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禮儀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禮儀讀後感

禮儀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禮儀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禮儀讀後感1

  2月份,我自主學完了《現代商務禮儀》,透過對辦公、交際、旅行、宴請、談判、會展等禮儀學習,使我認識到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應注重三個方面的提高:一是強化自律意識,提高自身服務能力;二是端正態度,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三是講究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禮儀水平。現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談談對禮儀的認識。

  辦公室禮儀最能體現個人素質和修養。眾所周知,辦公室工作具有綜合性、廣泛性、從屬性、服務性和瑣碎性,在日常工作中起著上傳下達的作用。如果把日常執行比作一條戰線,那麼辦公室就是這條戰線上的後勤補給站,肩負著保障和服務的職責,因此學好辦公室禮儀十分重要。

  首先,尊重是最重要的,相互尊重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基礎。如同事之間的交流,它是以工作為紐帶的,一旦失禮,會出現關係緊張現象,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其次,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對於同事提出的意見,不要急於否定,要全方位思考,委婉回覆;給領導和同事提建議要考慮場合,針對個性、特點確定具體方法。

  最後,辦公環境禮儀是人際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辦公人員的言談舉止、衣著打扮、表情動作都可以折射出辦公人員的工作態度、工作情況,不良的辦公環境會影響辦公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在辦公禮儀中,通訊禮儀十分常見,如接打電話,它是通訊禮儀中運用最多的。以前對接打電話沒什麼概念,認為只要把要說的話說清楚就行了。透過學習,讓我深刻認識到,接打電話也是一門藝術,打電話的時間選擇、電話內容、語言和聲音、應注意的問題等都具有規範性。電話的開頭語直接影響對方對你的態度和看法。如,通話時要注意禮貌用語、主動問好、自報家門,語言要簡潔、明瞭,聲音應當清晰而柔和,吐字應當準確,語速適中,語氣應親切、自然。

  交際禮儀中包含了介紹、握手、名片、交談四個內容,結合我所處的工作崗位,交談禮儀扮演著重要角色。如,當遊客來到視窗諮詢、購票時,首先一個真誠的微笑會消融與遊客之間因陌生而產生的距離感;其次在與遊客交談時,目光的注視是對遊客的尊重;最後認真傾聽,正確的對待遊客提出的意見。對於服務人員來說,在溝通中應做到專注傾聽,而不是敷衍地聽,特別是對遊客的一些誤解,既要做到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又要講究方式方法,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儘可能化解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學好談判禮儀對工作中的投訴也有幫助。在針對遊客投訴時,既要安撫遊客的情緒,又要了解事情發生的始末,這就跟談判一樣,首先要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安撫好遊客的情緒,對遊客坦誠相見,存在分歧時要心平氣和地商討,同時還要堅持原則,努力實現目標最大化,最終達成共識。

  對該書的學習深化了我對商務禮儀的理解,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學以致用,把所學的商務禮儀運用到實際服務中去,力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禮儀讀後感2

  最近看了學校教師禮儀讀本,共13篇,同時又上網看了有關資料,覺得受益非牽:

  教師禮儀指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如何表現教師應有的氣質與風度。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儀表是教師整體風範之一,他們的音容笑貌、舉止文明、作風正派、知識淵博、風度儒雅,衣著髮式無形中都成為學生和社會學習的楷模。在個人形象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基本禮儀和素養?教師形象在教育中又具有怎樣的意義?如何以高素質的內在素養(修養、素質)和外在素養(儀表、儀容)影響、教育學生?

  教師禮儀是教師在工作崗位上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行為規範。

  擺正位置,以學生為本。 教師在工作崗位上,不得誤人子弟。教師不能非議黨和政府、不能蔑視我國憲法和其他法律不能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不能和科學唱對臺戲、不能和我國的法律唱對臺戲、不能做出有損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的事情。這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是規範做法。

  教師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寬以待人,以學生為中心,有自知之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為人師表者,不能信口開河。現代教師禮儀和古代教師禮儀最大的不同是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位置,而不是我讓你幹什麼,我管你,我教你。現代教育強調以學生為本。

  端正態度。寬以待人,要善於包容。 容人,容忍自己的同事有不同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模式、容忍不同的學科有不同學科的教學特點、容忍不同的學校有不同學校的要求、容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偏好和興趣。教師要有適應性和包容性。

  禮儀讀後感3

  暑假在新華書店裡看了《教師禮儀》一書,雖然稱不上十分的精彩,卻也能給自己一些啟發。

  平時自己也比較注重形象,舉手投足之間也時刻提醒自己是教師的身份。然而讀了這本書後,感覺自己還有不少方面需要提高,真要去照著書上說的做,那我可就要累死了。反過來,如果形成了習慣的話, 要做到這些也真不難。就像現在每次接電話時我都會親切的說“ 你好。” 習慣了就沒覺得累。

  說到禮儀,是人都要講禮儀,從人類的不斷進化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人是越來越講禮儀,這也是反映出人類的文明進步。那些英國貴族們從小就要專門學習禮儀,當然他們是為了顯耀自己的身份。記得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說一個女孩子剛到歐洲時,走在大街上,迎面走來的那些高鼻子藍眼睛都會對著她笑,一開始她還認為那些人是花痴,又不認識我,對我笑幹嘛呀,後來才知道那是別人對她表示友好,歐洲人在禮儀方面似乎比我們東方人更注重,這不是給我們老祖宗丟臉嗎?我們中國可稱得上文明古國,還有“ 禮在東方” 的美譽呢。在社會不斷髮展進步的今天,我們也應該開始注重禮儀的培養,使自己能成為一個溫文爾雅的人,尤其是作為教師這一特色身份的我們,更應該不斷去完善自己,改變自己。

  教師禮儀顧名思義就是作為教師這一職業所應該具備的禮儀。就像警察、法官、播音員等等職業,都有其特殊的禮儀規範要,所以作為教師禮儀是在作為一個社會人應該具備的禮儀素養基礎上,帶上職業身份時所要表現的一些特徵性的禮儀,更確切的說是工作時間的禮儀。工作與生活不同,工作時更多的需要自律、自我剋制、自我約束,因此不管是外表還是語言,都需要符合身份和場所。縱觀目前的狀態,我們會比較忽略這些,有的衣著露、透,有的.配飾過多、有的衣衫不整、有的行為隨意…… 當我們在工作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時候,我們是用怎樣的形象去告訴孩子作為一個有修養的人應該具備的表現?如果和孩子朝夕相處的老師都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那讓孩子去學誰呢? 書本中的道道很多,一時半刻也不會全記住,有些記住了也不一定用得上,但我記住了書中的一句溫馨提示“ 禮儀無需花費一文而贏得一切,贏得陌生人的友善、贏得朋友的關心、贏得同事的尊重。

  想我們自己平時看別人時很多時候也是先以貌取人的,對於那些不怎麼注意自己穿著的同志,如果是不熟悉的人我們會覺得他(她)不怎麼樣,對於我們的職業,我們要面對很多孩子家長,家長對我們的接觸是有限的,他們對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從我們的穿著和談吐舉止上來的,如果我們穿著等不得體,那麼家長對我們的能力可能就會產生不信任,一旦他們腦海裡對你產生負面印象,要再讓他們改變就很難了。所以我覺得我們平時除了要提高業務能力,適時的抽出點時間來學習學習一下我們教師的禮儀知識是很應該的。

  漂亮的容顏,談吐不凡的儀表很容易讓人眼前一亮。我明白:教師的禮儀風貌就像是展現在學生面前的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孩子會看到美與醜,會隨著競爭任務的快樂而快樂。有了教師這面鏡子,再加上對孩子禮儀風範的養成,我相信,澧幼的文明禮儀將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禮儀讀後感4

  在我沒有閱讀《教師禮儀》這本書前,我一度自認為是一個在各方面都很注重禮儀的人,而且也是做的很好的人。因為從小,爸爸媽媽就特別注重教我待人接物方面的禮儀,而且成為習慣一直保留了下來。而當我在書架前看到這本《教師禮儀》時,我當時並沒有覺得,值得花時間去看這本書,來學習禮儀。隨手翻閱了一下,覺得幼兒園正值禮儀教育之時,我就隨隨大流,而且懶得再去挑選別的書籍,就把它借了回去。晚上,在書房裡,兒子玩中國地圖拼圖的時候要我陪伴,於是,我隨手拿起了《教師禮儀》這本書,邊陪兒子邊翻閱起來。這一看,我可是從懶得翻看到讀的津津有味,而且還不時地,練習一下坐、站等禮儀。

  《教師禮儀》作者李興國、田亞麗,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的。這本書分為八個章節,詳細地講述了禮儀知識,包括:有教師的個人形象、教師的服飾、教師的語言、師生關係禮儀、教師與家長溝通禮儀、同事共處禮儀、集會禮儀、社會交往禮儀。在第一章裡,從老師的個人衛生、化妝、站姿、坐姿、走姿到老師的目光、微笑和手勢。不僅描述了該怎麼做,同時,也列舉了一些不恰當的,或則說是禁忌。

  讓讀者很好地看書來對照自己,學習禮儀。作者特地將教師的語言做為一大章節來講述。其中,講述到電話禮儀。看完後,使我不僅想到自己接電話,我的第一句話,總是:”喂!你好!“然後再說……,結束來個”再見!“自己覺得很有禮貌呀!其實不然,接電話的禮儀也大有講究:電話鈴聲一響,應該在三聲以內拿起電話,兩聲最佳。接起電話,應說:”你好!“或者”早上好!“就可以了,可用不能說:”喂!“這可不禮貌。也不能直接就說”你是誰?“交談的時候選用清晰、悅耳的語調,選用友善的語氣……

  記得,有的老師去蘇州聽課,回來說,那所幼兒園的老師像空姐,坐怎麼樣坐,站怎樣站,園長給她們開會,她們都能面帶微笑,並頻頻點頭等。細想:這些都能反應出:那所幼兒園裡所有的老師,都非常注重禮儀的。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禮儀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來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和完整的禮儀規範,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講究禮儀並非是個人生活小節或小事,而是一個國家社會風氣的現實反映,是一個民族精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高尚的禮儀能改善人們的道德觀念,淨化社會風氣,提高公民的文化素養。禮儀可以使人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為社會人際交往、處理好各種關係鋪平道路,也為人們事業的成功、生活的幸福助一臂之力。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源泉,而且是傳承文明的導師,教書育人的園丁,以身作則的楷模。學生需要知識並不斷更新,學習做人卻是一輩子的事,傳承文明則更是千秋大業,不可忽視。禮儀是個人素養的綜合體現。得體的衣著,文雅的舉止,恰當的問候,彬彬有禮的行為所體現的已不僅僅是個人很有禮貌的簡單層次,而是個人才能、自信心、熱情、對生活的熱愛等等積極的心態。從古人言”不學禮,無以立“可以看出:離禮儀有多遠,離成功就有多遠, 禮儀更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石。育人就要講禮儀,從孔夫子開始,禮儀就被列入必修的”六藝“之中了。教師應當成為講究禮儀的典範,言傳身教,弘揚文明的光榮傳統。俗話說的好:”學高為師,行正為範“。作為一位老師,一位幼兒老師,就更應當學好禮儀,給孩子從小就良好的薰陶。

  《教師禮儀》這本書讓我更深地認識禮儀,理解作為一名老師掌握禮儀的重要。”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本書很值得各位老師花時間去看一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教師禮儀,讓禮儀之花處處綻放。

  禮儀讀後感5

  作為一名被喻之為“蠟燭”的人民教師,整年整月穿梭在教室和辦公室之間,時時被學生和作業本包圍。繁忙的工作常常讓我們沒有時間關注自己,包括自己的容顏、自己的健康、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學業、自己的修養。我們每天關注的是孩子們的進步,自己卻真的像蠟燭一樣,照亮別人的同時變得越來越短了。

  透過學習了《教師禮儀》,我好象突然頓悟了,覺得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再做蠟燭了,要做電燈泡,有強大的發電廠供電,最不濟也要做個油燈,能時時往裡邊加油,生命的火花才不至於熄滅。學習禮儀規範、提高自己的修養、培養自己良好的氣質風度,比學業的進修也許更有意義。一個學生關注他們的老師的氣質風度、行為儀表根本勝過關注老師的文憑。對這我有親身體會。

  通學習《教師禮儀》使我明白了禮儀最重要的是尊重,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正如金教授所講:“禮講的是尊重,禮由心生。”提高自身素質,培養良好修養,具備文明禮儀,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要求。從內心到外表不斷完善自我,美化自我,向外界展示自我的風采,將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學習交際藝術,掌握交際技巧,將有助於我們事業的發展。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儀表是教師整體風範之一,他們的音容笑貌、舉止文明、作風正派、知識淵博、風度儒雅,衣著髮式無形中都成為學生和社會學習的楷模。新的世紀是一個騰飛的時代,我想和所有的人民教師一起,挺起胸來,用高貴的氣質、良好的儀表、優雅的語言、規範的禮儀來面對開放的世界、開放的社會。

  禮儀讀後感6

  中國是世界上聞名的“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最近我看了一本關於文明和禮儀的教育讀本,叫作《講文明學禮儀》。

  《講文明學禮儀》主要圍繞著文明和禮儀這兩大方面。一首首禮儀小詩、一個個禮儀故事、一題題禮儀判斷、一次次禮儀教育、一個個禮儀名言,都讓我受益匪淺。書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精彩故事告訴了我們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也有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有的事情應該怎麼用文明去化解。看完這本書後,我大受啟發。

  如果你浪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不久就會來到。如果你沒辦好事情也不用氣餒,因為下一件事還會再來。但如果你喪失了文明禮儀,那你就是徹徹底底、完完全全地失敗了,因為你基本已經沒有了一個文明人的風度。文明和禮儀已經覆蓋了所有人與人之間的聯絡。比如一個人有禮貌,朋友就多;蠻橫無禮,朋友就少。這是當然的了,誰不想和有禮貌的人交朋友啊,越缺少文明禮儀,越蠻橫無禮,就越不招人待見。

  文明和禮儀是做人和與人交往的必需品,與人交往要做到敬人、真誠兩大方面,如果沒有這兩點,沒有人會和你交朋友。做人要做到文明、有禮貌、善待人這三大方面,不然的話你就沒有了文明人的特點。

  文明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文明就是這個新時代的風範,要做到孝、敬、禮、誠才稱得上是文明。那麼“孝、敬、禮、誠”是什麼意思呢?

  1、孝:孝敬父母;

  2、敬:尊敬他人;

  3、禮:有禮貌;

  4、誠:誠實(也有待人真誠的意思)。這點是中華民族向來就要遵守的美德。此外,做事守規矩、行為講文明也是“禮儀之邦”中國的優良美德。

  不管你懂不懂文明禮儀,知不知道文明禮儀,但文明禮儀時刻都在你身邊,因為現在是文明社會,禮儀體現了一個人的禮節風度。所以我們這一代人更應該注重文明和禮儀。

  我非常喜歡《講文明學禮儀》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包含了所有做人做事所需要的品質,讓我受益匪淺、大開眼界。

  禮儀讀後感7

  我們教師這個特殊的群體,舉手投足之間是否擁有禮儀,能否講文明、懂禮貌已成為衡量一個人文明修養的尺度。所以,當我們想讓社會、家長和孩子們知道我們的學校是一所好學校,我們的老師是一群好老師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向他們展示我們良好的學校教師形象,因為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他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

  透過學習《教師禮儀》,我認為: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注重形象禮儀,做到儀表衣著文明。教師的衣著整潔、典雅、合群,則具有導向和潛移默化的久遠影響。如果衣著不修邊幅,衣冠不整,蓬頭垢面,顯然不雅。而超時髦,超前衛的著裝也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因為我們是小學教師,面對的是模仿能力很強的學生,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物件,所以在注重外在的衣著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內在德行的修煉,做到自然適度,外在儀表與內在素質相一致。

  其次教師要注重教學禮儀。教師的大部分時間是與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度過的,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要注意尊重學生,與學生互動時要使用文明語言,我們使用文明語言,不僅有助於思維、情緒的完善表達,還能使學生產生美感、親切感,從而增師生之間的感情。好的教師不僅透過在課堂上講課實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規範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風範,對學生實施教育,透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對學生髮揮影響。因為“身教重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正”是教書育人的先決條件,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身體力行,要求學生相信的,自己必須堅信不移;不允許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學生面前做到的,在學生不在時也必須做到。因此教師要透過自己的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總之,透過對《教師禮儀》的學習讓我懂得了學習禮儀是一門必修課,也是對民族和後代負責的表現,作為教師,我們要用禮儀觀念滋潤心靈,用禮儀準則規範言行,加強禮儀上的學習,只有不斷進取,才能使自己在這方面有所進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