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社群醫生事蹟材料

社群醫生事蹟材料

社群醫生事蹟材料

房欣美大夫是友誼路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從事臨床工作20年,是一位經驗豐富大夫。在我們誼景村社群站工作這幾年,始終把為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作為工作目標,把誠心、貼心服務作為工作宗旨,現在已成為社群家喻戶曉,社群滿意、居民信賴、工作業績突出的社群醫師。她醫德高尚、認真負責、勤懇敬業得到了社群居民的一致讚揚。大家信任她,依賴她,尊敬她,因為她是健康守門人。

房大夫每天正常工作時間都超過8小時,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人們的視線之中。每天早晨7點多,就已經被病人團團圍住,她總是細心的傾聽、專業的診查、耐心的講解以及一遍又一遍的囑咐著。中午的時候,她總是匆匆吃上一口飯便拿上血壓表和聽診器出現在小區裡為病人出診。看著她那忙碌和瘦小的身影,居民感激她、心疼她。

由於社群站醫護人員少,節假日不能保證休息,她一連十幾天沒有休息都是常有的事。她家庭負擔繁重,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緊張時刻,但是為了工作,為了病人,她顧不上家務,顧不上孩子和自己的老人,一心一意為社群居民操心受累。

記得社群居民趙大爺胸悶憋氣出汗,老伴陪著來社群站看病,房大夫見病人情況不好立即幫助病人平臥,給予吸氧、做心電圖並監測血壓。初步考慮心梗後立即給予搶救治療。幾分鐘後,大爺的病情稍稍平穩。她和她的同事們一直監測著患者的病情,幫助他清理嘔吐物及排洩物,不嫌髒,不怕累,安撫著大爺,直到120趕到,協助著把大爺安全轉到三級醫院實施搭橋手術。這一切深深感動著我們在場的每一位患者。房大夫帶領著她的同事為這裡社群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一位大娘打趣地說:“即使外面的房子再好我們也不搬家。我們就願意住在這裡,在這看病方便,房大夫醫技精湛,又對我們負責任,在這裡生活最幸福!”

社群站的醫務人員不僅為居民看病、打針、輸液還負責管片內居民的健康檔案管理工作。她經常放棄休息時間入戶調查,巡診,為大家建立健康檔案。為60歲以上老年人定期體檢,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定期隨訪。免費為老年人定期測血壓、測血糖、指導老年人的合理用藥,並定期對轄區居民做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健康教育指導工作。在隨訪中與居民建立了非常融洽和親密的關係,受到社群居民的一致稱讚。

房大夫非常熱愛社群居民,熱愛社群衛生工作,每日前來諮詢的患者很多。在一次給病人看病過程中,房大夫忽然臉色蒼白,接著就是眩暈嘔吐,身邊的同事趕緊扶著她平臥休息,並給她輸上液,這時我們才知道房大夫這麼多年一直患有頸椎病,每次都是利用休息時間輸液。大家都勸她趕緊回家休息,但是房大夫還堅持留守在站裡,還特地把液體調快,為的就是不耽誤大家看病的時間。

田敬森大爺是誼景村社群的老居民了,今年一月份因活動後經常感覺胸口疼就來到社群站就診,房欣美大夫接診檢查後初步診斷為不穩定心絞痛,在其他兩名護士的配合下立即為老人進行了對症治療,在口服藥物的同時建立靜脈通路,考慮到病情的危險性,房大夫在初步治療後建議老人轉入上級醫院進一步檢查。田大爺根據建議馬上轉入了三級醫院住院。在住院期間,田敬森大爺經冠脈造影檢查後及時做了心臟搭橋手術,醫生表示幸虧轉診及時,否則老人隨時可能發病造成生命危險。術後半個月後老人出院,回到家中休養。但是回到家中的第二天他就出現了咳嗽、咳痰、右下肢水腫等症狀,田大爺的老伴兒立即想到了房大夫,給她打電話。接到電話後,房大夫放下手頭的工作馬上來到老人家中,根據田大爺出現的症狀並結合化驗報告、胸片等檢查確診為肺感染並及時給予治療。為防止術後靜脈栓塞造成生命危險,房大夫多次到老人家中出診,並積極與醫大二院聯絡,協調病床,使田大爺順利入院治療。由於老人子女都在國外,老伴兒年邁體弱,長期住院無人陪護,在病情初步穩定後,老人選擇回到家中康復。這期間,房大夫堅持每天入戶為田大爺監測病情,並隨時聯絡醫大二院相關科室的專家,就病情進行會診,制定出適宜的診療方案,在老人家中繼續診治,並進行詳細全面的健康教育指導,直到田大爺病情穩定。如今,田大爺老兩口逢人便說:“幸虧有了房大夫,是她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們感激她。”

現在都說醫患關係緊張,但是房大夫用自己的熱情和實際行動打破了這種局面,她和這裡的居民相處是那樣如魚和水般地和諧,水與乳般地交融。有房大夫在社群居民就不怵頭看病,有房大夫在居民的心裡就踏實。她是透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社群居民的歡迎和愛戴,她是社群的白衣天使,是誼景村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社群醫生事蹟材料

高芸醫師是府南金沙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一名全科醫生,2007年到府南金沙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工作,她是一名擁有的豐富理論知識的全科醫生,也是受社群居民歡迎的有愛心、有責任心、有事業心的“三心”家庭醫生。

在工作中她一直踐行無私奉獻、盡職盡責的志願者精神,每年都被職工評為先進工作者,深受大家喜愛,但她毫不滿足,對待工作更加投入。她曾經歷了內科和全科醫生等多個崗位,全科醫生是面向轄區群眾的崗位,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辛苦的付出,為做好這項工作,高芸經常利用閒暇時間主動參加業務培訓,這幾年自身的業務能力有了不斷提升,透過不斷的學習和工作實踐,全科醫學理念和服務模式讓她對開展健康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思考。高醫生常說:“家庭全科醫生關注的不應該只是生病的軀體,而應該關心的是一個人、一個家庭。要服務好社群百姓,就要比其他專業的醫生用更多的愛心去關心、愛護、引導社群居民。”她把做一名優秀的健康管理專家一直作為工作追求的目標,走街道、下社群、進家庭開展健康服務,轄區居民說每次見到高醫生,她總是笑眯眯的,除了完成對簽約家庭的常規健康管理外,還針對轄區內殘疾人、更年期婦女、獨居老人等特殊家庭的健康需求制定了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從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為居民們提供健康服務。透過她與同事們的努力,幫助居民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形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教會他們如何預防疾病,減少了患病的痛苦。

時間久了,高醫生漸漸成為了轄區群眾的熟人,上到八九十歲的老人,下到七八歲的孩童,都成了她的粉絲。一提起她,居民總是說:“高醫生啊,就是那個很會笑的女醫生。她很好的,有什麼問題問她,她總是很耐心地跟你解釋,”;“遇到這樣的.醫生,心情也會好起來,毛病也好了一半了。”;“遇上這樣的好醫生,我願把自己的健康託付於她”。

社群居民對高醫生的認可,還來源於高醫生強烈的工作責任心。這些年來,社群里老年人越來越多,他們大多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所以,在診室裡你總能聽到高醫生一遍遍重複的叮嚀,向老年病人講述病情,解釋治療情況和平時生活、飲食需要注意的事項等。上門隨訪過程中,細心的她注意到每個老人的起居規律,如遇到老人沒有應門,她情願自己多跑幾次,也不影響老人們的休息。尤其是上門訪視一些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老人不在時,她就會馬上聯絡社群居委會找到老人,確定老人的安全後才會放心離開。高醫生還把自己掌握的健康知識傳遞給同事,傳播給更多的居民,讓居民們都參與到了社群衛生工作來,居民們即是參與者又是受益者,也提升了社群衛生服務的知曉率、利用率和社群百姓的滿意率。

然而2013年3月8號那天,高芸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一場意外她芸永遠失去了疼愛自己的父親。“事情太突然了,父親才69歲,平時身體很好的,誰也沒想到會遇到那場車禍。”雖然事情過去2個多月了,可一提到父親的離去,高芸的臉上依然有著不捨和難受。為了不影響工作,利用週末時間辦完父親的後事,高芸立即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之中。“事情已經發生了,活著的人還要繼續走下去。”高芸說,她是一名家庭醫生,不能因為自己的事情,耽誤工作,她要為自己片區的居民負責,為病人負責。

今年4月20日,府南金沙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所在的大樓突然猛烈搖晃著,人們驚恐萬分。這天,正是高芸值班,得知地震發生後,她和其他醫務人員不顧個人安危,第一時間幫助疏散病患、安撫病員情緒,忙裡忙外。然而令人意想不到是,高芸的家鄉雅安蘆山縣龍門鄉正是震中,當高芸透過網路知道地震震中就是自己的家鄉時,心中萬分焦急,但她並沒有聲張,一邊默默的聯絡家人,一邊繼續與全院醫護人員一起將病人轉移到院內安全地帶。下班後高醫生再也無法冷靜,立即坐車前往蘆山縣,並在回去的路上給中心領導打了電話,單位同事都為她在家中五位至親感到擔心。回到家鄉以後,高芸老家房屋全部倒塌,幸運的是她的家人都安全撤離了,沒有受傷。當單位得知她家情況後,有同事都自發為高芸捐款捐物。中心劉主任將匯聚著全中心愛心的5500元現金交到高芸手中時,高芸感動都說不出話來。5月5日,帶著中心同事的愛心和所捐物品,高芸再一次回到了龍門鄉。在母親所住的帳篷區域分發物資時,高芸意外的碰見了馬良成大爺。馬良成大爺身患肺癌,經濟十分困難。高芸轉身回到了母親的帳篷裡,將中心所捐的5500元現金全部拿了出來,並且以單位的名義交到了馬大爺的手上。回到工作崗位上的高芸萬萬沒有想到,接受了捐款的馬大爺給她所工作的單位送上了一封充滿著感激之情的感謝信。而中心的同事,也才知道高芸將捐款轉贈給了更加需要的人。看著貼在中心門診大廳外的感謝信,高芸顯得很不好意思,嘴裡不停的說到:“其實不算多大的事,沒想到馬大爺會專門寫來感謝信。”“我們家尚無人員傷亡已經是萬幸中的萬幸,我作為醫務工作者深知患病的痛苦,這些錢馬大爺比我更需要”。隨即高芸醫生又投入到工作中去。

對於高醫生來說最近這短短的幾個月,發生了太多的變故,世間的人情冷暖讓她百感交集,但她臉上的笑容沒有退去,診所裡依然是她忙碌的身影,社群裡依舊能聽見歡聲笑語。高醫生就是這樣用她一片真摯之情辛勤耕耘在社群,用她無私之心關愛著基層健康領域,無論在平時還是關鍵時期,我們讀懂了她的堅持,她正是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實現著自己的夢想,那就是打造出健康和諧的新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