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求職

大自然的語言選段閱讀答案

大自然的語言選段閱讀答案

讀下面《大自然的語言》選段,完成後面的題目。(4分)

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瞭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複雜得多,靈敏得多。物候觀測的資料反映氣溫、溼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於生物的影響。應用在農事活動裡,比較簡便,容易掌握。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裡。下面是一個例子。

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根據這些物候觀測資料,可以判斷北京地區1962年農業季節來得較晚。而那年春初種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種的,結果受到低溫的損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遲,選擇適宜的播種日期,這種損失就可能避免。

題目:

1.根據選段內容,判斷下面說法的正誤,在後面的括號裡打“√”或“×”(2分)

A.物候學就是觀察物候現象的科學。()

B.研究物候現象所用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C.“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裡”中“這裡”指“物候觀測的資料反映氣溫、溼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於生物的影響。”()

D.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這句話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2.文中劃橫線一段,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2分)

參考答案:

1.A×B×C√D√

2.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了說明物候學對我們的生產生活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可以避免一些損失。

解析:

1.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A、物候學就是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的一門科學。B、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2.本題考查說明方法以及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說明方法根據說明方法的各種型別來判別,說明方法的作用一般都是該段的中心句或該段的主要內容。

【拓展閱讀】

《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說明文,又是一篇文學與科普相結合的文章。之所以說是有文學因素是因為這篇文章並非像一般的科普文那樣開篇就是科學名詞、資料之類的,而是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春夏秋冬四季特有的景象,有畫面感,很容易讓人產生遐想。所以,《大自然的語言》中的很多選段都作為試卷中閱讀理解的題目出現,在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也可以考察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是不是仔細、認真,下功夫。下面是一段節選內容的閱讀理解,涉及的知識比較廣,但基本在文章中能夠找到,需要做的就是認真、仔細。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大自然的語言》節選:

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1)(A甦醒;B醒悟;C清醒;D復甦)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2)(A全部;B陸續;C連續;D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穀鳥也來了。於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3)(A簌簌;B紛紛;C刷刷)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裡,年年如是,週而復始。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1、解釋詞語:

翩然:

銷聲匿跡:

2、在語段的括號裡選擇恰當的詞:

(1)( )(2)( )(3)( )

3、這兩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什麼?主要的說明方法是什麼?

答案:翩然:動作輕快的樣子。

銷聲匿跡:這裡指消失了鳴叫聲,藏起了形跡。

4、(1)A (2)D (3)A

5、說明順序是時間順序,說明方法是舉例子。

這一段僅是《大自然的語言》的節選的一小部分內容,題目也比較簡單,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內容雖少,但是考察的知識點卻可以延伸很多。

《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非常好的說明文。這篇文章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科學知識,也讓學生看到了寫說明類文章必須要有專業的知識和嚴謹的態度,是對做學問的人的一種激勵和鞭策。同學們在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要有一個求知的態度,要透過這篇文章來豐富自己的科學知識,同時,也可以學習怎樣用生動的方式寫出一篇嚴謹的說明文。

文章中列舉了很多的資料,用詞準確,專業易懂,讓讀者有濃厚的興趣讀下去。竺可楨老先生用他豐富的知識和生動的文筆給我們上了非常有教育意義的一課,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甚至步入社會之後都要學習老先生嚴謹的科學作風,無論在哪行哪業都要做一個對工作一絲不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