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山東第三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山東第三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導語:“古人說過,學習最好的時間有三個,馬上、枕上、廁上。我覺得,我們應該利用好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空閒時間,抓緊學習這些經典文化。”我知道國學不像景泰藍黃花梨,能隨隨便便拍出天價,讀四書五經也不能頃刻送人上青雲,中國文化不在於追求‘實用’,更重要的是有一種‘不羈’的精神。

山東第三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一:

“風聲雨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是啊,正如上句所說,事事關心!最近,我觀看了《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看完後,讓我對那些選手們敬佩不已。

那天,我從電腦上找出《國學小名士》,點選最後一期,一上來是先介紹那12個精英,都有誰我不記得了,讓我驚訝的是後面的比賽。第一環節比賽規則是:六人一個組,螢幕上顯示出兩個字,要根據那兩個字,說出古詩、韻文等,但必須帶有顯示的兩個字。第一組的兩個字是:家、國。從一號開始,前面的一說完,下一個的第一個字已經出來了,她們就像在詩句接龍一樣,在看的時候,我也想出來了幾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國破山河在,家書抵萬金”,不過,比人家差遠了。正在想著其他的詩句,第二環節到了,規則是:根據提示猜成語。令我記憶最深的是第三題,是根據一幅沙畫,是在大螢幕上現畫,畫的是在凹凸不平的路上,升起了太陽,當時我看的像絲綢之路,就想是不是絲綢之路,結果人家還沒畫完,後來又畫了一個小人,接著有一個選手按了搶答器,在宣紙上寫上了答案,我一看是聞雞起舞,又看了看畫,真的是哎!接著又到了第三環節,是下五子棋,就是黑方先走,不過要回答對問題,才可以走,就不在詳細說了,主要的是最後一個環節,對春聯。就是有兩位書法家來寫上聯,下聯有選手們自己想,再寫下來我在記得最輕的是第三幅決勝負的春聯,上聯是:一元二氣三陽開泰,下聯第一個是

四海五洲六合同春,另一個是四書五經六藝貫通,我覺得兩個都很好,而且能對出下聯,因為評委說,這個上聯很難。一會,三位評委給出了答案,劉康寧獲勝,就是下聯是四海五洲六合同春的獲勝。

看完了以後,我聽了選手們的感言,我知道了,他們的家裡,放著許多的古詩、成語故事、名著等等之類的書。從這個節目,我體會到中國的國學也是博大精深的。

山東第三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二:

《國學小名士》這檔節目我以前看過,上次看過後我長了很多知識,原來含這個字的詩句有這麼多,原來那個字還可以這樣用等等,今天下午我看了最新一期的《國學小名士》,選手們那叫一個針尖對麥芒,誰也不讓誰。

第一環節是“初露鋒芒”,選手根據給出的字來說詩句。給出的字是家和國,一看到題目,我立刻想到“霜葉紅於二月花”和“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兩句。

“萬國希可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這些詩句我們連聽都沒聽說過,看來看這個節目真是長知識!

第一環節很快結束了,已經淘汰了一部分選手。第二環節是“舞文弄墨”,根據提示來按搶答器書寫成語。第一題是“古人云:不信不立,不信不誠,自古以來……這是一個關於誠信的成語。”答案是“一諾千金”,我想成了“信誓旦旦”,看來我還差點“火候”啊!

第三環節是“棋逢對手”,就是先答題,答題正確放棋子,以五子棋的行式進行。最後卻只有兩名選手進入最終的冠軍爭奪戰。

冠軍戰的題目是楹聯對決,依據所提供上聯,兩位選手寫出下聯,誰寫的好,寫的準確,誰就能奪得冠軍。第一回合謝亦晨暫時領先,第二回合劉康寧不甘示弱趕上了。最後一回合上聯有難度,但是絲毫沒有難住兩位選手;最後劉康寧的下聯獲得了兩票,劉康寧獲得了冠軍。

場上的選手為什麼那麼厲害?關鍵在於他們的知識面很廣,如果我們能多瞭解一些詩句,多看一些類似的這種節目,一定會有很多同學從中受益。

山東第三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三:

“誦讀古詩經典,傳承華夏文明”這是我們班黑板報上的`一句話,我卻不以為然,那些詩文真的有這麼大的作用?今天看了青少年經典誦讀大賽讓我轉變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個環節是由小選手們根據提出的漢字寫出相關詩句。五個小選手輪番作答,儘管只有5秒鐘的思考時間,但他們沒有一絲緊張,這需要紮實的基礎和強大的心理素質。這種難度的題目,恐怕連我家的“大秀才”——老爹,也答不出來吧。但是,這些“小秀才”一個個對答如流,好像腦子裡有用不完的記憶體一樣, 供他們儲存知識。而且語調鏗鏘,清晰有力,或樸素清雅,或激昂悲壯,讓我充分領略了經典詩文的魅力。

到了下一個環節:道德大考驗。到底是怎麼個考驗法呢?看了規則才知道,所謂“道德大考驗”,其實就是和評委吃頓飯。不過這吃飯也是“機關重重”,他們共有六人,但每道菜卻只有5份,這該怎麼分呢?只見一位大姐姐一進房間便舉著水壺給每個人都倒上滿滿一杯水。另一位哥哥則舉簪夾菜,放入他人碗中,別人也覺得不合適,又把菜夾給別人.先人後己,孔融讓梨,細小處釋放正能量,也許,這也是經典國學的饋贈吧!

當這一集落下帷幕時,我也陷入了沉思:我們同樣都是青少年,生活在紅旗下,都懷揣著或小或大的夢想,為什麼他們卻那麼瞭解古詩詞、知識儲備量那麼多,那樣重禮節、懂道理呢?他們更聰明?不對。他們條件更好?也不對。那到底是什麼呢?我知道了,這是因為他們熱愛國學經典,他們從國學經典中汲取了更多的營養。他們行,我們有什麼不行?老祖宗的東西不能丟。我們應當少年有志,奮發圖強,讀經典文,做儒雅人,以古人之智,加今人之長,完善自己,並影響身邊的人,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