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搭石》的教學設計

《搭石》的教學設計

《搭石》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搭石》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搭石》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課前準備:製作課件,蒐集作者的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師:孩子們,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明白了什麼是搭石?(生談第一自然段課件出示)

  家鄉的人們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過渡:在這美麗的山村,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板書)讓我們睜大眼睛發現美、一起來欣賞美,感受美。下面請同學們靜靜地默讀課文2—4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使我們感受到美的句子

  二、品讀2—4自然段,想象畫面體會美

  1 、學生默讀課文2—4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相關語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樣的美麗畫面。

  2、師:誰想說一說你的發現和感受?,

  3、生彙報,師相機指導朗讀,讓學生從朗讀中感悟美。

  (隨機出示句子,引導學生感受心靈美,過渡語略)

  (一)句子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師:這句話描寫了什麼人來走搭石?

  生:上了點年歲的人。師:即——生:老人。

  (2)師:當她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時,他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生答

  (3)指名讀——同桌互讀——喜歡這句話的同學站起來讀一讀吧!

  師:從朗讀中你體會到了什麼?生談,師總結為——助人

  (板書:助人)這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調整搭石,讓我們看到家鄉老人的善良、純樸、勤勞、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感情,這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就像一排排搭石。

  過渡:你還從哪裡感受到美?

  (二)句子2: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師:指名朗讀。剛才是上了點年歲的人來走搭石,現在是——(一行人來走搭石)一行人走搭石有人搶路嗎?(沒有)動作是怎樣的?(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

  (2)理解“協調有序”。

  a、怎樣的動作才是協調有序的呢?(生談)

  b、師(引述):作者寫得如此生動,使我們如同身臨其境,現在讓我們走到那一行人當中去吧。

  師:前面的——(生:抬起腳來),後面的——(生:緊跟上去);我——(生:抬起腳來),你呢——(生:緊跟上去);你——(生:抬起腳來),他——(生:緊跟上去);我們——(生:抬起腳來),你們——(生:緊跟上去)……這就是——(生:協調有序)。

  c、這一切沒有人指揮,但分明有什麼在指揮著他們,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調有序師:體會得好。這協調有序的動作美我們可以稱為和諧美(板書:和諧)這也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3)、這個畫面,你還能從哪兒感受到美?

  生:我從“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體會到畫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①師:“綽”是生字,它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出示:

  綽: a寬;不狹窄b寬裕;富裕c形容姿態柔美

  想一想,“人影綽綽”的“綽”是什麼意思?

  生:我認為是“姿態柔美”的意思。

  ②師:不錯。那麼“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想一想。(生描述)

  ③感情讀這兩個詞語。

  (4)想象畫面,體會意境。

  師:這樣協調有序的畫面,真是讓我們久久沉醉,請大家閉上眼睛(播放音樂,範讀),你似乎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

  過渡: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那麼兩個人面對面走又是怎樣的情景呢?用文中的句子來說。抽生讀句子

  (三)句子3: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師: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有搶著過嗎?(沒有)那他們是怎麼做的?從中你發現了什麼呢?生自由發言。這樣的舉動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師概括為:謙讓美(板書:謙讓美)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但這平常的小事卻感動了我們。你會怎麼去讀呢?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師:這樣讓我們感動的事,在作者的家鄉隨處可見,看來在那裡“謙讓”已成為一種習慣,這看不見的美撞擊著我們的心靈。

  過渡:那麼如果老人和年輕人一起來過搭石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呢?指名彙報

  (四)句子4: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①“理所當然”是什麼意思?(本來就應該)換個詞語說就是“應該、

  ②課文中指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③讀一讀。想一想,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美?板書:敬老美

  過度:山裡的人敬老美,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就像一排排搭石。

  三、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1)從 “任人走,任人踏”我們又可以感受到什麼呢?(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2)這不僅是搭石所擁有的品質,還是鄉親們美好的品質。

  小結:其實鄉親們的美好情感還有很多。

  四、總結

  過渡:在農村山野溪流中,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塊,一次次理所當然的搭石,是那麼平常,但作者卻不熟視無睹,而是用筆從心中流出這麼一篇樸實無華的滋潤心田的文章,不僅是因為作者仔細觀察生活,而更主要是捕捉生活中平凡而精彩的美的事物。劉章說:生活是泥,我是樹,生活是水,我是魚。從平凡的搭石中發現了助人美、和諧美、謙讓美和敬老美,羅丹說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平凡的事物,到處都存在著美。

《搭石》的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緊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導學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透過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指導書寫“暴”。

  2、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引導質疑,培養學生讀中質疑的能力。

  3、指導朗讀感悟課文,體會搭石上的風景美,人情美。

  4、領悟作者留心觀察事物並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朗讀感悟課文,體會搭石上的風景美,人情美。

  2、領悟作者留心觀察事物,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揭示課題

  1、(出示情景圖)同學們看,這個小山村就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那裡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當作者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

  今天,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麗的搭石吧。

  2、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交流收穫

  1、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本課字詞。(課前,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相信詞語難不倒大家了)

  第一組:俗語 譴責 懶惰 汛期(平翹舌音讀的很準確)

  第二組:間隔 聯結 一行人

  你發現了什麼?(這組字中都有多音字)

  第三組:山洪暴發 清波漾漾 理所當然

  2、指導“暴”字。(上下結構,下面是個日子,要寫的扁一點,下面有兩部分組成,撇捺要寫的稍微長一點,最下邊是個象水底,水字發生了變形。寫完的同學,自己對照一下課本,看看是否寫正確寫漂亮,寫不規範的同學,課下在練習)

  三、初步感知,尋找美

  1、請同學們翻開書本110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想一想什麼是搭石?(聽明白了嗎?開始讀吧)

  2、同學們讀書都非常認真,知道什麼是搭石了嗎?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你找的非常準確,讀的也很流暢)板書,搭石簡筆畫,邊畫邊一起說說什麼是搭石。

  3、提問: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又是怎麼過小溪呢?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

  (課件出示: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4、“綰”是個生字,什麼意思呢?(明確:捲起)

  那就是說,如果小溪裡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收工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趕集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訪友就必須——脫鞋綰褲,一句話,人們來來去去都必須——脫鞋綰褲。

  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你體會到了什麼?(麻煩)

  5、如果沒有搭石,人們過小溪,就會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那還大多是在夏天,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依靠搭石過小溪了,瞭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什麼是搭石。(生齊讀:進入秋天……)

  6、你們都有自己的感受,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也寫了搭石很美,找找看。“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是啊,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的眼中不僅僅是過小溪的一種方式,它還構成了家長的一道風景。想不想去欣賞欣賞這道風景呢。那就讓我們跟隨作者,跟隨家鄉的人們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四、圍繞風景,自主尋美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4自然段,一邊讀一邊體會,找找人們走搭石的有關語句?用筆畫下來。

  2、生自由讀。

  五、細讀課文,體會美

  過渡: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已經走進了大家的心裡。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吧!你都找到了哪些語句?

  (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從這句話中你能感受到什麼?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透過這個句子,我們彷彿看見了在瑟瑟的秋風中,一位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平穩,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關聯詞:無論、只要、一定、再、直到、才,正是這些關聯詞,我們更能看出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也正是因為老人的這一善良之舉,才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多麼善良,多麼可親的老人啊!讓我們透過朗讀再來感受一下吧!(生齊讀)

  (二)你還畫出了哪些句子,請你來。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你們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協調有序)

  2、怎樣的動作叫做協調有序呢?

  3、這樣吧,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咱們合作著讀一讀。(現在你們走的是什麼?走不好,就要掉進水裡,有沒有信心?)(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多麼美的句子呀!

  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在指揮吧?(不是)

  其實又沒有人指揮,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原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體會的多好啊!

  4、再來看看這個句子,你們還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畫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綽還是這節課的生字呢,課下你查字典了嗎?查字典是種很好的學習習慣!老師課下也查了查字典,想一想,在這個詞語中,綽是第幾種意思?

  5、“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閉上眼睛,你放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6、聽你們一描述,我感受到了水光、人影兩相和的美!這畫面是多麼和諧啊!(板書和諧)再來讀讀這兩個詞。

  7、這既像一幅美麗的畫,又像一首清麗的小詩,誰能讀出詩一樣的美,誰來讀?

  多麼美的畫面啊,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8、是啊,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三)“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兩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

  2、從這幅畫面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謙讓)

  3、這份謙讓也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4、那就把這種友好、親切帶進句子裡讀一讀吧。

  (四)“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那麼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2、句子讀一遍是不夠的,你們再讀讀,讀著讀著,有的詞語會讓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你就抓住它,多讀幾遍。(生自由讀)

  3、讀了句子,那個詞語讓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伏下,總要,理所當然)

  4、正是這樣,老人才能輕而易舉地趴在年輕人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5、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為什麼?(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為什麼?(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也一定伏下身子背其他老人,因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別的年輕人伏下身子揹他,因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6、透過這個“伏”字,你們感受到了什麼?(敬老)

  7、正是因為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當成理所當人的事,這更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昇華情感,總結美

  1、讀到這裡,你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不是)那它是什麼?

  2、這像同學們說的那樣,走在搭石上一心為他人著想,相互謙讓,尊老敬老的人才是家鄉這道風景最美的風景呀,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慨,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3、像作者這樣,透過描寫身邊的小事,讓我們見證了人間真情,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做以小見大。

  七、作業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拿起筆,寫寫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

  此課被評為校級優質課。

  【教學反思】

  《搭石》一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於默默無聞中凸現。

  1、目標明確,每個環節的教學目的性較強。

  我緊緊圍繞“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話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學生充分感知的情況下,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字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協調有序”“伏下”以及“無論”等關聯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並透過多種方式地讀,讓學生充分接觸文字,與文字對話。

  2、以“美”為切入點,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朗讀,如在學習“協調有序”一詞時,我運用想象,讓學生置身其中的方法領讀課文,開火車讓學生讀“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讓學生充分地感知文字中所描寫的畫面。

  3、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在詞句教學時,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透過查閱工具書,給詞語找同義詞和反義詞、聯絡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式理解詞語,抓住關鍵詞和關聯詞理解體會句子,從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在教學中,儘管我課前精心備課,努力挖掘教材。但是,整堂課上了下來後,也留下了很多的遺憾,這些都充分說明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技巧、教學機智、把握教材處理教材、組織教學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後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學習,總結與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搭石》的教學設計3

  一、課文簡說:

  捧讀課文,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著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教學的重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二、學習目標:

  1比鮮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閉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毖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學生透過感悟,領會“美”的不同含義並形成積極體驗。

  四、教學準備:

  課件、音樂、課外輔助閱讀材料。

  五、教學時間: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放鬆心情,欣賞音樂。

  二、談話匯入,初步瞭解搭石。

  (師板書:搭石)同學們,你們見過搭石嗎?在哪見過?它有什麼作用呢?你們踏過搭石嗎?(課件)誰來說說當時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呀?用一兩句話描述就行。(可請圖片中的同學回答,更貼切些)指導說完整話。

  師:哦!這就是生活中的搭石呀!在作者的家鄉,有一條無名小溪。小溪的水常年不斷,遇到溪水猛漲的時候,可不方便啦!於是鄉親們就會在小溪裡,根據溪水的深淺橫擺放上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請一位同學來介紹一下吧!現在明白什麼是搭石了吧?!那我請一位同學上來畫一畫搭石好嗎?注意“平整方正”、“橫擺”、“間隔”。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部分內容)“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學生介紹搭石。

  三、抓住重點詞,進一步瞭解搭石。

  1、(課件出示)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2、檢查齊讀。

  3、請你們快速輕聲讀課文,並找出文中帶有以上詞語的語句,用筆畫下來,同桌互相讀一讀吧!

  4、(課件出示“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請一個小組朗讀,你們讀完有什麼感覺嗎?覺得美嗎?美在哪?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呀?(動作美――協調有序;聲音美――輕快的音樂;畫面美――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課件出示同學過搭石的圖片)結合圖片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意思。

  假如踏搭石時動作不協調有序怎麼辦哪?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

  那你們做什麼事時是協調有序的呢?請舉例說明。

  看圖片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意思。

  請把這三個詞語抄寫在練習本上。

  5、師小結:是啊!家鄉的搭石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人們從它上面走過,踏過,一排排搭石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不僅給人們帶來方便,還為家鄉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多美呀?(師結合板書)

  景 美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部分內容(課件出示內容)。

  四、抓住重點句,體會情感。

  1、師過渡:咦?學到這兒似乎課文已經結束了吧?你們認為文中有哪些還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語句,也就是你們認為比較重要的語句,有嗎?

  (學生找-畫-想)

  2、彙報交流,師生評價。

  3、(課件出示最後一段話)“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師:你們找得很準確,那誰能有感情地讀一讀呢?(指名讀句子)

  評價:你讀得很投入,讀書就應該這樣。

  (重點指導有感情朗讀)強調“聯結”和“也聯結”,可加上“不但――而且――”讓學生體會句子的情感遞進性。

  4、師:那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這又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請找出相關語句,細細朗讀體會,好嗎?

  (同桌互相交流。)

  5、反饋交流。

  A “秋涼以後,人們早早地將搭石擺放好。如果別處都有搭石,唯獨這一處沒有,人們會譴(qi?n)責這裡的人懶惰(duò)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 B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在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6、師:同學們,從你們找的句子中,我已經初步感受到鄉親們那美好的情感了,誰來具體說說你體會到了什麼情感呢?

  結合學生回答,填補板書:

  7、師小結:搭石很美,因為它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但更美的是鄉親們那一顆顆勤勞、助人、善良、謙讓和尊老之心呀!這難道不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嗎?補充板書:

  心 美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再一次深情地讀讀這些話,一起走近鄉親們的心吧!(課件出示課文第三、四、五部分內容)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課內外結合,昇華情感。

  1、師:同學們,老師昨天讀了一篇文章《古井》,也深受感動。現在我們一起來靜靜地讀一讀好嗎?注意要求:找找古井和搭石之間有什麼聯絡?並具體說說聯絡在哪?談談自己的想法好嗎?

  (學生默讀文章,思考問題)

  (課件出示問題,播放背景音樂。)

  2、師生交流讀書感受:我們班的同學真愛讀書,誰能把這兩句文章中最重要的語句互相調換一下順序說一說呢?

  說得真好!其實無論是搭石還是古井,它們都有著美好的品格,而且還深深教育了我們如何做人,老師和你們的想法一樣,這真是心有靈犀呀!

  此時,老師很想送你們一句話,想聽嗎?------不要太介意身邊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物,因為—平凡之中常常孕(yùn)育著偉大。

  你們現在該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了吧?

  3、談發現:美是什麼?美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美也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出示課件圖片)在生活中,有許多不起眼的東西,如:一支支粉筆,一根根鉛筆,一盞盞燭光;還有許多平凡的人,如:烈日下辛勤勞作的環衛工人,孜孜不倦的老師們,天天為我們送水的送水工人,等等。他們就像搭石一樣,為人們默默奉獻著、工作著,然而我們卻未能察覺這平凡中所蘊含的美好品格,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4、寫發現:那就讓我們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吧!(寫在練習本上)提示:可以寫一寫讚揚他們的話,也可以寫自己學完課文的感受。

  學生寫話練習。

  5、展示評議。

  六、作業佈置:

  1、 推薦閱讀《挑山工》;

  2、 摘抄文中優美的句子。

  板書設計1:

  21 搭 石

  故鄉的小路 景美

  搭石 聯結

  美好的情感 心美

  (無私奉獻)

  (互助謙讓)

  ……

  板書設計2:

  21 搭 石

  景美

  心美

《搭石》的教學設計4

  【設計理念】

  薩特說過:“閱讀就是自由的夢想”。說明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感悟,一種體驗。整節課緊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導學生讀書——想象——感悟,努力實現在充分的朗讀中培養語感。透過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盪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從平凡的事例中感受到人性美。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

  2.小黑板。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圍繞主題,匯入新課。

  1、談話匯入。

  2、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培養能力。

  1、生字詞學習情況。(點撥學法)

  2、理解課題“搭石”的意思,並瞭解其特點。

  三、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圍繞搭石寫了鄉親們的哪些事?

  2、交流。相機點撥並板書:

  擺走

  四、品讀體驗,感受美。

  (一)、默讀課文,尋找美。

  默讀課文2—5自然段,並畫出自己感受到“美”的語句。

  (二)、交流感受,感悟美。

  根據學生的彙報進行教學:

  △語段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當你讀著這句話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樣的畫面?

  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透過抓關鍵詞語進行體驗。

  (2)、當這位上了年歲的人踩到不穩的搭石時,會怎樣想?當他滿意離去時,又會怎樣想?

  (3)小結:從這位上了點年歲的人身上,我們感受到了(板書)“為人著想”。讓你從心底裡油然而生出什麼感覺?(預設:學生可能會回答“佩服他!讚美他!……)

  (4)、師引導用相應的感覺品讀。

  (5)、師抓住“無論……只要……一定……再在……直到”引讀。

  △語段二:“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它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讀著這句話你彷彿看到了人們正在幹什麼?從這句話你感受到什麼樣的“美”?

  (2)理解“協調有序”的意思。

  A、從字面上理解。

  B、聯絡上下文,透過朗讀進一步理解。

  (3)、這句話中你們還從哪個詞語體會到畫面的美呢?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意思。

  (4)小結。

  五、學習寫字。

  1.讀要求會寫的生字。

  2.有哪個字你要提醒同學的?教師範寫。

  3.學生練寫。

  六、課堂總結。

  七、佈置作業。

  1.生字詞抄寫2遍。

  2.朗讀課文。

  3.抄寫喜歡的句子。

  《搭石》教學反思

  《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以“人間真情”為主題。本課課文敘寫了農村生活中幾個非常平凡的鏡頭,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樸素中閃爍著美好的思想。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蘊含著人性之美。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

  作為學習這一課的四年級學生來講,已經有三年的小學語文學習經歷,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能聯絡上下文對有關詞句談出自己的感受,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要透過課文質樸的語言發現美,感受美,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從平凡的事例中感受人性美,進而受到感染、薰陶,是在設計本課預案時需要突破的重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預案的設計圍繞“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美?”這一中心話題,讓學生讀書、想象、感悟,充分朗讀,透過體會重點語句感悟課文內容。

  在教學語段一時,我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抓住關鍵語句走進人物內心,體會看不見的心靈之美。教學語段二時,提示學生聯絡上下文,藉助字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語意思,在頭腦中建構鄉親們走搭石的場景,體會如詩如歌的畫面之美。

  整個設計重視朗讀的作用,透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詞義,在讀中感悟語言,培養語感,在讀中享受發現平凡之美的審美樂趣,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

  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這一設計的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弱化了語言的積累運用,在理解了“協調有序”這個詞語之後,可以引導學生用這個詞口頭造句,等等。

《搭石》的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會認譴、惰、俗等七個字,會寫洪、暴、猛等11個字。

  2、積累文中喜歡的句子。

  3、感情朗讀課文,感受文中體現出的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學習重難點】

  體會鄉親們的美好心靈。

  【教學準備】

  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

  21、搭石,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題,你有什麼問題嗎?(學生可能會提什麼是搭石?搭石有什麼用?在什麼地方搭石頭?為什麼要搭石頭等相關問題)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出幾個主要問題。

  二、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並且在自己讀明白的地方或者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1、指名讀課文,相機出示譴責、俗語、協調有序、人影綽約等詞,指導讀準字音。

  2、誰來讀一讀你已經讀懂的句子或者自然段?如果學生讀到一自然段,相機指導學生勾畫並讀一讀寫搭石的句子。

  三、出示掛圖

  看,這就是人們過小溪時踩踏的搭石。就是這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卻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看看哪些詞語或者句子能讓你體會到鄉親們的美好情感,把他們劃出來。

  小黑板相機出示幾個重點句。上了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上了年歲的人為什麼會這麼做呢?有什麼感受?(指名說感受 抓住重點詞語無論 只要 一定 踏幾個來回 直到)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透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讀出自己的體會來。)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什麼是理所當然的事?舉幾個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說一說。師歸納:對,像同學們剛才所說的都是理所當然的事,都是我們每個人不講任何條件都應該做的事,是做了以後不求回報的事。那麼課文中指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說說你的感受,再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和小組同學演一演。

  四、鄉親們有什麼樣的美好情感呢?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搭石》的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間隔 聯結 相背而行 譴責 懶惰 俗語 平衡 山洪暴發 脫鞋綰褲 理所當然 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解決搭石是什麼,怎樣搭石和為什麼搭石几個問題。

  三,教學難點:

  透過朗讀,從平凡的事物中感受美。

  四,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課題:

  談話引出課題。

  據題質疑。

  ( 1 )搭石是什麼

  (2)怎樣搭石

  (3)為什麼要搭石

  (4)誰在什麼地方搭石

  同學們,就讓我們帶著這幾個問題走進課堂,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二),研讀課文

  1,認讀詞語。

  2,分四人小組朗讀,感知全文。

  (三),整體感知,疏通全文。

  板塊一:

  大家都讀過課文了,課文有沒有給我們解釋什麼是搭石呢

  1,透過感知全文,找出相關段落地句子,解決"什麼是搭石 "

  2,體會句子中詞語的準確運用,解決"怎樣搭石 "

  3,出示圖片幫助理解

  4,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解決"為什麼要搭石 ""誰在什麼地方搭石 "

  板塊二:

  請同學們找一找,哪個自然段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副很美的圖畫,並且還伴有音樂

  出示句子。

  (1)"協調有序"什麼意思 在這段話中,哪個語句在解釋"協調有序"

  (2)讓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讀這幾句話,想象彷彿聽到了什麼 看到了什麼

  (3)引導總結。

  板塊三:

  課文中還有許多看不見的,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的美,一起學習2,4自然段。

  1,出示句子。

  (1)引導學生想象:

  一位老人走過小溪時,踩到了不穩的搭石,心裡會怎麼想 怎樣做

  從"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詞語 體會老人心中有他人的心靈美。

  (2)感情朗讀這個句子。

  2,課文還列舉了什麼事例體現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1)生找出相關的語句。

  (2)體會他們互相謙讓,尊敬老人的品質。

  (3)總結引出: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四),感情朗讀,理解昇華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搭石還僅僅是普通的石頭嗎

  五、齊讀第五自然段。

  引導理解鄉親們如同搭石一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五),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走搭石,這是鄉親們每天生活中極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筆下,平凡之中卻顯現出不平凡的美。由此可見,作者是一個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人。

  有一句話說:"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發現美的眼睛!",那,在我們的身邊那些平凡的事物是美的呢 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出課堂,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美。

  六,佈置小練筆:《美就在我身邊》

  板書設計:

  景美

  搭石 一道風景

  人美

《搭石》的教學設計7

  設計理念: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緊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導學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透過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設計特色:以“美”作為全文的主線,以自讀自悟貫穿課堂始終。引導學生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透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使學生在感受美、欣賞美、發現美的過程中獲得情感的昇華。

  設計流程:

  一、激情匯入——感知美

  1、點選課件,伴著輕鬆明快的音樂,眼前出現一幅幅鄉村美景圖。

  2、教師配以深情的語言:

  我的家鄉在一個小山村,那兒流水潺潺,炊煙裊裊;那兒的人們善良淳樸,互敬互愛。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小溪中的那一排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為我們帶來了多少方便,多少歡樂。

  3、瞧!這放在小溪裡用來幫助人們踩踏過河的石塊就是搭石。板書課題,讀題。

  (課堂伊始,一曲明快輕鬆的樂曲縈繞於教室之間,為整堂課奠定了“和諧”的基調;抬起頭,幾塊形態不一的石頭平整地跨過小溪——簡筆畫擺放在黑板上,不僅喚起學生對“搭石”的感知,也幫助他們理解“搭石”的含義。)

  二、 初步感知——尋找美

  1.這些小小的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一起走進它,睜大雙眼去發現美,欣賞美。

  2. 細細地讀讀課文。要求:一邊讀一邊體會,你感到課文中都流淌著怎樣的美呢?

  3. 說說你彷彿見到了哪些美麗的畫面。課件隨機出示相應的畫面:

  精心擺放搭石 老人調整石塊 一行人走搭石

  同時過溪,招手禮讓 偶遇老人,揹負過溪

  學生每尋到一處美,就用不同顏色的筆在黑板的石頭上寫上一個“美”字。

  (學生帶著任務讀課文,讀書的目的性自然體現,又增加了語言的積累。以“美”為切入點,帶著學生走進了小村莊,開始感受“搭石”,欣賞“搭石”,尋找美的畫面。)

  三、品讀體味——欣賞美

  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一起來走近搭石。

  (一)例段指導(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要求:仔細聽,在書上圈畫你認為最能體現美的詞句。

  2. 說說你從課文中感受到怎樣的美,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的。

  重點體會“平整方正”、“按照兩尺左右的間隔”中體現出來的鄉親們心中有他人的美德。隨機在石頭上板書:善良。

  3、指導朗讀。

  (例段的指導意在向學生滲透學習方法,為後面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自主學習2、3、4自然段。

  美麗的畫面還有很多,你們想不想來欣賞欣賞?

  1、學生從2、3、4自然段中選擇最喜歡的一段以學習小組或個人為單位欣賞,體會其中流淌著的美。

  2、推薦幾種學習方式,自己有更好的方式也可以。

  出示課件:學習小幫手

  我想讀一讀課文中的美文。

  我想說一說自己的感悟。

  我想畫一畫文中的美景。

  我想演一演文中的情景。

  我想邀請同學(老師)一起……

  我想……

  (推薦學習方式,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又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並提供了創新的契機。)

  3、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巡視指導並參與其中,從中發現有創意的學習方式。

  4、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成果,評議。

  (評議這一環節,意在使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透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並結合評議將對語言文字的學習與感悟落在實處,實現與文字的對話。)

  5、在交流展示過程中引導學生說說自己體會到的美。(個人感受不同,不強求統一的答案。)

  隨機在石頭上板書:勤勞、和諧、謙讓、尊老。

  6、隨機指導各種形式的朗讀,以求達到品品讀讀、以讀促悟的效果。

  (讀書是師生對話,尤其是學生與文字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在學生對“搭石”有了一定的瞭解後,組織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教師、學生與文字對話的目的。)

  (三)學習中心段。(最後一段)

  1、課件再次出示幾幅畫面。思考:為什麼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齊讀最後一段。

  (1)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搭石和鄉親們有什麼聯絡?

  引導學生體會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文章最後一句話含義深刻,不易理解。在學生對文中所流露出的人性美有了感悟之後,再讓學生來理解句子,句子含義就自然出來了。)

  四、走向生活——發現美

  1、是啊!美無處不在,有看得見的美,看不見的美,就連搭石這麼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現在對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認識?

  2、藝術家羅丹說過:“世界上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在我們的身邊哪裡也可以找到美?

  (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尋找美。)

  隨機板書:友善美、團結美、奉獻美、無私美、敬業美……

  五、超越文字——傳播美

  1.聽故事:《一個承諾》

  2、談感受。主要引導學生學會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

  3、昇華情感;

  美是一把雨中的小傘;美是一句風中的問候;美是一個關懷的眼神;美是一片溫暖的陽光……

  讓我們將真善美撒播到每一個角落,讓世界因我們而充滿愛。

  4、課件播放《愛的奉獻》,在溫情的音樂聲中結束全課。

  (“美”作為全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學生們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

  附:板書說明

  該課板書為一幅風景畫:幾塊形態不一的石頭平整地跨過小溪,每一塊石頭上用不同顏色的筆寫著——善良美、勤勞美、和諧美、謙讓美、尊老美、團結美、奉獻美、敬業美……

  《搭石》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一課,截取了農村生活中幾個非常平凡的鏡頭,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樸素中閃爍著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讀書是師生,尤其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教學《搭石》一課時,在學生對“搭石”有了一定的瞭解後,我便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進行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教師、學生與文字對話的目的。

  1、發現感受文中的美

  文中有看得見的具體的“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

  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助人為樂美

  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勤勞美

  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和諧美

  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謙讓美

  要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尊老美

  心靈美、友善美、自然美、團結美、善良美、奉獻美……

  美是永恆的主題,教學時採用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教學思路。請學生分別畫出有關語句或段落,並試著在頭腦中浮現畫面,在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受,然後在小組內及全班交流,解決疑惑,完善認識,昇華情感。學生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2、發現感受身邊的美

  簡單的事情中閃爍著美好的思想,散發出融融的暖意。是啊,美無處不在,就連搭石這麼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你現在認為什麼是美?在我們身邊哪裡也可以找到美?”隨著我的話音落下,學生思考後各抒己見。

  “我是值日生,當我想起擦黑板時,發現不知誰已經把黑板擦乾淨了,這也是美!”

  “老師為了我們,經常忘我地工作,就連中午吃飯的時候也在管我們用餐,這種盡職的工作精神就是美!”

  “我班的同學了,我天天給她送作業,給她補課,給她講學校裡發生的事,使她不再寂寞,這種同學間的關心也是美!”

  ……

  美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美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美是潺潺的溪流,滋潤萬物的成長;美是熊熊的火炬,點燃生命的希望。學生們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人與人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曾經有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美到處都有,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在教學中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並學習了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搭石》的教學設計8

  課文內容簡析:

《搭石》這篇課文描繪了一幅幅鄉間人築就和諧、動人的畫面: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岸邊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了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序,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兩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強烈地感染著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在學生們的齊聲呼喚中,在聽課老師熱情的掌聲中,王玲湘老師結束了她四十分鐘的講課──《搭石》。

  聽完課後,留在我心頭的熱乎卻遠遠沒有因為歡呼、掌聲的漸行遠去而消逝,她已深深地印在我一個年青老師的心底。對王老師這一堂課的評價,人民出版社網站的論壇上已經有很多了,我先沒去看,就想讓自己先想想自己對這堂的解讀,之後寫出的東西也算是對王老師的敬畏。

  對這堂課,就讓我先冒昧地改用課堂上王老師統領全課堂的“文眼詞句”談談我對課的整體感覺,那真可謂是──《搭石》,構建了新課程背景下的和諧課堂。

  一、如“小溪,順流而下”

  景一

  師:(出示圖片,配樂)文章的作者劉章爺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回過家鄉。但當他靜心閒坐,回想起自己小時候在家鄉的一幕幕,浮現出的不僅是家鄉那優美的風景──連綿起伏的山巒,鬱鬱蔥蔥的樹木,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以及散落在小溪邊的風情民居,但讓作者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

  在開課時一段優美音樂的配樂下,加之王老師入情的課堂引領辭,在每一個聽課學生面前勾勒出一幅鄉間恬淡、閒適的畫面,以及文章的“主角”──小溪上的搭石。那一幅畫面深深地吸引著聽課的每一個孩子,他們很快便就融入到了課堂當中,有了很強的慾望──想去劉章爺爺家鄉看看的慾望,想去讀讀文字的慾望,想去了解自己可能先前從未見過的鄉村世界──小溪上的搭石的慾望。

  開篇之景,就像小溪的源頭活水,浸潤了每一個孩子的心田。有了源頭,便有了源源不斷的溪水,也就匯就了那涓涓小溪。

  順流而下,王老師緊扣“什麼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讓學生初讀課文,並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說什麼是搭石。透過對比,學生感受到了有了這不起眼的搭石,給當地人們帶來很大的便利。課堂由此逐層深入,恬靜的溪水流向深潭……

  景二

  師:你們說得都不錯,和作家心是相通的。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寫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板書)

  師:想不想一起去欣賞這道風景呢?讓我們跟隨著作家,跟隨著家鄉的人們一塊去走走搭石吧。請大家靜靜地默讀2-4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相關語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圍繞課文第二自然段中的“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讓學生細細品讀咀嚼。層層深入,步步遞進,如流水般順暢、自然。在一系列的學法指導中,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鄉村人淳樸的民風、民情。

  二、如“行雲,沁人心脾”

  景三

  師:搭石是怎樣一道風景呢?

  生:我找的是“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師點選課件)

  ……

  師:怎樣的動作才是協調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秩序,配合得很好。

  師:這是從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

  師:你聯絡上下文理解了。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組學生:前面的……後面的……前面的……後面的……)咱們合作著讀一讀。

  ……

  師:沒有人踩在別人腳上,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指揮吧?(生搖頭)其實沒有人指揮,但配合得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生:協調有序)

  在上述教學過程中,老師的角色始終體現著新課程提出的引導者的角色。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由學生主動完成。那道“協調有序”的風景,在初讀之後,可能學生只是基於文字,感覺到鄉親們走得很有秩序,至於是一種怎樣的情景他們沒有一個真切體會。此時老師適時得引導,加入表演讀的元素,創造出似“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的課堂朗讀呈現,“清波漾漾,人影綽綽”,使孩子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鄉親們過搭石時的和諧之音。如行雲,似輕扶,無形之中體悟朗讀帶給他們的震撼。

  這一教學過程,王老師也充分加強了對閱讀的學法指導。“這是從字面上理解;你聯絡上下文理解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等等,老師甜美輕快的小結之音,深深紮根孩子們的心田,“潤物細無聲”,讓學生對如何進行文字理解、閱讀有了一定的方法積累。

  斯事雖小,但足見老師的匠心獨具。如朵朵浮雲,沁人心脾。

  三、如“民歌,唱響一曲和諧之音”

  景四

  師:讓我們讀讀課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師:展開你們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懷抱著寶寶的媽媽來走搭石──假如──

  生1:假如膽小的孩子來走搭石;

  生2:假如拿著行李的外鄉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孃家的婦女走搭石;

  師:“假如……誰總會怎麼做”,發揮你的想象,想一想,再說說你心中的假如吧。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會用強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過搭石,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生2:假如遇到抓扛著一大包行李的外鄉人來走搭石,年輕人一定會接過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還會提醒外鄉人“緊走搭石慢過橋”。

  生3:假如有殘疾人來走搭石,家鄉的人會脫鞋綰褲,不顧水涼,小心翼翼地扶他過搭石。

  ……

  透過孩子們對來走搭石人的假設,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將那些原本自己本無法親身經歷,但又想借他們讓自己所想幫助的人去經歷走搭石過程,都搬上了課堂。小空間瞬間變成了鄉村大世界,各色各樣的特殊人群都來了:膽小的孩子,第一次走搭石的`外鄉人,抱著孩子的婦女,手拄柺杖的老伯……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們不難感受到這些假設人群正代表著什麼?是的,那些正是些需要幫助的人,孩子們心中有的正是那顆──像鄉村人那樣為他人無私奉獻的心呀!這正是我們新課程下的課堂,正是我們想培養的人才……

  孩子們透過想象,想盡各種方法去幫助那些過搭石需要幫助的人。多善良的孩子們,正是基於王老師巧妙的設計,引領著孩子們在天堂裡暢談──感受著人間溫情。

  多好的課堂,多美的鄉音,孩子們被文章中的那些無私奉獻的鄉親們感動了,自己也願意成為那些淳樸鄉民,共同奏響一首淳樸的民歌,讓餘音久久環繞在廣闊的山村間,讓和諧之音暢響課堂!

《搭石》的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聯絡上下文理解“風景、協調有序、理所當然”等詞語。

  2.培養學生能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的能力。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學習透過抓重點詞句,聯絡上下文探究體驗方法,體會鄉親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德。

  4.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細節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工具書(字典)、文具(鋼筆、鉛筆)、生字本、練習簿等。

  2.教學環境的設計與佈置:常規課堂布置。

  3.教具的設計和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匯入新課

  ⒈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⒉生據題質疑。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⒈討論商定自學方法。

  2、學生自學。

  3、全班交流自學情況。

  (三)深入區域性,探究體驗

  該環節是本課時的中心環節,教師將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安排教學,有效引導,實現與文字的對話。本環節將採用朗讀、默讀、圈劃、思考、交流、討論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研讀內容預設為以下幾個方面,教學順序將根據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安排。具體教學內容視學情和課堂生成情況靈活處理。

  研讀重點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教師指導學生透過朗讀、默讀、交流感受,引導學會抓住“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關聯詞語感悟家鄉老人可親可敬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德。學會朗讀的輕重音變化,讀出感情。

  2.生感情朗讀。

  研讀重點二: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學生朗讀本段,找出最能體現畫面美的詞語。

  2.指導學生髮現“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詞語,引導體會畫面的美。

  3.指導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協調有序”的意思,體會和諧相處,互相照顧的純樸鄉情。

  4.生朗讀體會。

  研讀重點三: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引導探究,怎樣才能讀好本段?

  2.生透過默讀思考,同伴交流所得,學會抓住“總會、總要”、“理所當然”等詞語想象畫面,體會互相禮讓,敬重老人的傳統美德。

  3.生朗讀體會。

  (四)總結昇華,提高認識

  1.師指導聯絡課題,研讀課文最後一段所表達的情感。提升對“搭石”的更深層次理解。

  2.朗讀昇華。

  (五)佈置作業,練習鞏固

  1.視學生學習情況合理安排課內或課外完成

  2.抄寫生字、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匯入

  師生共同回憶第一課時學習內容。

  (二)複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交流抄寫的妙詞佳句。

  (三)朗讀課文

  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繼續朗讀課文,進一步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

  (四)拓展閱讀

  1.出示作者劉章寫的《寫作<搭石>的前前後後》(文章附後)引導學生自讀,印證自己的感悟理解。

  2.交流讀後感受,引導學生進一步與作者對話。

《搭石》的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為主要方式學會本課10個生字,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詞語。

  2.運用多種形式讀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創設情境、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絡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4、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難點:運用創設情境、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絡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重點詞句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開書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什麼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

  樣的印象?

  2、指名彙報,交流。

  3、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怎麼過小溪呢?誰也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4、教學並指導理解“脫鞋綰褲”的意思,體會搭石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5、齊讀什麼是搭石。

  6、這些給人們帶來了方便,看上去很不起眼的搭石鋪在水中,還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

  象?

  7、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寫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師相機板書)

  三、圍繞風景,自主尋美

  1、幾塊平平常常的石頭,構成了家鄉的一道什麼樣的風景呢?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著劉

  章爺爺,跟隨著家鄉的人們一塊去走走搭石吧。

  師:請大家靜靜地默讀3—4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相關語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交流各自想象的畫面,體會老人的心靈美。

  四、指導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一、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交流句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齊讀句一

  1、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2、從哪些詞體會到美?

  根據彙報課件打紅三個詞語“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3、分男女生讀詞。

  體會“協調有序”的節奏美:

  師生合作讀句子。

  全班分成兩組合作讀。

  彙報板塊二:(“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綽”是生字,課前大家查了字典嗎?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它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出示:

  綽: A、寬;不狹窄

  B、寬裕;富裕

  C、形容姿態柔美

  想一想,“人影綽綽”的“綽”是什麼意思?

  (“姿態柔美”的意思。)

  “綽綽有餘”的“綽”又是什麼意思?

  (是“寬裕;富裕”)

  再讀讀這兩個詞。邊讀邊想象畫面。

  讀了這兩個詞,你的眼前又出現了怎樣的畫面?(談體會)

  出示畫面,誰能帶著自己的體會來讀讀這兩個詞?

  (指名讀)

  (全班讀)

  (點選變成詩的語段,音樂起)

  指名朗讀。

  齊讀。

  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節奏美、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指板書)——一道風景

  二、指名彙報,全班交流。

  在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美?

  隨文學習“伏”字,齊讀三遍。“伏”是什麼意思?

  指名上臺演示伏的動作。相機理解“理所當然”的意思。

  拓展說話,假如還有什麼人來走搭石,誰總會怎麼做?(出示課件)

  再讀課文描寫家鄉美景的自然段,再次去感受家鄉的美。

  三、交流兩個比喻句,談感受。

  兩個比喻句抒發了對家鄉的讚美之情,結尾又借搭石來讚美家鄉人無私奉獻、一心為他人的優秀品質。

  四、指導感情朗讀全文。

  五、總結。

  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板書設計:

  6、搭石

  景美

  搭石 一道風景

  人美

《搭石》的教學設計11

  一、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

  三、教學過程:

  (一)、課件匯入

  1、出示課件。

  2、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

  3、生彙報。

  (二)、初讀文字

  1、畫面的內容被寫成了一篇文章,請同學們開啟課文,自由大聲地朗讀《搭石》一文,說出你的讀後感。

  2、生自由讀課文,師指導。

  3、檢查讀書效果。

  (1)課件出示新詞:譴責懶惰俗語伏下協調有序人影綽綽

  自由讀指名學生領讀

  (2)放入句子中,能讀嗎?

  1、家鄉有一句“緊走搭石慢過橋”的俗語。

  2、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

  3、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4、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指名讀,評價。

  指導讀:聽了句子有何感覺?帶著這種感覺來讀。(滲透文字的美)

  好文章要讀出韻味來,不知有沒有信心把課文讀好,把感知的美讀出來。

  組內分工練讀(提示要注意傾聽別人的朗讀並給出意見)

  指名讀,自選段落,把自己最拿手的段落展讀給大家。(誰第一段最拿手?誰第二段最拿手?……)

  生評價,可以二次來讀。

  四、自讀釋疑

  讀的不錯,有幾個小問題希望大家幫忙解答。

  課件出示:搭石是什麼?誰搭的?有什麼作用?

  學生筆答,交流彙報。

  五、紮實習字

  1、讀完課文解決了很多問題,輕鬆一下,來看看字。

  出示:洪暴猛漲褲惰穩俗衡序伏

  做個小老師,給大家講講你最瞭解的字(組詞書寫等)

  2、課件分部分範寫暴、衡、惰(師生分析各部分佔位,交流如何寫美觀)

  3、同學們現在你挑一些最難的字寫一下,一會兒交流。

  生寫字,師指導坐姿。

  六、再讀全文

  自由讀,鼓勵學生讀出新的感悟。

《搭石》的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惰、穩、俗、衡、序、伏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文,體會鄉親們像搭石一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

  3、領悟作者細心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像搭石一樣的鄉親們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相親相敬的美。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美的。

  【教學過程】

  一、詩意匯入,引出搭石

  (一)(出示情境圖)同學們看——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就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輕音樂起)那裡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但劉章爺爺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

  (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村頭小溪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出示課題),感受那濃濃的鄉情。(看老師寫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檢查預習效果。(出示兩組詞語)這篇課文同學們都已經預習過了,預習效果如何呢?現在老師就來檢查一下

  ⑴、譴責、懶惰、平衡、伏下(找出譴責的近義詞,懶惰的反義詞)

  ⑵、多音字:間隔、暴漲、一行人、相背而行、

  2、生自由地朗讀課文。

  師: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說過:“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你們能做到字字讀得響亮嗎?看來大家都很自信,為了加大難度,老師還有下面兩個要求,

  要求:⑴、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感興趣的段落可以多讀幾遍。

  ⑵、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3、理清文章脈絡。

  同桌合作用小標題概括課文內容。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呢?別急,和你的同桌交換一下自己的意見。爭取能用幾個小標題來概括,看看我們班的最佳拍檔是哪兩個?

  4、總結梳理板書。

  三、研讀搭石,感受重要

  1、課文圍繞搭石寫了擺、調、走、讓、過搭石,那到底什麼是搭石呢?請同學們仔細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誰能用書上的句子說一說?(指名說,出示句一)你找得很準,注意不要添字,(不讀錯字)你再讀。

  2、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又怎麼過小溪呢?誰也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生: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出示句二)

  師:“綰”是個生字,什麼意思呢?

  生:捲起來的意思。

  師:那就是說,如果小溪裡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

  生1:脫鞋綰褲

  師:如果小溪裡沒有搭石,人們收工就必須——

  生2:脫鞋綰褲

  師:人們趕集就必須——

  生3:脫鞋綰褲

  師:人們訪友就必須——

  生4:脫鞋綰褲。

  師:一句話,人們來來去去都必須——

  生齊:脫鞋綰褲

  師: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啊,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1:我覺得總要脫鞋綰褲,家鄉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認為會很辛苦。

  生3:還會很麻煩。

  師: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那還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搭石對家鄉的人們太重要了。瞭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讀什麼是搭石。(出示句一)

  四、品讀體味——欣賞搭石

  1、這麼重要的搭石美嗎,請同學們到課文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概括描寫搭石的句子(板書: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出示句三)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想不想一塊兒去欣賞這道風景呢?就讓我們跟隨著劉章爺爺,跟隨著家鄉的人們去走走搭石吧。請大家靜靜地默讀2-4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相關語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開始吧。(生靜靜地默讀、圈劃,2分鐘左右)

  我看到很多語句上都劃上了美麗的波浪線,咱們依順序來交流、交流。

  1、一行人“走”搭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課件出示語段)你找的是這幅畫面。(“行”變紅)這是一個多音字,讀什麼?(生有的讀xínɡ,有的讀hánɡ)

  師:意見不統一呀,想一想:體育課上,我們排成很整齊的一隊,叫作排成一行。而這些在搭石上行走著的人叫——一行(xínɡ)人

  師:齊讀兩遍。(生讀)

  師:這還有幾個生詞呢,誰再讀一遍?(“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變紅)這樣把,男生先來。

  (男生讀一遍)

  師:讀準了,來,女生讀。

  (女生讀一遍)

  我們再看看這兩個句子,你從哪兒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

  1、“協調有序”的美。

  師:怎樣的動作才是協調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順序,配合得很好。

  師:這是從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

  師:你聯絡下文理解了。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咱們合作著讀一讀。,(指一組學生:前面的……後面的……前面的……後面的……)

  師:(指這組問)你們現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師: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進水裡,有信心嗎?

  生:有。

  師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2:緊跟上去。

  師:(速度漸快)前面的──

  生3:抬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4:緊跟上去。

  師:(速度再漸快)前面的──

  生5:抬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6:緊跟上去。

  師:抬起腳來,緊跟上去,抬起腳來,緊跟上去,抬起腳來──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

  生齊:輕快的音樂。

  師:像──

  生齊:輕快的音樂。

  師:讓我們繼續走在搭石上,這邊兩組走前面,這邊兩組走後面。

  師:前面的──

  生(組1):抬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組2):緊跟上去,

  (速度漸快,引讀三遍。)

  師: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指揮吧,(生搖頭)對,其實又沒有人指揮,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調有序。

  師:原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調有序。

  2、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體會得好。你還從哪兒體會到畫面的美呢?

  生:我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體會到畫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師:“綽”是生字,課前大家查了字典嗎?

  生:查了。

  師: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這是學習的好習慣。它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出示:

  綽:a、寬;不狹窄;b、寬裕;富裕;c、形容姿態柔美。

  師:想一想,“人影綽綽”的“綽”是什麼意思?

  生:我認為是“姿態柔美”的意思。(出示畫面)

  師:(生點頭)那麼“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漾起了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師:體會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來豐富,用心來體會這兩個詞語,這種方法值得大家學習。

  師:你還想來描繪一下,說吧。

  生2:我彷彿看見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姿態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畫一樣。

  師:聽你這麼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兩相和的美!像畫一樣──(開啟手勢)請讀讀這兩個詞語。

  生2: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你的朗讀把我帶到了畫前,誰能把大家帶進畫裡呢?

  師:(指舉手的生3)你來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像畫面。

  生3(聲情並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身臨其境吧?

  (生點頭。)

  師:還有想讀的,全班一齊讀。

  (全班讀。)

  師:水波在輕輕地盪漾呀,再讀。

  (全班再讀。)

  3、朗讀

  師: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你看——(出示)音樂起

  每當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時候

  動作

  是那樣協調有序

  前面的

  抬起腳來

  後面的

  緊跟上去

  踏踏的聲音

  像輕快的音樂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給人

  畫一般的美感

  (1)誰來讀出詩一般的韻律美。來,咱們推薦一位同學吧。

  (2)引讀:同學們,劉章爺爺在大山裡生活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讀——

  劉章爺爺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數,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過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景,讀(詩變回文中的語段)——

  師:是呀,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更走出了有序和諧美。

  (3)難怪,劉章爺爺讚歎道“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倆人相遇讓搭石圖

  師: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

  句三: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師:找得很準。這裡的讓對方先走僅僅是一次嗎?

  生:不是

  師:你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總會

  師: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師:好一個謙讓啊,你讀懂了文字裡含著的美。把我們體會到的謙讓美送到句子中去。讀。

  怪不得,人們讚歎“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3、背老人“過”搭石圖

  那麼“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你會帶著問題讀書。這兒有個生字(課件中“伏”字變紅),齊讀三遍。

  師:這個句子讀一遍是不夠的。你們再讀讀,讀著讀著,有的詞語會讓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你就抓住它,多讀幾遍。

  (生自由地讀幾遍)看看那個詞語在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了?

  生1:“理所當然”打動了我,家鄉的人覺得是應該這麼做的。

  師:有你的讀書體會,還有其他的嗎?

  生2:我覺得“伏”字打動了我。

  師:是的,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的讀書體驗。我們先來看看“伏”,“伏”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彎”的意思。

  師:我們再看看這個“伏”字,什麼結構?

  生:左右結構

  師:(出示字理圖)左邊——

  生:一個人

  師:右邊——

  生:一條犬

  師:在甲骨文時代,“犬”是人類崇拜的一種象徵,彎得是那樣恭敬,是那樣心甘情願啊,(展示“伏”字從甲骨文到篆書到楷書的字理變化過程)我們的祖先就這樣造了“伏”字。

  師:現在我是那位老人,誰來做年輕人?請個小夥子。

  (一男生上臺)

  師:請你做做“伏”的動作

  (男生深深地彎下身子)

  師:(手搭生的肩)你真是老人的知音,這樣,老人就能輕而易舉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師:(扶起年輕人)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

  生:不需要

  師:為什麼?

  生:因為我們家鄉的人都習以為常了,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多好的年輕人,(問另一位同學)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

  生:不會

  師:為什麼?

  生:因為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哪,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一定也曾經(指課件文字)——

  生齊: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師:因為(指課件文字)——

  生: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

  生:年輕人伏下身子揹他

  師:因為——

  生: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透過這個“伏”字,你們感受到了什麼?

  師:說得多好啊!——敬老。你們的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書)——

  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

  師:展開你們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懷抱著寶寶的媽媽來走搭石——假如——

  生1:假如膽小的孩子來走搭石

  生2:假如拿著行李的外鄉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孃家的婦女走搭石

  師:是的,還有很多的假如……人們總會怎麼做,人們也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呢?(放樂)發揮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待會兒咱們再說說。

  (生髮揮想像想)

  師:咱們來交流交流。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會用強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過搭石,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你的想像真豐富,還用上了文中“假如……總會……”的關聯詞,這真是一道令人難忘的風景!

  生2:假如遇到扛著一大包行李的外鄉人來走搭石,年輕人一定會接過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還會提醒外鄉人“緊走搭石慢過橋”。

  師:是的。淳樸的民風已經在你心中播下了種子,這真是一道感人的風景!

  生3:假如有殘疾人來走搭石,家鄉的人會脫鞋綰褲,不顧水涼,小心翼翼地扶他過搭石。

  師:這真是一道聯結人們美好情感的風景!還有很多的假如……假如……咱們回去寫一寫吧。

  師:也許有一天,這裡會架上橋、通上路,也許有一天,搭石在家鄉會永遠地消失了,但是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美,卻會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

  2、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擺搭石的相關內容,感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抄寫自己感興趣的句子。

《搭石》的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複習生字;理解詞語“協調有序”;理解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連線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一心為他人著想、熱情謙讓、尊老愛老的品質,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體會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的習慣與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對課文的閱讀中發現美、感受美,領悟作者透過平凡事物反映美的表達方法,並試著練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師:(出示情境圖)同學們看——(潺潺流水聲)這個小山村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輕音樂起)那裡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

  師:看老師板課題。(生看師板課題)

  師:齊讀課題 。生齊讀:搭石

  2、展示上節內容:上節課,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了《搭石》第一課時——初讀了課文,認識了生字,抄寫了生詞,初步瞭解了課文大意,學習了第一自然段。誰來說說什麼是搭石?

  3、(生答什麼搭石)教師板書畫簡筆畫搭石。

  二、精讀課文,感悟品“美”

  過渡:有人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的確是啊!老師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發現了許多美的地方,並且被深深感動了。我相信我們班的每一位同學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你覺得哪些地方表現出美,比如行為美、心靈美……“不動筆墨不讀書”,同樣應該勾一勾,畫一畫。開始吧!

  (學生自讀, 3分鐘左右。教師巡視。)

  讀後交流。學生說到哪段就先講哪段。

  (一)透過“搭石”,感受協調美、心靈美

  生:協調有序:輕快的音樂、美好的圖畫

  師:咱們繼續交流。誰從第三自然段中發現了美?

  出示句子(2)——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師:請你輕聲讀讀這兩句話。第一,體會什麼叫“協調有序”。第二,你腦子裡聯想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學生讀。)

  讀後交流——

  (1)理解“協調有序”。

  師:在這段話中,哪些語句在解釋“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是啊,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剛抬起腳來,後面的就緊跟上去,誰也不搶路,誰也不突然止步,這叫——協調有序。

  在我們的課文裡,有的詞語意思,上下文就已經告訴我們了。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明白了嗎?

  (2)腦子裡浮現出畫面。(一副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有節奏的“踏踏聲”,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好一幅美麗的的圖畫。)

  師:這兒描寫的是鄉親們透過搭石的情景。你能透過你的朗讀把這和諧美好的畫面再次呈現在我們眼前嗎?

  (自由練讀——指名讀、評——老師請同學代表自己與其他同學競賽讀、評——師範讀——齊讀)

  (二)擺放“搭石”,感悟行為美

  出示句子(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師:這兒講誰擺放搭石?(理解“上了點年歲的人”)

  師:請你輕聲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為方便鄉親擺放搭石非常細心、一絲不苟。)

  你是從哪些詞中體會到的?能具體談談嗎?

  (引導學生從“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詞語中體會)

  師:同學們,“上了點年歲的人”這樣做,他當時會怎麼想?

  生:不把石頭搭好,別人經過時摔下去,那多危險啊!

  師:孩子,請你想想,“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兒的“踏”,是怎樣地“踏”?

  生:是小心翼翼地“踏”。(師點評:孩子,從你發言時的眼神,我體會到了小心翼翼。)

  生:是專心致志地“踏”。(師點評:從你發言時的神態,我感受到了專心致志。)

  生:是全神貫注地“踏”。(師點評:從你發言的語氣,我感受到了全神貫注。)

  生:是試了又試,踩了又踩地“踏”。(師點評:好一個“試了又試,踩了又踩。”)

  生:是一心想著別人安全地“踏”。

  師:講得真好!你覺得這小心翼翼地“踏”、專心致志地“踏”、全神貫注地“踏”、試了又試,踩了又踩地“踏”、一心想著別人安全地“踏” 美在哪裡?

  生:美在行為,美在心靈。師:很好。我們體會句子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一定要抓住重點詞語,把心放進去,才能與作者心心相印。明白了嗎?

  把你的感動用朗讀表達出來吧!(讓學生互相提醒怎樣讀好——學生練習讀——指名讀——齊讀)

  (三)走過搭石,體會謙讓尊老美

  出示句子(3)——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自由讀第一句話,想象當時的情景,倆人碰面會說些什麼呢?同桌之間表演一下。

  師:誰願意和老師來演一演?(上臺表演)同學們,家鄉的鄉親們就是這樣以禮相待,熱情謙讓,行為和心靈真美啊!

  師:什麼叫“理所當然”?(本來就應當這樣。)

  師:這裡是說家鄉的人們把什麼看作理所當然的事?(自覺幫助老人。)

  師:“人們”指一個、兩個人嗎?(所有人,每一個人)

  師:現在,你從“理所當然”一詞裡讀懂了什麼?(每一個人都把尊老愛老當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你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式——“如果……鄉親們就……”或者“假如……鄉親們就……”,寫一句話?(學生寫話)

  展示交流。

  師: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讀這句話吧。多麼善良、多麼樸實的父老鄉親啊!上了年歲的人為了方便過路的人,精心擺放搭石,年輕人也把扶老攜幼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他們美好的行為,美好的心靈,讓我們深受感動。

  (四)“搭石”,美的象徵

  師:同學們,學到這,你還覺得作者僅僅在寫搭石嗎?

  出示句子(4)——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接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師:從這句話你能體會出什麼?齊讀——為什麼說搭石“聯結著故鄉的小路”?(小溪兩岸的路靠搭石聯結。)

  又為什麼說搭石“聯接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鄉親們互相謙讓,互相關心,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濃濃情感。)

  學生聯絡前文理解,彙報。(教師板書: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他人著想、友好互助)

  (五)讀中學寫,佈置作業

  師:走搭石,這是鄉親們每天生活中極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筆下,平凡之中卻顯現出不平凡的美。作者為什麼能發現美?(留心觀察,用心體會)是的,美從細心觀察中來,美從用心體會中來。

  同學們,只要你也用心去觀察身邊的事物,你一定會發現,原來我們生活中,美無處不在。

  出示練習我見到的美

  美,就在我們身邊。同學之間、鄰居之間、人與人之間,有多少互相關心的事啊!這些小事,並不起眼,但讓人感動。你能選一件說一說,寫一寫嗎?

  (如有時間,可採用讓學生說的方式,抽幾名學生在全班交流。)

  師:老師希望能從同學們今天的的家庭作業中,看到你們寫下的令人感動的、各種各樣的美,好嗎?

  板書設計: (圖粘不上來)

  課後反思:透過說課、兩次試講到最後的賽講,我對《搭石》一課已爛熟於心。雖然第一次面對新同事及那麼多的家長,但我沒感到一絲緊張,因為我心裡只有學生,看到一雙雙小手使勁向上舉著,真想給每個孩子發言的機會,可一節課的時間太有限了。

  由此我想到了,教師對教材鑽研的深,教學環節設計得好,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又怎麼會走神呢?40分鐘的課堂教學才具有實效性。

  雖然本次教學基本是成功的,但我覺得,教學評價是體現教師文化底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而我在評價學生時受知識的侷限,評價語不夠豐富;在教學環節設計時,應該再有所創新。

  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後我將多讀書,豐富各方面的知識;還應該多關注教育書籍,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儘快得到提高,更好得服務於學生。

《搭石》的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指導讀準多音字“漲”“間”,指導書寫難寫生字“惰、暴、衡”。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初步學會用段意合併法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絡上下文、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脫鞋挽褲”等詞語,感受鄉親們為別人著想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絡上下文、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脫鞋挽褲”等詞語,感受鄉親們為別人著想的精神。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初步學會用段意合併法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教學準備

  1、教師:製作PPT;學情分析。

  2、學生:預習生字詞;朗讀課文。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1、簡介作者。

  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作家,他叫劉章。

  (課件出示劉章照片)他是我國著名的詩人、作家,到現在為止,他出版了《劉章詩選》、《劉章鄉情詩選》《劉章新詩》《劉章散文選》等21部詩文集。有人說他是中國當代文壇最有影響力的20位詩人之一。大家喜歡稱他為“農民作家”。

  這節課,我們將跟隨劉章爺爺的腳步,一起走近他的家鄉去看看——《搭石》。

  2、師板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讀通課文,認識生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詞:山洪暴發 猛漲 脫鞋挽褲 懶惰 平穩 俗語 平衡 協調有序 起伏 齊讀——個別讀——齊讀。

  3、指導讀準多音字“漲”,指導書寫難寫生字“惰、暴、衡”。

  (三)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1、課文圍繞搭石寫了鄉親們的哪些事?四人小組讀書,討論每段講了什麼內容。

  2、學生交流。師相機點撥並板書。擺搭石、走搭石

  3、預設學生對第二自然段的大意會有爭議,著重引導學生思考人們擺搭石前做了什麼?先走搭石。

  4、出示課件,試根據各段的大意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課文圍繞搭石主要講了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情景。)

  5、剛才我們是把各段的大意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做段意合併法。

  6、同桌說一說主要內容。

  (四)運用方法,理解詞語。

  1、課文圍繞搭石主要講了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情景。那麼人們是怎樣擺搭石的?

  2、個別讀第一段。注意指導讀準多音字“漲”“間”。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絡上下文、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脫鞋挽褲”。

  4、如果有了搭石,人們就不用脫鞋挽褲了,那麼你知道是搭石怎樣擺出來的嗎?畫出有關的句子。

  5、(課件出示圖片),誰能看著課文插圖來說說什麼是搭石?

  (擺在小溪裡的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就是搭石。)

  (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6、這些搭石是隨便找、隨便放的石頭嗎?從哪些詞看出來?(平整方正、根據水的深淺、二尺左右)

  7、為什麼要根據水的深淺?從(平整方正、根據水的深淺、二尺左右)體會到什麼?(人們特別為別人著想)

  8、這樣的搭石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帶著這種感覺讀一讀。

  六、板書設計

  21、搭石

  擺搭石 一心為別人著想

  走搭石 段意合併法

《搭石》的教學設計15

  文字細讀

  走進著名鄉土詩人劉章的這一篇散文,迎面而來的是清新自然的鄉土氣息——沒有鋪陳,沒有華麗;那樣洗練,那麼樸實。猶如那鋪於水中的一排排搭石,娓娓道著一個個平凡而又耐人尋味的畫面。

  合上書本,閉上眼睛,眼前清晰地浮現出那一幕一幕——不約而同擺搭石,憂人之憂調搭石,協調有序走搭石,同到溪邊讓搭石,背起老人過搭石——彷彿就在眼前。這一幅幅真切的畫面在心中飛轉著、重疊著、混合著,終至模糊了,沉澱下來的是這樣兩句話——“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和“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以及“早早”、“一定會”、“總會”、“總要”、“協調有序”和“理所當然”這幾個看似普通又分明不一般的詞語——一如搭石外表平凡而內在豐富,又如文章樸實而意蘊深長。

  直覺告訴我,這就是本文的研讀點,我在上課時要做的就是引領學生涵詠、品析詞句,走近搭石,走進畫面,感受平凡畫面之中的詩情畫意,品悟鄉親們默默奉獻、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生活傳統和相親相愛、友好互助的美好情感。

  帶著這樣的設想,我再次走進那幾個畫面之中,逐一審視著,又發現,“早早”、“一定會”、“總會”、“總要”、“協調有序”和“理所當然”有著緊密的聯絡:“早早擺搭石是理所當然的”,“發現搭石不穩,一定會調整搭石是理所當然的”,“一行人協調有序走搭石是理所當然的”,“同到溪邊時,總會讓別人先過是理所當然的”,“總要揹負老人過搭石也是理所當然的”……這一連串的理所當然,用各自的精彩,演繹著這樣一句話“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

  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理解詞語“協調有序”、“理所當然”和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連線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一心為他人著想、熱情謙讓、尊老愛老、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感受作者對於家鄉的熱愛。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初步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時間

  2課時

  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一、認識作者,感受搭石的第一印象

  1、簡介作者,範讀詩句

  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作家,他叫劉章。

  課件出示劉章照片

  描述:他是我國著名的詩人、作家,到現在為止,他出版了《劉章詩選》、《劉章鄉情詩選》、《劉章新詩》、《劉章散文選》等21部詩文集。有人說他是中國當代文壇最有影響力的20位詩人之一。

  劉章爺爺從小在農村長大,他十分熱愛故鄉,曾寫下這樣的詩句——

  課件出示:

  故鄉是大真大美,

  故鄉是大音大象,

  故鄉的每一塊石頭,

  也像明珠閃光!

  教師範讀

  問學生:在劉章爺爺的心裡,故鄉是怎樣的?

  家鄉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讓他無比流連。他還特地為故鄉的搭石寫了一篇文章——

  2、板書課題並齊讀

  3、質疑

  當你讀到這個題目時,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疑問是什麼?

  (搭石是什麼樣子的?搭石有什麼作用?搭石為什麼能給作者留下那麼深刻的印象?搭石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

  引導學生帶上疑惑讀課題。

  二、初讀文字,與搭石進行第一次對話

  1、自由讀課文,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搭石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讓作者許多年後仍念念不忘?帶上我們的疑問,讓我們自由朗讀課文,到課文中尋找答案,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教師巡視。

  三、反饋初讀,說說對搭石的第二印象

  1、學生反饋初讀課文後的收穫,並讀出相關段落或句子。

  2、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隨機組織教學,過程中指導讀準生字。

  預設點為:

  學習第一自然段

  (1)什麼是搭石?

  根據學生反饋,出示句子,指名讀:

  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正音:“間隔”的“間”讀第四聲。

  引導學生從“平整方正”和“二尺左右”感受人們的用心,並指導朗讀

  (2)為什麼擺搭石?

  學生反饋有關句子,教師課件出示:

  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指導讀準多音字“漲”

  透過師生交流理解“汛期”,透過想象畫面理解“山洪暴發”、“溪水猛漲”,用做動作的方法理解“脫鞋綰褲”。

  師生對話,體會搭石的作用:

  山洪過後,人們出工要——生:脫鞋綰褲

  收工要——生:脫鞋綰褲

  趕集要——生:脫鞋綰褲

  訪友也要——生:脫鞋綰褲

  來來去去都要——生:脫鞋綰褲

  這樣的不停的脫鞋綰褲,讓你感覺怎樣?

  一旦到了秋涼之後,溪水變得冰涼,人們就——生:沒法透過這條小溪了。

  於是便有了——生:搭石

  談到這裡,你覺得搭石怎樣?

  是啊,搭石成了家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已經和鄉親們的生活緊緊地聯絡在一起了。難怪幾十年過去了,作者對於搭石還是那樣念念不忘。

  概括畫面,理清文章脈絡

  (1)在反饋其他段落或句子時,提問:

  讀完課文,閉上眼睛,你腦海裡是否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發生在搭石上的畫面?

  (2)學生讀出相關部分,教師相機正音。

  特別注意“人影綽綽”的“綽”,應該讀翹舌音。

  (3)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引導概括幾個畫面,並作相應板書(必要時對板書做相應調整):

  秋涼之後擺搭石 發現不穩整搭石 協調有序走搭石

  同到溪邊讓搭石 揹負老人過搭石

  在學生的反饋交流過程當中,要捨得花時間,努力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學生自由暢談對搭石的印象

  感受作者對於搭石的喜愛和讚美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劉章對於搭石的感受。

  (2)指名讀,並出示: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誰能將這兩句話合成一句?

  在保證句子通順,不破壞原句美感的前提下,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連成句子。

  (4)理解“風景”和“聯結”二詞的意思,引導學生從這句話的字面上揣摩作者對於搭石的喜愛和讚美,並指導朗讀。

  (5)小結並過渡:是啊,在劉章爺爺的心裡,搭石是一道風景,我們下節課踏上搭石,親身感受美妙的風景。

  四、暫別搭石,課外作業

  正確抄寫生字詞至記住,次數自己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