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秋節

仲秋祭月與中秋節的起源

仲秋祭月與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一詞早已有之,《周禮》中即有“中秋獻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記載,但那時的“中秋”只是單純的月令時間,並無節日之意。中秋成為節日,是唐宋以後的事,是由仲秋時節的月神祭祀發展而來。實際,縱觀華夏諸多傳統佳節,或早或晚,多由節令演變而來,由紀而祭,由祭而慶。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今,人們總抱怨傳統節日萎縮無趣,是否想到這句詩所蘊涵的簡單道理惟有訴求華夏文明精神信仰的本源,瞭解節日的來龍去脈,才有可能真正為脫水的傳統文化帶來新的生機。

華夏傳統曆法中,將每一季節分為“孟、仲、季”三個月,仲秋處秋季之中,跨越白露和秋分兩個節氣時段,所以,秋分的祭月之俗為仲秋的望日——八月十五成為“中秋節”預設了時間條件。

祭月之禮如何產生了中秋之俗?一般的說法是,祭月固定在秋分日,而秋分日未必有滿月,有時甚至可能無月,祭月無月自然大煞風景,所以後來逐漸改到八月十五日祭月。我們認為,這種說法不盡準確。

如前所說,天子祭月直到明代仍然是固定在秋分日。在皇家看來,祭月重在禮敬夜明之神,並以示悌。敬如在,秋分日有月無月、月圓月缺並不重要,秋分是陰氣向長的.時刻,避開此時而追求圓月之祭,是對月神的不誠不敬。所以,哪怕是秋分日下雨,也是要祭月的。秋分祭月和中秋節並非一回事。

漢民族自上古便有敬天禮地的習俗,月神崇拜古以有之。上古時代的月神信仰在殷、周時代似乎出現了兩種發展方向,一是在民間自然發展演變,一是上升為天子禮天的禮制組成部分。周禮是因俗制禮,天子禮月顯然是建立在華夏月神信仰的基礎之上。由此,天子的禮月才能獲得足夠的信仰合法性,禮月才能成為鞏固統治政權的有效的政治儀式和文化制度。此時,民間對月神的崇拜仍然在緩慢發展,而統治階層重在向月示敬,遊賞是可有可無的事情。所以,直到南北朝時,以“祭月+遊賞”為標誌的中秋節仍未在華夏大地上全面成形。

漢民族文化發展歷史上,禮儀和風俗的演變在諸多領域皆呈現禮退俗進的趨勢。隋唐時代的繁榮,逐漸激發了民間在仲秋祭月時節的玩賞之風,賞月之風和民間流傳的祭月風俗逐漸合流,由於民間信仰表達的相對靈活性,人們並不需要刻意追求在秋分日祭月,所以,最接近秋分點的一個滿月日,就成了這一秋月祭賞之節最佳的選擇。這就是夏曆八月十五。

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認為,夏曆八月十五成為第二大民俗節日“中秋節”,是由於那一天恰好“滿月”造成的“巧合”。華夏先民需要一個滿月日來行仲秋祭月和遊賞,這一任務恰好落到了八月十五的月亮身上——誰讓它是最接近秋分的滿月日呢。

中秋的月亮之所以格外圓、格外亮,是因為它“沾”了神聖的華夏祭月日——秋分的“光”。這一點,和“清明”節氣沾了盛大的寒食節、上巳節的光而搖身變成“清明節”異曲同工。可惜的是,現在的人們,只知中秋而不知秋分,只知清明而不知上巳與寒食。本源被忘記了,真正的神聖和盛大也被忘記了,單薄的清明和中秋割斷了與其節日母體的聯絡,逐漸變得虛弱和空洞。