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老人與海鷗教學反思

老人與海鷗教學反思

老人與海鷗教學反思

《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普通老人和一群海鷗之間的深厚友誼,文中的老人有情,海鷗有義,讀之令人動容。全文以愛為主線,課文前半部分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後半部分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因此,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上。

六年級的學生,閱讀教學已不是字詞句段的單純教學,重要的是抓住重點詞句領會文章的主題、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佈局謀篇以及透過語言文字具體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落實到本篇課文則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而這又恰恰是本班學生們在學習語文中感到困惑地方,因為本班學生在理解能力上是弱項,因此,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始終就是我在教學中特別注重的一種教學目的,希望能夠在儘快的時間內,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得以提高。

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出兩個畫面,引領學生走進“老人喂鳥圖”,感受人鷗情。透過與學生交流感受深刻的詞句,讓學生體會到“老人愛海鷗,勝過愛自己”的感人情懷。當學生交流 “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抓住“十多年了,每天必來”體會到老人對海鷗的愛。小結:愛是十多年的堅持!當學生交流“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膠袋也用得褪了色。”三個“褪色”充分感受到老人十分勤儉。此外,還有“愛是親暱的取名,愛是親熱的說話,……”並讓學生想象老人與海鷗會親暱的說些什麼……,如此一步一步把老人對海鷗的愛具體化,讓學生油然而生感嘆:老人確實是把海鷗當成了自己的“兒女”啊!為第二幅“海鷗送別圖”作下鋪墊。

第二幅畫面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尤其是海鷗為老人守靈的場面,我將教學重心放在此。和學生一起品讀送別段,品悟海鷗情。在初步朗讀後,這應該是學生們思維和感情澎湃的時刻。之後再讓學生互動,我充分引導學生感悟、體驗和交流,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去感悟、體驗、並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絡在一起,體會自己在失去親人的那一刻的情感,使之與文字產生同感,產生共鳴,讓學生儘可能的進入海鷗的情感世界,去領略、品味海鷗對老人的那份情感,和文字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

縱觀整節課的教學,我緊扣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這條線索,從兩幅畫面入手,讓學生從文中畫出海鷗表現的語句,並試著分析、領悟,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因為故事生動感人,海鷗也具有像人一樣的情感,所以,學生被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另外,結合他們的生活實際,深刻理解海鷗的種種表現,更利於學生認知的提升,感情的昇華。

當然,這節課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

(一)教學時,我既想竭力追求完美,又想有所創新,突出亮點,可課文的容量很大,短短的四十分鐘是難以達成的,為把握時間而去進行的教學,多少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有些詞句學生體會的不夠到位,理解的不夠深刻,沒有給一些中等偏下的學生留下很充裕的`時間去思考,給課堂留下了些許的遺憾。

(二)對文章的整體把握還不夠,課堂中引導學生讀的時間比較少,學生的情感沒有全部被激發起來。學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對老人的敬仰之中。

(三)有以教師思考代替學生思考的現象,過於強求教學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應該以學定教!唉!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我會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不斷的超越自我,努力引導學生的個體生命在現實或特定環境中的感悟,體驗和交流,尤其是關注孩子的思維展示。

老人與海鷗教學反思

《老人與海鷗》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組首篇課文。它是根據人類學家鄧啟耀先生的《寂寞鷗靈》改寫,描寫的是發生在昆明翠湖邊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名叫吳慶恆的老人在湖畔與海鷗結下了不解之緣,每逢冬季來臨,海鷗便成群結隊地來到翠湖之畔,老人也風雨無阻地到翠湖邊來喂海鷗。久而久之,海鷗與老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鷗在老人的遺像前盤旋、鳴叫、肅立,場面十分感人。每一次讀都被深深地感動著。

課文結構清楚,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透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後一部分則透過老人死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與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在本課教學中,我以“情”為線索,摒棄了繁瑣的課文分析,順學而導;以“讀”為主,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對話昇華中抓重點詞句,品重點語段,充分感受老人對海鷗、海鷗對老人親人般的深情,感悟和諧之美。

教學中,根據文路我從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這個部分入手,首先出示第二小節,拓展資料的補充以及抓住“褪色”一詞更體現出老人對海鷗的深情,抓“褪色”這個關鍵詞,都能把學生引入情境中,似乎親眼目睹那位可敬的老人。然後選擇老人餵食、呼喚和眼睛的變化這三個方面著重處理,透過品味、想象等方法,從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中感受老人對海鷗的情意。其間,在餵食這部分教學中,要求學生背誦,意圖為透過文字的學習,讓學生將對文字的理解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最後,迴歸到十三小節,中心句貫穿全文,反覆出現,讀中深化老人對海鷗的愛。

海鷗送老人這部分內容是最讓人震撼的。為了讓學生走進文字,感受傷感的意境。我先讓學生自由讀15~17節,要求劃出深深地打動你的語句,並做到多讀,目的是讓學生整體感受這份情意。接著在具體教學“看到遺照”這句重點語句中,我讓學生透過想象、聯絡上下文比較中體會海鷗的悲,並在朗讀中深化。而“瞻仰遺容”、“收起遺像”這兩個片段的教學,主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利用配樂進行朗讀指導,從而激發學生與文字的情感共鳴。

透過課堂實踐,我覺得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

一.整堂課整體性不強;二.每一個環節是環環相扣,但每一環節只是匆匆而過,沒有一處給人以亮點;三.對於課堂中的生成,不能做很好的應答,缺乏課堂教學機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