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導遊詞> 福建景點導遊詞(精選6篇)

福建景點導遊詞

福建景點導遊詞(精選6篇)

  作為一名導遊,就有可能用到導遊詞,導遊詞可以加深遊客對景點的印象,是提升講解水平的重要工具。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福建景點導遊詞(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福建景點導遊詞1

  各位團友,今天我講解的內容是福州明清時期古建築瑰寶——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約40公頃,現居民3678戶,人口14000餘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由於吉庇巷、楊橋巷和光祿坊改建為馬路,現在儲存的實際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居民區內,仍然保留著豐富的文物古蹟,儲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時代的建築。在這居民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青瓦,結構嚴謹;房屋精緻,匠藝奇巧,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被建築界喻為一座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標誌,被譽為明清古建築博物館。近代詩人陳衍詩云:“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這大約就是“三坊七巷”的由來。

  三坊七巷的民風民俗也是福州民風民俗的代表,許多節俗活動常以三坊七巷為中心,它包括民間信仰、歲時節慶活動、建築物中的民俗等。

  “月光光,照池塘;騎竹馬,過洪塘;洪塘水深難得渡,等妹撐船來接郎。問郎長,問郎短,問郎幾時返?”這是唐朝觀察使常袞作的一首民謠。它曾給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幾代百姓帶來多少童年的回憶。直到現在,特別是老一輩人聽到這首琅琅上口的民謠仍激動不已。

  三坊七巷,以它近300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築物聞名於世。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裡,配以古河道、古橋樑、古榕樹,形成了古樸而富有特色的傳統風貌,引起了國內外許多文物考古專家的廣泛興趣,成為遊客前來福州的必到之處。可以說,它是“全國少見,江南僅有”。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遊子,三坊七巷是他們魂牽夢繞、難以忘懷的.故園鄉土。

  福建景點導遊詞2

  各位團友,大家好!

  我們現在來到西湖公園,它位於市區西北部,是福州迄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至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據史載,晉太康三年(282年),郡守嚴高築子城時鑿西湖,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農田,因其地在晉代城垣之西,故稱西湖。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西湖與南湖相接。後其子延鈞稱帝,在湖濱闢地建水晶宮(在今水關閘附近),造亭、臺、樓、榭,在王府與西湖之間又挖設一條複道,便於偕後宮遊西湖。西湖成了閩國王朝的御花園。此後漸成遊覽區。宋淳熙四年(1177年),福州知州兼福建撫使趙汝愚在湖上建澄瀾閣,並品題西湖八景:仙橋柳色、大夢松聲、古堞斜陽、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禪曉鍾、湖心春雨、澄瀾曙鶯。民國三年(1914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闢西湖為公園,當時面積僅3.62公頃。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多次撥款修繕、擴建,特別是2001年,清淤挖泥,建截汙管道,重建、擴建舊景點,經修復後的西湖,真正是“山復整妝,湖復易容”,神采頓開。

  西湖現在總面積約45公頃,水面面積約30公頃。它透過柳堤橋、步雲橋、玉帶橋、飛虹橋,把西湖中的開化嶼、謝坪嶼與窯角嶼連成一個完整的遊覽景區。整治後的西湖景色愈見秀麗,遐邇聞名。修復及新增的景點有仙橋柳色、紫薇廳、開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詩廊、水榭亭廊、鑑湖亭、湖天競渡、湖心春雨、金鱗小苑、古堞斜陽、芳沁園、荷亭、桂齋、浚湖紀念碑、盆景園等。

  福建景點導遊詞3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陽光旅行社的導遊,我姓吳,大家可以叫我小吳。非常感謝大家給我這次機會,我一定盡力為大家服務,讓大家在南靖度過愉快的一天。

  南靖號稱“土樓王國”,成千上萬的土樓像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蘑菇,這些土樓點綴在山谷間、溪岸旁、田野上,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在我們要去遊覽的是田螺坑土樓群,它是“土樓王國”裡最美、最具特色的一處絕景。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目的地,請大家隨我一同到上觀景臺,去領略田螺坑土樓那璀璨奪目的風采。

  田螺坑土樓群由五座土樓組成,中間一座為方樓,圍繞四周的有三座圓樓和一座橢圓樓。站在這裡往下俯瞰,像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在大地上。如果我們站在坡底的公路上抬頭往上看,田螺坑土樓群猶如西藏的布達拉宮莊嚴肅穆。

  現在請與我一同到土樓中去走一走,看一看。

  大家請看,位於土樓群中間的是步雲樓,右上方的是和昌樓,左下方的是瑞雲嘍,右下方的是振昌樓,最下方的則是文昌樓。這五座土樓都是土木結構,每座土樓都只有一個大門,進入大門是寬敞的天井,一層是廚房,二層是倉庫,三層是臥室。樓裡的生活設施齊全,幾百年來,這五座土樓裡的人們不分輩分大小,一律平等,和睦相處,其樂融融。曾有一位教授這麼說:“沒有看到田螺坑土樓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樓。”

  各位遊客朋友們,我們就要結束這次田螺坑土樓群之旅,如果田螺坑土樓群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你還沒有看夠,那麼歡迎您有機會再來!

  福建景點導遊詞4

  嗨!各位先生、女士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福建土樓故里南靖。我是藍天旅行社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徐,今天我將陪伴大家度過一個愉快的週末。

  現在我們正駛向福建土樓景區。福建土樓是2008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土樓是中國一種典型的民居,有各種形狀散落在南靖大地上,就象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讓我們猜猜土樓都有什麼形狀的?

  (旅客1:圓形的;遊客2:方形的)……

  大家都很棒!都猜對了!

  現在我們來到了福建土樓標性建築物——田螺坑土樓群。田螺坑是個充滿傳說的好地方,顧名思義,大家就會聯想到田螺姑娘。他們的先祖為了躲避戰亂,走到這個地方時,發現這裡風景秀美,是塊風水寶地,而且地裡有很多的田螺,於是就在這裡安家立業、開基傳延。下面就是觀景臺,可以看到土樓群的全貌。田螺坑土樓群是由四座圓樓和一座方樓組成的,其中有一座是橢圓形的,方樓在中間,看起來就象“四菜一湯”。

  各位遊客,我們前面的就是裕昌樓。這座樓的東邊向外傾,看起來就象倒塌下來,而它的西邊每根柱子都是斜的,歪歪扭扭,所以大家都叫它“東倒西歪”樓。

  各位遊客,我們眼前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叫做塔下村。一條小溪從村中穿過,房子沿溪而建,象江南的周莊一樣,是個標準的山中水鄉,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村邊有座祠堂,叫德遠堂,是客家人張氏家廟。祠堂間樹著21根石旗杆,旗杆上面有的雕著獅子,有的雕著毛筆尖,據說只有事業有成的人才能樹旗杆,雕獅子的表示是武官,雕毛筆尖的是文官。

  各位旅客,今天的旅程就要結束了,相信大家有了不少的收穫,希望大家以後常常想起南靖的土樓,常來看看!在這裡,小徐祝大家旅途愉快!

  福建景點導遊詞5

各位遊客:

  你們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旅行社的全體員工對大家前來廈門觀光旅遊表示熱忱的歡迎!

  廈門市地處中國東南部、臺灣海峽兩岸,背靠漳州、泉州平原,面對金門諸島,是一個風姿綽約的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全市由廈門島、鼓浪嶼及內陸九龍江北岸沿海部分地區組成,總面積1565平方公里。下轄開元、思明、湖裡、鼓浪嶼、集美、杏林、同安7個區,人口為131萬人。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501億元,財政總收入達91.5億元。廈門的地方方言是我國八大方言之一的閩南話。

  作為一個旅遊城市,廈門城市的總體風格是“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廈門擁有34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海岸線長234公里,其中深水岸線28公里。面積為1.91平方公里的鼓浪嶼和麵積為133.54平方公里的廈門島均為海水環繞。廈門島透過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海堤與島外大陸相連。廈門與臺灣僅一水之隔。廈門角嶼距臺灣金門島為1.31海里,廈門港距離臺灣高雄港為165海里。

  遊客們:廈門歷史悠久,但作為港口城市崛起才幾百年時間。廈門的歷史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第一句話是“古同安今廈門”。同安首次設縣是在公元282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同安第二次設縣是在公元933年。從行政區劃來看,從同安第二次設縣到1912年廈門島及周邊諸島從同安縣分出另設思明縣為止,廈門島及周邊諸島都是同安縣的組成部分。1935年,國民的政府行政院將思明縣改為廈門市,廈門市成為福建省設立的第一個市,比省會福州建市早了11年。新中國成立後,廈門市行政區域逐步擴大、升級,同安縣被併入廈門市。目前,廈門市是經濟特區、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

  第二句話是“扼臺灣之要,為東南之門戶”。這句話點出了廈門在我國曆史和現實中軍事、交通一上的戰略地位。作為福建沿海的重要軍事據點,明朝政府於1394年在廈門島修築了廈門城,並駐兵防守。16世紀下半葉起,廈門不僅成為福建華僑最重要的進出港口,還逐漸代替了泉州的刺桐港和漳州的月港,成為我國東南沿海的重要港口。17世紀中葉,民族英雄鄭成功以廈門作為?抗清驅荷復明”的基地,並積極發展海上對外貿易,並收復了祖國寶島臺灣。

  福建景點導遊詞6

  各位遊客們大家好!

  歡迎來到廈門鼓浪嶼,我是你們的導遊小王。很高興能陪同大家一起參觀遊覽鼓浪嶼,希望我的導遊詞講解能讓大家更瞭解鼓浪嶼,同時也希望在我導遊詞的講解下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鼓浪嶼的美景。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鼓浪嶼。鼓浪嶼是著名的風景區,與廈門島隔海相望。由於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在此地被完好地彙集、保留,因此鼓浪嶼享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此島還是音樂的沃土,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

  首先,讓我們走進日光巖。日光巖遊覽區由日光巖和琴園兩部分組成。大家先看日光巖,這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為鼓浪嶼的最高峰。再看那日光巖山門處的巨巖,其峭壁上有著三大崖刻,對日光巖的風光做出了形象的概括。接著,大家來到的是鄭成功紀念館。鄭成功紀念館是閩臺人民為表達對鄭成功的景仰。這紀念館分為七部分,展出各種文物、資料、照片、模型等300餘件,讓我們進館去了解鄭成功不平凡的一生。現在,請大家緊隨我的腳步進入百鳥園去聽聽清脆的歌聲吧。百鳥園佔地面積700平方米,園內現有鳥類120多種,2000餘隻。分為水禽類、攀禽類、涉禽類、鳴禽類、觀賞類和廣場鴿六大類。

  今日的遊覽已步入尾聲,現在大家自由參觀。希望大家能滿意這次的旅程,各位對我導遊詞耐心的聆聽也是我極大的榮幸,祝大家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