,我不可能順利完成我手頭上的專案,沒有他們,我不可能如現在般對未來充滿自信。

  第四:

  嚴守規範。做實際專案不同於在學校得模擬演練,牽涉到施工、經濟效益、安全等實際問題,設計過程中不能想當然,查閱設計規範是個不可缺少的工作,尤其是對於大型公共建築,必須嚴格遵守規範,在此基礎上的個人發揮方可萬無一失。作為新手,在這方面常常忽視,因此,必須抽時間給自己補補課,同時時刻保持嚴肅的態度。

  第五:

  講究條理。年輕人剛到工作單位時往往會表現急躁,這是正常的,但最好不要急功近利,急於表現自己可能會使自己處於不利地位。我們要抱著踏實的態度來做事,虛心點往往能得到別人的認同。開始的一個星期我憑著對待新事物的興奮和嘗試的衝動,接受了多項任務,每日沒夜地做,可事情反而越做越多,總結一下,發現原來是自己沒有安排好計劃,對工作地流程不瞭解,幾個專案摻在一起便沒了頭緒,這樣不僅事情沒法完成,還給自己憑添了許

  多無謂的負擔,得不償失。其實我發覺前輩做事很值得學習的,他們做事很講究條理,他們遇到問題會一步步去解決,而不是驚慌失策。這就是經驗的體現。

  第六:

  多和同事交流。第一次到公司實習,剛來的時候心理很沒底,不知道怎樣與別人相處。實習幾天後發現,與同事相處並不難。當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時,你就要多問,在問的同時,就增添了你和同事交流的機會,這樣,不僅問題解決,也很快融入了集體。在這裡,要勤學好問,多與人交流,要以誠待人。同事們都有工作經驗,多和他們交流,能從中學到不少社會經驗,也可避免走一些彎路。在和同事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其實書本知識和現實真的有很大的差別,本本主義真的很難適應建築界的複雜環境,在私下交流中我也得到了許多社會知識,為自己在複雜得社會環境中定位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