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慶祝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範文3篇
小學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
一、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讓學生了解重陽節的來歷、習俗,發掘節日內涵,激發起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2、在重陽節活動中培養學生尊老愛老,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3、感受親情,牢固家庭聯絡紐帶,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活動內容
(一)重陽節知識展示
分別在一區後大堂,二區連廊懸掛關於重陽節的噴畫。
學生製作作品,供各班級出班級櫥窗使用,擦亮班級文化品牌。
(二)重陽節實踐活動
1、低年級:
①給家裡長輩說一句感恩的話
②為長輩敬一次茶,盛一次飯、捶捶肩,揉揉背
實踐作業:拍一張自己為長輩做事,與長輩共同參與活動的合照,最好能配上一句話的圖片說明。
2、中年級:
①瞭解重陽節的來歷、習俗、傳說故事等內容;
②瞭解家裡長輩的生平大致經歷,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心願期望、賞心樂事等。
實踐作業:做一份跟重陽節有關的.手工作品或者手抄報。
3、高年級:
①策劃組織一次與家裡老人共度重陽節的活動,飲茶逛街、登高賞菊、插茱萸,製作手工作品等都可以;
②做一個小調查,透過網路等途徑瞭解中國存在的老齡化情況,社保領取制度,空巢老人的生存狀況等社會問題。
實踐作業:做一份跟重陽節有關的手抄報或者是根據自己瞭解所得的內容做一個調查報告。
(三)“九九話重陽”主題班會課
各班根據學校提供的PPT課件於第四周星期一班會課上“九九話重陽”主題班會,班主任簡介重陽節之來源傳說,誦讀弟子規片段,然後佈置實踐作業,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小學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
一、活動目的:
“百善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自然應當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為進一步營造敬老、親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引導少年兒童學會感恩,樹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觀念,增強少年兒童的社會責任感,我校特在重陽節之際,針對我校全體學生,開展以“愛在重陽,雛鷹行動”為主題的重陽節感恩活動。
二、活動時間:
重陽節前後兩天,重陽節當日。
三、活動物件:
全校少先隊員。
四、活動過程:
活動以學校、少先隊中隊為單位,結合活動主題,以主題班會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在各中小隊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愛在重陽,雛鷹行動”主題系列活動,透過活動展現齊小少先隊員孝老愛親的良好精神風貌。
1、認真做好宣傳工作:校利用週一的國旗下講話,大力向廣大少先隊員宣傳重陽節敬老活動的重要目的和意義;少先隊大隊部下發活動倡議書。
2、開展“愛在重陽,雛鷹行動”主題班隊活動,並能與雛鷹爭章(孝敬章)相結合,各中隊圍繞主題,自主設計活動方案。
3、利用小賢人廣播,透過學生自主探究,蒐集重陽節典故,在廣播臺交流重陽節傳統習俗及敬老的感人故事。
4、在廣大少先隊員中開展“四個一活動,讓夕陽更燦爛”活動。即:為老人做一件好事、聽老人講過去的故事、為老人制作一張“感恩卡”、為老人寫一句“孝親承諾語”。
五、活動說明:
1、重陽節前3天內,3-6年級各中隊至少擇優上交1張學生製作的“感恩卡”參加評選,優秀作品將在學校櫥窗展出。
2、重陽節前2天內,各中隊將活動小結表及“孝親承諾語”上交大隊部。
小學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
活動目標
(1)能說出重陽節的日(重陽節)期,初步瞭解重陽節的由來及象徵意義;
(2)知道重陽節登高的習俗,體驗中華民族不斷攀登的精神,激發不斷向上的志向。
(3)知道九月九是敬老節,感受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4)從尊敬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開始,積極參加敬老活動,為老人增添歡樂。
活動過程
活動一:品重陽糕,知曉重陽節的日期。
1、出示重陽糕,品嚐:重陽糕好吃嗎?知道老師為什麼要請你們吃重陽糕嗎?邊吃邊想,可以和身邊的夥伴說說。(討論)
3、指名交流,並出示日曆隨機介紹:因為馬上就是重陽節了,每年農曆九月九日被稱為重陽節,而在重陽節這天就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圖片二:出示日曆,紅筆標出九月九日》
4、故事:小朋友一定要問了,重陽節究竟是怎麼來的呢?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你們邊吃邊聽。在聽的過程中請小朋友找一找,重陽節除了吃糕以外,還有哪些習俗?
《圖片三:又是九月九》
5、提問:你們有沒有找到重陽節還有哪些習俗呢?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活動二:再看重陽糕,瞭解重陽登高習俗
1、過渡:大家有沒有發現,吃完了重陽糕,還留下了什麼?
《圖片四:文字糕》
《圖片五:文字彩旗》
2、提問:你知道重陽糕上面為什麼要插彩旗嗎?我們的同學都很有想象力,其實糕上的彩色紙旗就是從茱萸演變而來。重陽節活動:小學“又是九月九 ” 重陽節活動方案。
《圖片七:彩旗=茱萸》
3、小結:茱萸是什麼呢?老師手裡就有一株,請大家看看,茱萸是一種植物,可別小瞧它,它的種子可以榨油,葉子可以做芳香油和黃色染料,果實可以做藥,它的用處可大呢!古代的人認為茱萸可以驅除邪惡、帶來好運,所以在家門口或是身上佩帶,現在也經常能看到有些人家門口插著茱萸。為了方便,現在人們就用小旗子代替茱萸。
重陽節這天,人們除了吃糕以外,還喜歡去登高。因為“糕”和“高”同音,登高成了重陽節很重要的習俗。
《圖片八:糕=高》
讓我們先來看看錄象。
《錄象一:登高》
4、思考:你們知道重陽節這天人們為什麼要去登高嗎?(討論)
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站的高望的遠,其實登高的另外一個意思是在登高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阻力,需要透過堅持、毅力、精神去完成。請小朋友想象一下生活中還有什麼好像高山、大樓一樣需要我們去攀登、需要我們去努力的?(討論)
5、學生交流
6、老師小結:重陽節登高的習俗就是培養我們不斷攀登的精神,其實除了登高吃糕以外,重陽節還有一些有趣的習俗。
活動三:談談說說,瞭解其他重陽節的習俗
1、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2、教師補充其他地方的重陽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