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自由>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9篇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9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1

  不記得在什麼時候,我便成了家裡的一名“囚徒”,每天吃過晚飯,就走進了我的“囚房”——臥室。一待就是一個晚上,沒有休息。每當我要走出房間,一句“做完作業了嗎?”使我不得不再退回我的“囚房”。當我做完作業,再複習一會後,才有短暫的時光來休息。

  書櫃上的課外書,似乎也成了我的“獄友”,每次我在我的臥室裡做作業時,我是無法與它們“交流”的。無論它們是多麼的精彩,但,想翻翻書?沒門!

  屋裡的環境很悶,悶得我透不過氣來。

  每當我聽到樓下小孩子們的歡鬧聲時,我總會感到一種落寞,無邊地襲上我的心頭。但,想玩?Noway(沒門)!

  有時,我真的很恨隋朝,很恨隋文帝和隋煬帝。他們一位創立科舉制,一位推廣科舉制,科舉制,這位考試的老祖宗,正是它,讓本來充滿趣味的學習,變成了一隻無形的巨手,緊緊扼住了每個學子的咽喉,將每個學子的命運,緊緊地和它聯絡在一起。再往後,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前途,便限制了孩子們的自由,他們的童年變的不再是多彩的,而是在枯燥、單調的環境中度過的。

  記得在《快樂星球》中,有一首插曲,雖然幼稚,但很貼切:“小小少年,揹著大書包,做不完的作業,學不完的功課,太煩,太煩,太煩。老師家長你聽我說,春天只有一種顏色太單調,折了翅膀的小鷹,飛不高。”

  我雖然身在“囚房”,但是心卻在我心靈上的一方淨土自由地飛翔著,想象著山清水秀的大自然,想象著在書本中描繪的捕小魚小蝦的經歷,而這,我又感覺對我來說異常遙遠。

  封建社會之所以落後,是因為那些繁文縟節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人們的心靈。而現在中國龍為什麼能夠騰飛,是因為改革開放,是因為人們有了一顆自由飛翔的心。

  有時我也想在無邊的原野上,自由地玩耍。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為什麼作為一個學子,接觸大自然這位母親的機會是那麼稀少。我多麼希望,有一天,學校搬進了大自然,讓自由之花,駐進了每個孩子的心田。

  自由,真好!有時,我也想自由!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2

  所謂自由,從未曾有過定義。

  讓·雅各·盧梭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常困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隸。

  一個風箏想要自由,自己弄斷了線。卻因為沒有了線束縛它,隨風而去,成為了風的奴隸。它以為自己掙脫了線會自由,卻沒想到從火堆跳進了火坑。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更不是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我們聲稱要自由,可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

  當學生被家長管束的時候,就覺得沒有自由可言了,渴望自由的心情也隨之而來。其實這時的學生就像是風箏,渴望鍛鍊自己渴望去獨立生活。風箏斷了線會隨風而去,那麼我們呢?我們要的自由是不是盲目的自由?這些自由會不會成為心靈的枷鎖?

  依稀記得曾經看過一部動畫片,只記得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奴隸社會中,沒有一個人不渴望自由,當他們被奴役,被鞭打。卻沒有人想到反抗。在他們的意識裡,反抗就會受到鞭打。直到有人幫助他們脫離困境。在這之前,他們只盼望自己能夠不被奴役,但是當他們翻身成為主人之後,原本被奴役的人們反過來奴役曾經奴役他們的人。原來,在這個地區,人們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剛開始得到自由的願望變成了貪婪的底線,不被奴役還不夠,還要奴役別人。

  本來幫助這些人們是希望他們能夠與別人平等,結果反而成了幫兇。可是這是事實嗎?如若不是人的貪婪,怎能自食如今的惡果?這就是想要自由的人們付出的代價。奴役與被奴役,自由的願望與人類的貪婪。

  似乎自由也不只有這些詮釋。中國人民被奴役之後英勇反抗,如今得到自由之後兢兢業業的整理國家。中國不只要站,還要走,還要跑!這不屬於人類的貪婪,是人類的自尊。如若貪婪成性,就不是這樣的結果了。

  自由,或許並不需要被詮釋。它只是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自由,並不意味著可以做任何事情,而是可以做一些正確的事情。

  希望人類能夠認識到自由給人的雙面性,不要被自由奴役,不要被自己奴役。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3

  愛它,就給它自由,畢竟我們都渴望自由。

  ——題記

  昨天,我買了一隻金絲雀。

  昨天,我有了一個新主人。

  放學了,我迫不及待地回家,不再像從前那樣磨蹭。只因為,我想早點兒看見它一二我可愛的金絲雀。

  主人怎麼還不回來?我等不及了。我,一隻鳥,今天終於知道什麼叫做孤寂。門鎖動了,主人回來了!我理理羽毛,挺直身子,清清嗓子。主人一跨進家門,我立馬唱起了優美的歡樂頌。主人笑了,我也笑了。

  這些天,放“五一”長假,爸媽不許我出去玩兒。不過,有金絲雀的陪伴,我過得挺開心的。原來,在這沒有自由的日子裡也有歡樂。

  這些天,我心裡悶得慌。在主人精心佈置的籠子裡,我確實過著安逸享樂的日子,但在這狹小的'空間裡,我不能飛翔。主人拿著枝條逗我,我盡力配合。看著她高興的樣子,我突然想到難道我的存在就只是為了讓她高興,僅此而已?

  馬上要期末考試了,一科又一科的重擔壓得我喘不過氣。兩點一線的生活太蒼白了,我厭倦了。我想飛,我想走,我想逃。但是,我永遠都逃不掉!自嘲地笑了笑,看看金絲雀:你永遠懂不了我的悲哀,對不對?這樣也好,你始終都是快樂的。

  看得出來,主人壓力挺大,她每天仍有笑意,只不過沒有了往日的燦爛陽光。她是不是也沒有自由?我的身體也越來越虛弱了。因為,我沒有自由。我感到我的生命被扼殺在無邊際的壓抑裡,憂鬱如流沙般吞沒了我。我實在無法再用矜持偽裝出快樂——我的忍耐到了極限。我知道她不懂我,但我的不安她也不能瞭解?我不敢相信她是愛我的了,愛不應該是沉重的。我迷惘地望著她,她看我的眼神,像一張溫柔的網,牢牢地縛住了我。

  考試結束了,我回到了家,金絲雀死在了籠中。為什麼?難道金絲雀是為了自由?不自由,毋寧死?如果說這是它的逃亡,那麼,它成功了。我愛它,什麼都給它,卻唯獨沒給它自由。它可以不要一切,唯獨想要自由。我真傻,是不是?自己嚮往、渴望自由,卻剝奪了別人的自由!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4

  家長常常感嘆:“現在的孩子被作業和學習班束縛住了,就像失去了自由!”是的,我們是被束縛住了。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擁有自由!自由,難道必須是沒有作業、沒有學習、沒有壓力嗎?不是的!能在陽光下迎風放著風箏,是自由;能在午後微風中愜意地看書,是自由;能在夜空下享受月光的輕撫,更是自由!自由,是一顰一笑,是一舉一動。

  能在陽光下迎風放著風箏,是自由。早晨微微溼潤的風兒是最柔軟的綢緞,它輕柔的牽起還懵懵懂懂、睡眼惺忪的陽光的小手,在空中跳起舞蹈,灑下一串串歡樂。此時,心中會莫名覺得歡喜,會迫不及待地想把這情感爆發出來——那就拉起風箏吧!一群人,或是一個人,在風兒與陽光的歌伴舞中,盡情地奔跑!疲倦,傷心,迷茫的心,都會跟著風箏一起飛上雲霄,無拘無束地飛翔!自由是什麼?自由就是陽光下迎風放著風箏!

  能在午後微風中愜意地看書,是自由。午後,風兒倦怠地鬆開了陽光的手,歪歪斜斜地靠在了一旁,睡著了。陽光也慵懶地倚在藍色天幕上,頭小雞啄米似的一點一點。午後總是瀰漫著懶洋洋的味道。此時,來到暖洋洋的陽臺上,搬一張躺椅,找本耐看的書,把自己丟進躺椅中,世界便只剩下陽光和書本。淡淡的墨香繚繞,暖暖的陽光相伴,躺在椅子上,讓心去流浪吧,把身心放空。就這樣,安安靜靜地呆一下午吧。自由是什麼?自由就是在午後微風中愜意地看書。

  能在夜空下享受月光的輕撫,更是自由。陽光已悄然隱去。夜的黑紗飄落,給天空戴上了一層黑色的面紗。月獨自在廣袤的夜空徘徊,同樣孤寂的星星與月相伴,閃著晶瑩的落寞。月的光芒不同太陽,月光冰冷卻又溫暖,彷彿能鑽進人心裡去,將孤單的情緒渲染開來。此時,抱膝靜靜坐於大石上,仰望嵌在夜空上的明月,最好不過。由著幽幽的月光將情緒放大,放大……什麼是自由?自由是在夜空下享受月光的輕撫。

  自由,難道不是一顰一笑,不是一舉一動嗎?自由,難道必須是沒有作業、沒有學習、沒有壓力嗎?當然不是了,因為——

  能在陽光下迎風放著風箏,是自由;

  能在午後微風中愜意地看書,是自由;

  能在夜空下享受月光的輕撫,也是自由。

  我的自由,便是那一顰一笑,一舉一動。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5

  “紐”、“帶”,一個是絞絲旁,一個字裡含著一個“巾”字。不難聯想,紐帶二字本意應於做衣服有關。古人衣飾分為上衣、下裳。中間又有許多層襯衣,相信古代鬆緊帶這種高科技還沒有問世,那麼將一件又一件華美的衣物穿到人身上,靠的大概就是紐帶了吧。它可以連線上下衣,可以束緊寬袍大袖,可以調節內襯和外衣,總之,漂亮的問世因為紐帶的聯絡你在人身上得到了合而為一的最美體現。

  衣服如此,那麼人是否需要紐帶呢?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人孤零零地站在地面中央——一副世界將毀滅的樣。而現實中,想世界因人的存在而不滅亡,人就需要紐帶。

  假設一個具備了生命科學上活下去的條件的人,站在時間空間的座標一點。首先,他會想:“我得有個伴”。於是他利用親情找到了父母親並以親情作為永遠支援自己奮鬥的堡壘。之後他找到友情、愛情,其實這都是紐帶,聯絡他的青春歲月和幸福一生。有了情感紐帶,他意識到自我責任並願為紐帶所連者奮鬥,不滅亡。

  還是這個人,他下一步是搞清他是誰,從何而來。情感紐帶易於形成,而聯通自我的紐帶需要更深刻的尋找。他開始看書,書是紐帶,連線歷史與現在,連線自然科學與生活現象,連線哲學理論和人類思想。他還去了世界很多地方,這些地方是聯絡各種文明的紐帶,從各地風情裡可以管窺世界發展及人類命運。他漸漸明白他自己從遠古而來,明白將以開拓未來不滅亡作為最終使命努力學習並奮鬥。

  他看到日夜所居的城市,自然,又不禁想了解自己與自己所在之處的關係。他走到山川,看到高山峻嶺他明白自我渺小,他走到河流,看到涓涓清泉他明白上善若水,他走到森林,看到參天古樹他明白生命不息。石山川河流做了紐帶帶他領略人與自然應和睦相處而且人之所以不要滅亡因為是偉大的自然陪伴人類與生命在世界上共同成長,人唯有以人傑地靈才能回報物華天寶。

  人不可以孤零零立在世界中央,紐帶給衣服最精彩的亮相,也可以給人以最廣博的知識,最厚重的自我,以及最明確的目的。紐帶連線的是人與人,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千千萬萬。

  我可以用紐帶給你一場最棒的時裝秀,也可以給你人類為何立於世界的理由。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6

  每顆種子都有自己的設計圖,按照自己的設計長成一個優質的蘋果。雖然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但長成的蘋果又香又甜,只因完全讓種子自由發芽成長。只有自由的生長才是順應食物發展規律的生長,才會生長健康,果實豐碩。

  揠苗助長的悲劇,因為一時的愚蠢,已經讓世人嘲笑的數千年。任何違背事物發展成長規律的行為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傷及事物本身。自由地生長,讓事物順應自身發展的設計圖,結果必然能春暖花開,益人益己。縱看事物的進化史,從基因的遺傳到環境的影響,最重要當數物質本身即內在的自身發展規律。順乎天者,生;逆乎天者,亡。這裡的“天”,是天性的“天”,而非天地的“天”。自由的生長是合乎自己內在發展軌跡的`生長。

  自由的生長,並不是放縱的、為所欲為的生長。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離不開環境的,同時又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這便是對立的統一,任何人為地改變環境,改變事物發展演變的軌跡的行為都是徒勞的。我們只能把握規律和利用規律而不能改變規律。自由地生長,是事物發展中的相對自由而非任意的自由,就像種子的生長髮芽過程中,會有蟲子的叮咬,會有風雨的阻礙,人的作用,只能是從旁協助,培土,施肥,澆水,以順應規律地促使其健康成長。如果外力胡亂干擾,只能會抑制天性,破壞系統,其結果必然是事與願違。赤潮的形成就是人類胡亂干擾自然的結果。

  然事物自由生長的過程,可能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可唯有這樣,才有可能帶來應有的效益。

  教育中對人才的培養也應該是這樣。我們不應該面向市場的對口培養,而應該更多地注重“人”本身的發育成長,一味關注市場,讓人才的成長順應市場的要求而不是順應人才自身成長的規律,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將是缺乏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人。自由狀態下生長的人才,可能在短時間內與市場銜接不佳,但從長遠看,這樣的人才必然是具備發展後勁的,也必然是符合市場要求的。

  江河的壯闊正因為它能自由地奔流,潮水的漲落正因為月球對地球的自然引力,星辰的有序運轉正因為它們符合自在的執行規律,在這裡,任何人為的努力,都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自由生長,美麗成長。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7

  渴望“自由”

  “在廣闊的藍天中飛翔,在湛藍的海洋中遨遊,在無垠的草原中狂奔。”這是大多數人所可望的,而只有精神上的自由才是我所渴望的。

  考完試的第二天早上,媽媽走進我的房間,掀起我的被子,大聲地說:“快起床了,太陽都曬屁股了……”我隨手拿起鬧鐘看了後便說:“才10點鐘,現在放假了你讓我睡久點啦!”說玩,又一頭睡在枕頭上。起床後,我便開始玩電腦了。當時,我覺得放假了,我可自由了,這是我一直渴望的時間上的自由。可幾天過後,我覺得沒啥意思,每天起床後久玩電腦,玩完電腦久睡覺,把時間都浪費了。那一刻起,我發現時間上的自由並不是我所渴望的。

  在這不久後,我跟媽媽到北疆草原旅行。剛來到北疆草原,已是黃昏,望看那一望無際的草原,我突然羨慕那些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覺得他們肯定很自由,便以為這是我所要的自由。我騎著馬向天邊走去,對著遠處狠狠地大喊了一聲,心情在那一刻變得舒暢。騎馬過後,我便在這長滿花的草原中狂奔,把那些煩惱都拋之腦後。可是到了晚上,我一個人站在那裡在四處眺望時,讓我想起了許多不開心的事,讓我情不自禁地落淚。面對這麼大的空間,卻不能讓我感到快樂和一點點自由,而是讓我感受到了自己被它所束縛了。那一刻起,我發現空間上的自由並不是我所渴望的。

  回到那裡的住處後,我便躺在了床,隨手拿起了我所帶過來的書——《我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然後坐在床頭邊上認真地讀了起來,細細地嘗味,斟酌這字裡行間所表達的情感。在這本書中,我瞭解到一個女孩休學到歐洲旅行經歷的建新和樂趣,同時讓我產生了許多的想法和感受,讓我感到快樂和溫暖。讓我在這精神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那一刻起,我認識到了只有在精神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精神上的自由才是我所渴望所追求的。

  “鳥兒在藍天中自由飛翔,魚兒在海洋中自由遨遊,馬兒在草原中自由奔跑。”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渴望的自由,至於是哪種自由久在於你選擇的是哪種,而我呢,精神是的自由才是我所渴望的。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8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題記

  自由是人們世代相傳的一種追求,它像高山之巔的雪蓮一般高潔,使得世人為之傾倒。

  在竹林七賢生活的時代,嚮往自由無疑是過分的奢求,司馬政權的壓制使人們生活都無法自保,又何談追求?然而嵇康卻偏偏追逐著內心那份對自由的渴求,傲然屹立於汙濁的世間,以一曲《廣陵散》的盛名暢快淋漓的行走在與君權對抗,與世俗對立的自在灑脫的路上。

  自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精神食糧,它在人們出於不順心的處境中激勵著人們向著屬於自己的命運方向前進。當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行於綠水青山之間時,我相信他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像個詩壇的俠客,仗劍執酒瀟灑的步入江湖,指點風月,揮筆寫就一篇篇動人的詩書,留給人們無法想象也無法體量的墨色海洋,他的自由為萬千華夏兒女打開了心智之門,這自由,追得值得!

  自由還是一曲生命的讚歌,自由給予人們的並非只是簡單的隨心所欲,有時,它更成為偉人解脫的憑藉。

  當歷史風煙向我迎面湧來,在亂世中我看見了西楚霸王獨身立在烏江畔的決絕。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會想到些什麼呢?是那熊熊大火三月不滅的阿旁宮,還是悲憤出走而客死途中的亞父?是那無辜坑殺的20萬秦兵,還是那為他解憂而倒在血泊中的虞姬。。。最後,他選擇了自刎,這大概也算得上是一種自由吧,與其被迫死在別人賬下,不如揮刀成就自己的輝煌。那一刻,他終得解脫,終得自由,終於不必再顧及那些前世今生的緣債了。以前自由在他眼中應是高不可及的慾念,在他一生戎馬征程中,他能做的只是多殺幾個敵軍而已,當然他也確實做到了,但這自由,離他卻越來越遠了,而如今他倒下了,再也不會被任何事牽絆了。也許有人會說,以死換得的自由是不是代價大了些,但如若可以獲得自由,死又何妨?

  如今生存在這個物慾縱橫的時代中的我們,金錢,權位都可能會絆住我們的雙腳,遮住我們最初純淨的心,對於自由的追求不再表現的那樣的強烈,但,自由仍被很多人“奉若神靈”,虔誠的供奉,他們的心上有一塊淨土是留給純真的。朋友,請共同為自由舉杯吧,未來的漫漫長路,有自由相伴,定能瀟灑走完。願,隨著心的軌跡走出屬於自己的山河歲月,為青春作結。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9

  如果我是隻依戀黃土的蜈蚣,那裝滿液體的酒瓶,就是我的囚牢。

  唉!要是勇敢的人不敢碰我那長滿小腳的身體,那我就自由了。

  如果我是隻長在樹蔭下的真菌,那五顏六色的蘑菇頭,就是我致命的缺點。

  唉!要是人們沒有好奇心而恐懼我的鮮豔和奇特,那我就會自由。

  如果我是隻翱翔在天空的鳥兒,那森林多出來的樹枝,就是我放下翅膀的誘惑。

  唉!要是我沒有因為渴望看看如何築巢的同伴,那我就會依然自由。

  可惜我只是一個人。

  要是那時晉朝不再腐朽黑暗,那追求自由的五柳先生,就會埋沒在歷史裡。

  哎!若連元亮兄都覺得自由,那真正自由也就會逐漸消失。

  要是城市的角落不再人煙稀少,那在城市迷茫的人們,就會找到自我。哎!若連人們都感到自由,那自由的存在就會更加卑微。要是感到不幸福的人感到幸福,自由是否不再重要?若有一天,無法再忍受疲憊席捲全身,如果擺脫世間的約束,那快樂會隨之而來嗎?只要身體和心靈得到自由,那幸福就會接踵而至嗎?大概,這種問題沒有結果。若有一天,得到了身體上的自由,飛出鳥籠,卻又依戀徘徊,自由真的就是快樂嗎?只要身體得到自由,幸福並不一定被擁有。或許,自由可以先緩緩。若有一天,得到了心靈上的自由,自由自在,卻又在意他人,“自由”真的就是自由嗎?也許,自由只是心理的貪戀。尋找,是一個過程,一個腳踏實地的過程,要是沒有這個過渡,獲得自由就會看似容易,少了一步探索,就會少一步樂趣。尋找,是一個動作,一個不斷奮鬥的動作,要是沒有這個動作,獲得自由就會缺乏熱情,少一分收穫感,就會少一分自信。不說,我也知道,自由只是逃避現實的藉口,不問,我也會說,尋找只是為了更好的明天。悄悄地,時間隨歲月流去,如果思想自由些,心胸寬廣些,是不是自由就已經存在了。輕輕地,花朵隨花期凋謝,如果行為自由些,做法特別些,是不是早已經找到自由了。噓!不要告訴我答案,讓它隨著記憶毀滅在時間裡。因為生活就是探索,讓我猜一猜,是我對了,還是你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