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用物物進行交換的餐館隨筆

用物物進行交換的餐館隨筆

用物物進行交換的餐館隨筆

  西班牙馬克裡小鎮,遠離鬧市,沒有幾家飯館,因為這兒居住的大多是土著人,他們喜歡待在家裡吃飯。

  因此,小鎮上的生意門可羅雀,僅開的幾家飯館也是慘淡經營。

  有一家叫“開心快樂”的餐館,老闆叫可特,是從巴塞羅那過來的生意人。他小時候來過這個地方,覺得這兒的旅遊資源豐富,開家飯館一定可以生意紅火,可是事與願違,他也面臨關門的危險。

  2015年3月,可特重新整頓後的餐館開業了,他打的旗號竟然是:不用金錢交換,而是可以透過“物物交換”獲得豐盛的飯菜。

  “物物交換”,是原始人才用的交換方式,就是你如果想吃飯,不用給錢,將家裡有用的東西淘過來,抵償就可以。

  可特瘋了嗎?許多家老闆聚集在一起紛紛議論,不知道可特想幹什麼?

  可特與自己的老婆,另外又召集了兩個女孩子,就這樣飯館開業了。

  土著人依然笑得十分開心,因為他們不喜歡在外面吃飯,沒辦法,我就是喜歡待在家裡。

  土著人的孩子接受了新思想,他們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本來大人們就不給錢,於是他們將家裡有用的`瓷器、花瓶偷了出來,到了可特的飯館裡,竟然有一個女孩子對古玩有研究,馬上根據品質決定了飯菜的質量。

  孩子們樂壞了,一傳十,十傳百,沒有幾天工夫,飯館生意火爆。

  大人們坐不住了,家裡老婆做的飯,質量不咋樣,於是尾隨孩子前往,品嚐後覺得物有所值。

  老人們一輩子吃苦,老了,也要見下新世面,自己珍藏了許多種古董,不行就拿出來,換一頓飯吃也可以。

  在許多人不知所措的時候,“開心快樂”超市也開業了,也是“物物交換”。

  接下來,連鎖反應接踵而至,可特在小鎮上開了許多家商店,全部是“物物交換”。

  古董商們也跑了過來,原來在西班牙,可特才是古玩的珍藏大家。

  可特的經營模式真可謂是一支奇兵,不消半年時間,便賺了個盆滿缽盈。

  “物物交換”,看起來是迴歸原始,怎麼可能帶來效益?你有設想了,就要大膽去做,“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