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自寓言故事四字成語有哪些

自寓言故事四字成語有哪些

自寓言故事四字成語有哪些

  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下文就是有關四字自寓言故事成語,與大家分享學習。

  自寓言故事四字成語有哪些:恭敬不如從命

  很久以前,有一個剛過門的新媳婦。雖然她賢惠勤勞,但是公公婆婆總是看她不順眼,不滿意她的所作所為。

  有一年的冬天,婆婆突然要這個兒媳婦給她做筍湯喝。兒媳婦一邊答應著一邊就給婆婆做,一會兒工夫就給婆婆做好了,並送到了飯桌上。另一個兒媳對此感到十分奇怪,問她說:“現在是寒冬臘月,哪來的嫩筍啊?”這個媳婦說:“我先答應著,以恭敬順從來避免婆婆的責罵罷了。確實沒有地方能找到嫩筍啊,這是我很早以前就儲藏好的筍。”不久,婆婆聽到了這番話,覺得自己以前對這個兒媳婦確實太不公正了,於是就改變態度,開始對她憐愛有加。從此婆媳關係越來越好,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根據這個事,當地的人編了個順口溜:“臘月煮筍羹,大人道便是;恭敬不如從命,受訓莫如從順。”後來,前兩句被省略,後兩句留下來,成了諺語,意思是說:對一個人表示恭敬,不如順從他的意思;接受一個人的教訓,不如順從他的要求。

  恭敬不如從命:表示與其態度謙恭有禮,不如遵從人家的意見,常用作表示接受對方款待或者饋贈時的應酬語。

  自寓言故事四字成語有哪些:痴心妄想

  有個城裡人非常貧窮,每天都過著吃了上頓不知道下頓的生活。即使是這樣,他還是不願意腳踏實地地幹活,一天到晚做著發財的夢。

  一天,他出去的時候偶然在草堆裡拾到一個雞蛋,這下他簡直大喜過望,興沖沖地奔回去,還沒進門就大叫:“我有家產了,我有家產了!”妻子忙問:“家產在什麼地方?”他小心翼翼地拿出拾來的雞蛋給妻子看,說:“喏,這個就是。只不過必須等到十年之後,家產才能有呢。”於是,他便和妻子商量說:“我拿這個雞蛋去找鄰居,借他家正在抱窩的母雞孵它。等小雞孵出來,我從中挑個母雞。

  小雞長大後可以下蛋,一個月又可以孵出15只雞。兩年之內,雞生蛋,蛋生雞,這樣可以得到300只雞,300只雞能夠換來10金。

  我用這10金可以買來5頭母牛,母牛又生母牛,3年以後可以得到25頭母牛。母牛生下的小母牛,又可以再生母牛,再過3年又可以得到150頭牛,這樣,又可以換得300金了。我拿著這300金去放高利貸,3年之中又可以得500金。這500金中,用三分之二買田產房屋,用三分之一買僮僕、小妾,我便可以與你一起快樂自在地度過晚年了,這不是很快活的事嗎?”妻子開始還好,聽到末幾句話,不由勃然大怒:“什麼,你還敢買小妾!”一下子氣不打一處來,趁著丈夫不注意,撲過去一下把雞蛋打碎了,說:“那就不要留下這個禍根!”丈夫一看雞蛋和夢想一起被打碎了,氣極了,取過鞭子狠狠地抽打妻子。打完了還不解氣,又到衙門去告狀,說:“這個惡婦,偌大的'家業敗得一文不剩,我請求殺了她。”官老爺奇怪地問:“你的家業在哪裡呢?現在又敗成了什麼樣子?”這個人便從拾到一個雞蛋說起,一直說到要買小妾,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官老爺。

  官老爺想了想,就命令衙役把他妻子抓了起來,呵斥她說:“這麼大的一個家業,被你這個惡婦一拳就毀盡了,不殺了你不足以抵罪!”接著就下令架起油鍋,將油燒得滾開。那妻子見了嚇得面無人色,號啕大哭起來:“官老爺啊,你可得做主啊,我是冤枉的啊!”“說,你還有什麼冤枉!”“我丈夫說的一切都是還沒有成為事實的事,為什麼要烹我呢?”官老爺說:“你丈夫說買妾,也是沒有成為事實的事,你為什麼要嫉妒呢?”妻子說:“道理是這樣,但是剷除禍根要早啊!”官老爺聽了笑了笑,放她走了。

  本來就只是痴心妄想罷了,一個煞有介事的將虛妄當作現實,一個還以此為依據大發脾氣,丈夫和妻子真是又愚蠢又可笑。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踏實,不能學這對夫妻把虛幻的東西作為根基。

  自寓言故事四字成語有哪些:奉公守法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足智多謀,英勇善戰,立下顯赫的功勳。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官列上卿。趙奢原來是一個普通的收取田稅的官吏。他對趙王一片忠心,收稅時大公無私,一視同仁。

  有一次,他到趙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趙勝家去收田稅,誰知道趙勝的管家蠻橫不講理,就是不肯繳納田稅。趙奢根據當時的法律,嚴肅地處理了這件事,殺了趙勝手下九個參與鬧事的人。趙勝知道後,大發脾氣,揚言要殺趙奢。趙奢知道趙勝要殺自己,不但沒有躲避,反而找到趙勝,對他說:“您是趙國王族的貴公子,卻放縱管家違反法律。如果大家都不遵守法律,國家必然衰弱。國家一旦衰弱,其他國家就會來侵犯我們,甚至把我們滅掉。到那個時候,您還能保持現在這樣的富貴嗎?但是,您要是能夠奉公守法,那麼百姓也會以您為榜樣,天下就會穩定,國家也就強盛起來了。您身為王族公子,怎麼能不重視國家的法令呢?”

  趙勝聽了這一番話,知道趙奢是個有才幹的人,於是就在趙惠文王面前建議提拔趙奢。趙惠文王聽從了趙勝的建議,任命趙奢為統管全國賦稅的官吏。從此,趙國的賦稅公平合理,百姓富足,國庫得到了充實。

  奉公守法:指某人嚴格地遵守國家的法律制度,做事非常規範。

  自寓言故事四字成語有哪些:安然無恙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為趙孝成王。由於趙孝成王還年輕,國家大事由他的母親趙威後處理,趙威後是一個很能幹的婦女。

  有一次,齊王派使者帶著信到趙國問候趙威後。趙威後還沒有拆信就問使者:“齊國的收成不壞吧?老百姓平安嗎?齊王身體健康嗎?”齊國使者聽了很不高興地說:“我受齊王派遣來問候您,現在你不先問齊王,卻先問收成和百姓,難道可以把低賤的放在前面,把尊貴的放在後面嗎?“ 趙威後笑著說:“不是,如果沒有收成,怎麼會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怎麼會有君主?難道問候時可以捨棄根本而只問枝節嗎?”

  齊國使者聽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趙威後和使者對話原文是: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使者不悅,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捨本而問末者耶?”

  這也就是後來演化出的“安然無恙”這個成語。

  解釋:平安無事,沒有遭受損害或發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