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初二作文> 八年級中秋佳節作文

八年級中秋佳節作文

八年級中秋佳節作文

  中秋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這天無非就是一個團圓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秋佳節,歡迎大家參考!
 

  【中秋佳節作文1】

  月已圓,人歡聚,同舉杯,共歡慶!家鄉明月愛無限,他鄉皓月也多情!齊歡唱,同頌今宵明月!歌傳萬里,祝福彼此頻傳!”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

  今天,我們一家趁著中秋節(也就是團圓節)去外婆家玩,一路上陰雨不斷,雖然雨點很小但是很密,使我感到十分壓抑。車開著開著,天氣漸漸的由陰轉晴了,我的心情也好多了。我們到時,外婆已經準備好了團圓飯。只見舅舅把桌子椅子擺放好,我們圍坐在一起,望著滿桌美味可口的飯菜,我不禁嚥了咽口水,因為外婆還沒說可以吃呢!“開飯了!”隨著外婆的一聲“命令”我們一家便開開心心的吃起飯來。我吃完後頑皮的給媽媽做了個鬼臉,便和兒時的夥伴玩去了……不知不覺到了晚上,我不自覺地望向天空,尋找這顆令人迷戀的星體——月亮。這時月亮正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裡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這時我愣愣地看著它,彷彿它是一面明鏡,你我在互相注視。再看那滿天的清輝,遍地的水銀,真是讓我陶醉。“明月當空灑銀洩玉,中秋正至喜世悅人。”大概就是在寫這時的情景吧!這時大姐姐和小姐姐拿來了月餅,我終於看到了那令我垂涎三尺的月餅,我跑了過去,把每種口味月餅都美美的品嚐了一遍,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極了!……吃完了我一邊喝著綠茶,一邊聽著他們興高采烈的談話,一邊感受著綿綿的愛意與關懷,真是別有一番風味。這時,我唱了一首“千里共嬋娟”得到了熱烈的掌聲,大家互相祝福著。真可謂“歌傳萬里,祝福彼此頻傳!”

  千里試問平安否?且把思念遙相寄。綿綿愛意與關懷,濃濃情意與祝福,祝大家中秋快樂!

  【中秋佳節作文2】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裡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閒,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後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

  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嚐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裡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裡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賞月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雲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臺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盪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中秋佳節作文3】

  月圓是中秋節的象徵。可今年的月亮,卻被一層厚厚的烏雲遮住了。連日的陰雨也沒有因中秋這個特殊的日子而停下,薄薄細雨籠罩了天空,似乎連月亮都在為那些無法團圓的人哭泣。褪不去的陰霾讓中秋的憂思更加沉重。

  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我在外,沒有能回家與家人團聚。不僅是我,許多在外打工的人,在他鄉求學的人,只能透過電話,網路來傳遞對家人的思念。“每逢佳節倍思親”是每個人心情的真實寫照。

  然而,這是小家,是一個人的思念。不能回家的我不禁想到了“遊子”臺灣,那個至今未歸的“遊子”臺灣。六十多年了,臺灣依舊漂泊在外,沒能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不知道它是否像我一樣的思念故鄉,思念親人。兩岸本是同根同祖,血脈相連,卻因為一些原因不能團聚。隨著時代的發展,香港迴歸,澳門迴歸,祖國現在等待的是臺灣,是她刁蠻任性不肯聽話的小女兒。好在“三通”已經實現,統一已經不遠。我希望有一天,兩岸人民可以親切的握手,肩並肩站在一起,響亮而驕傲的喊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又是一年團圓時,卻總有人不能享受團圓的喜悅。利比亞的動亂還在持續,雖然卡扎菲已經下臺,但反對派與其鬥爭還沒有結束。連續的戰亂,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許多青年被迫參軍,也許一去就不返。更有無數的人顛沛流離,家破人亡。沒有空閒停下來賞一賞月,沒有閒暇坐下來,吃一塊月餅,逃難是他們生活的主旋律。月雖圓,人卻分散,無法與家人歡度中秋。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縱然身在外,心卻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只引用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的一句詞:“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表達我對那些分離的人們的祝福之情,希望來年月圓之時,他們可以與親人共同賞月,沒有煩惱,沒有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