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願你活的漂亮愛的純良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雜文

願你活的漂亮愛的純良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雜文

願你活的漂亮愛的純良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雜文

  懵懵懂懂,渾渾噩噩,不知不覺間人生已經過去二十幾載。作為一路苦讀過來的人面對已然成熟的00後已經怯懦於去講我還年輕我還年輕,而面對能力精湛,城府於心的長輩卻也無論如何也不能去說自己涉世已深,我們這群已經不再年輕的年輕人在自己的世界裡一直尋求這自己的station。

  回憶往往很是神奇,帶給你的可能是對自己的肯定亦或是當年的種種遺憾。都講年輕人都是不會回憶的,想的都是將來如何如何,此後該怎麼精彩度過,而我卻已經時常開始回憶過去,雖然一直在讀書,可身上卻沒剩下很多書卷氣,剩下的只是曾經還不能理解的越長大越孤單。

  為什麼說是曾經不能理解的呢,答案是曾經真的不能理解,理由很懷疑卻也很實在。初中畢業對我來說印象最深的是眼淚和酒,眼淚想必不難理解,但我並不是鼓勵小孩子去飲酒,只是在人生的第一個檔口沒有酒會很蒼白罷了。那個年紀正值青春,滿腦子都是兄弟和憧憬的懵懂愛情,誰也不能否認你是否喜歡過你的同桌或者發小,那個時候離別是會哭的,那個時候喜歡是會講的,那個時候我一點都不孤單。

  也沒有幾年就到了大學了,出進校園我沒有感受到書香滿園,相反感受到的是利慾薰心。這完全不誇張,大家都在盤算如何將這四年讀過的書,交下的關係(而覺不是朋友,對於友誼我一直致以崇高的尊重和敬畏)做過的比賽,參加過的組織甚至愛過的人都換成自己升學的契機亦或是白花花的銀子。我不是憤青,但我會對上述言論負責,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可能也是大家的一員。

  這並不是說教育的機制有什麼問題,反而我認為這樣的教育十分適合我們這些渴望依靠上學來改變自己命運的莘莘學子,因為大家都獲得了在社會上立足的知識力量和處事圓滑的晉升標準,聽起來是不是太棒了,你努力學習,參加學生組織,競選班委,入黨,評優都對你今後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大家也都樂此不疲地進行下去,都成為師長口中所謂有用的人。只是,畢業的那一刻感覺心裡空蕩蕩的,這四年裡似乎少了些什麼,少了什麼呢,似乎少了一點人情味。

  大學裡的種種幾乎都是為了自己的發展著想,這也是進了大學明明身邊有很多朋友卻感覺孤單的根本原因。但我不否認我在大學裡見到了很鐵的朋友,有一段還能流淚的友誼,但這並不能緩解你的孤單或者稱之為孤獨,路還是要自己走,朋友有時候也是一面鏡子,接下來就是孤單的另一個層面了。

  為什麼說孤單還有另一個層面呢,因為你有很鐵的朋友啊,苦笑中,人真的很奇怪,你可以為了朋友的成績而真心的高興而也會因為自己為什麼不行而去不甘,然後努力,然後繼續不甘,這些東西你去和誰分享呢,朋友麼,除非你不想再和他/做朋友了,沒有人會這樣做,無論是出於對友情的忠貞還是對苟富貴莫相忘的'僥倖。對於友情如此重視的我依然無法迴避的問題我想對於廣大勞苦學民依然無法免俗,這也就是孤單的第二個層面了。

  講了這麼多也只是說了大家為什麼會孤單,接下來想必大家想聽的是如何去改善自身的情況,但對不起,好像沒什麼辦法,往回看一看你的父母有沒有兩肋插刀的朋友呢,少有吧,或者根本沒有,很悲哀吧,但路還是要走下去呢。

  當然也不要傷感,既然已經知道我們孤獨的來源是車輪滾滾的逐利之心,那麼何不做一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現代桃園人,只要得失心不那麼重,上述的問題對你來說也就都不是問題,人只活一次,誰不想活地更快樂呢。當然放下向來是不容易的,我身邊包括我充斥著一群拿的起額放不下的男子漢女子漢,所謂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講的不就是人生在世唯逐利爾。

  所以放下逐利心並不容易,我可能也無法做,但至少提供了一個解脫的途徑。好希望自己可以乾脆利落,用力去愛,努力去感受。最後文題送給大家。

  願你活的漂亮愛的純良,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