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我是演說家教育的意義觀後感

關於我是演說家教育的意義觀後感範文

在實用功利的氛圍,充斥中國教育界和整個社會。這篇演講是一劑清涼劑。在編者看來,這篇演講的價值不在於其回答了教育的意義這個問題(實際上只是提出了一些略顯空泛的概念),而在於促使教育者反思教育的目的。家長作為教育者,要反思教育孩子的目的。一個教育者成為真正的教育者,起點是成為被教育者,重新認識自己。就像這位演講者從追逐名利走出,重新發現自己工作的目的和意義。以下是由聘才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範文,歡迎閱讀。

關於我是演說家教育的意義觀後感範文

16年10月17日的下午,教育處組織了高中全體教師觀看《超級演說家教育的意義》。雖然觀看時間只有十幾分鍾,但是老師們的收穫很大。作為教育者,尤其是新任教師,我們需要時刻謹記教育、讀書的終極目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有的人認為教育沒有什麼用,或許某一天人工智慧或取代人類。但值得我們反思的是機器有情感嗎?它真的能征服人類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正如董仲蠡所說的教育的'真正目的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透過獲取知識,能夠提高個人修為,增加我們對生活的感受力,從而認知自己,並不斷提高自己。第二層面,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如果有人再問教育究竟有什麼用,聽了董老師的演講,我又加深了對教育的理解。

作為一名老師,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在課堂上要做的不僅僅是教授學生實用性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增加學生對生活的感知能力。我相信,我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的過程,也是提升自身修養的過程。

附《教育的意義》原文

大家好,我叫董仲蠡(li 三聲),是一名英語培訓師。我培訓過的學員少說也有15萬,曾經教過考研全市第一的學生,每年聽我的課,而透過四六級的人數,那是不計其數。同學們都很信任我、愛戴我,叫我小董老師,我自己也特別喜歡這個稱謂。

然而,作為一名老師,我有的時候總有一些困惑,我講的大多都是考試類的課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研英語等等。

有一次,我在講四級翻譯的時候,講到林語堂先生如何翻譯賈島的"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講到許淵衝先生如何翻譯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講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譯成:年歲有加,並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我不禁手舞足蹈,作為老師的那種自豪感爆棚。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底下有一個女生,直接質問我說:

"你講這個東西又什麼用啊?能提分嗎?你就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

我自認也算是伶牙俐齒,但是在那一刻,我竟無言以對,是啊,她說的對,沒用。不能提分,但是親愛的同學,我並沒有在浪費你的時間,因為剛剛那一刻,我不是在教你怎麼考試,我是在做教育。

作為一名老師,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我在課堂上,所傳授的不僅僅是實用的知識,因為如果單純只是拼知識、拼記憶,我們已經輸了。

1997年,由美國IBM公司所開發出來的電腦深藍,挑戰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號稱為人類尊嚴而戰的卡斯帕羅夫以一勝二負三平的戰績敗給深藍,當時就有人說:

"國際象棋太簡單,看我們的圍棋,博大精深,變化無窮,你讓計算機玩個圍棋試試。"

二十年後的今天,就在今年的上半年,由谷歌所開發出來的人工智慧程式,傳說中的阿爾法狗,以4比1的戰績完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九段。這場人機大戰再次以機勝人敗的結局告終,那真是啪啪打臉。人工智慧,聰明過人;網路資訊,知識過人;電腦反映,敏捷過人。

我們現在已經聽到了,有的家長有這樣的言論,說你看:

"現在這個語文歷史,網上資訊都有,都能查得到,根本就不用背,數學物理,有人工智慧根本也不用算,翻譯軟體越來越高階,外語也根本不用學,教育還有啥用?教育還有啥用?"

是啊,教育它到底還有啥用?網上前段時間流行過一個段子,說啊,我們之所以要多讀書,多受教育,就是因為,當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鳥飛過的時候,我們能吟誦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兒吵吵:我去,全都是鳥!當我們去戈壁旅遊,起著駿馬奔騰之時,心中默唸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不是在那兒喊:哎呀媽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

當然,這是一種調侃,但是,不自覺間,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義。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給人以知識,更是提高個人的修為,增強我們對於生命的感受力,從而更好的認知自己,並且不斷地提升自己,我認為這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也是指引我們前行的希望的明燈。

其實,不僅僅是同學們,我們老師也是一樣的。因為追逐名利,而失去了自我,也開始變得浮躁,考試前我們押題,我們預測,考試之後,我們又牽強的說,我們壓中了多少個題,有多少個同學因為自己的學習之後提高了多少分,營造出了一種:老師高明,學生高超,家長高興的其樂融融的假象。

當年,我對研究考試技巧,那也是樂此不疲。選項怎麼選,同學們記好:三長一短選一短,三短一長選一長,齊頭並進選2B,參差不齊選4D嘛,對不對?同學們特別的買賬,奉我為什麼考神、偶像、人生導師,慢慢地,他們開始問我一些跟學習不直接相關的內容。

"老師,我不太想工作。"

"那個,我看同學都去考研了,要不我也去考個研。"

"老師,我爸想讓我出國,我媽有點擔心,我自己也有點害怕,老師,你說我是出國還是不出國?"

"老師,我本科學的是經濟,碩士學的是環境工程,你說我畢業之後應該做什麼樣的工作?"

"老師,我以後應該做什麼?"

……

這種迷茫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我們教了十幾年,學生學了十幾年,我們竟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西方的先賢們早就提出過哲學的三大終極問題:我從哪兒來?我是誰?我要到去哪兒?我們之所以不知道我們自己要做什麼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而這,是教育的巨大缺失與悲哀。

自古強大的民族,都是重視教育的民族。以色列、德國、日本,這些國家的教育是我們全世界學習的典範:以色列小學就開設宗教課,在德國,中學生哲學是必修課,我們去日本訪問的時候,我們看到日本的大學生,除了要有繁重的學業之外,還要去參加茶道培訓、藝術鑑賞這樣的活動。我們同行的一位老師,當時就問了一個特別經典的問題:這有啥用啊?那個日本的老師非常的淡然,說:"這些活動,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修心吶,才能更好地讓同學們瞭解自己。"

是啊,不瞭解自己我們怎麼可能知道,我們將來要做什麼?如果我們個人都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國家與民族就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那怎麼會有在戰火中依然強大的以色列?怎麼會有在二戰的廢墟之上崛起的德國與日本?!

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更是如此啊!我們中國被稱為文明古國,經千年顛沛而魂魄不散,歷萬種災厄而總能重生,就是因為我們重視教育,我們尊師重道。早在我們文化的源起,就已經將孔子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立為我們這個文化的精神圖騰,而對於教育的執念,即便在最困苦的歲月,最艱難的日子裡,總有人不拋棄,總有人把教育重新拾起,它是奉還於我們的神壇。

曾經我們說:讀書無用,才學與財富不成正比,造就了這個社會浮躁的狀態,然而什麼都可以浮躁,唯獨教育不可以。

教育是什麼?教育是社會良心的底線,是人類靈魂的淨土,是立國之本,是強國之基。教育有啥用?教育就是幫助我們個人認知自己,幫助這個民族認知自己,我們才有可能掌握個人的命運,並且創造這個國家的未來。

我們作為教育者,作為受教育者,要始終謹記:教育、讀書的終極目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所以,下一次,我在講課的時候,我還會在課程的規定時間之內,教給同學們答題的方法和技巧,但是我會多講五分鐘,我多講五分鐘的林語堂,多講五分鐘的許淵衝,多講五分鐘的王佐良,請別再問我:這有啥用?這五分鐘,我不教你考試,請允許我:做一次教育!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